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要想成為富人,必須擺脫窮人思維

2020-12-24 李子讀書

《富爸爸,窮爸爸》是羅伯特·清崎的一本暢銷書,他在書中講述了富爸爸和窮爸爸對於金錢的不同觀念。按照富爸爸的理念,清崎逐步擺脫窮人思維,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家。

這本20年前的出版的書,雖然其中有些內容已稍顯陳舊,但主要的思想觀點依然振聾發聵。

1

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清崎的親生父親是一名高學歷的政府官員,也是書中的「窮爸爸」。跟世上大多數人一樣,窮爸爸的思想理念是讓孩子好好讀書,進一所好學校,找一份好工作,過上衣食無憂的穩定生活。

不過,按照這種路徑發展最多只能成為一個充滿焦慮的中產階級。當然,有朋友會說,能成為一個焦慮的中產階級也不錯啊!確實,能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成為一名中產階級也已經算是走到了大多數人前面。

無論是窮人,還是中產階級,都無法擺脫「僱員」的身份焦慮,兩者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設想如果只是指靠工資,那麼即便你掙到了年薪10萬、50萬、100萬,你也不過是一個「僱員」,因為最終命運還是掌握在別人手裡。

大多數人都努力過著量入為出的生活,但以工資的多少來決定過什麼樣的生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我們起早貪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相同的崗位上幹著大同小異的工作,只為尋求一份心中的安全感。

正如書中所喻,窮人像老鼠一樣在籠中飛奔。窮人為錢工作,結果越來越累,身心俱疲,生活質量不高。而富人則跳出這種思維模式,尋找「快車道」,讓錢為自己工作,結果越來越輕鬆,不斷接近理想的生活。

2

窮人找理由,富人找辦法

窮人看到一件好東西,經常會說:太貴了,我付不起。

富人看到一件好東西,經常會說:怎樣才能付得起?

……

窮人看到一個好機會,經常會說:我不行,我做不了。

富人看到一個好機會,經常會說:我怎樣才能做到。

……

看到了嗎?窮人習慣性找理由,富人習慣性找辦法。

窮人不是不想致富,但更多的停留在想的層面,而絕少去探索做的層面。無怪乎馬雲會說: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之所以習慣性找理由,源於人性中的懶惰。做出改變是困難的,是要承擔風險的,完全沒有呆在自己的舒適區裡來得爽。有時候,窮人還特別喜歡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之所以習慣性找理由,源於想贏怕輸的心理。賺錢路上想賺怕虧,人生路上想贏怕輸。有了這種恐懼心理,註定只會原地踏步或者不斷倒退。有兩句話說得很好,一句是,因為太害怕失敗,所以才會失敗;另一句是,勝利意味著不害怕失敗。

之所以習慣性找理由,源於憤世嫉俗的心態。未經證實的懷疑和恐懼會讓人變成憤世嫉俗者,好像自己受窮是別人的陰謀,從而不斷抱怨現實。憤世嫉俗的心態會蒙蔽發現機會的雙眼,讓我們走上逃避的老路。

窮人找理由,選擇了輕鬆的道路;富人找辦法,選擇了困難的道路。不過,輕鬆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艱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輕鬆。

3

窮人窮於支出,富人富於投資

為什麼消費的都是窮人呢?

這好像與我們的常識相悖,不應該是富人更熱衷於消費嗎?其實不然。

窮人更喜歡消費,無論是工資「月光黨」,還是「花唄」「白條」使用者,非理性消費佔了絕大數比重(自己衝動買了NS,放著吃灰)。

窮人更容易陷入攀比陷阱,希望通過外在的附屬物來彰顯自身價值。最近熱播的網劇《三十而已》,顧佳想要打入富太太的圈子,香奈兒的包包不入法眼,只能靠愛馬仕才能獲得入場券。

窮人將錢用於消費或者購買了自以為資產的負債,而富人則將錢用於投資。

愛因斯坦說:宇宙間最大的能量是複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蹟是複利。富人投資的錢經過複利的放大,越變越多。巴菲特也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投資就像是滾雪球,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以至出局。

「如果你想發財,就要學習財務知識。」一定要通過學習財務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財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分清資產和負債。簡言之,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因此,想要致富要不斷買入資產,不想致富只要不斷買入負債即可。

