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倉有個展館裡可以探秘蠶寶寶的成長,你願意去嗎?

2020-12-16 太倉融媒

蘇州是全國著名的絲綢之鄉,

是我國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發源地之一,

蠶桑生產歷史悠久,

蠶業文化源遠流長,

而種桑養蠶是太倉老閘地區的農家傳統,

以前住在七浦塘畔的人家,

幾乎家家戶戶種桑養蠶,

蠶寶寶不但讓農民得到了實惠,

也讓當時的孩子們學到了不少生物知識。

近日,

九曲小學老閘校區建起了一個

約400平方米的「絲路文化館」。

讓學生們在學習和實踐中

探秘和了解我國古絲綢之路

及蠶寶寶的成長曆程。

九曲小學老閘校區相關負責人告訴小編,

學校在分析周邊資源及學生需求的基礎上,

著手開發「蠶桑文化」校本課程,

讓學生做一名小小養蠶人、小小印染工。

通過親身體驗,

讓孩子們步入蠶寶寶的世界,

領略蠶桑文化的魅力。

這個「絲路文化館」分為主題展示區和養蠶實踐區。

在展示區部分,有介紹蠶文化的「圖書角」,有蠶絲製作農具和蠶絲產品展示,以及「一帶一路」文化背景系列宣傳展板,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中國古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

在養蠶實踐區,數個大匾裡養著許多蠶寶寶,有的正在大吃桑葉,有的開始身體發黃,有的剛好「上山」結繭。而背景牆上,布置的是蠶寶寶的成長過程和蠶絲的用途等宣傳資料,小朋友們可以在與蠶寶寶的親密接觸中,深刻了解桑蠶的成長過程和蠶文化的歷史習俗、風土人情等豐富的知識。

負責該課程的章老師說:

養蠶過程中學生們通過觀察與思考,在探究性學習中,了解蠶寶寶的生長習性,在實踐中了解桑樹的種植方法,學會辨別桑葉,更主要的是在活動中學會交往與合作,學會關心欣賞他人,珍愛生命,享受成長的快樂。

學生們對蠶寶寶很感興趣,

有些學生還為此「入了迷」。

張婭婷同學是學校養蠶興趣小組的重要成員,她把蠶寶寶每天的生長變化寫成了一本「養蠶日誌」,蠶寶寶每天的長度、蛻變時間和吃食、排洩情況都一一記錄在冊,當蠶寶寶結了彩色的繭,她就欣喜地拿到學校和同學們分享喜悅。

高文昊同學每天都把自己的養蠶心得匯報給老師,還不停地詢問養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了解了許多養蠶採桑葉方面的知識。

這個「絲路文化體驗館」真是棒棒的!

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熱愛探索的興趣,

並且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邊養蠶,邊觀察,邊學習,

真是不可多得的體驗。

你們學校也有這樣寓教於樂的小課堂嗎?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太倉日報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太報融媒記者:姚建平 文/圖/視頻 陳乙川/剪輯】

