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爸爸去留學:窮人的熱乎勁,富人的透心涼,你要哪個?

2020-12-13 梅子聊女人

這兩天一直對《帶爸留學》中武丹丹的爸爸說的一句話,耿耿於懷,琢磨了好幾天。

閨女要找黃小棟父子,男孩的爸爸老黃(孫紅雷飾)其實也不贊成這兩個孩子在一起,無奈武丹丹就喜歡這點「熱乎勁兒」,死活就要跟小棟住在一起。

兩個爸爸針鋒相對,都不想這兩個孩子在一起。老黃應該是覺得兒子還沒到時候,應該先把學業事業搞定;可是老武,感覺是看不上老黃家這麼窮。

女兒的聲嘶力竭也無法阻止她爸爸要拆散的決心,生拉硬拽給扛車裡帶走了。這一段像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生離死別一樣,頗有棒打鴛鴦的感覺。

當武丹丹明確告訴老武「我愛他,他也愛我」時,老武都有些不敢相信。可能每個爸爸都受不了女兒這麼快就愛上別人吧。

也許,武丹丹不是愛,只是飛蛾撲火一樣想要那點熱乎勁兒,因為她太需要溫暖了。

爸媽都已經各自組建家庭了,她像是被拋棄了一樣。她急切的想要往人堆裡扎,她太渴望愛了。

面對女兒的飛蛾撲火,身為父親的老武說的話讓我震撼「窮人都有熱乎勁兒,人越多越窮的地方就越熱乎……

還記得《失戀33天》嗎?裡面有一句臺詞也很經典:對窮人來說,愛情是必需品,LV是奢侈品;可是對富人來說,LV是必需品,愛情是奢侈品。

有沒有覺得兩個富人說的話驚人的相似?

可能對富人來說,愛情或者感情都不重要,與其浪費時間在這上面,不如把時間用在其他方面,那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上。LV不會輕易倒閉,可是愛情說沒就沒……

為什麼偶像劇、愛情劇一直都是熱播題材?因為還是窮人多啊,窮人就是貪圖這點熱乎勁兒。然後這兩天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好像我也是這種貪圖熱乎勁的窮人。談戀愛的時候寧可吃糠咽菜也會把生活費省出來給對方打電話;卻從來不考慮用什麼辦法讓自己過的更好。回想過去的日子,把太多時間和精力用在貪圖「熱乎勁兒」上面了,而多數時候最後一無所有,連熱乎勁兒也沒了……

