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小區域——太行山

2020-12-16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曲峽」是指形成於山地中的曲流峽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發育而成。在太行山區,從南向北分布數條河流。這些河流流經的太行山主脈地區,是「曲峽」分布密集區。圖1示意太行山區典型「曲峽」分布地段,圖2示意太行山某「曲峽」景觀。

(1)從氣候角度分析太行山區河流的典型水文特徵。

(2)描述太行山「曲峽」的形成過程。

(3)說明太行山「曲峽」給當地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

參考答案:

(1)太行山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明顯,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大;降水集中於夏季,河流汛期以夏汛為主;最冷月平均氣溫在O℃以下,河流有結冰期。

(2)第一階段,地質時期太行山地區地勢平緩,河流側蝕作用明顯,曲流發育;第二階段,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強,但保留了曲流的形態,逐漸演變成「曲峽」。

(3)有利影響:「曲峽」景觀獨特,利於發展旅遊業;水能資源豐富,利於築壩發電

不利影響:「曲峽」地區山高坡陡,不利於發展耕作業;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典型例題二:(2020·山東高三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焚風是出現在山脈背風坡,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範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是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乾熱的一種地方性風。太行山東坡的焚風是當地氣候的顯著特徵,對太行山東坡及山前平原有明顯的增溫效應。下圖為冬季某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示意圖。

(1)指出圖示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的空間分布特徵。

(2)分析圖示該月太行山東坡地形暖脊的形成過程。

(3)研究發現,冬季太行山東坡夜間焚風強度明顯大於白天。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南北狹長分布;平行於太行山走向(或呈東北-西南走向);暖脊等溫線數值南高北低,等溫線向北凸出。

(2)冬季,來自較高緯度的冷氣團移經太行山區時,一部分在山脈西側受阻擋堆積;另一部分受山地抬升作用翻越山頂到達東側背風坡,在太行山東坡及山前平原地區下沉,增溫明顯,形成暖脊。

(3)夜間太行山東坡坡面輻射冷卻快,氣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風,與焚風風向一致,焚風隨之加強;白天山地東坡增溫快,氣流沿山坡上升,與焚風風向相反,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風強度較弱。

典型例題三:(2018·內蒙古北重三中高二期中)太行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綿延400 餘公裡,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區有眾多河流發源地或流經,使連綿的山脈中斷形成「水口」。右圖為太行山及其周邊地區地貌分布圖。

(1)說出圖中山地東西兩側的主要地形區的地形特徵差異。

(2)從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角度,分析圖中山地對其東側地區的影響。

參考答案:

(1)東側:以平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平坦廣闊。西側:以高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千溝萬壑

(2)山地阻擋了冬季風,使山地東側冬季氣溫相對較高;東坡為夏季風迎風坡,多地形雨,增加夏季降水;降水增多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在山麓地帶形成衝積扇,提高了平原地區的土壤肥力

典型例題四:(2019·貴陽清鎮北大培文學校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太行山脈是黃河中下遊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其東麓有一條「盛產」古都(北京、邯鄲、邢都、鄴城、安陽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歷時11年終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設中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下圖為黃河流域局部區域圖。

(1)太行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試舉例說明(至少兩例)。

(2)分析太行山東側山麓地區「盛產」古都的自然原因。

(3)分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技術難度較大的原因。

(4)簡述南水北調對華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參考答案:

(1)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山西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

(2)太行山東麓夏季為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增加降水量;冬季太行山阻擋西北寒冷氣流,減弱冬季風的侵襲,使氣溫不至於太低;東麓處於山前衝積扇(地帶),地形平坦;地勢略有傾斜,便於排水,少洪澇;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穿越黃河等多條河流,技術難度大;穿越多條山脈,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技術難度大。

