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最後的結局,究竟有多窩囊?

2020-12-27 鮮花暢談歷史

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後一個天子,要知道它的結局有多窩囊,看看他的這個諡號「赧」就知道了。

周赧王本名姬延,赧在歷史上是不能作為一個天子的諡號的。赧(讀nan),意思是因羞愧而臉紅,取這個名字實際上就是愧對祖先的意思。

周赧王出生年月不詳,足以證明他的窩囊,歷史都不願意記錄他。公元前三一五年,他的父親姬定去世,周赧王繼位,成為周王室的最後一位天子。

周赧王接受的是一位爛的不能再爛的家業,在這之前周王室分裂了三股勢力,西周國(主要地盤是舊的王城)、東周國(主要地盤是鞏義)、周王室(洛邑王宮)。

公元前三零七年,秦王嬴蕩派自己的叔叔樗裡疾前去朝見周天子,秦王是一個大力士,他的真實目的是想舉一下周鼎,用武力震懾一下山東六國,順便也顯示一下自己的武力。

這時候的周赧王非常有骨氣,直接回答:他算什麼東西,不過是我們周王室的養馬奴才,不配碰周鼎。樗裡疾一怒之下就把他趕出了周王宮,從這以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

秦王嬴蕩舉鼎的時候砸斷了膝蓋,不久就去世了。周赧王便成了流浪狗,不得不住進了西周國。但這個梁子就在這裡結下了,周赧王號召山東六國合縱伐秦。

周赧王債臺高築借了不少錢,才組裝起來了一支5000多人的武裝。原本他打算打敗了秦國,搶回點兒財物來還帳。結果到最後都沒有人來捧場,這場合縱伐秦的戰爭草草收場。

事情到了這個程度還沒有結束,當初借商人的錢現在還不了。這些人都拿著當初的借款憑證在宮門口遊行示威要求還錢,周赧王被迫掩耳盜鈴,在宮後修了一個高臺在那逃債。

秦王知道了這個消息,就決定懲罰一下周赧王,派出了一次軍隊,要求他出來道歉。周赧王認為自己是周天子,怎麼可能向諸侯道歉呢?最後由西周公出面道歉,秦軍才撤了回去。

但雙方的矛盾經過這幾個回合的折騰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了,後來秦昭襄王準備借道洛邑去攻打韓國,周天子原本應該號召山東六國抵抗秦軍,但這時也只好勸韓國各地求和,到這時周天子的威風已經蕩然無存。隨後,周天子就成為秦王的附庸,要配合秦王討伐天下。

公元前二五六年,西周公背叛秦王,決定發起合縱伐秦,秦昭襄王大怒派出了公子摎消滅了西周國,西周國不得不獻出了36座城,三萬人口。代表著天下的九座鼎也被運送到了鹹陽城,周王室其實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就已經宣布終結。

