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尋人啟示 濟南市一幼兒園為蠶寶寶尋找主人

2020-12-16 齊魯網

     齊魯網教育頻道5月22日訊(通訊員 劉健)5月 16日下午,濟南市槐蔭區實驗幼兒園童心園班的的小朋友們在老師和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來到了和諧廣場,為自己養大的蠶寶寶尋找新的主人。

     在春末夏初來臨之際孩子們開展了「我的發現」的主題活動。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觀察意識,濟南市槐蔭區實驗幼兒園童心園班的小朋友們開展了養蠶活動,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引導幼兒認識蠶的一生,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體驗社會實踐活動的樂趣。

     「你知道蠶寶寶一生的變化嗎?我們可清楚的很呢!」一位小朋友驕傲的說。孩子們從蠶卵開始就精心養護蠶寶寶,看著它們從一個個的蠶卵變成一齡蠶二齡蠶,直到長成現在白白胖胖的樣子。在活動中孩子了解了自己神聖而又艱巨的職責,作為蠶寶寶的小主人,每天給它們餵新鮮的桑葉,收拾它們的家,讓它們有一個乾淨清潔的生存環境,這樣它們才會開開心心無憂無慮的成長。

     從最初的害怕不敢接近到後來變成了親密夥伴,能細心的照顧這些弱小的生命。孩子們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小皇帝,搖身變成了有責任心、有愛心的「小家長」,再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向來往的行人詳細介紹蠶寶寶一生的變化,這些讓家長們都大吃一驚。正是在這樣貼近生活的實踐活動中,孩子們一步步的變得大方、自信。家長對於此次活動也是非常支持,他們仍然期待著第二次、第三次的愛心傳遞活動。現在,孩子們正行走在傳遞愛心與責任的路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蠶寶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蠶寶寶   設計思想   絢麗多彩的中國絲綢,一直為古今中外人們所讚頌。
  • 蠶寶寶
    河南商報小記者 金水區緯五路一小四(2)班 李晨溪  我家養了許多寵物,可我最喜歡的就是蠶。   蠶長得很可愛。蠶的全身是白色的,它有三對小前爪,四對後爪。它的後爪大,前爪小。而它的爪子都很有黏性,這應該就是為什麼很難把它從葉子上弄下來的原因吧。它爬行的樣子非常有趣。它的最後一對爪子先往前挪,然後,其他的爪子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對一對地往前挪,讓人覺得又滑稽,又好笑。  蠶也會拉屎,可是它的屎卻對我們有著很大的作用。蠶屎也叫蠶沙。蠶沙黑黑的,短短的,胖胖的。
  • 「一張」晚秋蠶:細而黑的蠶寶寶正在孵化出殼
    「一張」晚秋蠶9月21日傍晚,期待已久,村裡終於下發了之前已預訂的一整盒(專用木質網盒)家蠶卵。在本地農村,大家都稱這一盒叫「一張」,用張數多少來表示養蠶的數量。當晚,蠶卵均還沒有孵化出來,就要馬上把它們從專用盒內取出來,鋪開放在大蠶扁中,並用小扁罩住,上面用厚布遮起來,以保持黑暗環境。聽長輩們說,這種做法很有講究,能延緩那些原本要先出來的蠶寶寶的孵化出殼速度。
  • 濟南市育賢第一幼兒園舉行第一屆親子自製圖畫書評比活動
    2013年5月10日周五下午,濟南市育賢第一幼兒園舉行了第一屆自製圖畫書評比活動,意在鼓勵每個家庭,通過親子閱讀、親子合作共同製作出一本屬於自己家庭的圖畫書,這一本本自製圖畫書,鍛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拉近了親子距離,拓寬了閱讀視野,從而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 蠶鄉月令丨蠶寶寶等你領回家!和孩子一起探索生命的意義,記錄它們...
    「春蠶化生,蕞而微蟲,春蠶何取,一桑始終,春蠶春蠶,萬世可風。」蠶寶寶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天。它把奉獻、執著和價值,濃縮在這短暫的一生裡!從一粒微小的「蠶卵」開始,等候適宜的時節孵化為小小的「蟻蠶」,經歷一次一次的成長蛻變、吐絲結繭,最後成為「蠶蛾」破繭產卵.....
  • 蠶寶寶作文(精選五篇)
    篇一:蠶寶寶  今年春天家裡養了十二隻蠶寶寶,它們剛出生的時候是個小小的黑粒子,後來慢慢的變成了白白胖胖的摸樣像個白色的大青蟲
  • 蠶寶寶的一生
    你小時候養過蠶嗎?那時候,可沒有這些五顏六色的蠶繭 手捧著一盒盒蠶寶寶,孩子們很興奮,他們要回家親自養。但是,養過這些小蠶後,他們也許就會慢慢懂了。 絲綢是我國一大特產,因其華美輕軟的質地,頗受海內外人士喜愛。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你了解蠶的一生嗎?在這個明媚的春天,一群孩子在重慶蠶科院的科普教育基地裡,見證了蠶寶寶從蠶種孵化到吐絲結繭,最終紡成絲線的全過程。看著這些白乎乎的小生靈,是否勾起了你養蠶寶寶的童年回憶?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