(4)可緩解華北地區城市居民缺水狀況,改善居民生活質量;保障農業用水,有利於農業發展;有利於緩解工業用水短缺狀況,有利於擴大生產規模,促進經濟發展;有利於恢復沿途溼地,改善生態環境。(或因水量增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有利於回補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保護溼地和生物多樣性;緩解爭水矛盾,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安全)

典型例題五:(2018·山東高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習慣上,把河南省境內的太行山叫做南太行。在南太行山腹地的山谷、山塬和山間的小盆地裡,有一個接一個的「石頭村」。長期以來,這些石頭村形成了一個個的「人文孤島」,睿智的村民用石材打造了石板房、石頭牆、石碾、石盒、石水缸和石桌等。為了更好的生存,每個石頭村還會挖鑿幾十甚至幾百個水池、水窖。下面為南太行地質結構與地貌示意圖和石頭村的景觀圖。

(1)據圖簡要說明南太行山的形成過程。

(2)解釋石頭村形成「人文孤島」的原因。

(3)說明石頭村村民多願意採用石質材料打造民居和生活用品的原因。

(4)分析石頭村村民挖鑿水窖、水池多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地殼運動導致巖層彎曲變形,形成褶皺;巖層斷裂,抬升;後經外力的風化、侵蝕作用形成。

(2)南太行山地區地形起伏大;村莊多位於山谷、山塬或山間小盆地裡,地形封閉;交通不便,與外界難以溝通,交流少;自我發展,形成獨特的民風、民俗文化。

(3)當地以石質山體為主,取材方便;用石頭蓋房,冬暖夏涼;採用石質材料,經久耐用;對外聯繫不便,獲得其它建材等物資困難,成本高。

(4)地形崎嶇,河流落差大,地表水易流失;石頭村地下多巖石,地表水不易下滲,地下水相對缺乏;季風氣候區,降水季節變化大;水池、水窖雨季儲水。

典型例題六:(2019·雲南師大附中高三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華北平原是我國第二大平原,北起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面積30萬平方千米。華北平原是典型的衝積平原,黃河、淮河等河流塑造的地貌構成了它的主體。地質歷史上黃河曾多次南北改道(圖左)。自2000萬年以來,平原邊緣斷塊山地相對隆起,華北平原相對下沉,接受了較厚的沉積,距今200萬年時形成了大平原(圖右)。石家莊地處太行山東麓,冬春季時,每當從西部高原東移並垂直於太行山的氣流越過山脊,石家莊就會溫度驟升、溼度驟降。

(1)據圖簡要說明華北平原的形成演化過程。

(2)分析太行山東麓成為華北平原中高產田集中區的原因。

(3)石家莊在冬春季節吹西風時會出現氣溫驟升的乾燥天氣,據圖解釋這一現象,並分析其可能產生的危害。

參考答案:

(1)黃河、淮河等河流流經山區,攜帶大量泥沙;河流流出太行山山口,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衝積扇與三角洲;華北平原相對下沉,不斷接受大量沉積,三角洲不斷向(東)海推進,經過漫長地質時間,形成了現代的華北大平原。

(2)太行山東麓多衝積扇,土壤肥沃深厚,透氣性強;衝積扇位於山地向平原過渡處,水源豐富;有一定的坡度,排水良好;土壤粒徑較大,利於地表水下滲,地下水埋藏較深,土壤不易鹽鹼化。

(3)冬、春季節,西風從黃土高原翻過太行山下沉,由於下沉增溫作用,導致氣溫升高,溼度驟升,形成焚風天氣。

可能產生的危害有:加劇春旱;引發森林火災;影響冬小麥的生長。

典型例題七:(201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圖中太行山脈的地理意義。

(2)分析黃河對圖示地區地表形態塑造的作用。

參考答案:

(1)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界線;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行政分界線。

(2)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蝕和搬運作用為主,使地表千溝萬壑(溝壑縱橫);黃河流出黃土高原後,地勢變得平緩,流速變慢,以搬運、沉積作用為主,形成衝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勢比較平緩)。

