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收入沒有變化,為什麼個稅卻越扣越多了?

2020-12-22 中國稅務網

沒請假、沒遲到、沒犯錯……為啥這個月的工資比之前少了呢?打開工資條,原來是個稅變多了。可是一樣的工資,為什麼會突然多繳稅呢?原來,今年對工資薪金採用的是累計預扣法,是「稅率跳檔」造成的!

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執行半年來,一些中等以上收入群體,每月工資沒啥變化,但是月度納稅卻出現了「前低後高、逐漸增加」的現象。

上海市稅務部門12366熱線也接到不少市民的諮詢電話:「每個月工資都差不多,為什麼這個月扣除的個稅比上個月多了?

稅務部門給出正確答案:這並不代表稅負增加,今年對工資、薪金新採用的累計預扣法了解一下。

1

收入越高

越早遇到「稅率跳檔」

「這是因為個人所得稅申報(扣繳)方式發生了變化。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個稅法,對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的申報方式,從原來的按月代扣代繳改為了累計預扣法,隨著累計收入的增加,適用的稅率從低到高,達到一定數額就會產生稅率跳檔,月度納稅也隨之增加」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個人所得稅處負責人解釋了原因。

名詞解釋:

稅率跳檔】目前在我國,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收入扣減免稅收入、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其應納稅所得額按照7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部分按所對應的稅率級次分別計稅,這就是所謂的「稅率跳檔」

舉個例子:

假設納稅人馬小雲每月扣除「五險一金」後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2萬元,享受每月1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在不考慮其他因素影響下,1月應納稅所得額為6000元,適用3%稅率,以此類推,6月份累計應納稅所得額3.6萬元,仍按照3%計算,所以1-6月每月應預繳個稅180元;

而到了7月份,累計應納稅所得額達到了4.2萬元,其中超過3.6萬元的部分,適用稅率「跳檔」到10%,所以7月份應預繳個稅600元,比之前幾個月多了420元。

再舉個例子:

納稅人丁小磊每月扣除「五險一金」後取得工資薪金收入1.5萬元,也享受每月1000元的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1月應納稅所得額為9000元,適用3%稅率,1-4月每月預繳個稅270元。

到了5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比馬小雲早2個月超過3.6萬元,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的第二級,預扣率為10%,他的預繳個稅變為900元。

原來,應納稅所得額高的人,更早遇到「稅率跳檔」,而且下半年當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4.4萬元、30萬元等臨界點時,「稅率跳檔」還會繼續。

隨著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的提高,最多會產生6次跳級,每月預扣的個稅會有所不同。

2

總額不變

前幾月先享低扣率

適用稅率怎麼算,「稅率跳檔」共有哪些臨界點,拿出工資條,對照下面這張表一看就明白。

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

(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敲黑板,知識點來了!

新的計稅方式而產生「前低後高、逐漸增加」現象,全年交的個稅總額卻是一樣的。

自2018年10月起,個人所得稅改革進入過渡期,工資薪金所得的基本減除費用調整為5000元,並適用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將年度稅率表按月換算,按照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不同的稅率。

2019年1月,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轉變為累計預扣法後,採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按照一個納稅年度的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不同的預扣率。從一個納稅年度來看前後兩種計算方式所繳納的個稅總額是一樣的,但累計預扣法讓納稅人可以在最初的幾個月優先享受較低的預扣率,能夠獲得充裕的現金流,從貨幣時間價值的角度來說其實是為納稅人讓利的。

虹口區稅務局個人所得稅科科長用「兩個比較」作了進一步解釋:

用兩種計稅方式比較:個稅改革前是按月計算,月度收入不變的前提下,每月稅額基本不變;新個稅法對綜合所得實行按月預繳,按年彙算累計計稅。而且新的計稅方式,對月度收入波動大、一些月份免稅額度不足扣除的中低收入群體來說,還可以拉低稅負。

個稅改革前後稅負比較:受「起徵點」和稅率調整、實施專項附加扣除等因素影響,個人所得稅改革減稅效應明顯。假設案例中的納稅人馬小雲工資薪金一直未發生變化,他在2019年度需要繳納個稅為4680元,比上一年減少了7000多元。

同樣條件下,納稅人丁小磊2019年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比2018年下降了10920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偷著笑。今年少交了那麼多個稅,又可以買買買了,不過最好少產生需要耗費腦細胞分類的「副產品」。