【編輯:未來】

相關焦點

  • 七彩童年:你的文具盒裡養過蠶寶寶嗎?
    大概是二年級的時候吧,姑姑給奶奶送了幾十條蠶寶寶。那年,姑姑不知道在誰家裡弄來的蠶寶寶,但是自己又忙,沒時間養。養過蠶寶寶的都知道,蠶寶寶要不停的吃桑葉,才能長成大蠶,正巧我家門口就有一株很大的桑樹,姑姑就把蠶寶寶都送過來了。
  • 扮演蠶寶寶來「遊園」,這樣的學科測評全校人人愛
    「丁丁養了一些蠶寶寶,期間,他進行了記錄:第一階段共吃桑葉25克,第二階段共吃桑葉80克,你能根據以上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列式解答嗎?」「請你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你心中的蠶寶寶是什麼樣子的?」
  • 蠶寶寶
    河南商報小記者 金水區緯五路一小四(2)班 李晨溪  我家養了許多寵物,可我最喜歡的就是蠶。   蠶長得很可愛。蠶的全身是白色的,它有三對小前爪,四對後爪。它的後爪大,前爪小。而它的爪子都很有黏性,這應該就是為什麼很難把它從葉子上弄下來的原因吧。它爬行的樣子非常有趣。它的最後一對爪子先往前挪,然後,其他的爪子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對一對地往前挪,讓人覺得又滑稽,又好笑。  蠶也會拉屎,可是它的屎卻對我們有著很大的作用。蠶屎也叫蠶沙。蠶沙黑黑的,短短的,胖胖的。
  • 蠶寶寶的一生
    你小時候養過蠶嗎?那時候,可沒有這些五顏六色的蠶繭 手捧著一盒盒蠶寶寶,孩子們很興奮,他們要回家親自養。但是,養過這些小蠶後,他們也許就會慢慢懂了。 絲綢是我國一大特產,因其華美輕軟的質地,頗受海內外人士喜愛。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你了解蠶的一生嗎?在這個明媚的春天,一群孩子在重慶蠶科院的科普教育基地裡,見證了蠶寶寶從蠶種孵化到吐絲結繭,最終紡成絲線的全過程。看著這些白乎乎的小生靈,是否勾起了你養蠶寶寶的童年回憶?
  • 「蠶媽媽」教學生感受生命成長
    4月10日,當蠶卵變成白色時,蠶寶寶就孵出來了……」課桌上,還擺放著學生們養蠶時觀察到的蠶的孵化記錄表,每名學生認真記錄了蠶卵孵化蠶寶寶,再到蠶破繭成蝶直至死亡的全過程。等到教授蠶蟲課程時,趙文霞二話沒說網購了蠶卵和桑葉,開始養殖蠶。讓學生記錄蠶的成長養蠶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氣候條件達不到,蠶不會成活。青海的氣候不適宜養蠶,趙文霞遇到了很多困難。 「第一次養的時候,不是很成功,蠶的成活率也不高。
  • 與蠶寶寶爭風吃醋,先下手為強,桑葉紅豆包你吃過嗎
    與蠶寶寶爭風吃醋,先下手為強,桑葉紅豆包你吃過嗎婆婆住的小區裡看到小朋友提著籃子圍住幾棵桑樹,小心翼翼拔桑葉,瞬間時空轉移,咱們誰的小時候也會在春季採桑葉餵蠶寶寶的經歷?今天玩美也手癢,跟小朋友一起採桑葉,有種童年回憶在裡頭。小朋友採桑葉與玩美不同用途。剛長出的嫩葉就像春天給人的感覺「粉綠」咱們不是餵蠶寶寶,而是加入麵粉裡,也94將春天特有的氣息揉進包子皮,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真實上演在早餐餐桌上,與你道聲「早安」春之聲早餐的桑葉紅豆包。
  • 蠶鄉月令丨蠶寶寶等你領回家!和孩子一起探索生命的意義,記錄它們...
    蠶寶寶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天。它把奉獻、執著和價值,濃縮在這短暫的一生裡!從一粒微小的「蠶卵」開始,等候適宜的時節孵化為小小的「蟻蠶」,經歷一次一次的成長蛻變、吐絲結繭,最後成為「蠶蛾」破繭產卵.....
  • 給孩子拍滿月照,為啥攝影師喜歡把娃裹成「蠶寶寶」?恍然大悟
    在這些照片裡,閨蜜看見孩子脖子以下被小毯子、毛巾,或者針織品裹起來,像一件藝術品一樣。雖然,照片拍出來很好看,但是朋友也擔心拍照的過程中,把孩子裹成這樣,萬一傷到孩子了怎麼辦?所以,最後閨蜜給孩子拍的滿月照,就只簡簡單單地給娃穿上好看的衣服,抱著隨意拍幾張就算了。事後,閨蜜還問我,為啥攝影師喜歡把娃裹成「蠶寶寶」?
  • 蠶寶寶作文(精選五篇)
    蠶寶寶特別的愛吃桑葉,幾乎每天都要去採幾片新鮮的桑葉給它們吃,它 們一吃起來不分白天黑夜的,什麼也不做就在桑葉上來回的爬,到這啃幾口,到那啃幾口,也不休息休息!  這幾天它們開始蛻皮了,一個個不吃也不動,就趴在那裡。今天中午它們幾乎全部都蛻完皮了,我覺得它們蛻皮後變大了些,而且背上變得有很多節,每節中間有個黑色的小點點。
  • 「一張」晚秋蠶:細而黑的蠶寶寶正在孵化出殼
    據長輩所說,本地養蠶全年共有四次,分別是「春蠶」、「夏蠶」、「中秋蠶」及「晚秋蠶」。其中,晚秋蠶是今年最後一次,在農曆秋分之前,海鹽通元農家中,開始進行晚秋蠶的相關準備工作,趁著天氣好,提前把家裡的養蠶用具(如蠶扁等)全部洗好曬好。
