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點|歐陽中石先生身邊憶事:抱德人立,崇德國興

2020-12-20 齊魯壹點

口述:殷昭俐

整理:崔巖

我主要想從愛國、孝親、尊師和重友這四個方面介紹歐陽中石先生。

山東人憨厚,骨子裡有一種韌勁。我們知道,歐陽中石先生從北大哲學系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從事基礎教育。他教過小學,教過中學,也教過大學。他教過語文,教過數學,也教過體育甚至化學。

中石先生向武巖法師學習書法時,武巖法師規定中石先生要在他提供的宣紙上寫字,收費五毛錢一張。在一袋麵粉只要兩元錢的年代,這張紙的價格可以說是非常昂貴的。還規定他不能回家練。這使得他非常認真地看老師寫字,不捨得輕易下筆,很快就學得很像,在短時間內就有了很大進步。後來,看中石這麼有韌勁,武巖法師悄悄把收的紙錢退給了歐陽中石的母親。

季羨林過繼的九叔和嬸母安葬在濟南玉函山公墓,他知道自己年齡太大無法走動,以後不可能再去為叔父嬸母祭掃。歐陽中石的母親也安葬在玉函山。於是季老委託中石先生,在節日時代表他去祭掃叔父和嬸母的墓。從那以後,我多次陪同歐陽中石先生去濟南。

我看到,中石先生到公墓,不是先祭掃自己父母的墓,而是先替季老祭掃其叔父嬸母的墓。我看後深受感動。中石先生是十分了不起的學者,他的仁義厚道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中石先生晚年書寫頻率最高的字除了落款以外就是「德」這個字。他說,「直」「心」為「德」,就是要求一個人正直、向上,從思想上、行動上都要講「德」,這就不會影響他人。

我記得有一次,我陪中石先生回老家,先生看到歡迎他的電子屏幕,因為視力不太好,就問上面寫了什麼。我告訴他,上面寫的是「歡迎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著名學者歐陽中石先生」。先生聽完,執意讓我與接待方溝通,讓他們將「著名學者」改為「學習者」。先生謙恭自省之品格令人敬仰。

中石先生和季羨林、任繼愈、李肇星出任《中華傳統美德》叢書編纂指導和學術顧問,起初他們的署名是並列的,但是當我把樣書拿給中石先生看時,中石先生堅決不與老師並列,而是堅持把署名放在季老、任老下面,「季老、任老是大師級的學者,我只是學習者,永遠是他們的學生。」

這本書,我們從準備到出版用了六年的時間,為叢書的編寫、為美德的弘揚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是,出版後的稿費,大家都沒有拿,一致決定用來捐贈。特別是季老、任老晚年因為行走不便,中石先生多次代表自己的老師來到山東,把《中華傳統美德》叢書贈給家鄉的孩子們。在一次活動中,主辦方以家宴答謝來賓,首先向中石先生敬酒,中石先生執意起身,提議一同先向遠道而來的季老、任老的家鄉代表敬酒。中石先生的腿不好,拄著拐杖,我就攙扶著中石先生去了家鄉代表的桌前敬酒。見微知著,這個舉動雖然很小,但是對我的觸動極深。謙讓、謙遜、禮讓,可以說,先生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嚴格說來,中石先生是季老、任老兩位先生的學生。季老過米壽即88歲生日的時候,中石先生給季老畫了一張水墨荷花,落款是「弟子中石拜」。因為中石先生是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從輔仁大學來到北大的,當時季老已經是東方語言文學系的主任和教授。他在北大哲學系讀書的時候,任老在北大講授哲學。

中石先生曾專門請人刻了一方印章,印文是「生於魯長於齊壯遊京師」,雖不常用,但可見先生對家鄉的情感之深。中石先生最為人熟知的是他在書法領域取得的成就,其實先生的詩名、文名被他的書名所掩。先生寫了很多詩詞,是嚴謹的格律詩,格調高古,意蘊深遠。直至晚年才出了兩本詩集,一本是《中華頌》,一本是《齊魯頌》。先生極為珍視這兩本詩集,每次回到山東、回到老家,總是隨身帶著,送給家鄉的朋友和後學。

