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性調頻信號基於FPGA IP核的脈衝壓縮設計
摘要:為實現線性調頻信號的數字脈衝壓縮,設計一個FPGA硬體平臺,並著重提出一種基於FPGA IP核的脈衝壓縮其中,利用IP核設計FPGA數字系統成為一種趨勢,這些智慧財產權核可以大大簡化FPGA的設計,加快設計速度,縮短研發周期,而且經過不斷的優化,IP核具有了更好的精度和更快的運算速度,實際的工程應用效果很好。 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對線性調頻信號的脈衝壓縮進行了研究,仿真,並提出了一種採用IP核設計脈衝壓縮的方法。
-
基於FPGA IP核的線性調頻信號脈衝壓縮-電子發燒友網
基於FPGA IP核的線性調頻信號脈衝壓縮 張 旭,李 巍 發表於 2011-06-29 10:40:20 近年來,隨著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
-
調頻廣播的魅力(下)
之後,Kenwood公司在此基礎上發明了無頻譜技術,把頻偏壓縮到幾乎為零,這一技術應用在歷史上著名的L-02T調諧器上,使該機的失真降到了0.003%。頻率負反饋是用改變頻偏參數提高線性的,還可以用改變頻偏的方法提高信噪比。因為調頻波的信噪比與頻偏成正比,用簡單的倍頻器就可以成倍地提高頻偏。頻偏每提高一倍,信噪比就增加6分貝。
-
UWB脈衝波形形成方法簡述
首先介紹了UWB成形脈衝的算法,然後基於Hermite矩陣和Chirp信號得到了UWB的成形脈衝。在對Chirp脈衝的帶寬、中心頻率等性能參數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將若干個Chirp脈衝信號進行線性疊加,通過仿真結果表明,隨之產生的脈衝信號不僅滿足FCC對UWB脈衝信號輻射功率要求,而且其脈衝信號的頻譜利用率也很高,同時還能有效抑制對其他窄帶系統的幹擾。 UWB是一種無載波通信技術,利用納秒至亞納秒級的非正弦波窄脈衝傳輸數據,所佔頻譜範圍很寬,適用於高速、近距離的個人無線通信。
-
一種彈速補償的FPGA實現方案解析
1 RCMC算法 彈載雷達彈速補償方法採用了RCMC的思想,本節將從信號模型的角度對RCMC原理簡要地闡述[4]。 假設一彈載雷達發射一串載頻為f0,帶寬為B,脈衝持續時間為Tp的線性調頻信號,發射的脈衝串信號可表示為:
-
基於FPGA IP核的FFT實現與改進
對於512點FFT處理器,如果該512個輸入數據不是信號周期的整數倍,即非整數倍周期截斷,則會出現頻譜洩露現象。窗函數處理的宗旨是減小頻譜洩露。常規的FFT硬體實現方法均不考慮由於非整數倍截斷導致的頻譜洩露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Altera IP核的512點FFT系統,同時通過對輸入信號的加窗處理,抑制了非整數倍信號周期截斷所產生的頻譜洩露。
-
基於DSP+FPGA的通用SSR信號處理機設計
但這樣做會擴大了數據位數,直接截位會影響小信號檢測。為了不影響小信號處理,必須在抽取濾波時加大數據位數,最後再截位處理。2.1.2 求模與相角求模與相角採用cordic核,這樣將I,Q數據轉化為模與相角。表1 是cordic 核數據範圍表,輸入的I,Q的範圍是[-1,1].在cordic 核中模與相角分別採用1QN、2QN 表示形式,例如在幅度是用1QN 表示的。
-
基於JTAG接口實現ARM的FPGA在線配置
SDR終端的實現往往都是基於可重配置的硬體環境,如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而不是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特定的硬體電路和晶片。
-
基於FPGA的m序列信號發生器設計
基於FPGA與Verilog硬體描述語言設計井實現了一種數據率按步進可調、低數據誤碼率、反饋多項式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3588.htm m序列是最長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簡稱,它是由帶線性反饋的移位寄存器產生的周期最長的一種偽隨機序列。是由移位寄存器、反饋抽頭及模2加法器組成。m序列一旦反饋多項式及移位寄存器初值給定,則就是可以預先確定並且可以重複實現的序列,該特點使得m序列在數據白噪化、去白噪化、數據傳輸加密、解密等通信、控制領域使用廣泛。因此,深入學習研究m序列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
脈衝信號測試應如何選擇示波器帶寬?