典型例題八:(2019·上海高三)太行山是我國東部一座重要山脈,山脈東側是華北平原,西側為黃土高原。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左圖為太行山東麓地形示意圖、右圖為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路線示意圖。

材料二:河南是全國農業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到經濟發達地區打工。隨著用工30萬人的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建成,吸引了大量原外出務工人員回當地就業。近年來富士康正帶動其智慧型手機全產業鏈企業落戶鄭州及周邊地市,河南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終端產業基地。

(1)圖中A、B兩地緯度位置相當,分別位於太行山東西兩側山麓地區。比較A、B兩地區冬季氣溫差異,並分析原因。

(2)判斷圖中A地區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名稱。結合山脈走向,從氣候角度分析太行山對A地區農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3)太行山東側的鄭州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長江流域丹江口水庫調水至北京、天津的必經之地。分析該調水工程途經鄭州對鄭州市的意義。

(4)簡述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區落戶鄭州市對當地社會經濟的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

(1)A大於B。我國冬季盛行西北風,A位於太行山東側,受山脈阻擋(或處背風坡),受冬季風影響小,氣溫高。而B位於太行山西側,地處迎風坡,氣溫低。

(2)A農業地域類型為旱作農業。太行山呈東北—西南走向,夏季,東南季風從太平洋帶來的暖氣流經地形抬升,形成豐富降水。而冬季太行山減弱了冬季風的影響,該地受寒潮影響小。

(3)增加了鄭州河流徑流量,緩解當地缺水狀況,改善了當時的水質,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維護了生物多樣性。

(4)帶動了當地的就業,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推動了當地的城市化進程;促進了當地工業發展,有利於當地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

典型例題九:(2019·天津市武清區楊村第三中學高二月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太行山脈是黃河中下遊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其東麓有一條「盛產」古都(北京、邯鄲、邢都、鄴城、安陽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歷時11年終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設中攻克了很多技術難題。下圖為黃河流域局部區域圖。

(1)太行山脈西側是我國水土流失的高發區,簡述該區域水土流失產生的原因。

(2)太行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試舉例說明(至少兩例)。

(3)分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技術難度較大的原因。

參考答案:

(1)地表破碎、溝谷縱橫、谷坡陡峭;土質疏鬆,垂直節理髮育,遇水易崩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亂伐樹木;開礦以及無計劃修建窯洞等。

(2)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山西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

(3)穿越黃河等多條河流,技術難度大;穿越多條山脈,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技術難度大。

典型例題十:(2018·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

近年來,在旅遊景區玻璃棧道開始興起。在河北邯鄲武安市境內的東太行山風景區,是一處集太行山雄、奇、險、峻和巧石、雲海、清幽、變幻於一體的山嶽型自然景區。東太行山最高海拔1428米,東太行玻璃棧道建在海拔1180米的龍頭崖山腰處,玻璃棧道全長266米,寬2米,棧道圍繞山體而建,腳下就是絕壁天險、萬丈深淵。邁步在玻璃上時有破碎的聲音,並且看到玻璃的裂紋慢慢裂開,其實這都是具有人體感應功能的碎化玻璃。

(1)試分析東太行山風景區興建玻璃棧道的原因。

(2)各景區紛紛興建玻璃棧道對旅遊業有什麼不利影響?

參考答案:

(1)玻璃工藝和技術水平提高;玻璃棧道可全方位觀景,視野更開闊玻璃棧道具有刺激、驚險、獵奇的旅遊體驗;玻璃棧道開闢了新景點,豐富了旅遊資源;玻璃棧道可解決景區擁堵問題,增加環境承載力(答對三點即可)(2)破壞景區的自然美感;存在安全與維護問題;產品雷同容易帶來審美疲勞(答對兩點即可)

