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他的格局,4個方法幫你提升格局

2020-12-15 蘇小妹同學

馬雲曾多次強調:「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會做成多大的事情。」

馬雲的成功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他的格局。

在創辦阿里的第一次會議上,馬雲就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能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名。

俞敏洪也曾評價說,馬雲是一個真正有大格局的商人 。

1993年,馬雲在美國,第一次見到網際網路,他看到網上信息豐富,於是在網上搜:青島啤酒,結果沒有看到任何信息,再搜其他的中國企業,也沒有結果。馬雲意識到巨大的商機,認為網際網路是一座金礦,他產生了將中國企業的信息收集起來,放在網上的想法。於是有了阿里巴巴的雛形——「中國黃頁」。後來在此基礎之上,馬雲成立了阿里巴巴。

俞敏洪說,自己當時也在美國,比馬雲更早的接觸了網際網路,但俞敏洪所做的就是,用網際網路技術給新東方裝一套郵件系統,讓內部溝通更有效率一些。

俞敏洪的反應算是比較優秀了,至少知道用網際網路來做對企業有價值的事情。

更多的普通人,當年看到網際網路,恐怕考慮的多是如何上網、聊QQ、玩遊戲這樣的事情。

由此可見,格局不同,關注點不同,對同樣事情的認知和反應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本文我們就來重點探討一下格局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以及如何有效提升格局。

一、什麼是格局?

格局這個詞語我們使用的非常廣泛,比如人生格局、事業格局、思想格局等等。

那麼「格局」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格」和「局」這兩個字的意思都有邊界、範圍、框架的意思。

因此,格局本質上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認知和關注範圍的邊界。 格局大的人看到的事物範圍大,格局小的人看到的邊界小。

如果把每一類事情看成一個系統,小系統組成大系統,大系統組成更大的系統,那麼所謂的格局大,就是指關注更大的系統。

比如三國演義中「曹操敗走華容道」的情節,很多人痛惜關羽沒有殺曹操,背後的格局是站在一場戰役的勝負這個角度,如果格局再大一點,站在三國整體形勢的角度分析就會有不一樣的視角,當時三國鼎立,如果曹操被殺,那麼孫權就會吞併當時並不強大的劉備。

因此,曹操不能殺,因為需要他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樣才能保全劉備一方。

站在這樣的格局和層面上,我們就會知道諸葛亮是故意放走曹操,同時還讓關羽欠他一個人情,一箭雙鵰。諸葛亮是一個真正有大格局的人。

你看,同樣的事情,同樣的世界,不同格局的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二、 格局的作用

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一個人的格局就是自己思考和行動的空間,格局大小決定了你的生活邊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評價同時期的諸侯如袁紹、公孫瓚、劉表等,曹操說他們不過是些「昏昏利徒,碌碌小人」,「見小利而忘命、做大事而惜身」,「皆非英雄也。」 曹操認為這些人,都是本著一己私利,擴張實力,沒有什麼大追求 。

而曹操和劉備都想結束亂世,重建秩序,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這就是格局的不同,曹操和劉備都是想重建秩序,和公孫瓚,袁紹等因一己私利,割據一方的諸侯相比,最終命運和成就也截然不同。

從古至今皆是如此,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的目標,而目標決定了他的成就大小。

比如同樣做手機,格局不同,發心和動機不同,成就也不同。

羅永浩做手機,專注於產品,成就了錘子。

雷軍做手機,專注於市場和客戶需求,成就了小米。

賈伯斯做手機,專注於做出偉大的產品,改變世界,成就了蘋果,也重新定義了優秀手機產品的標準,改變了用戶對手機產品的固有認知和期望值。

那麼,回到我們個人成長上來說,為什麼多少年你的生活沒有改變?為什麼舊問題依然困擾你?