示波器模擬帶寬的定義大家都比較熟悉,是針對於正弦波信號定義的。從頻域上看,正弦波信號的頻譜就是單根譜線,只要示波器的帶寬不小於信號的頻率,那麼就可以有效觀測到波形。若要追求更高的幅度測試精度,則可以按照5倍法則選擇示波器的帶寬,即示波器帶寬不低於待測信號頻率的5倍!與正弦波信號不同,脈衝信號由於具有很多諧波頻率分量,為了信號保真度,其對示波器的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基於DMFT的LFM信號參數估計
摘要:線性調頻信號是低截獲概率雷達常用的一種信號形式,如何在低信噪比情況下檢測線性調頻信號一直是人們研究的焦點之一。在離散匹配傅立葉變換的基礎上對算法進行改進,並利用改進後的算法分別對單分量和多分量線性調頻信號進行仿真,仿真結果表明離散匹配傅立葉變換能夠在低信噪比情況下比較準確地估計出線性調頻信號的參數,不存在交叉項問題。離散匹配傅立葉變換是一種針對線性調頻信號有效的參數估計方法。
-
基於FPGA的TS over IP的設計與實現
編者按: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 數位電視信號的網絡傳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設計與實現了一種基於FPGA和MCU(R8051XC2)的TS over IP系統,並對傳統的TS over IP系統進行了改進。
-
典型窗函數分析,對LFM信號進行時域和頻域加窗對比
為了減少頻譜能量洩漏,可採用不同的截取函數w(n)對信號進行截斷,通常稱為加窗序列,簡稱為窗。不同的窗函數對信號頻譜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的窗函數產生洩漏的大小不一樣,頻率分辨能力也不一樣。為了不影響截短序列的相位響應,通常需要窗函數保持線性相位。
-
基於CORDIC 2FSK調製器的FPGA設計
摘要:頻移鍵控(FSK)是用不同頻率的載波來傳遞數位訊號,並用數字基帶信號控制載波信號的頻率。提出一種基於流水線CORDIC算法的2FSK調製器的FPGA實現方案,可有效地節省FPGA的硬體資源,提高運算速度。最後,給出該方案的硬體測試結果,驗證了設計的正確性。0 引言 頻移鍵控(FSK)是用不同頻率的載波來傳送數位訊號,並用數字基帶信號控制載波信號的頻率。
-
基於FPGA的任意分頻器設計
如需要N分頻器(N為偶數),就可以由待分頻的時鐘觸發計數器進行計數,當計數器從0計數到N/2-1時,將輸出時鐘進行翻轉,並給計數器一個復位信號,以使下一個時鐘開始從零計數。以此循環,就可以實現偶數倍分頻。
-
利用FPGA和分解器數字轉換器簡化角度測量
增量編碼器可以監控輪軸上的兩個位置,可以在輪軸每次經過這兩個位置時產生A或B脈衝。獨立的外部電動計數器然後從這些脈衝解讀出轉速和旋轉方向。雖然適用於眾多應用,但是增量式計數器確實存在某些不足。例如,在輪軸停轉情況下,增量編碼器在開始運行之前必須首先通過調回到某個指定校準點來實現自身校準。
-
基於FPGA的信號小波實時處理方法
目前常用於高速實時信號處理的硬體晶片分為兩大類:基於大規模可編程集成電路FPGA的純硬體實現方案和基於高速通用DSP的軟體實現方案。採用FPGA的硬體實現方案硬體接口設計靈活,可以和任意數字外圍電路直接使用,且其具有高度的集成度和高速的處理速度;而基於高速通用DSP的軟體實現方案代碼設計靈活,可以快速修改和調試程序[6]。
-
第六講 DSP在雷達信號處理中的應用
最先開設的講座將圍繞三大課題:dsp、fpga和嵌入式系統,每個課題都將連載6期。 引言 dsp是一種基於精簡指令集的可編程數學計算晶片,可以對數位訊號進行時頻域變換、頻譜分析、濾波、估值、增強、壓縮等處理,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多媒體系統、雷達、衛星系統、移動通信、網絡會議、醫學儀器、實時圖像識別與處理、語音處理、自適應制導控制、模式識別、定位、導航、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和智能基站等領域。
-
調頻廣播的魅力(上)
1933年他又發明了寬帶調頻,並建造起50千瓦的私人試驗電臺。1935年4月,他在紐約帝國大廈同時發射調頻信號和調幅信號,在新澤西州哈頓菲爾德自己的實驗室裡作接收對比。結果表明,調幅信號已被噪聲淹沒,而調頻信號卻仍然十分清晰。美國對調頻技術非常重視。1941年元旦,25 家調頻電臺在美國各地同時開業,開創了世界上最早的調頻廣播。
-
基於FPGA的振動信號採集處理系統設計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振動信號採集處理系統,該系統通過振動信號採集電路、抗混疊濾波電路、AD採樣電路將電荷信號轉化為數位訊號送入FPGA,在FPGA處理設計中利用數據流控制方法並行實現了信號的採樣和處理,並在數據存儲和訪問過程中採用時鐘時標方法判斷信號採樣過程中的數據丟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