典型例題十一:(2019·廣東高考模擬)(地理——選修3:旅遊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穿越我國華北地區,沿南北走向,串聯京、晉、冀、豫四大省(市),全長約為2 200 km,是華北民眾走向自然荒野的最近平臺。太行山步道沿線,有眾多罕見的峽谷群。步道全程途經或鄰近分布有35處森林密集分布的自然保護區。這些自然保護區自然荒野原貌保存完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步道山西段的最北端,是聞名全國的佛教聖地五臺山。下圖示意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路線圖。

(1)說明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的主要旅遊價值。

(2)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請提出應對措施。

參考答案:

(1)旅遊資源品位高,類型多樣,集群狀況好;具有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體驗價值。

(2)控制流量;增加安全防護設施;設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導人員。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中國地理小區域——南海
    (1)描述我國南海區域地理位置的特點。(2)簡述我國南海區域經濟發展的優勢地理條件。(3)簡述紅樹林的生態效益。(4)三沙市海域廣闊,但陸地面積小,該市以永興島為「試驗田」填海造陸,對此你怎麼看?請說明理由。
  • 小區域氣候分析——新加坡
    我們拒絕枯燥只想給你帶來最富有趣味的地理我們提供平臺給你另外一種途徑親近地理讓地理走進你我的生活
  • 中國地理小區域——秦嶺
    (5)簡述西成高鐵全線開通運營的地理意義參考答案:(1)水田農業與旱地農業的分界線;秦嶺以南以米飯為主,秦嶺以北以麵食為主;秦嶺以南民居牆體薄、屋頂坡度較大、房簷寬、可多面開窗,以北民居牆體厚、屋頂坡度較小、房簷窄、正南正北方位觀強。
  • 中國地理小區域——毛烏素沙地
    材料一 毛烏素沙地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位於陝西省榆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之間,(位於北緯37°27.5′-39°22.5′,東經107°20′-111°30′)。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南部、陝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風沙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東北部,面積達4.22萬平方公裡。
  • 中國地理小區域——阿爾泰山(額爾齊斯河)
    材料二  額爾齊斯河全長4248公裡,在中國境內546公裡,流域面積5.7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多達111億立方米。引額濟克工程(引額爾齊斯河水至克拉瑪依市)完工通水,給炎熱乾旱的戈璧石油城克拉瑪依市,帶來清涼和希望。
  • 中國地理小區域——東南丘陵
    (3)比較黃土高原與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在地理背景上的差異。(4)分析在南方低山丘陵區的農村推廣使用沼氣對農業生產、生活及生態的意義。參考答案:(1)自然因素:土質疏鬆,易被侵蝕;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少。人為因素:不合理的輪荒耕作制度及工程建設破壞植被。
  • 中國地理小區域——蘭陽平原
    《高考地理小專題100例(自然地理)》目錄
  • 新鄉寶泉景區榮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
    近日,新鄉寶泉景區大峽谷榮登《中國國家地理》雜誌2017年11月月刊封面。《中國國家地理》是我國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誌,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
  • 中國地理小區域——山東半島
    同時,由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牽頭成立了中國海水雜交稻產業聯盟。山東半島海洋科技實力雄厚,擁有多所海洋大學和國家級科技研究院。青島有50萬畝鹽鹼地,又環擁膠州灣。下圖為2010青島膠州灣附近地區各類溼地分布圖。(1)分析青島膠州灣鹽田曬鹽的季節,並說明理由。(2)推測海水稻的獨特習性並評價發展海水稻生產的積極意義。
  • 新鄉輝縣風景登上《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一道彎風景 郭宇 攝本報訊 (記者 張延) 新鄉南太行風景以山險水秀聞名於世,但很多人還不知道,這裡還是中國曲流峽谷(簡稱曲峽)密集地帶。剛剛出版的11月份的《中國國家地理》封面選用的就是輝縣寶泉一道彎照片。《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 中國地理小區域——臺東縱谷平原
