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蠶寶寶來「遊園」,這樣的學科測評全校人人愛

2020-12-16 騰訊網

「丁丁養了一些蠶寶寶,期間,他進行了記錄:第一階段共吃桑葉25克,第二階段共吃桑葉80克,你能根據以上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列式解答嗎?」「請你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你心中的蠶寶寶是什麼樣子的?」……臨近期末,上海福山花園外國語小學的教室裡熱鬧非凡——一、二年級的孩子們,頭戴蠶寶寶的頭飾,手戴手環,變身一隻只可愛的蠶寶寶開始了「遊園會」。

期末,不少小學低年級以遊園會的形式來測評一個學期的學科的學習情況。但以角色扮演引入,以戲劇效果貫穿,讓孩子們跟著蠶寶寶成長「一生」的情境走完語數英音體美的測評路線,在福山花園外國語小學,則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遊園會」的主場,設在學校的跨學科探究課堂——自然筆記教室裡,這裡原本就是一個有關蠶寶寶成長的微型博物館:學生們沿著地上的腳印,開始了「蠶寶寶」的一生。

「帶著蠶寶寶去玩詩歌摩天輪吧,請你背背《小池》、《尋隱者不遇》好嗎?」「請你幫助蠶寶寶朗讀這句英文語句好嗎?」「請你當小老師,教蠶寶寶學計算吧……」教室被分成各個區域,各個學科的老師在那裡等待著小蠶寶寶們,請他們過關斬將,攻克一個個關卡。

這是福山花園外國語小學一二年級的老師們為孩子們精心準備的各個環節。「保護低段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保證家長在遊園活動中的共同參與,本學期的各科線下測評以親子互動的形式引入蠶寶寶成長情景,注重活動過程中孩子互動交流、團結協作、主動參與、樂於表達以及思維品質等方面的觀察,」負責課程設計的鄭汝潔老師介紹說,「我們努力做到測評過程既關注學生一學期的學業成果,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孩子在愉悅氛圍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我成就感。」

一(2)班的俞天辰玩得好開心,他說:「我本來以為只是去每個教室串門進行測評,沒想到是在這麼大的一個地方進行遊園會。」戴子程最開心的,則是在所有闖關結束之後,和同學們一起看《蠶寶寶》的一生的紀錄片。

據了解,學校從三年級開始,就將展開「自然筆記」的跨學科學習,而蠶寶寶就是自然筆記的「小主角」。「自然筆記用筆記的方式融合小學各學科,讓學生通過探究蠶寶寶的生命周期,運用各種學科知識來解釋『春蠶』的生命現象」鄭汝潔介紹說,在這次遊園會的最後,會讓一二年級的學生遊覽教室裡蠶寶寶的標準和課程展示,為的是讓孩子們對於蠶寶寶有個比較深刻的印象,未來在三年級的時候,就可以做好更好的準備。

