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全體人類,俄、德、法、日、印多國領導人態度罕見達成一致

2020-12-16 視聽中國

撰文:梧桐

編輯:堯蘇

在當前世界局勢下,毋庸置疑新冠肺炎病毒是全球人類應當共同殲滅的敵人,隨著天氣逐漸變涼,新冠病毒也再次捲土重來,抗擊疫情已成為不可耽誤的事情,針對全球愈發嚴重的新冠疫情,11月21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在線上舉行了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就當下疫情走向和各國抗疫措施來進行深刻討論,同時各國領導人還統一了抗疫意見,以德、俄、日、印、法等國的領導人率先提出看法,多國態度罕見一致。

一、抗擊疫情已面臨緊要關頭

現如今,新冠疫情似乎成了考量各國醫療水平的測試題,在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的侵蝕下,不少國家在其面前露了怯,也暴露了根本缺點,針對這一現象,各國領導人認為,在新冠疫情快速蔓延的情況下,各國應該統一戰線,共同抗擊疫情,來維護世界利益。

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指出,在當前國際社會上,更需要多邊合作來應對此次挑戰,同時,新冠疫苗作為公用產品,也應當採取多邊合作進行分配。除此之外,德國總理默克爾也發表了重要看法,對於馬克龍的看法,她更是十分同意。

隨後,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幫助各國合作抗擊疫情,才是二十國集團的根本作用,日本首相菅義偉則認為,更希望各國攜手加強抗擊疫情的力度。總而言之,各國領導人看法一致,共同抗擊疫情才是世界各國應該重視的大事情。

二、川普再次做出奇葩舉動

隨著美國大選落幕,川普將全部重心放在選舉結果上,對於美國當前肆虐的新冠疫情,川普一直持迴避態度,對於此次的G20峰會,美國總統川普先是在會議上誇讚了一番美國疫情防控措施,隨後又再次貫徹美國優先原則,說出了一系列令人疑惑的言論,大體就是美國應該優先享有疫苗使用權。

令人詫異的是當各國領導人就當前嚴重疫情狀況展開激烈討論時,川普就率先離開了白宮,十分悠閒地前往高爾夫球場。對於川普這一奇葩行為,頓時引起多方熱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更是極為誇張地表示,川普該行為簡直令人震驚。