為什麼你的事業仍然原地徘徊?為什麼你的努力沒有結果?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你的格局沒有變化,你被束縛在你的邊界裡,你的努力只是原地打轉。

當一個人的格局不夠大,那他的人生就被局限,也不會有太高的成就。

要想改變生活,改變命運,就要突破原來的格局限制,建立更大的格局。

三、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既然格局對個人發展這麼重要,那我們要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格局呢?這裡我們給大家4個有效提升格局的方法,這些方法,如果真正去執行,去實踐,就能真正改變我們的格局,甚至改變我們的人生和命運。

1、擴展見識,拓寬視野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地圖中。

見識是格局的的基礎,一個人的見識就是自己認知地圖世界的廣度。

叔本華說:「我們常常把自己的視野邊界當做世界的邊界」。

不同的人見識不同,山村放牛娃、小鎮青年、大城市白領、世界級企業家,每個人因為見識的不同,擁有的世界也不同。

馬雲在一次演講中說,提高見識就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

首當其衝的,是學習和讀書 。網際網路時代,獲取信息空前便利,通過讀書和學習可以快速的了解各種信息。通過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我們對這個世界就會有更清晰的認識,這個是我們展開思考、採取行動的基礎。

除了學習,更重要的是行萬裡路,見識和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最終所有的挫折、沮喪、都會增加的你的見識。

同時,也要結識各種各樣的人,了解他們對世界,對問題的看法,從而幫助我們建立更廣闊的視野。

馬雲說自己為什麼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就是因為自己全世界跑、經常和比爾蓋茨、巴菲特、索羅斯等這樣層次的人交流。

扎克伯格也是一樣,在創業的早期,扎克伯格就跟巴菲特、賈伯斯建立良好的關係,並虛心向他們學習,這也使得扎克伯格少走了很多彎路。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業者很多都是留學海歸,或者擁有有國際視野的高端人才。

美團王興、百度李彥宏、搜狐張朝陽、馬雲等都曾多次去過美國,騰訊馬化騰在香港念大學,他們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視野開闊,能第一時間接觸最新的信息,也因此擁有了全然不同的思維角度。

2、 系統思考,深度認知

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系統,而格局就是你能看到的系統大小。

因此提升格局,除了拓展見識,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提升系統思維能力。

人的思維,由初級到高級,可分為幾個大類:

點狀思維,只考慮當下的情形,解決表面症狀,頭疼醫頭,腳痛醫腳。

線性因果,能看到事情的線性因果 ,比如:認為有錢就能幸福,努力就能成功。

系統思考:能夠考慮事情的多個組成因素,以及事物的相互關係,能比較全面的認識問題。

系統思考無疑是一種更高級的思維,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孤立單一的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由諸多因素組成和推動的。

就像一個人的成功,就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比如健康、家庭、事業、興趣、環境等因素,而且這些因素又相互影響,相互幹擾。

建立系統思考的習慣,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普遍聯繫,不會孤立地看待問題,顧此失彼。很多人之所以會遭遇失敗,就是看問題只看到事物的有利面,卻忽略了與之緊密聯繫的負面因素。

同時,系統思考能讓我們看到事物的動態發展,從演化的過程看問題,從而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規律。

一個人只有建立系統思維,才能更全面地認識事物,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質規律,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 。

俗話說:「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城」,學會系統思考,能讓你通觀全局,運籌帷幄,格局自然會不同。

3、 擴展關注圈

格局就是關注的範圍和邊界,因此提升格局,需要不斷擴展自己的關注範圍,關注的範圍越大,你的格局越大,你的成就也會越大。

普通員工看到的是自己崗位的職責,部門經理掌握整個部門的職能,總監要考慮公司的績效,總經理則要考慮整個公司的長期健康運行和發展。

一個人的格局,很少是天生的,格局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擴展的。

劉強東早期創業,只是為了純粹的賺錢,讓家裡生活好一點;後來轉型京東電子商務,關注點逐漸擴展到以客戶為中心,員工的生活;再後來隨著京東的發展,劉強東的目標轉化為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提高整個零售業的效率,降低整個社會的物流成本等。

隨著京東的發展,劉強東關注的事情也越來越大,也就是格局越大,而京東的事業也越做越大。

馬雲在達摩研究院的一段演講中說:「想成為一家了不起的企業,你必須解決了不起的問題,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你必須解決偉大的問題。

