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越來越專業的金融犯罪案件?北京檢方讓「專人辦專案」 |政解

2020-12-22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夢遙)今天(7月4日),北京市檢察院通報去年全市金融犯罪檢察工作情況。據介紹,2017年北京檢方受理的金融犯罪案件數量和涉案人數均上升,非法集資案件呈增長態勢。此外,打著「網際網路金融」等新熱點名義的犯罪增多,以虛擬貨幣和區塊鏈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的行為開始出現。

當前,一方面,金融犯罪案件數量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這類案件愈發往專業化方向發展。面對層出不窮的新類型案件,檢察機關在辦案時要如何應對?

舉措1 北京檢方建立專業化機構

記者了解到,北京檢方建立專業化機構,北京市院、三分院設立了經濟犯罪檢察部,並內設金融犯罪辦案組,在金融犯罪案件較為集中二分院、西城院、朝陽院、豐臺院設立金融犯罪檢察部,其中,證券期貨案件由二分院集中管轄;其他院視情況設立專門辦案組。

舉措2 檢方技術人員全程介入案件辦理

不僅如此,針對金融犯罪中的新型疑難複雜案件,由檢察機關技術人員作為司法輔助人員,全程隨辦案組介入案件辦理,為檢察官提供內部專業意見,解決技術難題。

比如,北京東城院辦理的一起數額特別巨大的非法集資案,邀請6名專業技術人員進駐專案組,開展技術性證據審查和電子數據同步輔助審查共計189份,提出補充偵查意見11條。

不過北京市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部主任檢察官姜淑珍說,在辦案的過程中仍然發現,金融犯罪案件存在調查取證難、法律適用爭議多等問題,比如非法集資案件取證量大,跨地區取證難;證券犯罪類案件手段多較為隱蔽,查找、固定客觀證據難等。

舉措3 建議加緊完善《處置非法集資條例》

此類案件還多存在法律適用爭議,比如在非法集資類案件中,罪與非罪、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此罪與彼罪,個人犯罪與單位犯罪等爭議都很常見。

對此,北京檢方建議,要加緊完善通過《處置非法集資條例》、《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等,完善治理法規體系。

舉措4 建議金融機構注意風險源頭防範

此外,一些金融機構的內控和外防機制還需繼續完善,個別銀行為追求發卡數量提高市場比重而對資信審核不嚴或過度授信,導致缺乏還款能力的低信用等級人群申領了信用卡甚至是高透支額度的信用卡,在透支後無法歸還,造成銀行損失。

針對這種情況,檢方也建議金融機構要注意風險源頭防範,完善內部稽查、日常檢查等工作。

背景

朝陽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最多

據北京市檢察院統計,在金融犯罪領域,罪名主要集中於信用卡詐騙和非法集資犯罪。

在去年審查起訴的案件中,信用卡詐騙罪以392件的數量佔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47.80%,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以302件的數量居於第二,佔全部金融犯罪案件的36.83%。

在北京檢方查辦的金融犯罪案件中,案件區域分布相對集中,並且體現區域特色。仍以審查起訴案件為例,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中,案發量最多的是擁有CBD等商務核心區的朝陽區,朝陽區院受案200件,佔全市案件的66.23%。

在信用卡詐騙案件中,案發量最多的是擁有各大銀行總部的西城區,受理審查起訴犯罪案件119件,佔全市案件的30.36%。

另外,打著「網際網路金融」等新熱點名義的犯罪增多,以虛擬貨幣和「區塊鏈」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的行為開始出現。

