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生活中常見的不適,不管是學齡期的兒童、職場上的女性、頂天立地的男性還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都會有眩暈的時候,那麼這些眩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今天長沙市第一醫院眩暈診療中心將為您介紹不同人群眩暈最常見的原因及眩暈患者的注意事項。
下面來看看這些病例
不同人群頭暈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兒童眩暈:小媛媛的症狀其實指向了一種兒童最常見的眩暈疾病——兒童良性陣發性眩暈。
這種病的發病年齡在16個月到12歲,好發於6歲左右,大約每5個眩暈的小孩中就有1個患這種疾病。
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反覆-短暫發作的眩暈,部分人可伴發偏頭痛表現,發作沒有預知性,可自行緩解,發作間期無症狀和體徵。
這種病往往有一些誘因,如學習生活壓力較大、頸肩區肌肉疼痛、睡眠時間較短和偏頭痛等,避免這些誘因是預防疾病發作的關鍵。
此類患兒的眩暈由於發作時間較為短暫,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積極的心理疏導、調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是簡單有效的方法。
大部分患兒在5-8年內會逐漸緩解(2-16歲),對於部分因學習壓力長期反覆發作的患者,可綜合考慮患者年齡、體重,家屬意願、生活環境,適當給予鎮靜安神、改善內耳循環、抗焦慮抑鬱、心理疏導等治療。
上班族的「暈」:楊小姐的症狀其實指向了一種中青年女性最常見的眩暈類疾病——前庭性偏頭痛。
患有這種疾病時,患者有時先暈後頭痛,有時先頭痛後暈,有時還同時又暈又痛。
其常見的誘因包括勞累緊張、情緒改變、睡眠不好、氣溫變化、月經期,以及喝茶、咖啡、酒精和食用乾果等。
避免這些誘因及保持平和心態是預防疾病發作的關鍵。
當患者眩暈發作時需要抗暈、止吐,可短暫(不超過72小時)使用眩暈停等前庭抑制藥物。
這種疾病如注意飲食生活習慣、調整心態往往能減少發作。
如反覆發作影響日常生活,可使用氟桂利嗪等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等藥物進行預防,必要時還要進行前庭康復鍛鍊。
中年危機的「暈」:唐先生所患的是目前眩暈類疾病極常見的一種,即慢性主觀性頭暈也稱持續性姿勢-感知性頭暈。
該病的特點包括:
1)超過3個月的持續非旋轉性頭暈;
2)對運動刺激高度敏感,包括自身的運動或周圍視覺環境的運動;
3)較難完成精細的視覺任務,比如閱讀或使用電腦。
它是一種功能性前庭疾病,可以通過心理治療、行為認知治療,前庭康復及選擇服用藥物來緩解。
比如艾司西酞普蘭、舍曲林、度洛西丁、黛力新等抗焦慮抑鬱藥物。
但是這類藥物都是含有副作用的。
所以,在平時還是要少量服用,建議平時生活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中老年人的「暈」:劉奶奶患的是目前眩暈類疾病最常見的一種,即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俗稱「耳石症」,即頭位變化到某一特定位置時激發的短暫、發作性眩暈。
大部分患者表現為起、坐、翻身時引起天旋地轉的短暫眩暈,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可緩解。
耳石症主要是因為橢圓囊裡邊的碳酸鈣結晶,因為某種特殊的原因脫落之後掉到半規管裡面,患者頭部在發生重力變化的時候,突然出現的事物旋轉,並且伴隨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一般已知耳石脫落的原因一個是退行性的病變,再有就是劇烈的運動外傷,維生素D的缺乏,炎症還有供血不足等有一定關係的。
這個疾病在治療方面主要就是確診之後是通過手法或者機器復位的方式進行治療,然後後續可以使用藥物或前庭康復訓練來逐步的緩解殘留的頭暈症狀。
林爺爺患的是最危險的一種可導致眩暈的疾病—急性腦梗死,俗稱中風,所引發的眩暈為中樞性眩暈,常伴隨的症狀包括構音障礙、口角歪斜以及肢體活動障礙等。
究其原因是因為血管堵塞導致相應的供血區域發生梗死,導致神經功能缺損。
所幸就醫及時,趕到醫院時還不到3小時,醫生予以了靜脈溶栓治療,林爺爺堵塞的腦血管及時得到了疏通,沒有遺留中風的後遺症。
上述眩暈類疾病為不同年齡的人群所患的最常見的眩暈類疾病。
除此以外,導致人眩暈的還有前庭周圍性眩暈:比如前庭神經炎、梅尼埃病、突聾、耳硬化症等耳部疾病;前庭中樞性眩暈如中樞神經系統的創傷、感染、腫瘤、多發性硬化等。
全身性疾病如直立性低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甲亢、貧血、焦慮抑鬱等系統性疾病。
此外還有精神心理性眩暈,原因不明性眩暈。
非常6+1
臨床上常見的眩暈症概括起來有「非常6+1」: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性偏頭痛、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突聾、後循環缺血,加上持續性姿勢感知性頭暈,這七種疾病可以概括臨床中約85%的眩暈疾病。
(編輯Rainbow。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第一醫院 神經內科二病區 唐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