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四)

2020-12-16 網易教育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31.D

二、多項選擇題

1.AB 2.ABC 3.BD 4.ABCD 5.ABCD 6.CD

7.ABD 8.ABC 9.CD 10.BCD 11.ACD 12.ACD

13.ACD 14.ABC 15.ABD 16.CD 17.BC 18.ABCD

19.BC 20.BC 21.ABCD 22.ABCD 23.AB 24.BCD

25.ABCD 26.ABCD 27.BCD 28.CD 29.ABCD 30.ABCD

31.ABC 32.BCD 33.BCD 34.BD

三、分析題

1.(1) 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說知識是天生的或不學而知,是唯心主義先驗論;孔子的「學而知之」和「困而學之」以及荀子的觀點,承認人的認識是後天學習所得,是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2) 孫中山借人類文明說明知識的來源和認識的發展,指出這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人的認識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孫中山的知行學說包含了在實踐中需要理論的指導(以行求知)和在理論指導下的行動(知先行後)這樣的實踐—認識—再實踐的意義,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

2.認識是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統一,人的目的、願望要符合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南轅北轍就好似一味朝著反方向強調客觀條件的優越和主觀能動性,違反了事物的客觀規律,結果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引嬰投江則犯了經驗主義、主觀主義的錯誤,同時混淆不同事物之間的區別。

3.(1) 恩格斯、波普爾和愛因斯坦分別從不同角度解釋了科學發展過程中真理與謬誤的矛盾,指出科學是一個不斷發現真理、檢驗真理、修正錯誤、發展真理的過程。

(2) 恩格斯與波普爾的不同在於,波普爾把科學可能錯誤、可以被否證作為科學的最本質的特徵,把科學史簡單歸結為—種理論推翻另一種理論的歷史,沒有重視被推翻理論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這是一種簡單的否定過程。恩格斯則辯證地認識這一問題。在承認任何今天看來是正確的東西都包含著明天可能發現是錯誤的同時,強調科學史是一個在真理與謬誤的鬥爭中,不斷證實真理、克服謬誤、發展真理的歷程。