解決的問題越大,你獲得的收益就越大。我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會獲得利潤,還有快樂,任何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如果你創造的東西不能去解決社會問題,是不可能做長久的 。」

有一年,在烏鎮的網際網路大會上,馬雲、雷軍等一幫大佬齊聚一堂。

當時雷軍的小米手機,正賣得如火如荼。雷軍發言時,大談特談手機在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

輪到馬雲講話時,馬雲卻唱起了反調,他說:「空氣是不行的,水是不行的,手機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雷軍一時啞口無言,場面一度尷尬。

空氣、水和手機有什麼關係嗎?馬雲的意思其實是說,要從更高的層面,來定義企業家的責任。

馬雲的潛臺詞是:作為有能力的企業家,應該更關注更大的社會問題,而不能把視野只局限在自己的產品上。

關於這點,雷軍後來也公開承認,在社會責任方面,他確實要向馬雲學習。

本質上來說,馬雲不是比雷軍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而是擁有更大的格局和視野,他關注的是更大的系統。

《大學》中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一個人的關注範圍由內而外,逐步擴展的過程。我們必須不斷成長,不斷擴展自己的關注範圍,才能有更大的格局跟成就。

4、提升自我定位

一個人的格局,除了和見識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一個人的自我定位。

自我定位就是,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想做多大的事情。一個人的目標大小決定一個人的思維層次和行為方式。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對自我的預期,這個預期不是我們口頭上所說的那種目標,而是內心深處真正認同的自我預期。

達不到這種預期,你就會寢食難安,如坐針氈,也無法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只有採取行動來消除差距,才能止息痛苦。 只有達到這個目標,你才會對自己感到滿意。

一旦超過了這個目標,再多的成就,帶來的滿足感也會下降。

如果把目標值和滿意度畫成一個坐標,就會得到如下曲線:

就是每個人心中這個x點,決定了每個人不同的格局和命運。

不同的目標,決定了實現目標途徑的差異。

你想賺幾千塊,普通打工就可以。

想賺幾萬塊,可能就需要更努力工作成為更高級的人才。

想賺幾百萬,可能就必須去創業。

如果你想賺幾個億,那就必須做出一番大事業了。

目標,會調整你的關注點,引導你的思維和行動,影響你的格局,並最終決定你的成就。

一個財富目標是100萬的人,和一個財富目標是1億的人,人生路徑註定是不一樣的。

一個每天按部就班,得過且過的人,和決心當上CEO、登上人生巔峰的人,人生註定也不一樣。

一個立志活著就為改變世界的人,和一個只想賺錢買車買房的人,只想有口飯吃的人,他們的人生註定也是不一樣的。

雷軍從少年時期就想成就一番大事業。金山上市後, 退休後的雷軍,在旁人看來功成名就,但他自己內心卻很痛苦,因為在他看來,金山並不是他認為的大事業,他要做的,不止如此,一旦做不到,他就會寢食難安,日夜承受這種落差帶來的煎熬。正是這種痛苦,驅動了雷軍。

2010年 ,雷軍克服對失敗的恐懼,重新出發,創立了小米公司。

因為這次雷軍對自己的期許和以往不同,這次創業的格局和也就比以前大很多。以前雷軍更多關注自己的能力和勤奮,而這次則更注重對趨勢的判斷和把握,在這次創業過程中,他提出了著名的「風口理論『,同時非常注重商業模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對傳統行業形成降維打擊。

因為雷軍二次創業和之前相比的目標更大,格局就必須大,因此,最終結果也不同。

再比如,賈伯斯對自己的期許是——活著就為改變世界,所以他對所做的產品要求苛刻,追求近乎完美,因此造就了一系列偉大產品:ipad、iphone、ipod、mac......這些產品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成就了今天的蘋果。

結語

格局是我們生活的邊界,是我們創造的舞臺,是我們馳騁的疆場。對更多人來說,因為格局小, 格局最終成為了他們的牢籠和束縛。要想突破人生的困局,破局而出,就要學會突破自己的格局,打破那道無形的牆,拓展更廣闊的領域。而上面提到的這四個方法,可以切實有效幫助我們提升格局。