所以,老武的話雖然很現實,卻是事實——你若是耐不住這寂寞的透心涼,估計就只剩下熱乎了。

相關焦點

  • 《帶著爸爸去留學》一部訊飛翻譯機揭秘窮人富人的思維差異
    孫紅雷在這個夏天為我們帶來好劇《帶著爸爸去留學》,在劇中三個家庭由於留學發生了一系列的碰撞。黃成棟(孫紅雷飾演)的兒子黃曉棟出生在一個家境普通的環境裡,父母寵愛家境一般。而武丹丹(蔣依依飾演)則是家境較好但父母離異,缺乏家庭溫暖。
  • 為什麼現在富人孩子不高考去留學,而窮人的孩子只能選擇高考
    現在一個窮人的孩子或許沒有時間沒有財力去考大學,但是有毅力的是可以自學成才的,但這不是每個人這樣;而富人的孩子不讀大學,可以國外留學,外面鍍金回來,回來後就是海歸,可能在家族企業任職或某公司擔任高級管理,反之,窮人的孩子是不可能的。
  • 窮人思維VS富人思維——《窮爸爸,富爸爸》
    所以窮人父母會告訴孩子,到了學校好好學習,結果他們的孩子可能會非常優異的成績畢業,但也同樣繼承了窮人的理財方式和習慣。而富有的父母會告訴孩子,你要學會成為一個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然後用實踐事實幫他們鞏固思想。
  • 《富爸爸,窮爸爸》:要想成為富人,必須擺脫窮人思維
    《富爸爸,窮爸爸》是羅伯特·清崎的一本暢銷書,他在書中講述了富爸爸和窮爸爸對於金錢的不同觀念。按照富爸爸的理念,清崎逐步擺脫窮人思維,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家。這本20年前的出版的書,雖然其中有些內容已稍顯陳舊,但主要的思想觀點依然振聾發聵。
  • 窮人與富人的知識差距,你擁有的是窮人知識還是富人知識?
    那麼,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窮人與富人的知識差距,看看你擁有的是窮人知識還是富人知識?窮人看重知識的數量,富人注重知識質量和實踐在很多人眼裡,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自己得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這樣才能夠幫助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為此,很多窮人就努力去看書,想要從書本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 窮人和富人真正的差別在哪裡?
    富人與窮人真正的差別,應該體現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上,對待社會、對待生活、對待別人的「思維方式」不改變,窮人要想成為「富人」是不可能的。下面一個網上流傳的例子,或許對我們有好處:話說一個窮人覺得受不了了,找到上帝訴苦到:為什麼我祖祖輩輩生下來都是窮人,有的人生下來在富人家庭,有經濟基礎,後代都是富人,上帝你這樣主宰造化,這不公平。
  • 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流行的觀點認為思維差距是關鍵,那麼,具體而言,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相比,到底差在哪?以下就分享窮人與富人的四大思維差距,來看看你是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窮人應該明白,如果你的行動時總是欠缺思考、草率魯莽,那麼通往致富的道路必將是極其艱難的,甚至當你在走到一半的時候,就會徹底迷失方向。而與此相反,深思熟慮、從容自若才是富人最大的一條成功經驗。人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只要能控制住自身的草率行為,凡事多動動腦子,才不至於被外在的各種誘惑迷失心智,腳踏實地,走在致富路上。
  • 寧做「富人區窮人」?不做「窮人區富人」?有人不信,後悔了
    不知道在哪裡看見一句這樣的話,說:寧做富人區窮人,也不做窮人區的富人。這句話用來買房上面,似乎很有道理,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做富人區的窮人,而不是窮人區的富人,只因為環境問題。那麼,具體如何理解,寧做「富人區窮人」,不做「窮人區富人」這句話呢富人區的窮人,看起來似乎有點殘酷,生活在一群富人中間,自己卻是一個窮人。但是這未來預期是很不錯的,一方面,富人區的房子未來很可能升值,給你帶來收益,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有錢人。
  •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
    那什麼是富人思維?在於富人擅長利用信息並進行解碼,找到表現背後的真相,這是洞察力;在於富人擅長用能量換取能量,以及合理分配能量,這叫能量管理;在於富人著眼未來,窮人關注過去和當下,這是成長型思維。而這些差別,會隨著時間流逝,不斷拉開富人和窮人的差距。概括來說,富人是時間的朋友,而窮人在和時間對抗。
  • 高速免費是窮人補貼富人?
    為了一個投資人的利益就要損害千千萬萬人民大眾的利益,你沒貪汙腐敗誰信啊?四是你需要解除解除收費去向、支出合理與否、貪汙挪用、腐敗與否的嫌疑,不需要考慮窮人補貼富人的嫌疑(人民的問題自行解決)。五是你要解釋清楚天價的養路費、車輛購置附加費、過路費都哪裡去了?