免責聲明:本文由《視聽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參考信息國際旅遊商報

相關焦點

  • 緊要關頭,俄、德、法、日、印多國領導人相繼表態,態度罕見一致
    新冠疫情的二次爆發讓許多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世界目前也正在面臨著衛生危機、經濟衰退以及其相關衍生矛盾的影響,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俄羅斯、德國、法國、日本以及印度等國領導人都對此相繼表態,態度也是罕見的一致。
  • 時隔三年,「諾曼第模式」俄烏德法四國峰會又來了
    時隔3年,聚焦烏克蘭局勢的「諾曼第模式」俄烏德法四國峰會再次回歸。當地時間12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將齊聚法國首都巴黎,共同為烏克蘭局勢尋求解決之道。據法新社報導,除四方會談外,四國還將舉行系列雙邊會談。
  • 俄烏就天然氣過境協議原則上達成一致
    當地時間19日,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代表團在德國首都柏林就天然氣過境協議進行第五輪談判。雙方在歐盟的斡旋下,就天然氣過境協議「原則上」達成一致。 當天,俄烏雙方的會談從早上9點開始。經過約11個小時的談判,歐盟宣布雙方就新天然氣過境協議「原則上」達成一致。
  • 俄德法土四國峰會內容是什麼 土俄法德四國領導人7領域達成共識
    27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俄羅斯總統普京、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齊聚土耳其伊斯坦堡,就敘利亞局勢舉行四國峰會。根據峰會結束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四國領導人在敘利亞停火、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以及幫助難民回歸等多個方面達成共識。
  • 法俄首腦會:鮮花難掩齟齬
    試圖靠近 當天兩國領導人的見面顯得不同尋常。普京專門帶上一束鮮花送給馬克龍夫人布麗吉特,而剛剛在度假時受傷的布麗吉特也臨時拆除了手臂上的夾板,以示對普京的歡迎。 兩位領導人在會談前共同會見了媒體記者。作為東道主,馬克龍表現出推動法俄、歐俄關係發展的強烈意願。
  • 伊朗終止履行伊核協議 英法德慌了,罕見譴責美國
    海外網1月6日電 美國突然發動空襲炸死伊朗少將蘇萊馬尼,致使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伊朗政府誓言會「嚴厲報復」,同時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這讓英國、法國、德國感到恐慌,連夜發表聲明,呼籲伊朗不要退出伊核協議,並罕見譴責美國襲擊活動。
  • 打前站|習主席出席G20領導人大阪峰會 世界期待中國關鍵引領
    6月27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離開北京,前往日本大阪出席將於28日至29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  在大阪,習近平主席將繼續圍繞「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時代之問,進一步闡釋中方立場,凝聚國際共識,擴大推動經濟發展、完善全球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朋友圈。
  • 德法欲就納瓦利內事件「揮棒」 俄斥「不可接受」
    德國和法國外交部長7日說,鑑於俄羅斯迄今未就俄反對派人士阿列克謝·納瓦利內事件給出「可信」說法,德法將聯手推動歐洲聯盟制裁俄羅斯。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回應,德法兩國的指責「令人無法接受」,是「威脅和恐嚇」俄方。
  • 普京與多國領導人通電話討論抗擊疫情等問題
    (抗擊新冠肺炎)普京與多國領導人通電話討論抗擊疫情等問題中新社莫斯科5月7日電 (記者 王修君)俄羅斯總統普京7日與美國等多國領導人通電話,就加強合作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等問題進行討論。據俄總統新聞網消息,普京在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時,雙方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互致祝賀,強調二戰期間兩國聯盟關係在戰勝法西斯和團結民眾方面的歷史意義。雙方強調,基於這種傳統,兩國能在許多緊迫問題上取得一致。雙方還談到當前國際原油市場局勢問題,認為在俄美兩國協作下相關國家達成的石油減產協議是及時的,並為穩定油價發揮了實際作用。
  • 俄德日的二戰史觀
    原標題:俄德日的二戰史觀上世紀90年代初,在「自由和民主」的口號下,俄國內許多教科書對衛國戰爭那段本 德 國   誠實面對 理性反思   為了讓更多的人銘記歷史教訓,德國聯邦教育法明確規定,德國歷史教科書必須在內容上包含足夠篇幅的納粹時期歷史。
  • 俄媒:俄德兩國領導人討論納卡地區局勢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討論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的局勢,俄方向德方通報了俄維和部隊行動情況,以及為結束敵對行動所做出的努力。
  • 事關中法關係,20日,王毅與法國通了個電話,雙方達成重要共識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有影響力的大國,中法關係具有全面性、戰略性,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不斷深化和拓展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僅符合兩國利益,也有利於促進中歐關係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為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1月2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法國外長勒德裡昂通電話。
  • 德、法、印、俄無一倖免,美國更是陷入「巨大災難」
    文丨西樂 審丨高靜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裡,亞歐大陸噩耗頻傳,德、法、俄、印等國家無一倖免地被拖入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泥淖,疲於應對;身處美洲大陸的美國則是深陷在第三波新冠疫情的漩渦中苦苦掙扎。據悉,美國當前累積新冠確診病例已達1227萬多,最新單日新增病例為19.8萬,死亡人數也已經迅速突破26萬大關。對此,美媒用「巨大災難」來形容眼下美國的新冠疫情狀況。
  •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
    原標題:提振信心鼓舞士氣 【特別關注】 3月26日晚,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舉行,G20成員、嘉賓國以及相關國際組織負責人與會,習近平主席出席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蔓延,產生嚴重政治、經濟、社會影響。
  • 戰"疫"以來,習近平與多國領導人留下這些"通話記錄"
    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採取果斷有力措施,中國得到世衛組織及許多國家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整理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與多國領導人的多次互動,帶您一起看看領導人的「通話記錄」。
  • 俄飛彈試射,駐德美軍基地誤警「空襲!」「空襲!」
    俄核潛艇齊射4枚洲際飛彈,還公開亮相一款「殺手鐧」……當地時間12月13日,俄羅斯紅星電視臺首次曝光了俄戰略火箭軍軍事學院的「飛彈庫」,展示了俄軍多個型號的洲際彈道飛彈,其中包括新型高超聲速洲際飛彈——「先鋒」,這也是媒體首次有機會近距離拍攝該型飛彈。
  • 與美國達成共識後,澳大利亞總理開始遊說德、法
    原標題:與美國達成共識後,澳大利亞總理開始遊說德、法澳大利亞多家媒體22日報導稱,澳總理莫裡森當天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為發起對新冠肺炎疫情源頭的國際調查尋求支持。有澳專家質疑,澳方提議能夠實行的可能性不大。
  • 2018國際政壇人物盤點:英法美德俄五國領導人可謂是「冷暖自知」
    「景點遭襲」 12月11日,一名男子在斯特拉斯堡的著名集市開槍,造成多人死傷,嫌疑人逃亡48小時後被擊斃。協議在英國議會面臨巨大阻力,特雷莎·梅跑去歐洲聯盟總部求助,結果遭到多國領導人拒絕加「盤問」:你到底想要什麼?對特雷莎·梅來講,兌現「脫歐」諾言並不容易,她無法讓「脫歐派」和「留歐派」都感到滿意。英國老百姓也厭倦了對「脫歐」的無休止辯論,有打沙袋「洩憤」的,有跑去酒吧痛飲的。
  • 川普向日印澳領導人「頒獎」,對華傳遞什麼信號
    川普向日印澳領導人"頒獎"近年來,美國一直想要將手伸到亞太地區,不想再讓自己的影響範圍局限在日本、韓國等國,而實力強大的中國自然而然就成為美國認為"入侵"亞太地區最大的阻礙。如若亞太地區團結一致,美國根本沒有任何可乘之機,但事實恰恰相反。
  • 美俄英法罕見達成一致,最後一國選擇成關鍵
    事實上,印度已經提出很多次入常,美、俄、英、法都曾答應過允許印度入常,這就讓最後一個國家的決定變得非常關鍵。畢竟像「入常」這種事,必須五常同時同意才可以。而其回答就比較有趣,讓印度猝不及防,有一次是在口頭上表態只要日本不入常,就支持印度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