相關焦點

  • 蠶寶寶
    河南商報小記者 金水區緯五路一小四(2)班 李晨溪  我家養了許多寵物,可我最喜歡的就是蠶。   蠶長得很可愛。蠶的全身是白色的,它有三對小前爪,四對後爪。它的後爪大,前爪小。而它的爪子都很有黏性,這應該就是為什麼很難把它從葉子上弄下來的原因吧。它爬行的樣子非常有趣。它的最後一對爪子先往前挪,然後,其他的爪子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對一對地往前挪,讓人覺得又滑稽,又好笑。  蠶也會拉屎,可是它的屎卻對我們有著很大的作用。蠶屎也叫蠶沙。蠶沙黑黑的,短短的,胖胖的。
  • 蠶寶寶的一生
    你小時候養過蠶嗎?那時候,可沒有這些五顏六色的蠶繭 手捧著一盒盒蠶寶寶,孩子們很興奮,他們要回家親自養。但是,養過這些小蠶後,他們也許就會慢慢懂了。 絲綢是我國一大特產,因其華美輕軟的質地,頗受海內外人士喜愛。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你了解蠶的一生嗎?在這個明媚的春天,一群孩子在重慶蠶科院的科普教育基地裡,見證了蠶寶寶從蠶種孵化到吐絲結繭,最終紡成絲線的全過程。看著這些白乎乎的小生靈,是否勾起了你養蠶寶寶的童年回憶?
  • 蠶寶寶吃了石墨烯之後 竟吐出了「超強」絲
    給蠶寶寶餵食石墨烯或者單壁碳納米管後,其吐出的蠶絲韌性增加了一倍,碳化蠶絲的電導率高出10倍。這種「超強」蠶絲可應用在耐久防護織物、可生物降解的醫學植入物及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中。每個愛自然的孩子,可能都有過養蠶的經歷。嫩綠的桑葉,白胖的蠶寶寶,結在掃把上花生大小的蠶繭,成為了兒時記憶裡快樂的片段。
  • 七彩童年:你的文具盒裡養過蠶寶寶嗎?
    大概是二年級的時候吧,姑姑給奶奶送了幾十條蠶寶寶。那年,姑姑不知道在誰家裡弄來的蠶寶寶,但是自己又忙,沒時間養。養過蠶寶寶的都知道,蠶寶寶要不停的吃桑葉,才能長成大蠶,正巧我家門口就有一株很大的桑樹,姑姑就把蠶寶寶都送過來了。
  • 可愛的蠶寶寶作文(精選4篇)
    我和媽媽一起去採了一堆桑葉,可供蠶寶寶們吃,以免他們被餓死。蠶寶寶終於從卵裡出來了!它剛出生的時候個頭很小,飯量也很小,所以我每天只給它兩三片桑葉就夠了,它的身體是黑色的,就像小螞蟻一樣。由我精心餵養了一段時間,蠶寶寶慢慢長大了,它脫了第一次皮,所以黑色的皮膚也變成了白色,每次當蠶寶寶吃桑葉的時候,我總能聽見沙沙沙的聲音,看著它們吃的那麼香,我很高興。接著蠶寶寶又脫了三次皮。
  • 「一張」晚秋蠶:細而黑的蠶寶寶正在孵化出殼
    據長輩所說,本地養蠶全年共有四次,分別是「春蠶」、「夏蠶」、「中秋蠶」及「晚秋蠶」。其中,晚秋蠶是今年最後一次,在農曆秋分之前,海鹽通元農家中,開始進行晚秋蠶的相關準備工作,趁著天氣好,提前把家裡的養蠶用具(如蠶扁等)全部洗好曬好。
  • 蠶寶寶生病,千戶蠶農絕收
    自9月28日發現蠶寶寶生病以來,大規模的病害仍在不斷蔓延。村民們介紹,他們養了20多年的蠶,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病害,懷疑蠶種質量有問題。    肥西縣蠶桑生產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不止一個品種出現了病害,受損農戶有1000多戶。根據專家論證,由於今年肥西地區受到冷空氣影響,前段時間氣溫一直很低,蠶桑才出現了大規模病害。
  • 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
    蠶寶寶也叫桑蠶、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桑葉為食,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和生理機能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吧!蠶寶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細粒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當溫度升高了蠶卵就開始發育,經過7-15天,當蠶卵變得透明並可以看到裡面的輪廓,就表示蠶寶寶快要出來了!(圖:蠶寶寶的卵)
  • 蠶寶寶作文(精選五篇)
    蠶寶寶的一生要褪四次皮,每褪一次皮,都會變白變大。等這些蠶寶寶褪完皮後,它們開始不吃桑葉了。你別以為它們生病了,其實是要吐絲做繭了。它們可害羞了,用吐出來的絲把自己緊緊地 包圍起來。做成一顆白白的,橢圓形的繭。這時候,它在裡面變成了蠶蛹,最後,蠶蛹變成 了蠶蛾,破蠶而出。  蠶的一生很短暫,一共只有四十多天。
  • 臺灣生活:來宜蘭農場餵蠶寶寶、還能自己採桑葚
    想要採桑葚就來匏侖農場吧!桑葚採收季。北臺灣最大的育蠶生態農場現正試營運中,為了讓小朋友們能夠更加貼近大自然,入園一律不需門票,免費參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的「匏侖蘭陽絲綢農場」入園採區預約制,民眾在農場內不僅可以觀察蠶寶寶還可以採桑葚,農場內有些園區尚未完工,未來還會有可愛動物區,宜蘭ㄚ欣的美食日誌就在社團中帶領大家去匏侖農場玩一天,體驗大自然!▲匏侖農場一片綠意盎然,農場內有許多主題生態園區,小朋友們在這裡一定可以玩得很開心。匏侖農場現正式營運中,免費入園參觀,未來還會有可愛動物區。