中石先生的詩文字裡行間充滿了對祖國、對故土、對所處偉大時代的一片赤誠。其中,《中華頌》就是一部這樣的詩集。中石先生早年師從金嶽霖先生,專攻中國邏輯思想史,後來從事文化與教育工作,為中國書法教育之發展篳路藍縷、殫精竭慮。詩文書法之於先生其實是餘事,然而餘事也是卓然自立。我過去積累過一些先生不同時期創作的讚頌祖國大好河山、優秀文化的詩,當我把這些素材拿給先生看的時候,他自己也很驚訝,因為他寫這些,純粹是自我感懷的抒發,從來沒想過結集出版。我告訴先生,這些內容不但有很強的可讀性,而且很有教育意義,對學生很有幫助。聽過這些,先生才同意出版。我把詩稿帶給李肇星先生,他在航班上寫了一篇很長的序言。

莫言先生獲得諾貝爾獎之後,臺灣的朋友給他出了一本書,莫言想請中石先生給他題寫書名。約好時間以後,莫言先生去家中拜訪了中石先生。兩人談得很投機。後來先生說莫言給他寫了封信,讓我給他念念。信中莫言很尊敬先生,開頭稱先生為吾師。說前幾天見面,如坐春風,對先生慨然應允題寫書名非常感謝。說到先生名聲隆重、桃李滿天下,卻住在鬥室中,令他非常感慨。他說,可見大隱隱於世,大儒似平常,要以先生為楷模,修身培德,低調做人。說自己寫了一首打油詩,呈給先生請教。內容我現在記不全了,大意是盛讚先生學識廣博和書藝精湛。