相關焦點

  • 窮人思維VS富人思維——《窮爸爸,富爸爸》
    人們常說:「窮人越窮,富人越富」。但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就在於:窮人和中產階級在條件支持的情況下會先買下諸如房子,車子,珠寶等。富人則會最後再買奢侈品,因為他們認為真正的奢侈品是對投資和積累真正資產的獎勵。
  • 育兒視角分析《窮爸爸,富爸爸》:「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最近看的一本書名叫《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主要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及其最後的結果來向人們解釋了跳出"打工者"的思維,懂得用金錢為工作,懂得理財投資的重要性,讓人們意識到一個道理:窮人思維比貧窮更加可怕。
  • 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你——《窮爸爸富爸爸》
    2019羅伯特·清崎訪談(窮爸爸富爸爸作者):你註定是窮人▼▼▼窮人一直都在,因為它就困在你的思維裡。當他們說「我買不起」或「我做不到」的時候,他們就淪陷了,他們就成為了他們所說的樣子。我遇到很多人說「我承擔不起」,「你以為我是用錢做的嗎?」我的親生父親(擁有哲學博士學位的爸爸)說:「你以為我是誰?我是用錢做的嗎?我買不起這個。」但我的富爸爸會說:「這就是他貧窮的原因。」
  • 讀《窮爸爸富爸爸》告訴你有錢人的思維
    在讀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富爸爸》和本篇之前,請大家問下自己:"如果你知道了一個可以快速賺錢的方法,你樂意分享給別人嗎?"我想,不管你多麼有愛心,你都不願意無償地分享給別人,你寧可用這個可以快速致富的方法成為一個富豪,再像比爾蓋茨一樣去做慈善,也不願意將這個方法無償的分享給別人。這就是《窮爸爸富爸爸》要告訴你的第一件事:學校裡的廉價教育,批發得來的知識,只會將你教育成一個窮人,或者只是出售體力和腦力的工作者。
  • 「窮爸爸和富爸爸」財商觀
    讀作者羅伯特清崎的「窮爸爸和富爸爸」感悟他的窮爸爸受過高等教育,學習優異還用全額獎學金讀完了名校博士,另一個富爸爸連高中都沒考上。兩個爸爸在事業上都很勤奮, 但是最終的結局卻完全不同:窮爸爸去世後只留下了一堆待付帳單,富爸爸成為了當地最富有的人之一,名下有千萬美元的遺產和慈善機構。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結果?
  •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
    最近在看《富爸爸,窮爸爸》,想必很多小夥伴都有看過吧,主要是通過作者自己的窮爸爸和朋友的富爸爸故事,來傳達理財和投資的觀念。在書中,窮爸爸是一名名校博士畢業的高智商學霸,隨後又成為了勤勤懇懇的體制內公務員,在大多數人眼中可以說是妥妥的中產了。老實本分,按部就班地讀好書,找個好工作,這位父親的觀念和傳統東方主流觀念很類似。
  • 《富爸爸窮爸爸》小時候常聽的一句話,是你成為有錢人的最大障礙
    簡單一句話就把孩子的思維,變成了窮人思維。猶太人是出了名的會做生意,之所以猶太人會做生意,不是因為猶太人比其他地方的人智商高,而是他們從小父母教的就是如何賺錢,成為富人。有篇文章說的就是一位猶太母親,獨自帶著3個孩子,從小就用經商思維來教他們做事。小到家務,大到購買各種生活用品,以及鼓勵孩子學會交換價值,最後3個孩子都成為億萬富翁。
  • 《富爸爸,窮爸爸》:對金錢的看法不同,擁有的人生就不同
    今日份推薦,《富爸爸,窮爸爸》描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羅伯特清崎的親生父親和朋友的父親對金錢的看法截然不同,這使他對認識金錢產生了興趣,最終他接受了朋友的父親的建議,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富爸爸」的觀念,即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為我們工作,並由此成為一名極富傳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資家。
  • 看完《窮爸爸富爸爸》,你還貸款買房嗎?
    因此,一躍成為歷史上最暢銷的個人理財書籍。富爸爸系列圖書已在全球範圍內發行近4000萬冊。窮爸爸是受過良好教育、聰明絕頂的博士生,2年修完4年學業。富爸爸則是連八年級都沒念完的輟學商人。其實,這兩種對比只是將觀念的不同,通過人物的背景進行藝術的擴大化而已。並不是對窮、富爸爸人設的一種限定。無論窮爸爸還是富爸爸,重要的是他們對金錢的觀念,而不是說上學到底有沒有用。比如:窮爸爸說:&34;,富爸爸說:&34;。這就是財務觀念的不同。
  • 《富爸爸窮爸爸》:別讓孩子輸在財商上
    別讓自己的無知毀了孩子,財商教育必須從小重視!眾所周知,這個世界最有錢的是猶太人。一項權威調查顯示,猶太人雖然僅佔世界人口的0.3%,但最富有的人卻佔到四分之一。為什麼他們這麼有錢?其實就源於家長從小給孩子灌輸財商理念。風靡世界的《富爸爸窮爸爸》正是這樣一本提升財商思維的書。為什麼它這麼被人追捧?因為這本書的理念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