  • 看「蠶寶寶」動手DIY蠶繭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來廣東科學中心科技影院和「蠶寶寶」約會!8月31日,廣東科學中心、廣東省農科院將聯合舉辦「我家後院的農產品」系列科教活動第二期活動,現場將有不同生長期的「蠶寶寶」亮相,並為小朋友們送上新奇、有趣的科學體驗。
  • 【學校活動】樂學迎新年 青鳥把春報 ——「創美五育賀新禧 幸福青鳥迎大運」樂考嘉年華暨2021元旦迎新遊園活動
    我們開展了「創美五育賀新禧 幸福青鳥迎大運」為主題的第二屆全學科專項測評樂考嘉年華暨2021元旦遊園活動。      元旦,年之初始。揮別舊歲,萬象更新。      校園內外,全體教師員工齊心協力,用傳統元素裝扮校舍。一串串燈籠,一幅幅春聯。放眼皆是熠熠中國紅,拳拳青臺心。      教室前後,師生家長齊上陣。
  • 在杭州養10條蠶寶寶至少花2500元?家長崩潰!
    據我知道,一條蠶寶寶一生要吃一斤左右的桑葉,按照這樣計算,養十條蠶寶寶光桑葉就需要2500元!」 前兩天,杭州城南某公辦小學王媽媽急急忙忙發朋友圈——「萬能的圈,誰有桑葉能支援一下,蠶寶寶快餓死了」。 王媽媽說,半個月前,兒子從學校的童貿節上買回來四五條蠶寶寶。一盒蠶寶寶隨贈了一包桑葉,大概二十來片。兒子很上心,每天到家清理蠶寶寶的窩。過了一個多星期,蠶寶寶個頭大了不少,長到三四釐米,眼看桑葉快吃完,王媽媽開始著急了。
  • 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蠶寶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蠶寶寶   設計思想   絢麗多彩的中國絲綢,一直為古今中外人們所讚頌。
  • 桑樹生病蠶寶寶沒"飯"吃 蠶農不得不去外地購買桑葉
    浙江在線10月26日訊最近,臨海白水洋鎮岙口村養蠶農戶楊金定很頭疼,因為自家的桑樹得了病,植株矮小,葉片萎縮、變黃,根本不能給蠶寶寶當糧食。  楊金定遇到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據了解,今年在白水洋鎮的岙口村和環溪口村兩大蠶桑主產區,桑樹出現矮縮現象非常普遍。  因為桑葉產量下降,很多蠶農都不得不去外地購買桑葉。
  • 彼爾百科|把蠶寶寶變成絲綢,總共分幾步?
    所以今天,彼爾就來和大家聊聊關於蠶寶寶的冷知識。一隻蠶的一生,細細想來,可謂傳奇。從極小白色的卵中,生出不及米粒大的黑點,沒日沒夜地吃著桑葉,中間艱難地褪去幾層皮,慢慢變成白的幾乎透明的大蟲。按說,這個時候,傳宗接代,留下基因,與絕大多數的生物比起來,也算是完整的一生。
  • 特別尋人啟示 濟南市一幼兒園為蠶寶寶尋找主人
    齊魯網教育頻道5月22日訊(通訊員 劉健)5月 16日下午,濟南市槐蔭區實驗幼兒園童心園班的的小朋友們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來到了和諧廣場,為自己養大的蠶寶寶尋找新的主人。
  • 東江「蠶寶寶」難抵酷暑病夭
    還有幾天就可以上蔟結繭了,但「蠶寶寶」卻騷動不安,到處亂爬,甚至拒絕食桑而死亡,蠶頭數日漸銳減。眼下,金城江區東江鎮的蠶農手裡最忙的活不是採桑餵蠶,而是揀死蠶餵魚。這批蠶是否還有收成?    7月26日,金城江區農業局蠶業專家現場會診: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加上蠶農管護不善,致使東江鎮「蠶膿病」爆發、流行。    蠶農忙撿蠶屍餵魚    作為金城江區重點種桑養蠶基地之一,東江鎮永興、裡仁村的蠶農經過多年實踐,掌握了一定的養蠶技術。近年來,蠶農雖也偶遇蠶發病死亡現象,但極少有「蠶膿病」爆發和流行。
  • 蠶鄉月令丨蠶寶寶等你領回家!和孩子一起探索生命的意義,記錄它們...
    蠶寶寶小課堂   蠶寶寶的生活習性: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蠶寶寶的生活環境:不喜歡曬太陽,溫度在20~30℃,塑料或木質的盒子裡。   蠶寶寶喜歡吃的食物:桑葉。   (注意:桑葉使用前需要用紙巾擦拭乾淨,吸乾水分,不然蠶寶寶吃了會拉肚子的哦。每天用幾張桑葉,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裡冷藏保鮮。)   蠶寶寶會蛻皮:經過一次蛻皮後,就是一齡幼蟲,幼蟲脫一次皮就算「增大一歲」啦,蠶寶寶一生共要蛻皮四次。   蠶寶寶會結繭:四次蛻皮後再過7-10天,蠶寶寶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發亮,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結繭。
  • 怎樣給蠶寶寶製作一個家,滿足蠶寶寶的生活條件?答案在這裡
    小蠶籠箱密閉育是根據小蠶生理特點,結合目前農村養蠶面廣、分散、條件差、技術落後的實際情況,由西南農業大學研究出的一種養蠶新方法。它的特點是保溫、保溼、保鮮,給桑,除沙次數少,省工、省葉,蠶兒生長發育齊,防鼠防害,收蟻結繭率高。該法所需設備簡單,成本低,便於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