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人胰島樣類器官動物試驗成功!可以恢復小鼠葡萄糖穩態

2020-12-15 中國生物技術網

北京時間8月20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SalK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從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產生了人胰島樣類器官(HILOs),將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模型後,可以快速重建葡萄糖穩態,且不會出現免疫排斥。這項成果有望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不需要依賴免疫抑制的胰島,進而極大改善相關療法。

移植胰島——胰腺產生激素的細胞群這一方法,為1型和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種長期控制血糖的方法,但來自遺體的胰島質量參差不齊,而且供應有限。從人類幹細胞中提取的產胰島素胰島β細胞,也可以長期緩解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或實現移植,但想要生成功能性β細胞,迄今仍具有挑戰性。

而類器官屬於三維細胞培養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最關鍵的特性。此類體外培養系統包括一個自我更新幹細胞群,可分化為多個特異性器官的細胞類型,與對應的器官擁有類似的空間組織,並能夠重現對應器官的部分功能,從而為科學家提供一個高度生理相關的系統。

此次,該研究通訊作者、SalK生物研究所Ronald Evans及其同事,報告了一種生成三維HILO的技術,這種HILO或代表了可移植內分泌類細胞的一種替代來源,它可以恢復長期的血糖控制,而不需要慢性免疫抑制。