  • 解讀《富爸爸窮爸爸》1、「貧窮」都是自己心甘情願的選擇
    說到這裡,《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呢?他並不是告訴我們應該買哪一隻股票,做哪一類產品的投資。他告訴了我,富人和窮人思維方式的差異到底在什麼地方。思維方式是選擇的結果有一句很刺目的話說:「貧窮本身就是一種專制。」
  • 《窮爸爸富爸爸》學習感悟
    2021年的春節,我看了2本風靡全球的理財入門書籍,一本是《小狗錢錢》,另一本是《窮爸爸富爸爸》。
  • 《窮爸爸富爸爸》解讀|普通人要成為梁正賢有多難?
    同是理財入門級書籍,《小狗錢錢》讓我們明白理財的重要性,而《窮爸爸富爸爸》則分享的是財商思維。本書我利用這幾天的碎片化時間通讀了一遍,鑑定了適用於大多數的的一本財商啟發意義的好書。在《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中,羅伯特· 清崎為大家介紹了兩種爸爸對待金錢、理財、破產、資產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的親爸爸,受過高等教育的政府官員,但他卻是個窮爸爸,一生的軌跡就是讀好書,獲得高學歷,找個好工作,有個穩定的收入與生活。買房買車,一輩子還著貸款,辛苦大半輩子最後還失業了。而他朋友的爸爸是個富爸爸,中學沒有讀完。
  • 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破產了,這本書是垃圾還是寶藏?
    當時的他沒有「思維升級」去思考如何讓錢越變越多,沒有想過成為一個給別人發薪水的人。 他每天日復一日地趕地鐵,重發三點一線的生活,雖然收入升級了,消費觀念,金錢觀卻沒有升級。其實,觀念、方式的改變比收入的提升更難。窮人按部就班地繼續做窮人,自然會越來越窮,而富人思維和觀念的改變,則變得越來越富。可以說,思考方式決定了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 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卻越來越窮,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局面?
    這樣,也慢慢形成了一種局面,也就是普通人經常抱怨的一點: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則越來越窮。當然了,大多數的普通人,都算是窮人,這,也是最讓人無奈的一點,窮人真的太多了。 那麼,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越來越窮呢?普通人,該如何改變這種窮人的局面呢?未來想要變成富人,又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思維呢?
  • 富人越來越富,窮人卻越來越窮 , 一本小學生都看得懂的財務書
    《窮爸爸與富爸爸》主人公清崎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清崎親眼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了業,「富爸爸」則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窮人如何擺脫現狀?清崎以親身經歷的財富故事,展示了對金錢財富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和理解。
  • 別說你讀懂了《富爸爸窮爸爸》,揭露富爸爸背後真正的秘密(二)
    因為從事什麼職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掌握金錢的運作規律,這才是財富的真正秘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當中,雖然窮爸爸並不認同富爸爸的很多觀念,但是他卻建議自己的兒子去向富爸爸請教。窮爸爸是這麼說的:「如果你們想知道如何致富,不要問我,去和你爸爸談談,邁克。」
  • 有這3種窮人思維,不儘早擺脫,很難富起來
    有這3種窮人思維,不儘早擺脫,很難富起來當今社會,打工人越來越多,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其實社會上有很多給窮人提供的翻身機會,只是他們不去把握,甘於現狀。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
  • 富爸爸窮爸爸:讓錢為你工作
    「富爸爸」系列叢書合著者,富爸爸公司合夥創始人,財商教育的領路人。大學畢業後加入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作為軍官和艦載武裝直升機駕駛員,被派往越南戰場。從戰場上歸來後,羅伯特開始了自己的商業生涯。1977年他創立了一家公司。後來他在商業上經歷了三次大浪沉浮,最終還是於1985年第三次成為百萬富翁。
  • 羅伯特·清崎《富爸爸窮爸爸》讀書筆記
    羅伯特·清崎(,1947年4月8日生於美國夏威夷,日語名清崎徹,第4代日裔美國人,《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的主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