相關焦點

  • 成都檢察掃黑除惡專案專人辦理
    本報訊 (記者 王靜宇) 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開展以來,成都市檢察機關一如既往地持續加大依法辦案力度,對涉黑惡案件落實專項組專人辦理機制。2019年第一季度,全市檢察機關批捕涉惡九類犯罪150餘件330餘人。兩級檢察機關各業務部門繼續在辦案中加強線索排查,推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斷深入。
  • 最高檢回應涉黑惡案件如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張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這是中國司法機關近年來推動落地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今年1月至10月,檢方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辦結人數佔同期刑事案件辦結人數的83.27%。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8日答記者問時說,兩年多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量刑建議採納率不斷提升並保持在較高水平。儘管司法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不受罪名或法定刑的限制,但外界對於一些重大疑難複雜、社會影響惡劣的共同犯罪、有組織犯罪案件如何適用這項制度,存在不同看法。
  • 最高檢:對因隱瞞旅居史等導致病毒傳播的案件「不能為了嚴而嚴」
    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張素 徐日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檢方嚴格依法辦理涉疫案件。今年前7個月,檢察機關批捕涉疫刑事犯罪5797人、起訴6755人。記者27日從全國檢察機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上述數據。最高檢負責人表示,疫情防控期間,檢察機關從一開始就嚴格把握法律政策,力防、糾正突破法律的「從重」「從嚴」「從快」。
  • 記者劉虎被北京檢方批捕 涉嫌的罪名是「誹謗罪」
    記者劉虎被北京檢方批捕 涉嫌的罪名是「誹謗罪」 2013-10-11來源:瀟湘晨報 記者劉虎被北京檢方批捕,代理律師透露其涉嫌「誹謗罪」,專家表示,檢方公訴權應慎重使用。 h4a瀟湘晨報網  檢方批捕誹謗案件有何講究?2010年8月,《檢察日報》引用最高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的話說,對於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的誹謗案件,受理的檢察院經審查認為屬於公訴情形並有逮捕必要的,在作出批捕決定之前應報上一級院審批。該負責人還指出辦理誹謗案件應遵循的幾個原則:應把握誹謗罪與非罪的界限,不能把對個別領導幹部的批評、指責乃至過激的言語當做誹謗犯罪來辦。
  • 買家舉報毒販是「引誘犯罪」?檢方否認犯意引誘
    檢方否認犯意引誘 2016-02-26 15:29:36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2016年02月26日 15:29 來源:北京晚報
  • #最高檢新聞發布會#「當前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呈現「新」「專業」「隱蔽」「逐利」四個特點」
    最高檢檢委會委員、第四檢察廳廳長鄭新儉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以來,檢察機關受理的欺詐發行、違規披露等涉上市公司犯罪案件明顯增多,當前證券期貨犯罪案件有四個特點:「新」,無論是犯罪類型、涉及領域還是犯罪方法手段都呈現出新的態勢
  • 中國檢方2018年以來共批准逮捕校園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
    資料圖:昆明警方聘請小學生組建「反校園欺凌巡邏隊」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張子揚)中國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27日在北京說,2018年以來,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校園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訴5750人,有效震懾校園欺凌犯罪
  • ...雁棲·檢察匯」暨「檢學工作坊」第一課——詐騙類犯罪案件研討會
    為進一步推進檢察業務人才培養,發揮「檢學共建」合作機制優勢,12月29日,懷柔區檢察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共同舉辦第六期「雁棲·檢察匯」暨「檢學工作坊」第一課——詐騙類犯罪案件研討會。△與會人員共同觀看《懷柔區檢察院2020年工作宣傳片》△懷柔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方潔方潔檢察長為會議致辭並表示,專業化是提升檢察隊伍整體素能的必要路徑,要堅持系統化、精細化、規範化、專業化的「四化」發展思路,努力將「檢學工作坊」打造成解決司法實務難題的專業平臺、檢察理論問題研究的專業平臺、培養業務專家能手的專業平臺。
  • 未雨綢繆:金融犯罪之「辨析」
    面對金融創新活動中出現的違法犯罪行為,究竟該如何準確區分金融違法行為與金融犯罪行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小彪認為,金融創新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的,金融改革與金融創新業務引發的各類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特別多。面對金融創新與支持維護的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會議紀要及指導意見中提出五項需要完成:規範金融秩序、防範金融風險、推動金融改革、支持金融創新、維護金融安全。
  • 防城港法院推行「案件五辦」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辦案新要求<總...
    防城港法院推行「案件五辦」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辦案新要求 2020-05-12 04: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海公安刑警潘志權:嚴懲黑惡犯罪 專辦大案專案