  • 可愛的蠶寶寶作文(精選4篇)
    我和媽媽一起去採了一堆桑葉,可供蠶寶寶們吃,以免他們被餓死。蠶寶寶終於從卵裡出來了!它剛出生的時候個頭很小,飯量也很小,所以我每天只給它兩三片桑葉就夠了,它的身體是黑色的,就像小螞蟻一樣。由我精心餵養了一段時間,蠶寶寶慢慢長大了,它脫了第一次皮,所以黑色的皮膚也變成了白色,每次當蠶寶寶吃桑葉的時候,我總能聽見沙沙沙的聲音,看著它們吃的那麼香,我很高興。接著蠶寶寶又脫了三次皮。
  • 蠶寶寶吃了石墨烯之後 竟吐出了「超強」絲
    給蠶寶寶餵食石墨烯或者單壁碳納米管後,其吐出的蠶絲韌性增加了一倍,碳化蠶絲的電導率高出10倍。這種「超強」蠶絲可應用在耐久防護織物、可生物降解的醫學植入物及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每個愛自然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養蠶的經歷。嫩綠的桑葉,白胖的蠶寶寶,結在掃把上花生大小的蠶繭,成為了兒時記憶裡快樂的片段。
  • 蠶寶寶沒桑葉吃 花開了蜜蜂「缺席」
    「遠赴」崇明尋桑葉雷小姐幼年時曾養過蠶,那時她家後院有一棵桑樹,從來沒有為桑葉來源煩惱過,附近鄰裡有養蠶的也常到她家來採桑葉。後來搬進了高層商品房,養蠶的事就中斷了。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雷小姐又買了些蠶寶寶回來,想重溫兒時的記憶,那時她認為桑葉總有辦法解決,偌大個街道社區還找不到幾棵桑樹嗎?
  • 寶寶去哪兒?幫寶適研發中心科技探秘之旅!
    寶寶去哪兒?幫寶適研發中心科技探秘之旅!   2015-06-01 16:42: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六一「兒童節要來了,想好要帶寶寶們去哪兒了嗎?  寶潔研發中心大樓  幫寶適研發中心科技探秘,「全球好尿褲「研發不簡單  對於新生代的奶爸辣媽們來說,紙尿褲不僅是他們不可或缺的「育兒神器」,更是寶寶成長中最親密的「好夥伴」,為了讓大家更近距離了解這位好夥伴的科技秘密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蠶寶寶以吃桑葉為主,大約3天後便開始蛻皮,蛻皮時會有一天的時間不吃也不動,我們稱之為『休眠'.經過這次』休眠『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蛻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再次蛻皮後進入第三齡。第四次蛻皮又稱』大眠『,』大眠『後就進入第五齡,再吃一周桑葉變成熟蠶,便可以上簇結繭了。」
  • 怕蠶寶寶「睡不著」編搖籃曲
    「秒光」,養蠶日記持續徵集中  怕蠶寶寶「睡不著」 有個小朋友編了首搖籃曲  本報記者 林曉瑩 本報實習生 王丹情  張皓怡小朋友創作的蠶寶寶搖籃曲  上周,時值浙江理工大學120周年校慶倒計時200天,學校和錢江晚報共同推出了蠶寶寶「思思」認養活動。
  • 桑樹生病蠶寶寶沒"飯"吃 蠶農不得不去外地購買桑葉
    浙江在線10月26日訊最近,臨海白水洋鎮岙口村養蠶農戶楊金定很頭疼,因為自家的桑樹得了病,植株矮小,葉片萎縮、變黃,根本不能給蠶寶寶當糧食。  楊金定遇到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據了解,今年在白水洋鎮的岙口村和環溪口村兩大蠶桑主產區,桑樹出現矮縮現象非常普遍。  因為桑葉產量下降,很多蠶農都不得不去外地購買桑葉。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華北首個蠶桑文化園,就在山西陽城這裡,好多人爭相目睹蠶寶寶!
    遊覽大好河山,享受美好生活,今天,朦朧夢客帶你繼續我們的旅行探索。禹珈豪蠶桑文化園,(蠶桑研學蠶寶寶領養項目),試運營儀式順利舉行啟動儀式10月5日上午9點,禹珈豪蠶桑文化園鑼鼓喧天,拉開了禹珈豪蠶桑文化園(蠶桑研學、蠶寶寶領養項目)試運營儀式的序幕。
  • 東江「蠶寶寶」難抵酷暑病夭
    還有幾天就可以上蔟結繭了,但「蠶寶寶」卻騷動不安,到處亂爬,甚至拒絕食桑而死亡,蠶頭數日漸銳減。眼下,金城江區東江鎮的蠶農手裡最忙的活不是採桑餵蠶,而是揀死蠶餵魚。這批蠶是否還有收成?    永興村拉垮屯村民蘭美核第6批養0.5張蠶,分為兩邊在一樓客廳飼養,靠正門這邊的蠶寶寶死亡率大大超過另一邊。蘭美核邊撿死蠶邊說,這幾天每天都撿得2個塑膠袋(至少700條)死蠶,正門這邊佔了其中的1袋半。同在客廳飼養,卻出現死亡比率不一致,蘭美核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