    蠶寶寶也叫桑蠶、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桑葉為食,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和生理機能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吧!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變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她便開始脫皮。蠶就眠時不吃不動,表面是睡眠,實際是脫掉舊皮,換上新皮以繼續生長。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鄭美蓉說,其實每年可以餵四次蠶,除了春蠶和秋蠶,中間還有夏蠶和中秋蠶,但是由於夏蠶和中秋蠶餵起來特別麻煩,大家這幾年都只餵春蠶和秋蠶。「一方面是因為天氣熱、下雨多,蠶寶寶很容易生病。另一方面是因為春蠶之後剪了桑枝,等到養夏蠶和中秋蠶的時候,只能採下面長出的小葉子,特別麻煩。」鄭美蓉說,雖然今年的天氣偏旱,但是整體來說還不錯,挺適合蠶寶寶生長。
  • 臺灣生活:來宜蘭農場餵蠶寶寶、還能自己採桑葚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的「匏侖蘭陽絲綢農場」入園採區預約制,民眾在農場內不僅可以觀察蠶寶寶還可以採桑葚,農場內有些園區尚未完工,未來還會有可愛動物區,宜蘭ㄚ欣的美食日誌就在社團中帶領大家去匏侖農場玩一天,體驗大自然!▲匏侖農場一片綠意盎然,農場內有許多主題生態園區,小朋友們在這裡一定可以玩得很開心。匏侖農場現正式營運中,免費入園參觀,未來還會有可愛動物區。
  • 看「蠶寶寶」動手DIY蠶繭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來廣東科學中心科技影院和「蠶寶寶」約會!8月31日,廣東科學中心、廣東省農科院將聯合舉辦「我家後院的農產品」系列科教活動第二期活動,現場將有不同生長期的「蠶寶寶」亮相,並為小朋友們送上新奇、有趣的科學體驗。
  • 「尋人啟事」全城尋找有「金」人
    最近菏澤一個樓盤要重金尋人的新聞引起了菏澤市民的熱議。這引發大量網友的關注,這個重金尋人是真實存在的嗎?!小編要劃重點啦!【金府大院重金尋人啦】金府大院全城尋找有「金」人姓名滿足既定要求帶身份證來與金府大院相認,
  • 可愛的蠶寶寶作文(精選4篇)
    它們在繭裡變成蛹,然後變成飛蛾把繭咬開,在我為它們準備的又一個小蔟裡開始產卵,產完卵以後就死了,那些卵就是蠶寶寶的後一代,蠶寶寶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的。  聽媽媽說成語「作繭自縛」就是這樣來的。通過這一次養蠶,我從中學到了生活中的很多常識。我喜歡我的小寵物「蠶寶寶」!  可愛的蠶寶寶作文【二】  我養了九隻可愛的蠶。
  • 蠶的生長過程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
  • 東江「蠶寶寶」難抵酷暑病夭
    還有幾天就可以上蔟結繭了,但「蠶寶寶」卻騷動不安,到處亂爬,甚至拒絕食桑而死亡,蠶頭數日漸銳減。眼下,金城江區東江鎮的蠶農手裡最忙的活不是採桑餵蠶,而是揀死蠶餵魚。這批蠶是否還有收成?今年7月以來,隨著氣溫日益升高,蠶蟲不斷死亡,尤以4、5齡為甚。蠶蟲發病前頭胸昂起,拒絕食桑,繼而死亡。    永興村拉垮屯村民蘭美核第6批養0.5張蠶,分為兩邊在一樓客廳飼養,靠正門這邊的蠶寶寶死亡率大大超過另一邊。蘭美核邊撿死蠶邊說,這幾天每天都撿得2個塑膠袋(至少700條)死蠶,正門這邊佔了其中的1袋半。同在客廳飼養,卻出現死亡比率不一致,蘭美核百思不得其解。
  • 山東省濟南市:上公立幼兒園為啥會這麼難?
    公立幼兒園太搶手  甚至「不敢」公開招生  從去年11月份開始,家住山東濟南槐蔭區的市民王先生就開始為2歲多的女兒尋找合適的幼兒園。「身邊的鄰居、朋友都對我們說,要想給女兒報上公立幼兒園,必須早下手。」可是,由於還不到幼兒園招生的時間,再加上他孩子還不滿3周歲,他附近的兩家公立幼兒園都拒絕了他的要求。
  • 彼爾百科|把蠶寶寶變成絲綢,總共分幾步?
    到了這個時候,才尋找交配對象,完成基因傳遞,迎接生命終結。家蠶的一生會經過卵、幼蟲、蛹、蛾四個形態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 是一種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春暖花開,氣溫回暖時,蠶卵會自動孵出,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呈黑色,身上長滿細毛,我們稱為蟻蠶。蟻蠶在孵出後2-3個小時就可以開始進食桑葉了。
  • 蠶寶寶沒桑葉吃 花開了蜜蜂「缺席」
    然而,對於上海的養蠶者來說,尋找桑葉近年來成了一件非常頭疼的事。小時候後院常見的桑樹,如今在街頭巷尾、公園綠地都遍尋不到,讓養蠶者不得不或網購,或駕車上百裡去郊區採桑葉。園林專家表示,因市民大規模採桑果、桑葉,上海的桑樹逐漸被砍掉,如今園林部門在栽樹時也更傾向「洋樹種」,忽略了桑樹之類的傳統鄉土樹種。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樣性被逐漸破壞,連帶生物群落的多樣性也遭殃。
  • 蠶寶寶吃了石墨烯之後 竟吐出了「超強」絲
    最近,一則來自《科學美國人》雜誌網站的報導,讓蠶寶寶成為了話題的「主角」。報導稱,清華大學研究人員給蠶寶寶餵食石墨烯或者單壁碳納米管後,其吐出的蠶絲更加結實強韌。這種含有碳納米材料的蠶絲可應用在耐久防護織物、可生物降解的醫學植入物及環保型可穿戴電子設備中。被高科技「加持」的蠶寶寶吐出的「超強」蠶絲,或許只有蜘蛛俠噴射的蛛絲能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