周赧王也在這一年羞愧死去,延續了將近八百年的周朝在他手上亡了。他肯定是越覺得自己愧對列祖列宗,就像一個嬰兒一樣,哭累了就睡,睡醒了接著哭,最後直接哭死了。

相關焦點

  • 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結局有多窩囊?
    周赧王作為最後一位周天子,其即位之時周王室已經衰弱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周天子早已徹底喪失了對天下諸侯王的控制,就連周王畿分割出來的西周國和東周國都不將這位名義上的周天子放在眼中,而周赧王最終的結局,也的確算得上是窩囊至極。
  • 作為周朝最後一個周天子,周赧王的一生究竟有多憋屈?
    周赧王是周王朝最後一個周天子,這個在位時間長達59年的周天子,實際上從繼位開始就是一個悲劇,因為他一繼位就只是一個沒有土地只有王的頭銜的憋屈周天子。 剛開始寄居在東周國,後來被趕到了西周國,打個仗還要借錢買糧餉和兵器,還不上錢就躲到宮中的一個高臺上,產生了個債臺高築的成語故事,也真的是夠窩囊的了,但即便如此,周赧王還是硬生生撐了59年,確實是超長待機了。
  • 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一生到底有多憋屈?
    周赧王是周王朝最後一個周天子,這個在位時間長達59年的周天子,實際上從繼位開始就是一個悲劇,因為他一繼位就只是一個沒有土地只有王的頭銜的憋屈周天子。剛開始寄居在東周國,後來被趕到了西周國,打個仗還要借錢買糧餉和兵器,還不上錢就躲到宮中的一個高臺上,產生了個債臺高築的成語故事,也真的是夠窩囊的了,但即便如此,周赧王還是硬生生撐了59年,確實是超長待機了。周赧王名為姬延,於公元前315年繼位,剛繼位的姬延就處於一個尷尬的處境,簡單來說就是內憂外患。
  • 周朝末代天子有多窩囊?八十多歲被債主堵門,躲在高臺上偷偷哭泣
    歷史大劇《大秦賦》正在熱播,裡面涉及周王朝覆亡前後的史實,頗具戲劇性,也讓觀眾頗為感慨。作為周王朝的末代天子,周赧(音同南,三聲)王姬延是如何將王朝帶入絕境?亡國之前,他都經歷過什麼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最後的目的地是什麼?
  • 秦國滅周之後,周朝最後一任天子周赧王是何待遇?
    周朝最後一任天子周赧(nǎn)王,在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昭襄王時期就已經掛了,談不上什麼待遇。周赧王是周朝的最後一任天子,周赧王的地位相當於「吉祥物」一般尷尬。當時各大諸侯王之中,秦昭襄王一家獨大,周赧王在秦昭襄王的庇護下安安穩穩的過完了前半輩子,但是不甘心屈人之下的周赧王非要作死,居然聽楚國的話,去聯合東部的各大諸侯王攻打秦國。天啊,楚國能信嗎?
  • 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窩囊人生,被秦人趕出王宮,被債主逼上高臺
    歷史上的周赧王是周朝最後一位君主,在位五十九年,為歷代周朝歷代天子之最。不過對於周赧王來說,長壽並不算什麼好事兒,因為活得越久,自己所受的屈辱就越多。沒辦法,誰叫他生錯了時代呢?周赧王在位的時期,已經是戰國後期。此時的天下早已經不再是周朝的天下,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句空話。
  • 東周最後一任君主周赧王姬延是個怎樣的人?他的結局如何?
    東周最後一任君主周赧王姬延是個怎樣的人?他的結局如何?周朝國這麼多年,第一人皇帝是周武王姬發,最後一任就是周赧王姬延,這麼多古代的朝代,後來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像周朝這麼長久了,大家都知道,周朝是在周赧王手上滅亡的,那麼,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君主呢?
  • 周赧王:在位59年,一次又一次向世人演繹「寄人籬下」的無奈
    但對於周赧王而言,鼎卻是王室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意,於是非常嚴肅地拒絕了樗裡疾。誰知道卻惹怒了秦國,樗裡疾命令帶領軍隊將周赧王趕出了王宮。
  • 周赧王在周朝就發起「眾籌」, 結果把所有人套牢!
    一條條的噩耗不斷的傳來,每一條都深深的刺激著周赧王脆弱的心臟。可是周赧王這人命又特別長,做了幾十年天子,身體倍棒,依然安然無恙。這時,發生了一件讓人鼓舞的事情:在趙國的「邯鄲保衛戰」中,戰國三大公子(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聯手重創秦國軍隊,使秦軍囂張的氣焰得以收斂,東方六國似乎看到了擊敗秦國的希望。
  • 和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有關
