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套路」兒子被曝光:有不靠譜的父母,孩子到底有多幸福?

2020-11-19 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薩姐出品


在《幸福三重奏》中,幾對夫妻談到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


萬萬沒想到,抽菸喝酒燙頭的于謙,在教育起孩子來,也是有一套的。

于謙老師淡定地說出了自己的「套路」,從小不管什麼事做得好,都會告訴兒子,你這事做得真棒,將來肯定送你上幼兒園。

結果上幼兒園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哭著回家,就他的兒子是特別高興地去的,直到半年多才反應過來。

有很多網友表示,相比於自己當年不想上幼兒園,被揍一頓,或者被嚇唬「再哭就不要你了」,這樣的「套路」還真挺令人羨慕。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就是孩子成長的空間。

有時候我們真正羨慕一個家庭的時候,未必羨慕的是人家的財力和物質,而是羨慕人家父母的雲淡風輕,羨慕人家孩子擁有的鬆弛感。

的確,孩子有的問題需要重視,可是我們往往發現,越是過分強調,孩子越是出問題。

用沒心沒肺的態度,對待孩子的問題,也許真的是一件好事。


01

我承認,當父母內心有很多恐懼


曾幾何時,焦慮早就成了育兒的代名詞。

孩子的事情,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從衣食住行到教育培養,孩子的一點一滴都能牽動家長的神經。

前幾天,在小區裡看到一幅有意思的畫面。一位奶奶手裡拿著一件外套,在孫子後面追著跑。

孫子大約七八歲的樣子,跑得飛快,眼睛裡還帶著一絲「你追不上我」的狡黠。

這位奶奶一邊跑一邊嘴裡念叨著:這麼冷的天,不穿外套怎麼行,感冒了看誰管你!

像這樣的場景,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甚至我們自己也是「操心過度」的養育者:

「不穿好衣服,被風吹病怎麼辦?」

「不吃飽了飯,長不高怎麼行?」

「一節課學不會,後面都跟不上啊!」

「磨磨蹭蹭地遲到了我看你怎麼辦!」

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會覺得這點小事確實不至於嘮嘮叨叨的。

可真到了自家孩子身上,卻真的很難淡定。

因為我們的內心,都害怕那種「失控」的感覺。過分強調的同時,我們的潛意識在對自己說:這件事可能會引發很多不好的後果,一旦發生,我無法應對。

今年8月,廣東佛山的一位母親報警要舉報自己7歲的女兒,原因是女兒在商場偷了東西。

一開始在母親和店員的盤問下,女兒怎麼也不承認,於是媽媽就「機智」地想到了報警,希望藉此給女兒一個教訓。

在警察的勸說下,女孩終於承認,自己家庭條件不好,不好意思跟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

這位媽媽的做法,就是潛意識非常恐懼的表現。她害怕「小偷針大偷金」的後果實現,害怕自己無法應對種種可能。

事情明明有很多更柔和的方法,卻用在公共場合讓孩子丟臉的方式,這的確能起到震懾作用。

女孩也許以後再也不敢偷東西了,可她也意識到,媽媽根本不會接納自己的錯誤。

一個不能容納孩子錯誤的家庭,就是在擠壓孩子的成長空間。

不能在跌跌撞撞中成長的孩子,會用各種方式「掩飾」自己的錯誤。


02

在夾縫中生活的孩子,如履薄冰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父母過分嚴格的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有一位匿名用戶說,自己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本科上的北大,畢業後在500強工作,後來還去美國名校留學,碩士畢業。

可是他一直被自己的心理問題困擾,嚴重不自信,對自己的評價很低,而且有嚴重的拖延症。

從小父母對他要求非常嚴格,沒有多少溫柔的關愛與鼓勵。

初中第一次學英語,他考了94分,媽媽得知成績後卻把他狠狠罵了一頓。

長大後,他不能接納自己的任何錯誤,不管多麼出色都不敢認可自己。

這是父母帶給他的不安全感,也是他在夾縫中生存的證明。

他從小就知道,父母不能接納自己的錯誤,自己所有的行為,只能在「做得好」、「做得對」這個狹小的範疇進行。

包括他的嚴重拖延症,也是在做「父母期待的我」「真實自我」之間的掙扎。

父母總是過分強調的時候,孩子一邊懼怕犯錯,一邊又「渴望」犯錯。

懼怕的是犯錯後父母是失望的眼神,以及自己不被愛的感覺。

渴望的是真實的自我,希望能吸引父母的關注,更是試探自己能不能被接納錯誤。

一個孩子,知道自己不能被接納不足時,他們的選擇將會變得非常狹窄。

曾經有這樣一則新聞,一個9歲的孩子撞碎了學校的玻璃。他害怕被懲罰,於是留下一封遺書後,從17樓跳下。

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指出:當我們在努力糾正孩子的錯誤,不允許孩子犯錯的過程時,我們其實在培養一個怕犯錯誤的孩子。

