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中,焦慮、緊張、憤怒、抑鬱、悲傷、痛苦和其他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emotion),有時也稱為負面情緒,人們之所以稱之為這些情緒,是因為這種情緒體驗不積極,身體會產生不適,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對身心造成傷害。
面對消極情緒,很多成年人做不到積極的解決辦法,有人主張「借酒消愁愁更愁」,有人主張「能打架儘量不吵吵」,有人主張「沒什麼是一頓火鍋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再來一頓火鍋」,因此一些堅持這些想法的人有酒精成癮,有些人經常擦傷,有些人體重增加了幾磅,成年人就是這樣,對於智力發育不全的孩子,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可愛的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寶寶,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讀過的好書,這就是我的初衷。
在幼兒階段,由於語言尚處於發展階段,大量兒童只能說「電報句」,或簡單地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些關係詞,不能通過表達來表達消極情緒,我們如何引導孩子們理解他們的情緒並驅散他們你的負面情緒呢?這就是我們的書的意思。請參閱《嬰兒畫報》202005的綠色版本。
快樂閱讀一起來,你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