最後再來總結一下本文給出的四個提升格局的方法:

1、拓展見識,擴展視野

2、系統思考,認知深度

3、提升自我定位

如果你能從這四個方面提升自己,過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看待和分析事物時,漸漸擁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長遠的眼光,你的關注範圍越來越大,自我期許也越來越高。這時你就知道,你的格局正在不斷提升,而你也將擁有一個全新的人生。

相關焦點

  • 馬雲:格局決定成就,但你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嗎?
    馬雲曾多次強調:「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會做成多大的事情。」 馬雲的成功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他的格局。這裡我們給大家4個有效提升格局的方法,這些方法,如果真正去執行,去實踐,就能真正改變我們的格局,甚至改變我們的人生和命運。 1、擴展見識,拓寬視野 每一個人都生活在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地圖中。 見識是格局的的基礎,一個人的見識就是自己認知地圖世界的廣度。
  •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一個人的格局大,未來的路才能寬!
    在《你的格局決定你的結局》一書的扉頁上寫著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曾經講過的一句話: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懷、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一個人的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我們今天就從馬雲講起。如果把人的成長比作是建房子,那麼一個人的格局就是這個房子的框架,有什麼樣的框架就有什麼樣的建築。
  • 馬雲:判斷一個人格局大小,主要看3個特徵,十有八九準
    格局決定我們的眼界和認知,也決定著我們是否能獲得財富,看看那些頂級富豪,都是擁有大格局的人,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你未來能賺多少由你的格局決定。那麼怎麼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格局呢?馬雲說過,看一個人格局大小,主要看三個特徵。1、是否擁有長期主義理念什麼叫長期理念?其實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長遠的眼光。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你人生的成敗得失
    我們人生所有的經歷,所有的結果均源於他有著不同的格局和觀念,而觀念不同又決定了格局的不同。每個人都會以他特定的觀念和理念去進入他的生存狀態,去展開他的人生旅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成功,失敗或者命運。而決定和影響我們命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是我們的內心思想和三觀。什麼是三觀?就是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 當一個人,出現這三個跡象,說明他格局越來越大!
    有句話說得好,格局決定結局,一個人的格局大小,不僅影響著他的生活質量,還影響著他的人生走向。相對而言,格局越大的人,不管在愛情,事業,還是家庭上面,往往能夠以更好的姿態去面對,從而收穫更好的生活,更美好的人生。
  • 如果格局決定人生,那麼是什麼決定了你的格局?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的人生。「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有什麼樣的結局」。可見格局的重要性。先來看一看的「格局」的解釋。從對格局的定義,我們很容易看出關鍵在於「認知範圍」。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受到原生家庭和生活環境的影響。生活在井底的青蛙,無論如何不會知道外面還有無限廣闊的天地。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這個人的層次和結局,如何提高一個人的格局
    你聽完後可能會也會哈哈大笑,說到底,還是這三個人的格局太低。我們評價一個人很成功,喜歡用到一個詞,格局,好多人肯定很疑問,格局到底是個啥東西?百度百科給出的解答: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認知範圍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合起來稱之為格局。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知範圍不一樣,所以說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樣。
  • 是什麼鑄就現在的馬雲?——眼界和格局!
    什麼是格局?格局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9月10日,這天是教師節也是馬雲卸任阿里巴巴CEO的日子。各大媒體平臺紛紛報導此事。為什麼馬雲的卸任賺足了眼球呢?很重要的一點是馬雲創辦的阿里巴巴集團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電子商務平臺的創立刷新了人們對線上購物模式的認知,手機支付方便到讓人們出門不帶現金。