一個不怕犯錯的人,比一個不敢犯錯誤的人,擁有更多發展與選擇的機會。

過於嚴厲,過度強調,會讓孩子失去探索的信心,只做「父母覺得對」的選擇。

孩子的一生,可能都活在父母的期待裡,沒有一絲面對錯誤的勇氣和底氣。


03

不靠譜的父母,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都說做父母需要一些鈍感力,也就是讓我們都「不靠譜」一點。

讓孩子看到,父母也是凡夫俗子,他們不僅能接納別人做錯事,而且他們自己也會做錯事。

在不傷害他人和社會,也傷害自己的前提下,一個家庭對孩子錯誤的接納程度越大,孩子越被磨礪得皮糙肉厚,成長的空間也就大了許多。

李松蔚老師在《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一書中提到過一個故事,一位媽媽很困惑,因為期末考試失利後,一年級的女兒開始尿床。

而且尿了也不吭聲,直到大人發現床溼了才被發現。

這位媽媽說「連著換了兩床了,再尿一晚上,就沒得換了」。李松蔚老師說,要是不夠,那就再去買一兩床吧!

看似一句玩笑的話,卻激起來媽媽心中的漣漪。事情的根源就在這裡,床單未必不夠用,只是她過度擔憂這件事本身了而已。

回到家以後,她笑著跟女兒說,咱們家有三床鋪蓋,可以輪流換,你今晚尿床也沒有關係,洗個床單而已。

女兒反而有點不知所措,在睡覺前自己默默上了廁所,從此再也沒有尿床。

當大家都不再把某件事當回事,事情反而迎刃而解。

說白了,就是別把事情當事兒,尤其是我們承擔得起的小事兒。

更不必事事都吹毛求疵,不靠譜一點也挺好的。

父母生活得「接地氣」一點,孩子的人生也就寬廣一點。

孩子做錯事,不必過度關注,大家都是人誰還不犯錯呢?

孩子不聽話,不必憂心忡忡,孩子有獨立的想法不是錯;

孩子有缺點,不必一直強調,你忽視了孩子也就改正了。

想想孩子這一生,糾正他犯錯的人有很多。可是能接納他不完美的人,除了父母,又還有誰呢?

我們都應該放鬆自己,不妨不靠譜一點,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磕磕絆絆地長出鎧甲,獨立成長。