  • 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窮人賺錢靠的是技術,窮人永遠都在為富人打工。而富人卻恰恰與窮人相反,富人靠腦袋賺錢,只通過自己的腦袋支配窮人為自己打工,為自己創造價值、利潤。在市場營銷方面,窮人花錢,富人賺錢。窮人打工賺來的錢想要花在哪裡,富人的廣告就出現在哪裡,富人主要收割的就是窮人口袋裡的錢。窮人每天為富人打工,富人每天都在收割窮人口袋裡的錢。也就是說,窮人一直在打工,富人一直在賺窮人的錢。選對池塘釣大魚,而富人的營銷方式,富人釣魚的池塘就是窮人的錢包。
  • 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卻越來越窮,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局面?
    這樣,也慢慢形成了一種局面,也就是普通人經常抱怨的一點: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則越來越窮。當然了,大多數的普通人,都算是窮人,這,也是最讓人無奈的一點,窮人真的太多了。 那麼,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越來越窮呢?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窮人的局面呢?未來想要變成富人,又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呢?
  • 富人系列之思維:「吃虧是福」,窮人眼中的歪理,富人口中的真理
    一、富人小錢無傷大雅,窮人小錢事關重大在富人眼中,錢可能真的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了,有的時候在窮人眼中,普通人眼中的大數額錢真的在富人眼中就是小錢,就像某位富豪直言,錢對於他來說根本提不起興趣,對於花錢確實十分的感興趣,這就有意思了,窮人眼中花錢都是在花在刀刃上,富人不在乎這些,所以咱麼也就知道了,
  • 育兒視角分析《窮爸爸,富爸爸》:「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而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是一個高中都沒有畢業但卻善於理財的企業家,他懂得如何為自己掙更多的錢,通過創辦自己的公司,鼓勵學習投資,不斷地創造更多的財富,最終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羅伯特從小就被告知要為兩個完全不同的目標而奮鬥,富有的爸爸希望他擁有屬於自己的企業,學會理財投資然而接受過教育的窮父親卻建議他要為企業工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 心理學:你認為3個雞蛋中哪個是熟的?測你今生是富人還是窮人?
    心理學:你認為3個雞蛋中哪個是熟的?測你今生是富人還是窮人? A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A、富人 如果你選擇的是第二個雞蛋,你認為它是熟的話,在日常生活中,你把錢看得非常重要,你身邊的人都覺得你是一個世俗的人
  • 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你——《窮爸爸富爸爸》
    窮人一直都在,因為它就困在你的思維裡。當他們說「我買不起」或「我做不到」的時候,他們就淪陷了,他們就成為了他們所說的樣子。我遇到很多人說「我承擔不起」,「你以為我是用錢做的嗎?」我的親生父親(擁有哲學博士學位的爸爸)說:「你以為我是誰?我是用錢做的嗎?我買不起這個。」但我的富爸爸會說:「這就是他貧窮的原因。」
  • 你一身名牌那麼努力的扮演富人,為什麼卻成為了一個窮人?
    然後就是我就算買仿品,沒人會認為我買的是仿品,因為我的經濟實力已經給我背書了,那我何必要花冤枉錢去買正品,承認吧,奢侈品最大的功能就是滿足虛榮心,也就是別人看你的眼神,既然可以花小錢就能辦大事,何樂而不為呢?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富人之間自然也有不同之處,但卻也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尤其是在富人思維上,富人和你想的往往不一樣。以下分享四種頂級富人思維,富人不說,窮人不懂,若能悟透,就不會是窮人。
  •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真的是因為能力麼?
    為什麼富人的工作從不為賺錢?為什麼富有的人很少?普通人可以通過創業或者投資致富麼?很多人說致富是能力的問題,如果是能力的問題,那麼凡是能力的範疇,通過不斷的學習都會被習得。通過觀察,在普遍情況下窮人大多是在為生存和錢工作,在自幼接受的教育中,家人和老師會教你如何學習,並通過學習勝任日後的工作,而富人往往是讓錢代替自己工作,即使在休息時也會有收穫。
  • 窮人和富人誰更勤勞
    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富人(有大學文憑的人)的工作時長還要比窮人(高中未畢業)的要短一些。然而,根據本世紀初的數據,富人每周已經要比窮人多工作八小時了。前年的全美時間使用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每天要比沒有大學文憑的人多工作兩個小時。每周工作50小時以上的大學畢業生有28%,這一比例在非大學畢業的人群中持續下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