  • 馬雲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1)認真學習資源後,請總結馬雲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哪些?(2)結合馬雲事跡,談談思想和眼光對我們人生發展的影響和作用?(3)結合自我實際,談談如何提升自己的思想和眼光?(1):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因素都是圍繞成功幾大要素的。 我記得馬雲說過他認為,做一件事情要想成功,至少要有四個因素:「第一是堅信,就是『我相信』,『我們相信』;第二是堅持;第三,學習;第四,做正確的事和正確地做事。」也正是這四個關鍵詞,推進了阿里巴巴走到現在。
  • 格局有大有小,判斷一個人的格局關鍵看這裡!
    是什麼樣的因素驅動著一個人去從事某個行業或事業?飛深圳出差,有兩個字映入了腦海中,格局!如果一個人沒有開口、尚未行動,只憑目測和感覺是很難判斷出其格局大小的,比如飛機上的乘務員、空姐,倘若以貌取人反應出來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這顆心。
  • 一個人擁有大格局,一般都有三個特徵
    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往往是做人的格局。在電影《乘風破浪》中,鄧超飾演的賽車手穿越回到80年代,還加入了父親的正太幫,卻在街頭混混中間發現了整天在家研究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小馬,就對他說:你不屬於這裡。大家都知道是誰的小馬後來南下深圳,果然成就一番事業。
  • 認知決定一個人的財富與格局,如何提升認知,記住這四個實用方法
    認知是我們思維的格局,也是讓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而我們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最重要是提升自己的認知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格局,我們才能擁抱一個更好的未來。 當你在問你是誰,你的使命與目標是什麼,你的人生終極意義是什麼,這些都是要回歸到哲學方面來。 一個人對哲學越了解,越不容易迷茫。哲學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若沒有哲學強大的基礎,我們走著走著就會迷失自我。
  • 到底什麼是一個人的格局?
    經常聽人說格局決定結局。那到底什麼是一個人的格局呢?知乎上有個關于格局的比喻:人生就像一盤局,大大小小的事情一個一個劃分,就像一個一個緊靠的格子。這些細小的格子看似影響不大,其實每走一步,都會為下一步帶來間接的蝴蝶效應。當一件一件身邊細小的事都填滿整個格子時,一個人的格局就會出現。
  • 什麼是大格局?什麼人有大格局?如何培養大格局?40歲知道就晚了
    從根本上解決貧窮這一大問題,最需要的,就是格局,稻盛和夫就十分重視格局,可以說,他能從一個窮小子到一介「日本經營之聖」靠的就是格局。今天的2大世界500強企業的老闆的成功,起源就是他的思維格局。出身貧苦,不甘落後,這是稻盛先生的大格局!
  • 這4個維度,決定了你的格局
    格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對一個人的行為,乃至人生走向都有著深刻而長遠的影響。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些人剛開始可能會憑藉智商、勤奮、執行力以及資源等先發優勢領先,可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格局才是最終的競爭力。
  • 如何提升《格局》?請參考這5個方面
    說起格局,我總會想起一句央視的廣告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格局大小,往往決定著一個人事業、前途,甚至是人生的天花板。可是格局大小又以什麼來定義?是不是在小事上不斤斤計較,有大局觀就算是有格局了?抱著這個疑問,我翻開了吳軍博士的這本《格局》。
  • 格局決定人生發展,一個人的格局大小,決定人生發展走向
    俗話說「格局決定人生發展」,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格局大小,能夠決定TA的人生發展走向。格局大的人通常人生發展就會比較好,比較容易開創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格局小的人通常人生發展就不會太好,很多時候事業發展頂多算是小打小鬧。
  • 知乎高贊:普通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什麼是格局?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 認知維度高,思考層面高,不被物質所困,不囿於雞毛蒜皮、家長裡短,能夠抓住事物的核心邏輯,不被浮雲遮望眼,這就是格局。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他的層次
    小時候媽媽一直教育我說做人的格局一定要大,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層次,格局大了,眼界提高了,整個人生就會完全不一樣。小時候的我不太懂這些事情,媽媽口中的「格局」啊,「層次」啊在我聽起來跟天書一樣,只知道懵懵懂懂地點點頭。
  • 格局決定人生的成敗,如何修煉自己的格局,請從三個方面做起
    餘世維說過這麼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格局大的人能成大事,對待事情的看法也會全方位完整地去看,不計較個人得失,更多的是為了以後的成就,而格局小的人,大多數都會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費盡心思,最後基本都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