相關焦點

  • 于謙哄兒子上幼兒園,那些在成長路上父母的套路
    可有一點,無論什麼樣的家庭,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在與孩子鬥智鬥勇中所表達出來的套路似乎都差別不大。這不,這幾天于謙哄兒子上幼兒園的事情讓我們聽了都不禁哄堂大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吧。
  • 看看于謙的「套路教育法」,是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的?
    于謙套路自家兒子上熱搜了!在綜藝《幸福三重奏》中,于謙在飯桌上曝光了他哄兒子上幼兒園的過程。于謙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只要孩子做什麼事做得好了,他就對兒子說:「這事真棒,將來肯定得送你上幼兒園!」要知道,多少父母在第一次送娃去幼兒園的時候,看著怎麼也不願意進去的孩子都會十分頭痛。沒想到,于謙就小小地套路了一下兒子,不僅沒費什麼力氣,孩子還樂在其中,就這樣輕輕鬆鬆搞定孩子入學難這個問題。
  • 于謙「另類教育方式」首曝光!被「套路」長大的孩子,註定不簡單
    原標題:于謙「另類教育方式」首曝光!被「套路」長大的孩子,註定不簡單!》開播,于謙到吳京家做客,飯間閒聊,談到自己的孩子,套路式育兒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兒子打小做什麼事都做得好,這事兒真棒,將來得送你去幼兒園。」
  • 于謙談育兒趣事,「套路」兒子上幼兒園逗笑網友:我又學到了
    在一期節目的錄製中,當于謙夫妻談起自己家的育兒趣事時,于謙表示為了送兒子於思洋上幼兒園,只要兒子表現好,于謙便會說:「你真棒,將來肯定送你去上幼兒園!」孩子走過最長的路,就是父母的「套路」你以為于謙是套路深的爸爸?其實仔細回想一下,父母不都是「騙」小孩子長大的嘛。
  • 為讓兒子喜歡上幼兒園,于謙「套路」太深,網友:學習了
    ,于謙"套路"太深,網友:學習了相聲大咖于謙為了讓兒子喜歡上幼兒園,可以說是費了不少功夫,他想出的奇招讓很多人聽了都覺得巧妙,紛紛學習。久而久之,孩子對於幼兒園就開始憧憬起來。不得不說,于謙的這個套路真是太深了。于謙向網友們分享這個經歷後,眾多寶爸寶媽都表示:"學到了。"打算在準備上幼兒園的孩子身上實踐一番。
  • 于謙騙孩子上熱搜:會撒謊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報
    有人說: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良的騙子,他們善意的謊言不僅能溫暖孩子的心靈,更能成就孩子的一生。近期播出的《幸福三重奏》中,于謙就屬於這樣的騙子。能被父母套路也是一種幸福啊!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啟動自己的智慧。雖然只是改變了說話方式,但孩子的內心便會發生微妙的改變,更加積極對待生活。所以,會撒謊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的福報。
  • 于謙教育方式,孩子走過最長的路就是家長的套路
    今天《幸福三重奏》開播,謙大爺于謙 用實力證明:孩子走過最長的路是父母的套路!談到自己的孩子,說孩子小的時候就鼓勵他只有表現好才能上幼兒園,不知道當謙大爺孩子上幼兒園時,看到身邊哭泣的小孩會不會奇怪哈哈~果然大爺還是你大爺,套路極深!
  • 孩子不愛上幼兒園?于謙哄娃入園絕招火了,網友:都是套路
    有些家長信奉「棍棒教育」,覺得孩子不打不成材,有些家長則覺得孩子得「打一棒子餵顆糖」,認為軟硬兼施才有用。一席話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表示孩子走過最長的路,就是父母的套路。于謙哄娃入園絕招火了,網友:都是套路此時于謙老師也分享了自己的育兒故事,表示曾經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若是有什麼事做得好,會誇獎孩子「這事真棒」,然後給孩子承諾
  • 于謙趣談育兒,「套路」兒子去上學,網友:我們學到了
    而很多明星為了孩子上幼兒園真的煞費苦心的去「預謀」。這其中就有於大爺——于謙。于謙和他的妻子就被邀請上了現在比較火的《幸福三重奏》。於大爺就表示了送兒子去幼兒園這件事,真的是從小就開始給兒子挖坑。一旦孩子表現的好,於大爺就會說,:你表現得很好,將來肯定送你去上幼兒園。
  • 于謙哄兒子上幼兒園,于謙自有妙計,兒子做好事才能獎勵去幼兒園
    #于謙哄兒子上幼兒園#如何哄兒子上幼兒園?于謙自有妙計,兒子小時候做了好事立馬用「將來肯定送你上幼兒園」來誇讚,這樣等兒子真正要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哭鬧,反倒成了一種獎勵啦,為謙大爺的套路點讚!