大家有沒有想過,中石先生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什麼?生活中、工作中,誰也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就是看你怎樣去看待。比如說中石先生,中年因為見義勇為被車軋過腳,又因為身體原因落下了偏盲的問題,看東西、行走比正常人要困難。中石先生從北京中學調到大學工作的時候,已經年過半百,因為當時沒有書法學科,他就在教科所工作。直到後來創辦了夜大函授講授書法學科,又有了書法大專班。經過多年的發展,創建了中國完整的書法教學體系,為中國的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想這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註:本文根據殷昭俐教授在山東省政協「政協講堂」的發言採訪整理。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舊文|歐陽中石先生身邊憶事:抱德人立,崇德國興
    口述:殷昭俐整理:崔巖我主要想從愛國、孝親、尊師和重友這四個方面介紹歐陽中石先生。山東人憨厚,骨子裡有一種韌勁。我們知道,歐陽中石先生從北大哲學系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從事基礎教育。他教過小學,教過中學,也教過大學。
  •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逝世,他說:我是一個地道的山東人
    2006年歐陽中石獲得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首師大裡的「山東人」1928年,歐陽中石出生於山東泰安,曾在泰安、濟南等地讀過小學,後到濟南一中讀書。畢業後,在濟南一所小學當了教師。1951年,他又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邏輯學專業,畢業後便成為師範教育界的一員。
  • 【藝林散步】正是無奇正是奇——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人生
    歐陽中石先生(左一)在教孫學峰臨帖   2020年11月5日凌晨,我敬愛的老師歐陽中石輕輕地走了,享年93歲!比如,在針對家鄉的《齊魯頌》中,先生開篇即說「齊魯青未了,古今聖賢多」;談到山東的地域廣大、文化氣息濃厚,頷聯以「岱宗迎旭日,東海引長河」順承而下;第三句「抱德存憨厚,懷仁務太和」則由自然轉至人文;最後的「民安興廣廈,國泰共歡歌」,則談及山東在新時代繼續發揮著重要力量。一首五言律詩,短短四十個字,起承轉合,一氣呵成。
  • 「躬耕一生,桃園杏壇不言悔」周義發教授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
    2020年11月5日,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去世。10月25日,歐陽老師的夫人張茞京先生,亦與世長辭。伉儷駕鶴同西歸,前後僅僅相隔10天。作為學生,周義發教授以此文深切緬懷。以下為原文,不做任何修改…… 沉痛哀悼書法老師歐陽(諱)中石先生和師母張(諱)茞京先生 ——學生周義發 2020年11月5日15時許,接首都師範大學「歐陽(諱)中石先生治喪委員會」電話,低沉緩重的音調中傳來振耳發聾的噩耗: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 「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墨香滿堂悼念先生 文豐筆健青山同泣
    我校師生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11月7日,我校師生及相關單位代表前來校本部實驗樓報告廳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靈堂中央,在「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的橫幅下,歐陽中石先生的遺像被潔白的鮮花環繞。參加悼念儀式的師生手捧鮮花,依次來到歐陽中石先生遺像前
  • 歐陽中石:「文德化和」四個字是中華文化精髓
    新華網記者 楊理光攝專訪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文德化和」四個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廣益集思統一,同心協力和諧」,這是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為2013年全國兩會專門題寫的賀詞。3月6日,新華網記者專訪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歐陽先生。
  • 歐陽中石先生告別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
    2020年11月5日,歐陽中石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11日上午,歐陽中石先生的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先生存典範,翰墨著光芒」、「平生所授豈唯提按使轉,後世堪傳皆在敦厚溫柔」……在通往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的走廊上,掛滿了歐陽中石的學生書寫的輓聯。告別廳正門兩側,懸掛著輓聯「德洽千秋望尊山鬥,道弘六藝澤被梓楠」,正門上書「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告別廳內,哀樂低回,前來弔唁的群眾五人一排,面對歐陽中石遺體,三鞠躬告別。
