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為了控制人口總數量推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妻只能生一個娃。該政策一出,男女比例懸殊立刻創了新紀錄,三千萬女嬰的消失,導致三十年後的現在更多男性娶不上媳婦,而重男輕女也成了被討論二十多年的熱議話題。
隨著社會文明進步,男女數量比例也在逐漸縮小,只不過這並不妨礙老一輩重男輕女的思想繼續流傳。尤其在二胎政策開放後,但凡熱血沸騰生二胎的,基本都是經濟條件沒那麼好的家庭,尤其只有一個女兒的。
對比之下,越是有錢的家長,反而不在意孩子的性別,難怪人口專家都站出來發話:「窮人才想生兒子,富人更喜歡生女兒!」這倒並非空穴來風,道理很扎心。
俗話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在中國家長的傳統育兒觀念中,養女兒是比養兒子要費心費力的存在。別的不說,光是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不一樣。
兒子從小到大可以吃糠咽菜穿二手衣,反正小子不講究,小時候泥裡滾、青春期運動場,基本沒有需要額外花錢的地方,頂多吃飯多一點。但養女兒就不同了,起碼吃糠咽菜不用想,日常衣著穿搭也要講究,小姑娘的審美都是從六歲開始培養,在這個顏即正義的社會,哪家父母忍心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呢。
更何況,女兒長大後獨自闖社會,父母怕是每天都提心弔膽看著社會新聞過日子,沒辦法,大環境對女性來說比較危險。對比之下,兒子可要好養活多了,步入社會後也更安全,尤其大小夥子一起住的,半夜出門都沒人敢尾隨,父母也能睡個安穩覺。
從三星長公主李富真到華為繼承人孟晚舟,想必廣大網友已經發現了,對於有錢人來說,孩子的性別根本不重要,能力卓越才是重點。
當生兒生女都一樣的時候,有錢人都不會盲目追求生兒子,反而會重點培養女兒,畢竟作為大自然界裡的優越群體,女兒往往更有韌性更長壽。同樣的,窮人之所以堅持生兒子,是受傳統思想觀念作祟,加上偏遠地區劃分宅基地大多留給男性後代,這就導致窮人會努力拼二胎、三胎,直到心願達成。
由此可見,眼界和格局足以影響一個階層對待子女的態度,想要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還是要國民生活水平共同進步才行。
最後,你家是兒子還是女兒呢?快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吧。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