對於非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添加輔食前,奶粉是寶寶唯一的口糧,挑選一款適合寶寶的奶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麼,我們應該給寶寶選擇什麼樣的奶粉呢?
這裡需考慮的因素很多,主要參考項:
奶源
奶基
產地
價格
營養
如果逐一講述,篇幅會很長。
所以,今天我著重講講怎樣通過解讀嬰兒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來挑選符合自家寶寶「營養」需求的奶粉。
因每個國家的標準不同,我只講國產奶粉的標準。
進口奶粉的標準不同,但是原理是一樣的,寶媽們也可以參考。
所有的嬰兒配方奶粉,營養成分表都由兩部分組成:
1. 國家強制規定的必須包含的營養成分
這些成分有三大項:
以上三項內容,對於每一項中各個成分的添加比例,國家也有明確規定。
例如,GB10766~1997《嬰兒配方乳粉食品I、Ⅲ》,就是6個月以內嬰兒食用的粉末狀產品(包括奶粉)適用的國家標準。
(嬰幼兒奶粉的加工標準,來源於網絡)
2.可選擇性成分
顧名思義,對於這些成分,國家沒有強制性規定,是每款奶粉的特色及賣點。
也就是說,不同品牌或者同一品牌的不同系列,「可選擇性成分」也會不同。
常見的「可選擇性成分」及主要功能如下:
膽鹼:一種營養強化劑,能促進生長,改善大腦發育,提高記憶力。
牛磺酸:促進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
二十二碳六烯酸:就是DHA,有助於寶寶智力發育。
二十碳四烯酸:就是ARA,有助於寶寶體格發育。
低聚果糖:屬於一種可溶性的膳食纖維,能為腸道益生菌提供「口糧」,促進腸道內雙歧桿菌等菌群的繁殖,提高寶寶腸道免疫力。
OPO:和母乳的脂肪結構很接近,有助於鈣和脂肪酸的吸收,還能減少便秘的情況。
左旋肉鹼:和某些減肥產品的主要成分是同一種,主要是促進脂肪轉換成能量,預防肥胖。
核苷酸:促進腸道細胞的生長,減少腹瀉和腸炎的發生。
乳鐵蛋白:促進鐵的吸收,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葉黃素:有助於視力發育。
雙歧桿菌:益生菌的一種,有助於提升消化功能。
膳食纖維:預防改善便秘,增值腸道菌群,提升腸道免疫力,有助於吸收。
酪蛋白磷酸肽: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
(我家寶寶小飯盒喝的奶粉營養成分表)
一般來講,「可選擇性成分」越多,價格就越貴,但是,並不是單純的「可選擇性成分」越多越好。
因為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身體發育的需求各有不同,寶媽們要根據自家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以免多花冤枉錢。
比如,我家寶寶小飯盒基本沒有便秘的情況,而我想增強小飯盒的免疫力,所以我為他挑選的,就是含乳鐵蛋白的這一款。(下圖右邊)
(同一品牌不同系列的可選擇性成分對比)
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規定,配料表中的成分需根據含量多少依次排序。
即,排在最前面的,含量越多。排在後面的,含量越少。
所以,寶媽們可以根據配料表,了解自己想要的那個「營養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此配料表的排序適用於所有預包裝的食品,包括嬰兒輔食,零食等其他食品,也包括成年人食用的食品(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即開即食的,就是預包裝食品)
奶罐上一定要標註「嬰幼兒配方奶粉」,才是真奶粉。
市場上有一種「蛋白固體飲料」,外觀和奶罐很相似,被母嬰店的人當作奶粉售賣。
其中有一個寶寶當作奶粉連續喝了兩年,體重下降,頭骨發育畸形。
經醫生診斷,寶寶缺少維生素D,長期營養不良,得了佝僂病。
國家對飲料的製作要求比對奶粉的要求低得多。
「蛋白固體飲料」雖然與普通的飲料相比,蛋白含量要高,但本質還是飲料,其營養成分及含量遠遠達不到奶粉的要求。
(涉事的某品牌「蛋白固體飲料」)
注意以下事項,我們都能選到適合自己寶寶營養需求的配方奶粉。
1.需看清奶罐上註明「嬰幼兒配方奶粉」。
2.營養成分表的前半部分不用特別在意,因為是國家強制要求,所以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配方奶粉,都是符合國家要求的。
唯一的差異就是含量有多有少,但大同小異,都在國家標準範圍之內。
3.需要仔細分辨的是營養成分表的後半部分「可選擇性成分」,這是每款奶粉的區別及賣點。
4.配料表的內容,是根據含量多少依次排序的。含量越多,排在前面,含量越少,排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