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違法行為不容姑息|新疆新晶華公司未取得排汙許可證

2020-12-20 中國綠髮會

在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新疆新晶華浮法玻璃有限公司存在環境違法行為後,綠會政研室高度重視,並密切關注此事。

據了解,新疆新晶華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擁有的600t/d超白浮法玻璃生產線項目存在未依法取得排汙許可證排放大氣汙染物、未採取有效覆蓋密閉措施防治揚塵汙染以及建設項目配套脫硫、脫銷、除塵汙染治理設施未建設完成生產線即投入使用等問題,對周邊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涉事公司為新疆新晶華浮法玻璃有限公司和承包該項目的新疆晶樽玻璃有限責任公司。

12月5日,哈密市生態環境局伊州分局於在其官方網站上公開了對新疆新晶華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的一份下達時間為11月20日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一份下達時間為11月20日的責令改正通知書,以及對新疆晶樽玻璃有限責任公司的兩份下達時間均為11月20日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兩份下達時間均為11月20日的責令改正通知書。

目前,綠會政研室已經向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和哈密市生態環境局申請相關政府信息公開。

文/泓嘉一 審/綠宣 編/Angel

相關焦點

  • 新疆新晶華玻璃環境違法行為仍在持續 四問哈密市有關部門
    距上次收到志願者舉報沒過多久,近日綠會政研室再次收到一封志願者的來信,內容還是有關新疆新晶華玻璃浮法有限公司違法排放汙染物的事件。反饋內容如下:從2020年9月18日點火投產至今,新疆新晶華浮法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晶華玻璃)無證排汙、大氣汙染物超標排放已逾4個月。
  • 銅陵6家企業獲發首批新排汙許可證
    中安在線訊 據銅陵日報報導, 記者從銅陵市環保局了解到,截至6月30日,銅陵市具備核發條件的5家火電企業(含自備電廠)和1家造紙企業的排汙許可證已全部發放到位,這標誌著銅陵的環境監管進入
  • 國務院通過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可採取停業...
    會議明確,要根據汙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對環境影響程度等,對排汙單位實行分類管理,規範排汙許可證申請審批程序,要求排汙單位建立環境管理臺帳記錄製度、公開排放信息,強調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採取按日連續處罰和停產整治、停業、關閉等措施從嚴處理,提高違法成本。
  • (李麗平 溫英民 肖俊霞 李媛媛 孫飛翔)臺灣排汙許可證後實施經驗教訓及對大陸的建議
    例如,「空氣汙染防治法」第24、25、29條及罰則部分對新建變更及操作許可申請、遷移或變更產業類別重新申請許可、許可有效期及延期進行了規定,要求新設、變更一定規模固定汙染源的企業依據排汙許可證內容進行管理,使用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主管機關可進行不定期稽查或檢測,確保企業符合相關環保規定;對於違反許可內容或者未申請許可的,可處以按日罰款、限期改善、停工停業、限期取得許可證等。
  • 數位化監管,開啟排汙許可證後監管新時代
    2017年,桐鄉市開始了排汙許可改革,作為全國製革行業排汙許可證實施的試點地區,率先核發出了全國首張製革行業國家排汙許可證。對於排汙單位來說,取得國家排汙許可證只是排汙許可制度實施的第一步,排汙許可證拿證後的管理才是企業生命周期的「建檔過程」,也是新時代環境管理的新課題。
  • 騰格里排汙事件調查進展:榮華公司3個泵站違法排汙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政府發言人劉萬宏稱,對違法排汙事件的土壤採樣工作已經結束,預計本月中旬前完成初步土壤檢測分析結果,隨後將完成環境調查與損害評估報告。經過調查,榮華公司編號為2、3、4的3個泵站存在違法排汙行為,目前有關方面已對3個泵站的汙水和底泥進行了初步處理。劉萬宏:2號、3號、4號土壤採樣工作全部結束並送檢。三個泵站土壤採樣地點位共計90個,採取樣品281分。
  • 出利劍揮鐵腕,坪山區讓非法排汙行為無所遁形
    為儘快確定企業是否存在非法排汙事實,及時制止環境汙染行為,11月21日,坪山管理局與深圳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聯合成立了7人專案組,快速組織召開專項部署會議,分析研判違法情節、明確證據採集和聯動查處思路。會後,立即組織執法骨幹收集該公司近期用水量、排水量、汙泥產生量和汙泥轉運量等數據,經數據比對和分析研判,坪山管理局懷疑數據異常現象很有可能是企業偷排汙染物所致。
  • 呂梁通報1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 山西晚報數字報
    本報9月1日訊(記者 王晉磊)2016年「鐵腕治汙」行動以來,呂梁市持續加大環境執法監管檢查力度,嚴管重罰各類環境違法行為。8月31日,為震懾違法排汙企業,呂梁市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對其中的1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進行通報。  1、山西華興鋁業有限公司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不力案。
  • 嚴查違法排汙 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力保石馬河水質穩定達標
    當前,石馬河流域水環境整治工程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記者從東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水務、城管部門組建督導組,繼續駐點石馬河上遊四鎮開展11月治水攻堅決戰督導工作,著力督辦各項治水工程按時保質保量完工,強化工業排汙管控,切實保障旗嶺國考斷面水質持續穩定達標,助力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據了解,此次督導聚焦重點治水工程建設和重點區域工業排汙管控。
  • 陝西安康公開曝光11家環境違法企業