3

2019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

列印出來好好學習

稅目稅率總表

1、個人所得稅有稅率和預扣率兩種計算比率。

2、個人所得稅稅率有綜合所得稅率、經營所得稅率、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以及20%比例稅率四種。如下圖:

3、個人所得稅預扣率有預扣率表一和預扣率表二、以及20%的預扣率。如下圖:

4、適用20%稅率和適用20%預扣率、是完全不同的稅目。

5、只有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才會使用預扣率,年終統一適用綜合所得稅率,多退少補。

6、預扣率表一和綜合所得稅率表的數字是一樣的,它適用居民工資薪金的預扣預繳。預扣率表二和舊個人所得稅法下的勞務報酬稅率的數字是一樣的,它適用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20%的預扣率適用居民個人的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佣金收入比較特殊,它雖然屬於勞務報酬,但在預扣的時候適用的是工資薪金的預扣率表一。

8、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主要適用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非居民個人這些所得不存在預扣預繳的問題。

9、單獨計算的全年一次性資金,按月和按季領取、非特殊原因一次性領取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單位低價向職工售房同樣適用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

10、解除勞動關係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超過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的部分;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補貼收入適用綜合所得稅率。

11、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個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經營者個人以及其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取得的經營所得,適用經營所得稅率。

12、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這幾項所得統一適用20%的稅率。不區分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不需要預扣稅款,由扣繳義務人直接扣繳稅款。