    他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師傅,師傅告訴他,辦涉黑涉惡案件隨時可能遇到這樣的威脅,要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深知穿上這身警服的不易,潘志權沒有就此退縮。在師傅鼓勵下,他未將威脅放在心上,而是更加仔細地尋找線索。半年後,案情水落石出,案子辦得很成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宗案件讓潘志權知道了作為一名掃黑民警的巨大挑戰,也成了他從警路上的「指路明燈」。
  • 南海公安刑警潘志權:嚴懲黑惡犯罪 專辦大案專案
    第一次主辦案件就遇上了「攔路虎」,這給了還是新警的潘志權當頭一棒。他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師傅,師傅告訴他,辦涉黑涉惡案件隨時可能遇到這樣的威脅,要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深知穿上這身警服的不易,潘志權沒有就此退縮。在師傅鼓勵下,他未將威脅放在心上,而是更加仔細地尋找線索。半年後,案情水落石出,案子辦得很成功。
  • 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案件輿情研究
    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成因分析針對當下14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惡性犯罪案件,專業機構和人士試圖從家庭、學校、社會、心理等多個方面分析犯罪行為的具體成因。最高檢未檢辦主任鄭新儉表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缺乏監管;一些地方社會治理薄弱,對流動人口和留守兒童管理服務不到位等,都可能成為誘發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庭庭長張雲龍指出,從河南當地看,輟學失管已成為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誘因。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一組數據則顯示,存在心理問題的未成年犯罪人數量在逐年增加。
  • ...犯罪新挑戰——第三屆「紫華金融犯罪論壇」在清華大學法學院召開
    在談及如何做一名專業的律師時,其意見是,律師在實踐中能引導法官思路,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專業的成功的律師;二是刑法與行政法之間關係問題,金融行為不一定都是犯罪,構成犯罪的只是小部分,金融犯罪中大量的行為涉及行政法的內容,其提議從事金融犯罪應研究行政法內容,在新金融業態下著重劃清行政法與刑法的界限;三是刑法與行政訴訟法之間的結合問題,行政訴訟法的執行需要國家機制的配合,而國家機制就涉及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當然其中就包括金融
  • 最高檢發布指導性案例 明確新型金融犯罪適用標準
    中青在線北京7月12日電(實習生 陳一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桂傑)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發布了第十批指導性案例,包括朱煒明操縱證券市場案、周輝集資詐騙案、葉經生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明確多發疑難及新型金融犯罪法律適用標準。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脈。
  • 北京檢方啟用測謊儀查貪官 測謊結果不能當證據
    適用於職務犯罪偵查,測試結果不作為定案證據;一受賄教師因此露馬腳   從現在開始,如果涉嫌犯罪的貪官們拒不交代,將要接受測謊儀的測試。  目前,(北京)海澱檢察院已開始使用測謊儀,介入貪汙受賄等案件的偵查。檢方人士表示,目前測謊儀的使用只是輔助偵查,其測試結果尚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 檢方不批捕,公安機關應當儘快對趙宇撤銷案件
    繼公安機關回應「正在調查核實」之後,福州市晉安區檢察院日前回應稱,曾經收到過公安機關的提請批准逮捕書,但檢方在規定期限內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決定」,趙宇也因此釋放。檢方並未詳細說明,其不批准逮捕的具體理由。法律上,檢方不批准逮捕的原因可以有很多。
  • 最高檢等四部門:提升查辦金融違法犯罪專業化水平
    正義網訊(檢察日報全媒體記者孫風娟)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第四檢察廳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公安部經偵局、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以「懲治金融領域涉黑犯罪及非法金融活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為主題進行聯合培訓,四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開班式並致辭。
  • 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比上升24.1%的背後——專家解讀最高檢工作...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2948人,同比上升24.1%。這組數據引發廣泛關注,如何解讀這一數字?「數據上升的一個原因是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情況依然嚴峻。」他分析到,早在1984年,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創建了全國第一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議庭,隨後被很多地方效仿,建立了少年法庭,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少年法庭主要針對未成年人自己犯罪的案件,而對未成年人為被害人的刑事案件關注不夠。
  • 出具虛假證明造成國家重大經濟損失 北京密雲兩人被移送檢方
    出具虛假證明,造成國家重大經濟損失,密雲兩人被移送檢方今年7月下旬,全國掃黑辦北京特派督導組進駐密雲區開展督導,其間,北京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密雲鎮長安永順經濟合作社黨支部原委員穆懷明、工作人員魏廣意,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