    一是責令企業立即停止建設(開採);二是依法對企業未批先建、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高限處罰;三是責令企業制定生態環境治理方案,並開展生態恢復工作。 (三)漢濱區長明釩礦有限公司環境違法問題及查處情況 環境違法問題:一是擅自改變開採工藝、將環評批覆的平硐開採改為露天開採,未重新辦理環保手續、未經環保驗收非法生產;二是違法排汙,礦區廢水汙染物超標排放。
  • 海口17家環境違法企業被曝光 海南紅牛飲料再上榜
    美區四個區9月份查處的17家企業環境違法案件,其中9家因違反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龍華區和美蘭區共6家食品站未辦理排汙許可證、兩家企業因廢氣噪聲超標排放。  位於龍華區和美蘭區轄區內的海口新坡食品站、海口瓊山食品公司龍泉食品站、海口龍橋食品站、海口美蘭三江食品站、海口演豐食品站、海口大致坡食品站等6家食品站,均因未辦理排汙許可證而被曝光。  海口粵盛海汕包裝製品有限公司因廢氣超標排放被曝光,海南明光新天地餐飲娛樂管理有限公司則因噪聲超標排放而被曝光。
  • 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的處罰基數如何確定
    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現象屬於多發問題,對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而言,處罰不當容易引發訴訟糾紛,嚴重的可能涉嫌濫用職權罪,因此有必要對此問題進行分析論證,以期統一認識。主要理由如下:1、從立法目的出發,《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57條處罰的對象為建設單位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違法行為,因此,處罰必須與行為的違法程度
  • ...環評與排汙許可監管行動計劃(2021-2023年)》全文,環境影響評價...
    一、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本行動計劃,打擊和遏制環評弄虛作假、粗製濫造、不落實環評要求、無證排汙、不按證排汙等違法行為,切實提高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表)和排汙許可證等技術文件質量,推動建設(排汙)單位、管理(審批、評估)單位、第三方技術單位等責任落實,提升環評與排汙許可的業務監管能力,推進審查審批與行政執法銜接
  • ...部發布關於徵求對《關於固定汙染源排汙限期整改有關事項的通知...
    (四)申領排汙許可證。排汙單位完成整改後,應當在整改期滿前20日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送整改報告和排汙許可證申請材料,說明整改完成情況、達標排放情況和自行監測情況等,按程序申請排汙許可證。排汙單位應當在整改期滿前取得排汙許可證,鼓勵排汙單位提前完成整改並報送申請材料。
  • 青島17企業違法排汙上黑榜 振華橡膠領大罰單
      半島都市報3月3日訊(記者 王媛 通訊員 俊傑) 一橡膠廠未取得環評開工投產被罰15萬元,兩家熱電企業氮氧化物超標排放分別領到5萬元、7萬元罰單……3日,青島市環保局通報了17家違法排汙企業行政罰款情況,這是新《環保法》實施之後,首批被環保局通報的違法排汙企業「黑榜」。
  • ...公司涉嫌銷售未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列入目錄的次氯酸鈉案
    當事人承認購進並銷售過上述商品,無法提供上述商品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現場未採取行政強制措施,執法人員於當日對當事人進行了詢問調查。經查,當事人在2020年1月29日和2020年1月30日通過京東醫藥(天津)有限公司分兩批購進了20桶和18桶天津市凱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次氯酸鈉(有效率含量:5%,淨含量25KG),購進單價為每桶160元。
  • 關於徵求《河北省排汙單位排汙許可證執行報告審核技術指南(徵求...
    關於徵求《河北省排汙單位排汙許可證執行報告審核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北極星大氣網訊: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生態環境局,廳機關各處室、各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河北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廳屬各單位,各有關單位:為完善我省排汙許可證證後監管技術體系,加強對排汙許可證執行報告審核的技術指導
  • 新《環境保護法》規定了企業哪些義務和權利?
    馬喆 王碩 楊暘攝中國環境報記者張杰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一個月,就有好幾篇企業負責人因為違法排汙被拘留的報導,還有一些企業由於拒不改正違法行為而受到按日連續處罰。一種模式是應當幹什麼,也就是「應為」,應該做出某種行為,比如應當達標排汙、應當清潔生產;另一種模式是禁止做什麼,或者是不得做出某種行為,也就是「不得為」,比如不得違法排汙、不得未批先建。這些都是法律規定的義務,即法定義務,必須履行。「應為」而沒有「為」的,「不得為」而「為」的,都屬於違法,要承擔法律責任。
  • 報名遊學團需謹慎 教育公司未取得許可證不得組織遊學團
    在未取得特許經營許可前提下,任何教育公司、諮詢公司或個人不得以遊學團、定製旅行團等名義開展經營活動,更不能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網際網路方式進行跟團遊召集。在公示名單中,已有企業因上述情況「上榜」。在18宗案件中,處罰金額最高的為佛山市學旅假期旅行社,因「向不合格的供應商訂購產品和服務」,被罰款4萬元,沒收違法所得3130元,並對直接主管的負責人劉志剛罰款1.5萬元。
  • 國常會:堅決打擊挪用、套取、侵佔保險公司資金違法違規行為
    國常會:支持開發更多大病保險產品,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 中國政府網12月9日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通過《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和《排汙許可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