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36氪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Fintech被印尼政府稱為當地最有前途的行業之一,P2P借貸又是其中最吸引資本關注的細分賽道,沒有之一。行業暴漲也同時伴隨著監管,那麼現在持牌經營的到底有誰?牌照到底有多重要?
印尼金管局發表P2P貸款業年終總結
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最近發公告稱自己對印尼明年P2P貸款業務的前景越來越樂觀。到底是什麼數據讓他們這麼興奮?
OJK的牌照與監管部負責人HendrikusPassagi表示以金融科技為基礎的貸款業在未來幾年會暴漲,根據他們目前收錄的數據來看,截至11月,2017年貸款總額就已經達到2.25萬億印尼盾(約11億RMB),是2016年一整年的8倍多。請注意,這僅僅是他們已經收錄了的,並沒有算上市場新出現的各路新玩家的放款額,所以看看就好,不用太當真。
【7點5度】第一篇關於印尼P2P貸款的文章推出已經過去兩個月(詳情請戳:印尼P2P貸款第一波繁榮靠政策,第二波靠中國創業者),那時候印尼OJK一共批了24家,而現在,這個數量已經增加到了27家,正在註冊的有32家,而有意向報名的還有28家。算下來,根據OJK給的報告,意指牌照的玩家一共有87個。(提示:註冊成功後,接受觀察一年沒大問題後就可以拿到正式的牌照)
除了數量變化,這次我們調查到的是:完成了註冊的玩家到底有哪些?
27家裡面的中國玩家太少了
「不要害怕使用金融科技,它可以帶來好處和便利,但是在使用之前,要確保你選擇的企業是否已經在我們這註冊了」,印尼金管局OJK在官網上這樣提醒P2P業務潛在用戶。
那麼這些有OJK幫忙背書打廣告的「人生贏家們」都有哪些?
印尼金管局OJK在2017年12月22日發的最新列表
這27家裡面,有【7點5度】獨家專訪過的閃銀(Wecash)東南亞和君聯資本投的Pendanaan,但除此之外,中國玩家的身影寥寥無幾。看來印尼政府還是對自家人照顧更多一些,但是中國出海團隊這就沒法玩了嗎?
業務做的好,沒牌也照跑
有個業內行家不止一次強調,貸款不像支付管的那麼嚴,特別是當外國人拿著自己募來的錢給當地填補資金缺口,而且對象還是銀行不願意服務的人群。只要不造成大動靜和社會負面影響,政府甚至歡迎這樣的業務發展。貸款這一行,牌照只是一方面,最終還是看業務能力到底有多牛。
說到中國團隊,一家在雅加達做線下分期的企業一個月的放款達到1500萬RMB級別,上一輪估值達到2億RMB,而另外一家消費分期,更是做到了千萬美元級別的放款額,目前估值10億RMB。這兩個玩家都沒有出現在成功註冊的列表裡面,但是兩家加起來的放款量比OJK對外公布的27家放款總額都要高,明顯雙方給出來的數據都有水分,但是也可以側面說明一個問題:即使沒拿到牌照,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
除開業務,比牌照更重要的還有資金問題,出海印尼的P2P企業都會面臨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是:缺錢。
中國企業在印尼理論上沒法做平臺類業務,原因是外來者不可直接從印尼當地百姓手中籌集資金,只能作為出借方,要自帶乾糧自然就沒有平臺這一說了。而自帶乾糧也不是那麼容易,由於外匯管制使人民幣出境較為困難,只能想別的方法籌錢,有出海企業已經在尋求印尼當地,甚至是東南亞其他地區的財團,銀行和投資機構的資金支持。
有業務和資金端的各種更頭疼的問題,時常被討論的牌照問題不過是其中一環,雖然印尼金管局的審批速度慢得讓人「捉急」,但是根據上文的列表,註冊成功的企業還在陸陸續續出現,早期過批的估計在幾個月之後就能拿到正式的牌照。況且印尼金管局也說了,明年的成功註冊的公司預計會增加到50家,相信不少已經排上隊的玩家會陸續獲批。
所以,關於牌照:
(編輯:楊少康)
來源: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