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十八大報告解讀)

為什麼說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新華網北京11月27日電 黨的十八大立足歷史和時代的高度,著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在系統總結黨的十六大以來實踐的基礎上,確立了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地位,這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歷史性決定和歷史性貢獻。

    黨的指導思想就是黨的旗幟,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鮮明地主張:我們黨應是「主義的結合」,「主義譬如一面旗幟,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黨的七大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對中國革命的勝利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黨的十五大鄭重作出決定:把作為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的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六大又把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這是一個事關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前途和命運的重大決定,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必將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的歷史徵程上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產生極為重要的作用。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日趨明顯,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各種社會矛盾集中顯現、相互交織,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怎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問題,更加突出地擺在了我們面前。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推向前進,迫切要求思想上有新解放、實踐上有新創造、理論上有新發展。科學發展觀正是我們黨立足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鑑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開闢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實踐充分證明,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指導經濟建設的理論,而且是指導各方面建設的理論;不僅是指導發展的理論,而且是指導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理論;不僅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幫助人們認識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世界觀方法論。只有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和行動指南,才能有效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才能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充分認識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黨的十八大對科學發展觀作了精闢闡述和高度評價,把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胡錦濤同志是黨的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是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創立者。《胡錦濤文選》的出版,為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 科學發展觀的精髓是實事求是
    科學發展觀自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及理論界對其內涵不斷加以闡釋,逐步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於黨的十七大正式寫入黨章而成為重要的指導方針和戰略思想。我們認為,隨著實踐的發展,對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需要進一步發掘和完善;應該認識到,「實事求是」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
  • 第七章 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考點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立場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1)第一要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
  •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和科學體系
    理論基礎這一部分,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問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鄧小平理論基本問題這三個「基本」。  所謂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就是毛澤東思想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遇到和解決的一些最重大的問題。它和毛澤東思想概論不同,概論主要是對毛澤東思想的概括和綜合,主要是講理論。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是結合歷史來講的,可以說是歷史和理論的結合。
  • 毛澤東思想概論衝刺筆記
    這種滿足多數和照顧少數相統一的政治,是真正完善的民主制度  怎樣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在當代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這對於我們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間的關係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重點選擇題答案與解釋
    4.D 「發展才是硬道理」是鄧小平理論中一個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學命題,所以A項與題幹無關。科學發展觀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其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完整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全面的可持續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都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涵,因此BC項也被排除。  5. D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對國家經濟起著主導作用。
  • 科學發展觀形成與發展的歷程
    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準確把握世界發展新趨勢、緊密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基礎上形成的科學理論。這一科學理論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樣,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
  • 2006年4月「毛澤東思想概論」串講資料
    這種滿足多數和照顧少數相統一的政治,是真正完善的民主制度  怎樣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在當代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這對於我們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間的關係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 以科學的態度解讀「中國夢」
    但是要堅持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文風。最近,有的文章在解讀「中國夢」的時候試圖把「中國夢」建構成像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樣的理論體系。作為學術問題,當然可以自由研討,但這又不單純是學術問題,有極強的政治性和嚴肅性,因此應慎之又慎。因此,我認為這樣做不妥。宣傳的熱情要肯定、要保護,但宣傳一定要把飽滿的政治熱情同科學的求是精神結合起來。 我不贊成上述做法的原因有三。
  • 毛澤東思想概論題目總結
    四、為什麼說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說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  答:1、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是各國無產階級政黨行動的指南。但是,任何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同時,必須根據本國革命和建設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和具體特點來運用它,並以新的內容豐富和發展它。
  • 【中心刊物】李慎明: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這五個語彙的科學內涵
    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8]不難看出,這其中不僅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體系,同時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 石仲泉: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淵源關係並列關係
    我在這裡再重複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完整的理論體系,"七一"講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了進一步闡述。請為我們詳細闡釋一下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間的邏輯關係,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幾個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關係又是怎樣的。[石仲泉]這個問題從十七大以來,大家一直在研究。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精彩一課」教學片評選工作圓滿結束 2007-09-29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 毛概講義—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它的重要創立者是毛澤東,我們黨把它稱之為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是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實現的,它的理論成果是鄧小平理論。它的主要創立者是鄧小平。  (2)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的具體表現。在這期間,毛澤東撰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 柳建輝: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
    也就是說,毛澤東思想仍然是中國共產黨歷次黨的代表大會,即從改革開放以來的第12次黨代會到第18次黨代會,歷次《黨章》都是把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行動的科學指南來對待的。在去年中國共產黨第18次黨代會修訂通過的《黨章》裡面,毛澤東思想在總綱裡面是和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一起,作為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發展的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之一,作為黨的行動指南所明確了的。也就是說,它是同馬列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並在這個體系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承上啟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