來源:稅務大講堂、金海岸工作室

相關焦點

  • 一萬五工資扣多少稅?為什麼稅會越扣越多?
    然後將一年中已發生的應繳稅的錢加在一起,根據稅率表累計計算要交的個稅。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累進稅率,所以會出現一年裡個稅越交越多的情況,收入越高個稅漲幅越大。月收入15000的個稅變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月收入15000的情況下,個稅月繳納錢數在6月和8月有一個飛躍。
  • 個稅為何越扣越多?專家解讀何為「稅率跳檔」
    來源:經濟日報最近,一些職工納悶:每月工資沒變,為何個稅越扣越多?對此,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給出解釋,這種月度納稅「前低後高、逐漸增加」的現象,是由於個稅改革後「稅率跳檔」造成的。
  • 為什麼個稅越扣越多?2019年個稅扣除標準表
    在某金融機構工作的王先生發現,這個月個稅比上個月多扣了300多元。原來他這個月趕上了「稅率跳檔」。日前,黑龍江省稅務局就近期的這一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稅務部門表示,隨著新個稅法的實施,像王先生這樣的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從2019年1月份開始,工資薪金繳稅會逐步出現這種「前低後高、逐漸增加」的現象,實際就是「稅率跳檔」造成的。
  • 每月工資沒變為何個稅越扣越多?別慌,「稅率跳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最近,一些職工納悶:每月工資沒變,為何個稅越扣越多?「個稅改革前是按月計算,月度收入不變的前提下,每月稅額基本不變。」李旭紅告訴記者,今年個稅的徵收由原來的按月代扣代繳改為累計預扣法,這種計算方法的特點是年度內個稅扣除呈現前低後高趨勢,隨著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的提高,會產生「稅率跳檔」。
  • 2021年個稅扣繳有了新變化 全年工資收入低於6萬元不用辦理彙算清繳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哪些新變化?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記者採訪了國家稅務總局長沙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目前包括取得佣金收入的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 也就是說,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 為什麼會有個稅退稅和個稅補稅?
    還有人不但沒有退稅,反而需要補稅。 這是為什麼呢? 2019年1月,新個稅法全面實施,在提高基本減除費用的基礎上,新增了住房租金、住房貸款、子女教育、贍養老人、大病醫療這6項專項附加扣除,並採用「預扣預繳」與「彙算清繳」的稅制。
  • 明年起個稅扣繳有變化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目前包括取得佣金收入的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為何要採用新方法?《公告》改變了個稅預扣預繳方法,讓一部分全年收入並沒有超過6萬元的人群,避免「先預繳、再退稅」的麻煩。新方法下需要做什麼,操作會不會麻煩?
  • 又有新變化了!2021年個稅扣繳你看懂了嗎?
    來源:知頓知頓12月21日報導,個稅扣繳又有新變化啦!簡單來說,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可以簡單理解,之前,一年裡哪怕只有一兩個月工資收入超過5000元就要扣稅,但一年總工資收入卻沒有超過6萬元,還得去申請退稅,非常麻煩。
  • 個稅新變化 辦稅更簡便
    舉例來說,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單位上班且全年工資收入不足6萬元的小張,假設他在2021年1月從單位領取1萬元工資,2—12月每月領取4000元工資,全年工資為5.4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原來的方法,小張1月因為收入超過5000元,需預繳個稅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
  • 個稅新變化 辦稅更簡便(財經眼)
    舉例來說,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單位上班且全年工資收入不足6萬元的小張,假設他在2021年1月從單位領取1萬元工資,2—12月每月領取4000元工資,全年工資為5.4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原來的方法,小張1月因為收入超過5000元,需預繳個稅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
  • 個稅預扣繳明年起有新變化
    個稅預扣繳明年起有新變化 專家詳解優化體現在何處 2020-12-10 05:22:34 ——  個稅預扣繳明年起有新變化  個稅預扣繳有了新變化。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
    舉例來說,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單位上班且全年工資收入不足6萬元的小張,假設他在2021年1月從單位領取1萬元工資,2—12月每月領取4000元工資,全年工資為5.4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原來的方法,小張1月因為收入超過5000元,需預繳個稅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
  • 全年工資收入低於6萬元不用辦理彙算清繳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哪些新變化?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記者採訪了國家稅務總局長沙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 二是按照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目前包括取得佣金收入的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 也就是說,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在其累計收入達到6萬元之前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 個稅新變化 辦稅更簡便: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進一步優化
    舉例來說,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單位上班且全年工資收入不足6萬元的小張,假設他在2021年1月從單位領取1萬元工資,2—12月每月領取4000元工資,全年工資為5.4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原來的方法,小張1月因為收入超過5000元,需預繳個稅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
  • 2021個稅繳扣新變化
    此外,您還記得2021年的個稅扣繳新變化嗎?讓我們一起回顧吧!↓↓↓一、兩個變動:變動1 – 個稅的預扣預繳:自2021年1月1日起,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稅;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後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稅。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新變化 全年工資不足6萬如何繳稅
    舉例來說,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單位上班且全年工資收入不足6萬元的小張,假設他在2021年1月從單位領取1萬元工資,2—12月每月領取4000元工資,全年工資為5.4萬元。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等各項扣除情況下,按原來的方法,小張1月因為收入超過5000元,需預繳個稅150元,其他月份無需預繳個稅;全年算帳,因其年收入不足6萬元,通過彙算清繳可退稅150元。
  • 6月繳費為啥多了?看懂這兩個例子,就明白北京個稅新政
    「為什麼這個月扣除的個稅比上個月又多了?」周一,收到工資單的那一刻,白領小北發現了一個疑惑,和到手的工資同樣變化著的,還有扣除的個稅。進入6月,新個稅法全面實施滿半年,許多上發薪的「工薪族」發現,本月繳納的個稅突然變多了。專家指出,累計預扣法下會產生稅率「跳級」,從而使個稅扣除額前低後高。
  • 工資沒變化,個稅卻多了?稅務局:不等於稅負增加
    「每個月工資都差不多,為什麼這個月扣除的個稅比上個月多了?」上海市稅務部門12366熱線接到不少市民這樣的諮詢電話。對此,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個人所得稅處負責人解釋道:「這是因為個人所得稅申報(扣繳)方式發生了變化。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個稅法,對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的申報方式,從原來的按月代扣代繳改為了累計預扣法,隨著累計收入的增加,適用的稅率從低到高,達到一定數額就會產生稅率跳檔,月度納稅也隨之增加。」
  • 避免「先預繳、再退稅」的麻煩 個稅預扣繳明年起有新變化
    避免「先預繳、再退稅」的麻煩 個稅預扣繳明年起有新變化 2020-12-10 09:07: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個稅預扣繳有了新變化。
  • 每月工資一樣,為什麼個稅變多了?「累計預扣法」了解一下
    原標題:每月工資一樣,為什麼個稅變多了?「累計預扣法」了解一下晶報2019年8月28日訊 「每個月工資都差不多,這個月到手的錢少了,打開工資條一看,個稅預扣預繳稅額比上個月多了,這是怎麼回事?」記者從深圳稅務服務號了解到,個稅變多其實並不代表稅負增加,而是今年起對工資、薪金採用的累計預扣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