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害怕小動物?父母這樣循序漸進引導,即可幫助消除恐懼心理!
趁著最近天氣比較好,張叢和老公帶著兒子叮叮到動物園,希望能夠讓孩子多認識一些小動物,增長他的見識。不過,在進入動物園之後,叮叮就漏出了非常恐懼的表情,雖然張叢和老公一再安慰叮叮,但是都沒有用,他就一直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根本不下來。
其實,叮叮平時非常活潑,膽子也非常大,無論看到陌生人還是到了陌生環境,都應對自如。不知道為什麼,叮叮特別害怕動物,這讓張叢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叮叮這種情況也很普遍,有些孩子平時很勇敢,但是看到小貓小狗就會非常恐懼,完全不敢靠近。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改善呢?
孩子為什麼會恐懼小動物
1.父母經常用動物恐嚇
當孩子不聽話時,很多父母會用一些小動物來對他們進行恐嚇,希望他們能夠停止錯誤行為。比如最常用的就是:小狗咬你、大灰狼把你叼走等等,這種使用動物恐嚇的方式,會增加孩子們對動物的恐懼情緒,同時還會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讓他們誤認為,所有的動物都是兇狠恐怖的。
2.曾經被動物傷害過
孩子在幼兒階段時,對很多事物都比較好奇,尤其是看到小動物,總想觸碰一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動物可能會咬人、抓人等等,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孩子們就會變得特別懼怕動物,時刻擔心他們是否會攻擊自己。所以在看到動物時,完全不敢靠近。
3.周圍人的不良影響
孩子們最初的意識,大多數來自身邊的人,比如說父母、親人、小夥伴等等。如果在這些人中,有人特別害怕小動物的話,對孩子也會產生影響。比如說一些媽媽特別膽小,看到動物就表現出恐懼的表情,甚至發出一些恐懼的聲音,這些都會增加孩子對動物的恐懼程度。
面對孩子害怕動物,父母該如何糾正
1.養一隻小寵物
其實,消除孩子內心恐懼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孩子接觸,並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所以有條件的話,父母不妨在家裡養一隻小動物,比如說小兔子、小倉鼠等等,讓孩子們每天照顧這些小動物,並且近距離地接觸他們。在養的過程中,孩子的恐懼心理就會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會萌生更多愛心。如果孩子最初比較恐懼的話,父母也別著急,可以用一些讚美性的語言來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克服恐懼心理,並做好榜樣。
2.看一些溫馨有愛的動畫片
現在很多動畫片都是以動物為原型的,如果孩子對動物比較恐懼的話,也可以讓他們看一些類似的動畫片,讓他們明白小動物並不完全是兇狠的,有很多小動物也非常可愛,降低他們內心的恐懼和壓力。同時,還要注意,在生活當中,儘量不要讓孩子看一些動物們血腥的撕咬畫面,這會在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導致他們對動物更加害怕。此外,如果想要讓孩子接觸動物的話,儘量從可愛的小金魚、小兔子開始,不要讓孩子直接看一些蛇、鱷魚、狼狗等等,這些動物看上去比較兇狠,會加重孩子的恐懼心理。
總之,孩子對動物表現出恐懼,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尤其是一些膽小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在改善時,父母一定要循序漸進的引導式進行,千萬不要強迫他們,更不要刻意的去給他們灌輸一種觀念,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消除恐懼心理最好。
孩子的好奇心家長應正視,需要科學合理引導,這些做法不可取!
謙讓是一種優秀品質,培養時切勿強迫,可從這3個方法做起!
孩子花錢沒有節制,都是消費觀缺失,想糾正父母需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