(3) 波普爾的觀點指出了科學發展必須不斷批判和改正錯誤,這對於研究科學知識增長規律有很大啟發。但是他認為一個理論是否具有科學性的標誌僅在於它是否具有可證偽性的觀點顯然是片面的。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張全景:毛澤東是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歷史巨人
    在這裡,馬克思、列寧、史達林合為一體,正是從毛澤東改造了世界這個意義上說的。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在於怎樣解釋世界,而沒有解決改造世界的問題。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解決了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統一。
  • 考研政治馬原劃重點: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
    【考點六】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   1.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辯證關係   (1)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創造歷史的兩種基本活動。認識的任務不僅在於解釋世界,更重要的在於為改造世界提供理論基礎。   (2)堅持認識與實踐的統一,歸根到底是要將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結合起來。
  • 這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觀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基礎重要的基礎性地位眾所周知,然而,其基礎的本位究竟何以體現,該書第一章從思想政治教學原理體系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根基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重要指導3個層面指出了其根基性地位,並指明通過研究可於學域內坐實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理論根基,於學域外獲得廣泛的認可。
  • NSE|學者情懷:不能認識世界有力,改變世界蒼白無力。
    以下為個人整理的林毅夫教授演講要點:一.經濟學理論和任何科學的理論一樣,目的是在幫助人們認識世界,也在於幫助人們改造好世界,這應該是我們作為知識分子研究經濟學理論的初心。不能認識世界有力,改變世界蒼白無力。二.新結構經濟學的定義,除了表明所用的研究方法之外,其核心是認為一個經濟體的技術、產業、硬的基礎設施和軟的制度安排等等的結構是內生的,不是外生給定的,一個經濟體結構的轉型也是內生的,因為如果不是內生的就不會有研究其決定因素的說法。
  • 一個人 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的幾個階段
    我們這裡要說的這個個共同性是,認識!認識,就是一個人對外界和自己的理解。將這個理解稱之為認識。人生,從認識的角度講就是在不斷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和世界之間關係及其過程。認識,是一種人生的共同性。人人都會有的。人生的認識,有幾個過程。第一個認識過程,認識外界為主導。
  • 因為它能幫助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
    要搞清為什麼要學好數學,首先要認識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的重要性。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數與形這兩個側面,數學作為研究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是剔除了物質的其它具體特性,僅僅從數與形的角度來研究整個世界的。數學的作用和地位,現在看來,概括起來可以有以下幾條:1.
  • 我們認識的世界是世界本身還是只是我們認識到的世界本身?
    但是,慢慢會發現,我們認識到的世界根本不是世界本身,只是我們認識到的那一部分。我們認識的世界實際上是我們認識到的世界本身,而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世界本身的時候,我們認識到的世界如果停留在比較表淺的層面的時候,我們會得出非常精確的錯誤的表面上看上去很規範的結論。
  • 一道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試題,重在思維考查,小學生:奧數學過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試題,這道題重在思維的考查,與之前小升初奧數裡學過的數的認識比較相似,因此很多同學看到題之後都紛紛表示:這是之前小學奧數裡的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道題吧:
  • 民主話語的改造與世界政治發展的前景
    ●21世紀的世界政治,比的不是各國學某國的制度誰學得更像,比的一定是各國政府治理質量,比的一定是治國理政能力。  ●民主話語的改造與人民政府、公道政府、治理質量結合起來,而不是過去一段時間被誤導到與政黨多寡、國家機構是否分立、政治力量多頭等標準上,倒可能是新興、新生力量能為世界民主政治理論和實踐作出貢獻的地方之一。
  • 認識世界的四個層次,你處在哪一層?
    當然最明顯的,就是古人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上,為什麼穿越小說裡主角隨隨便便就能碾壓各大精英?就是因為在理性啟蒙之前,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是無理由的多元性質的。不管誰說的,他們都有可能信。上帝說人類來源於我的創造,大家信了。
  • 我們該怎麼認識自己和世界
    小時候,好奇的打量著這個世界,看著其他人,看著燈光,充滿好奇,這是認識世界的開始,長大了,我們不再有那樣好奇的目光,因為一切都熟悉了。
  • 淵回哲學:什麼是矛盾,矛盾與世界的關係?矛盾是人類認識的關鍵
    淵回哲學:什麼是矛盾,矛盾與世界的關係?矛盾是人類認識的關鍵人們通過矛盾來認識世界。沒有短,人們不知道什麼是長。沒有高,人們不知道什麼是低。……人們的任何認識,都是通過相對觀念獲得的。換句話說,人們認識中的世界,都是有一個存在前提條件的。一個比喻:一杯水之所以能夠存在,是要維持它的適當的溫度,適當的大氣壓。溫度過高,變成蒸汽。溫度過低,變成固體。氣壓太低,這杯水同樣不會存在。
  • 高舉自由平等博愛就能改造世界了?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伏爾泰的基本主張就是世界是用理性可解的。宗教改革大大地貶低了理性在認識世界方面的發揮。原因是,如果你想確認這些被我們整合的觀念是否真正符合外部的客觀存在,那麼就得和外部世界進行比對來做驗證,可是比對的標準在哪裡呢?它又得通過剛才所說的那樣一種生物電信號過程進入你的大腦,此時你只不過又獲得了另一個觀念而已。所以,你在進行的是觀念和觀念之間的比對,而不是觀念和這個客觀存在的杯子的比對。那客觀存在究竟是啥呢?
  • 幫助孩子認識世界的多樣性
    100多年來,這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仍未過時,再度引發人們的關注和思考。《小婦人》講述了19世紀美國一個普通家庭的四姐妹從少女時期逐步成長的過程。故事真實可信、語言平實、情節有趣,女主角喬·馬奇努力擔當、成就自我的故事,激勵著不同時代的讀者去尋找真正的自我和夢想。故事給成長中的孩子們帶來啟示和鼓舞,成為世界兒童文學經典。
  • 我們通過什麼來認識我們的世界
    (三)認識是觀察現象與事物之間的一種對應關係我們既不能知道事物本身是什麼,也不能知道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子,這豈不就等於說我們是無法認識這個世界了嗎?然而事實卻是我們不但可以認識這個世界而且還可以改造這個世界。那麼,我們究竟認識了一些什麼呢?我們所說的認識又是什麼呢?
  • 2017《魔獸世界》高考試題>>>
    摘要:小編這裡準備了一份最新的魔獸世界高考試題。自帶高玩光環或者學霸天賦的玩家可以來測試一下,看看自己究竟能考多少分。
  • 認識情緒,認識你的內在世界
    認識情緒,認識你的內在世界。每個人都擁有兩個世界,一個外在的,一個內在的。外在世界裡,我們需要認識太陽、星星、月亮,湖泊、森林、山嶺,桌椅、電燈、汽車、房子,還有金錢、名譽。 而內在世界裡,我們需要認識高興、憤怒、悲傷、害怕,難過、興奮、嫉妒、愉悅、內疚、孤獨和愛。
  • 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選拔賽決賽六年級試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的迎戰世界少年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寧波奧數網小編把歷年的世界少年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真題整理出來,方便大家下載練習。 請點擊下載:     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選拔賽決賽六年級試題     (點擊下載
  • 我認識的世界是怎樣的
    我先粗略敘述一下我認為的西方對世界的認識過程:人類最初利用神話解釋一切,隨著物質條件的逐漸豐厚,開始思考世界本身,試圖剝離神來認識世界。為了建立對世界的認知體系,發展了兩個分支。一個是亞里斯多德利用數學和邏輯學構建世界的關係,一個是柏拉圖的理性加感性構造的世界。
  • 2014考研政治:主觀和客觀世界分化統一的基礎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試題>模擬題>政治>正文2014考研政治:主觀和客觀世界分化統一的基礎 2013-04-26 10:18 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