    適用對象:高二,高三全體學生,高中地理老師,地理旅遊愛好者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如涉及侵權,請留言處理。
  • 世界地理小區域——埃及
    材料: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圖;尼羅河下遊的景觀示意圖(l)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下表中的兩個象形文字,代表帆船不同的航行方向,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特徵,填寫下表。(2)填寫下表,分析古埃及民居特徵的地理背景。
  • 中國地理小區域——寧夏平原
    請從自然地理角度說明其原因。(3)說明寧夏平原引黃河水發展灌溉農業的地形條件。(4)分析寧夏平原發展灌溉農業對黃河的影響。材料二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中國內陸,為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在400mm以下,降水自南向北遞減。春小麥-向日葵複種是寧夏平原農業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治理土地退化的有效方法。(1)分析寧夏平原灌渠縱橫的原因。
  • 中國地理小區域——河套地區
    (1)簡要敘述河套平原的地理位置。歸納河套平原年降水量的時空分布特點。(2)分析河套平原成為「塞上糧川」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條件。(3)河套平原的農業生產,需要面對哪些自然災害和生態環境問題。(4)圖中西部的磴口縣建有大型風力發電廠,分析其建廠的優越條件。
  • 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濟源段建設紀實
    2017年11月,國家林業局公布第一批國家森林步道名單,分別是秦嶺、太行山、大興安嶺、羅霄山、武夷山5條國家森林步道。濟源被確定為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南起點。2018年12月,在廣州召開的「2018中國森林旅遊節」上,濟源作為全國唯一代表,對步道規劃建設進行了推介。
  • 中國地理小區域——崑崙山脈
    為塔裡木河上源地區,該區分布有現代冰川428條,冰川總面積1821.70km2,是中國境內喀喇崑崙山冰川發育的高度密集地,該地區群峰矗立,珠峰K2海拔8611m,處於西風環流控制區。該地區的巨大山勢條件和高山冷儲作用,以及高大山體截留高空水汽的能力,使得高山上的降水隨海拔升高而遞增,為冰川發育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物質來源,形成了形態多樣,發育規模大小不等的現代冰川。
  • 中國地理小區域——臺灣島
    參考答案:(1)位於低緯度(位於亞熱帶和熱帶);熱量充足;四周臨海;成為海上交通要道(海運條件優越)(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溫暖溼潤(光熱充足)、水源豐富等
  • 太行山還向我們展示了什麼?
    攝影/李峰 太行山是華北平原的母地 中國最主要的地貌構架,是由西向東漸次降低的三級地形階梯。地理地貌學家曾昭璇先生還把中國地貌更簡單地分為高原中國和低地中國兩部分,這兩部分的界線剛好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此線以西,為內蒙古高原、山西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以至更高的青藏高原;此線以東,為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這一線幾乎縱貫中國南北的山系,與被稱為中國中央山脈的秦嶺—大別山山系,正好呈十字交叉,從而構成了中國地貌的主要骨架。
  • 河北保定最綠的縣,被稱為太行山深處的香格裡拉,特產大棗
    河北的大城市之一保定市,地處太行山腳下。而在保定的最西邊,太行山腹地,有一個被稱為「京津西花園」、保定最綠的縣、太行山深處的香格裡拉,它就是今天要說的阜平縣。阜平縣是一個山區縣,西與山西省接壤,全縣人口僅約21萬。
  • 中國地理基本知識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增加基礎地理知識模塊,其次了解地理也有助於我學習其他知識,例如知曉地理對學習歷史就很有幫助,腦子中會有一幅圖,有一種胸有天下的感覺哈哈,很有趣。本文脈絡:中國省份地圖:一幅畫中國山脈地圖:山脈是很多地理現象的部分原因,例如溫度帶、降水量、三級階梯、季風、高原等等和山脈有關的地理知識:三大階梯、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五大平原、三大丘陵、溫度、降水河流、湖泊、領海、半島、爭議領土、時差等知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