  • 歐陽中石先生的「字法」教學:一堂橫跨中華歷史三千年的語文課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著名書法家、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就率先提出了「六法」語文教育,即字法、詞法、句法、章法、修辭法、邏輯法。歐陽中石先生將語文教改走向科學化、體系化,以邏輯為總攬,從字、詞、句,由點及線,由線及面,再系統推進語法、修辭與邏輯的知識,使語文課程的學習具有極強的層級性和邏輯性。
  • 歐陽中石的淄博情緣:幼時在博山讀書 為母校設立獎學金
    歐陽中石先生小學時期在考院小學讀書,博山的孝婦河、大街、山頭、八陡等地,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歐陽中石先生曾經對自己的學生曹子玉說,自己在博山學了不少「手藝」,像滾鐵環、彈琉璃球、打翹板、碰拐等,「我都會,現在想起來真有意思。」「我給博山區考院小學做了件好事,我題了個校牌。」歐陽中石先生從母校回家之後跟學生說起這件事。
  • 歐陽中石:乘數與被乘數
    奚嘯伯弟子歐陽中石演出《白帝城 託孤》後,與會嘉賓合影留念。(中為歐陽中石劇裝照)你說的對。歐陽中石教戲劇,是在課外。你說他是搞外國文學的吧,他在中國文學方面比誰都強;你說他是搞研究的吧,他又擅長創作;你說他是搞創作的吧,他那幾年主要是搞毛選英文翻譯……有關評委就此請教歐陽中石的大學老師金嶽霖,金先生說:「咱們換一個思路,不要問他是幹什麼的,而要問他還有什麼不會。」此語一出,眾人茅塞頓開,是啊,錢鍾書是不折不扣的大家!
  • 拜石為兄、抱石而眠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主持人:佛山電臺著名編劇 小苑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有禪。
  • 2019年歐陽中石書法價格趨勢
    歐陽中石書法近年成交記錄:歐陽中石 滿江紅 鏡片 成交價: 236.90萬 拍賣日期: 2015-01-11歐陽中石 1987年作 行書毛主席詩詞 成交價: 172.50萬 拍賣日期: 2014-04-26歐陽中石 書法 鏡芯 成交價: 98.90
  • 卞毓方:歐陽中石的乘數與被乘數
    歐陽中石教戲劇,是在課外。「文革」中樣板戲風靡,歐陽中石自幼愛唱戲,初中拜京劇名家奚嘯伯為師,得奚派真傳,這樣的行家,免不了成為校內外宣傳隊爭搶的對象。對於歐陽中石,還有另一種課堂,也值得一記:參與創建校辦工廠;長期與疾病抗爭——先是因見義勇為被公交車壓傷左腳,後又因積勞成疾突發腦血栓。「半生蹭蹬因能達,百樣飄零隻助才。」
  • 書法家歐陽中石去世,享年93歲!在濟南長大,你的母校名可能是他題字
    五三慘案· 母親懷著他從濟逃生去北京上大學前,歐陽中石先生基本都生活在濟南。1928年,他出生於泰安,曾在泰安、濟南等地讀過小學,後到濟南一中讀書。畢業後,在濟南一所小學當了教師。1951年,他又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邏輯學專業,畢業後便成為師範教育界的一員。
  • 中石先生,一路走好!
    消息一出,立即登上熱搜榜,網友紛紛表達對中石先生的緬懷之情,評論區一片「一路走好」「先生千古」的哀悼之聲。這也勾起網友對中石先生的集體回憶,曬出自己身邊或者知道的先生的題字,以此來緬懷他。先生題寫的「圓明園展覽館」正覺寺山門一側有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不能忘記」,提醒我們勿忘國恥。十三陵蓄能電廠一面山體上,有中石先生題寫的「天池」二字,總面積近400平方米。遠遠望去,尤為壯觀。
  • 歐陽中石和他培養的博士生(東方書畫名家)(組圖)
    歐陽中石先生生於1928年,為山東泰安人,畢業於北京大學。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歐陽中石先生還是一個有著多方面藝術才能的藝術家,他精於詩詞對聯創作,擅長傳統寫意畫,京劇方面為著名老生奚嘯伯先生的嫡傳弟子,造詣精湛。  他不但書藝卓然,而且為我國的傳統書法藝術走入高等院校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我所認識的歐陽中石老師
    歐陽中石老師於本月5日凌晨在京逝世,得知消息後,我前往靈堂弔唁。歐陽老師的遺體靜靜地躺在鮮花叢中,穿著筆挺的深色中山裝,頭髮整齊地向後梳著,面部豐滿白皙,沒有一絲的痛苦,就像他平常一樣,那麼的安詳寧靜。自老師患病之後,我有五六年沒有見到他了,一時情難自抑,淚如泉湧,感慨萬千。
  • 歐陽中石弟子顏曉洪,傑出書法作品欣賞,網友:比中石的字更圓潤
    顏曉洪書法,師歐陽中石,出伯遠帖:勝於造型,質於晉韻,合於人文,書法法作品還算流暢,有風格,水平遠超歐陽肢端肥大症。很多網友說顏曉 洪的書法是寫字,不是書法。小編則持不同意見。我在在很多的書法內容裡就說過,書法是主觀意識的審美。所以喜與不喜歡都是自由的選擇。古人都講究寫毛筆字都講究橫平豎直。說話要字正腔圓,吐字清晰。
  • 歐陽中石:為什麼寫書法的孩子不會變壞?
    首都師範大學曾舉辦歐陽中石先生所書中華美德古訓展,欣賞先生書法,讀著金玉良言,可謂雙重享受! 第一篇 明德
  • 「藝」當凌絕頂 泰山「見」中石
    筆者如約來到首都師範大學拜訪當今中國書壇泰鬥、中國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在歐陽先生的家裡——一棟普通的家屬樓裡,在先生飄著濃濃墨香的並不寬敞的書房,筆者終於有幸見到了德高望重的歐陽中石先生。讓我們共同走近歐陽中石,走近先生輝煌人生的臺前幕後,走近先生八十年的藝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