    這就得講一講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的故事了。周赧王的「奇思妙想」,令自己身處尷尬境地周赧王是周代最後一位天子,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長達59年。但是,這也就意味著他經受屈辱的時間也是非常久的。周赧王派人鼓動大家,將錢財借給他,等到他聯合了各路諸侯,打敗了秦軍,繳獲了戰利品,一定加倍歸還。哪知道,其他諸侯有自知之明,知道目前還不是秦國對手,更何況前幾次精心準備的「合縱」都以失敗告終,這次周赧王心血來潮、毫無準備下發起的「合縱」更看不到成功的可能。
  • 末日的光環,照耀在周赧王的頭頂
    終於到了東周最後一位國君周赧王,這也是個不得不說的人物。此時的天下,已經開始形成統一意識,百姓們對數百年的戰亂感到痛恨,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故事,一代代的流傳。民間對曾經強大的大周王朝嚮往不已,對於關中起源之地,更是憧憬異常,那裡就像個聖地一般,過去誕生了周文周武,而今則出現了大秦帝國。民間開始出現「周秦」的說法,似乎預言著某種結局。此時的天下,中原強國已逐漸沒落,雖多次合縱攻秦,卻都以失敗告終。唯獨南方的楚國,尚且可以和秦國抗衡。周赧王在位時間還是比較長的,足足有50多年。
  • 《大秦賦》裡,秦人強迫周赧王割讓「王畿三十六邑」有多誅心?
    不過,作為歷史愛好者,我還是更加關注影視類的題材背後隱藏的歷史事實! 比如,《大秦賦》裡周赧王因為被秦人強迫割讓「王畿三十六邑」,而大罵秦人是「養馬的家奴」。
  • 周王朝其實是壽終正寢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歷史再次呈現在觀眾面前,在電視劇第9集中,秦相呂不韋率大軍攻打東周國,東周君在其他諸侯國不來援助的情況下,只好銜璧出降,請求呂不韋保留周王室血脈。實際上,秦滅東周國是真,但周朝真的不是被秦滅亡的,接下來宿管阿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是怎麼一回事。
  • 《大秦賦》一對活寶:西周君與東周君,為何周朝同時有兩個君?
    公元前256年,西周君認為秦國到處徵伐,破壞了當初周朝分封天下的正常秩序,於是舉天子之旗,聯絡東方六國,集50萬大軍合縱攻秦。大軍包圍秦之伊闕,秦國形勢危急。然而,秦昭襄王舉重若輕,他根本不救伊闕,也不理會西周君及六國聯軍,而是令嬴異人與嬴摎帶兵直取西周君老巢洛陽。
  • 歷史上最窮的天子,為躲債還弄出了個成語
    《帝王世紀》曰:「周赧王雖居天子之位,為諸侯所侵逼,與家人無異。貰於民,無以歸之,乃上臺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臺曰逃債臺,故洛陽南宮簃臺是也。」長平之戰後,秦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優勢已經開始加快吞併六國的步伐。
  • 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周天子以及周王室成員是否還在?去了哪裡?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周朝早就不復存在了,所以那時候也早就沒有周天子了。最後一任周天子是周順王姬傑,也就是昭文君,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49年在位,是東周公國的第二任君主。嚴格來講真正最後一任周天子是周赧王,他才是正統的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姓姬名延,是東周第二十五位帝王,也是最後一位。他從公元前三百一十五年到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在位,整整做了六十年的傀儡帝王。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楚國想抑制住秦國的不斷擴張,派使者到周王宮見周赧王,讓他以天子之名號令諸侯合力攻秦。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心急如焚的東周君,也就是東周最後一位天子周赧王,日夜盼著齊楚燕趙韓五國帶兵前來解救。韓國和魏國派兵前來了,東周君開心得要舉杯慶賀。而令人大跌眼鏡,想不到的是,韓魏兩家居然在東周城下打了起來。原來韓魏此次前來根本不是為了救周,而是想趁著呂不韋帶兵五萬不多的情況下,搶先一步拿到東周城池。
  • 《大秦賦》:分不清周天子東周君西周君遭鄙視,原來戰國末年有兩周
    筆者就因為歷史知識積累不到位,在看到呂不韋成為宰相帶兵攻打東周國的地方,發表了一個看法,其中就有一處錯誤,並被網友「無情鄙視」: 呂不韋出任秦國丞相,引得秦國朝堂不滿,遭人記恨,為樹立威信,向秦王請命帶領五萬大軍攻打東周君,搶奪城池,消滅東周國。心急如焚的東周君,也就是東周最後一位天子周赧王,日夜盼著齊楚燕趙韓五國帶兵前來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