  • 被這樣「套路」長大的孩子,很難不優秀
    怎麼讓孩子心甘情願上幼兒園絕對是新手父母最頭疼的事,在近期播出的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裡,于謙給觀眾們支了一招。于謙說當年自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倍兒高興」,不哭也不鬧,全靠套路二字。孩子聽得多了,腦海裡就把上幼兒園當成一種獎勵了,因此對幼兒園也就有了嚮往。這育兒招數可謂出其不意,原來于謙最擅長的不是相聲,而是套路孩子玩笑歸玩笑,於大爺其實還真有點大智慧,自古套路得人心,最適合用這句話的地方正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
  • 于謙父子罕見同臺,兒子臨場反應絲毫不亂,已長得跟父親一樣高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段孩子學校活動的演出視頻。于謙與大兒子於雲霆罕見同臺說相聲,引發熱議。於雲霆出生於2006年,半歲時拜郭德綱為師,今年已有14歲。一直以來,於雲霆鮮少在公眾面前曝光,如今已經和于謙身高相仿,長成了小小少年。
  • 把媳婦寵成小女孩,對兒子要求嚴格,于謙的「雙重標準」惹爭議
    在家裡吃飯時孩子不想吃肥肉,于謙說:不行,必須吃!如果妻子也說不想吃,他就說:行了,別吃了。哈哈,難道父母是真愛,孩子是個意外嗎?連親媽都心疼兒子啊。于謙大兒子於思洋小時候看電視上廣告,有一款零食裡面還有玩具,兒子特別想要,于謙對兒子很嚴格,就是不給買也不準買。兒子眼巴巴就這樣看了一年。
  • 相聲門裡「乾爹」扎堆,于謙竟有100多個乾兒子?網友們長見識了
    尤其是認「乾爹」,擱以前就是多了個親戚,現在卻成了某些女孩子以不正當手段快速獲取利益的一種方式。當年郭美美在網上大肆炫富,還聲稱自己的瑪莎拉蒂是「乾爹」送的。而這個乾爹的身份被曝光之後,卻產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導致多個基金會的名聲受到了牽連。從那以後,網友們便經常用「乾爹」來調侃那些被包養的年輕姑娘。
  • 于謙大兒子拜師郭德綱,小兒子馬術比賽獲獎,教育是「玩」出來的
    給孩子報一堆興趣班,他們就能贏在起跑線嗎?讓孩子一天學12個小時,他們就能擁有幸福人生嗎?如果人生只有考試,沒有玩耍,那孩子的童年又怎能真正快樂?美國實用教育學家杜威認為,教育就是生活的經驗,而學校教育並不是孩子最重要的。
  • 于謙為兒子做的這些,奚夢瑤聽完不敢相信,有錢人的快樂我不懂
    相信對於新一季開播並且已經如火如荼的《幸福三重奏》大家一定有在關注著吧?因為這一季中的三對夫妻年齡可謂說是都相差甚遠,不過小年輕夫妻和老夫老妻生活碰撞出的火花才是最真實最難能可貴的,所以自然也吸引來了不少觀眾前來支持啦!
  • 幸福三重奏:于謙廚藝到底咋樣?看到桌上的剩菜,李誕好演技!
    幸福三重奏:于謙廚藝到底咋樣?看到桌上的剩菜,李誕好演技!因為于謙和白慧明這對夫妻的加入,我對《幸福三重奏》這檔綜藝有了更多的關注。從第一期節目開始,大家就知道于謙才是家裡面負責做飯的那一個人,妻子白慧明一般是負責配料、配菜。于謙做了飯之後,一般都會跟吳京、奚夢瑤兩個家庭分享,他們也會很開心地接著。這也讓觀眾十分好奇,到底于謙的廚藝是怎麼樣的?新一期《幸福三重奏3》中,李誕去到了于謙家做客。蛋總之前去《嚮往的生活》時就是很挑剔、比較懶的一個人。
  • 父母的套路能有多深?媽媽用可樂「坑」孩子喝藥,孩子有苦說不出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句流行語叫「不坑孩子的爹媽,不是好爹媽」,反映了現在很多90後爹媽各種奇葩的帶娃方式。如今90後成為了帶娃的主力軍,這些具有鮮明個性和緊跟時代思想的90後,當了父母之後的畫風過於獨特。
  • 《幸福三重奏》:于謙白慧明的愛情讓人羨慕,可我卻更心疼孩子於思洋
    近日,一檔關於夫妻之間細水長流生活的綜藝《幸福三重奏》正在熱播中。節目中于謙與比他小十歲的妻子白慧明之間愛情讓人羨慕,但小編卻更心疼兩人的孩子於思洋。
  • 于謙的兒子「德雲五哥郭小寶」,原來是這樣的「星二代」!
    于謙的兒子「德雲五哥郭小寶」,原來是這樣的「星二代」!「德雲五哥郭小寶」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這個「郭小寶」是于謙的大兒子,于謙有倆兒子,大的就是郭小寶,大名叫於思洋,藝名叫於雲霆,小的是郭小小寶,2006年他出生之後,于謙直接做主讓兒子認郭德綱為師、為父;對于于謙這個大兒子,相聲迷肯定不陌生,6歲登臺跟著郭德綱演出,小小年紀話癆一個,在臺上不僅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