圖片來源:Nature

研究團隊利用Wnt信號通路,促進了胰島素分泌所需的HILO代謝成熟。Wnt信號通路,是由配體蛋白質Wnt和膜蛋白受體結合激發的一組多下遊通道的信號轉導途徑,經此途徑,通過細胞表面受體胞內段的活化過程將細胞外的信號傳遞到細胞內。這種方法可以誘導名為「PD-L1」的免疫檢查點蛋白的表達,並在移植到糖尿病小鼠後50天內防止免疫排斥。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胰島樣類器官的最新成果將有助於推動開發糖尿病替代療法,未來病人有望不再依賴於需要免疫抑制的遺體來源胰島,以及常見的設備依賴型技術。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31-z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免疫逃避型人胰島類器官改善糖尿病
    免疫逃避型人胰島類器官改善糖尿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39:50 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Ronald M.
  • 一文掌握「小鼠葡萄糖代謝」相關試驗要點
    肥胖是造成代謝紊亂如「胰島素抵抗」的常見危險因素,對於肥胖的研究,最常見的動物模型就是 60% 高脂飲食誘導 C57BL/6J 小鼠肥胖,此模型與臨床肥胖症的病理相似,穩定性好,10 周左右就可以看到明顯的表型。
  • 修復胰島的最佳方法是什麼?中藥可以幫扶恢復胰島功能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的人發生率逐漸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增高。糖尿病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1.尿量增加: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增長,血糖水平超過腎糖閾,尿液中會出現葡萄糖。導致尿糖量增加,排尿的時候會帶走很多水分,導致尿量的增加。2.糖尿病患者總會感覺到很渴,因為尿量的增加導致體內的水分丟失,飲水量明顯的增加。
  • Nature長文解析:新思路恢復自閉症小鼠的催產素反應和社會行為
    在幼年Nlgn3KO小鼠的VTA-DA神經元中選擇性地重新表達Nlgn3可恢復社會新奇反應,與此相反,VTA -DA 神經元 Nlgn3的選擇性失活可以影響社會新奇反應。VTA-DA神經元在社會新奇反應和強化中的功能部分依賴於催產素誘導的神經元放電增加。具體地說,從下丘腦核團產生的軸突釋放的催產素增加了投射到伏隔核(NAc)的VTA-DA神經元的放電。
  • 高二生物專題解答:人體的穩態
    我的思路:組織液和血漿之間只隔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毛細血管壁,毛細血管壁具有較高的滲透性,當血液流經毛細血管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物質(如血漿蛋白)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的物質(如葡萄糖、無機鹽、氧氣等),都可以透過毛細血管壁滲入到組織液間隙中,形成組織液。
  • 研究揭示豬膽酸改善葡萄糖穩態的機制
    研究揭示豬膽酸改善葡萄糖穩態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18:16 上海交通大學Wei Jia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豬膽酸通過不同的TGR5和FXR信號機制來改善葡萄糖穩態。
  • 【科學普及】類器官——疾病研究和藥物開發的重要工具
    Hans Clevers的實驗團隊將小鼠腸段中分離出來的隱窩細胞培養在含有ENR(EGF、Noggin、R-spondin)的三維Matrigel培養體系中,他們發現該培養體系下隱窩細胞能夠形成類似於腸的微型結構,即隱窩-絨毛樣複合體。
  • ...血糖水平和子代葡萄糖-胰島素穩態之間的關係是否與子代肥胖有關?
    潛在機制 有幾種機制可能解釋母體高血糖症不通過子代肥胖影響其葡萄糖-胰島素穩態。來自人類和動物研究的最新數據表明,早期生命中的長期營養過剩和胰島β細胞過度刺激會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隨後來發展為高血糖症。
  • 「聰明」的小鼠可以追趕人類嗎
    對比發現,在針對小鼠的記憶和認知的標準測試中,「半人腦老鼠」比正常小鼠的記憶力提升了四倍。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通過注射植入人類大腦細胞可使動物們變得更加聰明。 對此,有科學家擔憂,這類實驗可能導致一些高智商動物的誕生。
  • CRELD1調節人和小鼠免疫系統的體內穩態
    CRELD1調節人和小鼠免疫系統的體內穩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0 22:21:48 德國波恩大學Anna C. Aschenbrenner研究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靶向細胞骨架可以誘導人類多能幹細胞產生胰島細胞
    靶向細胞骨架可以誘導人類多能幹細胞產生胰島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5 14:58:55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Jeffrey R.
  • 《自然》封面:視網膜神經細胞實現「返老還童」,成功恢復老年小鼠...
    在這些細胞中,年輕和衰老之間有明顯的區別:如果視神經被切斷,胚胎小鼠或新生小鼠可以再生它,但這種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 為了測試是否能讓小鼠恢復神經可塑性,Sinclair和同事們用鑷子破壞了它們的視神經,並向眼睛注射了攜帶了三種轉錄因子的病毒。
  • 日本批准人-動物混合胚胎實驗:利用動物培育人類器官可行嗎?
    據《自然》雜誌報導,日本政府開全球之先河,批准了國內一項人-動物胚胎實驗。日本科學家進行的這種實驗不是一些影視作品中所表現的依靠交配進行的「人獸雜交」,而是將人的iPS細胞注入不會生長某些器官的動物的胚胎內,以實驗看這種細胞能否在這種動物體內長出相應的器官,從而為探索人體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
  • 生命學院王一國團隊揭示嗅覺受體調控糖代謝穩態的重要機制
    生命學院王一國團隊揭示嗅覺受體調控糖代謝穩態的重要機制清華新聞網6月26日電 6月20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王一國課題組在國際著名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上發表了題為《OLFR734作為Asprosin的受體調控葡萄糖代謝》(OLFR734 Mediates Glucose
  • 新型幹細胞療法治癒糖尿病小鼠!終結胰島素注射時代又近一步
    近日,加拿大電視網(CTV News)報導了一則阿爾伯特大學研究人員攻克糖尿病治療的新聞,文章稱該研究小組已經能夠用一種新的幹細胞方法治癒患有糖尿病的老鼠,採用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的細胞製造胰島細胞,然後將這些細胞植入糖尿病小鼠體內,將糖尿病逆轉到基本治癒的程度。
  • 幹細胞分化神經元細胞,變身「超級替補」,讓失明小鼠恢復視力
    在人體所有的器官中,大腦一直以來都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而且幾乎沒有替換的可能,神經細胞的衰退也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困擾。如一些功能性損傷導致的失明、癱瘓,由退行性改變引發的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等等。這意味著由穆勒膠質細胞轉分化而來的視神經節細胞可以像正常細胞那樣對光刺激產生相應信號,而且還通過視神經與大腦中的正確腦區建立了功能性聯繫,把視覺信號傳輸到了大腦。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該技術同樣獲得了成功。帕金森病主要由大腦黑質中的多巴胺神經元死亡缺失導致。
  • 025期抑鬱症研究簡報:雄激素受體缺乏加重小鼠的抑鬱樣行為
    方法:在未應激,RSD和RSD +人MSC組中評估了小鼠RSD誘導的先天免疫激活以及抑鬱和焦慮樣行為。進行了生物分布和命運研究以告知潛在的作用機制。結果:MSC減少了應激引起的循環性促炎細胞因子,單核細胞,神經炎症以及抑鬱和焦慮樣行為。
  • Nature七月代謝研究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IP3也能誘導來自患者的腸道類器官的生長,刺激HDAC3依賴的增殖,並緩解丁酸鹽對結腸細胞的生長抑制。總的來說,這些數據表明肌醇三磷酸是一種微生物來源的代謝物,可以激活哺乳動物組蛋白去乙醯化酶,促進腸上皮修復。
  • 上海創新藥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
    華領醫藥創始人、執行長陳力博士介紹,多扎格列艾汀是一種葡萄糖激酶激活劑。葡萄糖激酶是人體內的血糖「傳感器」,血糖高了,它會發出指令,促進胰島素分泌;血糖低了,它也會發出指令,促進胰高糖素分泌,起到調控血糖穩態的作用。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是胰島素抵抗造成胰島功能降低,從而引起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