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7歲兒子參加聚會,回家後既沒照片又被移出群聊,原因讓人意外

2020-12-19 兩口育兒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容貌大都隨父母,這是由遺傳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行為就屬於後天的原因造成的。由於孩子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耳濡目染之下,其行為難免變得與之相似。

良好的行為非常受人歡迎,反之則容易引起他人的非議、厭惡,甚至發生被人排斥的現象。

洋洋在兒子出生後,一直在家做全職媽媽,很少與同學來往。這次疫情結束後,兒子上了小學,恰逢有人組織同學會,就想趁此機會與外界接觸,於是欣然報名。

聚會那天,由於老公臨時有事,楊洋只好帶兒子一同參加。在吃飯時,孩子的筷子在盤子裡不停地挑來挑去,雖說沒人好意思計較,但很多同學面露不悅之情。

飯後在同學家玩耍時,兒子到處亂跑,不打招呼就隨便進入各個房間,還不小心把花瓶碰倒在地上摔碎了。這讓主人很不高興,大家也非常尷尬。

回到家裡,楊洋準備讓老公看聚會的照片,卻發現組織者已把她移出聚會群。聽一個要好的同學說,大家都很反感他們母子當天的行為,認為孩子缺乏教養,當母親的沒管好,這讓她深感意外。

為什麼在公共場合,孩子的不良行為容易遭到大家的反感呢?

因為公共場合是大家聚會、談事和交流感情的地方,需要保持環境的安靜,有一個良好的氛圍,不能太嘈雜和吵鬧。

尤其是在就餐時,更要注意禮節、禮貌,否則,會影響到別人的感受和心情。

在他人家裡,雖然已受到邀請,但也是別人的私人空間,需要遵守一定的規矩。

有的孩子由於年齡和缺乏教育的原因,會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或者東奔西跑,在吃飯時只顧自己狼吞虎咽,絲毫不顧及他人異樣的眼光,我行我素,這是沒有教養的表現。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管不顧,認為是無關緊要的小事,還有的認為孩子小,即使有點出格也可以理解,這讓孩子的行為得不到及時的糾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些不良習慣。

這樣的習慣讓人非常反感,因而無法受到他人的歡迎,這是父母疏於管教導致的後果,父母應該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

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變得有教養呢?

1、教會禮貌用語

父母在平時要教育孩子懂得文明禮貌,學會禮貌用語,這能給人留下彬彬有禮的好印象。

在帶孩子出門時,如果見到長輩,要教孩子熱情、有禮貌地向對方問好,對老人以禮相待。

事後,再告訴孩子對方與自己的關係,讓孩子下次見面時積極主動地打招呼。

2、培養餐桌禮儀

有人說,要想了解一個人,可以先從吃飯開始。從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就能充分的看出他是否有教養。

所以,平時在家裡,父母要讓孩子學會餐桌禮儀,不能用筷子在盤裡挑來挑去,也不能把喜歡吃的菜放到自己面前來。

要學會謙讓,尤其要招呼長輩先吃,注意餐桌上的規矩,並形成良好的習慣。

3、不亂翻他人的東西

如果帶孩子外出做客,事先一定要叮囑孩子注意禮節,不能隨便進入主人的房間,或者翻動他們的東西。如果自己特別想玩那裡的玩具,必須先徵得主人的同意。

古話說得好:養不教,父之過。

如果孩子教育的不好,大家首先指責的是他的父母,正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存在問題,才會讓孩子形成不良的習慣。

一般來說,孩子在7歲以前,正是性格和行為培養的關鍵時期,一旦形成習慣,以後再想糾正就很困難。因此,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小抓起,從這一點來說,父母責無旁貸。

相關焦點

  • 帶7歲兒子參加聚會,回家後既沒照片又被移出群聊,原因讓人意外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容貌大都隨父母,這是由遺傳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行為就屬於後天的原因造成的。由於孩子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耳濡目染之下,其行為難免變得與之相似。
  • 帶7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剛想看照片,發現已被移出群聊
    全職寶媽帶7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小周生完孩子後,為了更好地帶娃,就在家做起了全職寶媽。一轉眼,孩子已經7歲了,到了上學的年齡,小周也打算等孩子適應一段時間,自己就出門找工作。小周深知自己7年沒上班,已經與社會脫節,於是就經常與以前的同學交流,了解現在的行業趨勢。
  • 寶媽帶7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卻發現,自己被「移出群聊」
    在自家7歲兒子放假的期間,寶媽小林收到高中同學發出的聚會邀請,希望以前高中一個班級的同學一起出來聚個會吃個飯,交流一下感情。不少同學都帶著自家孩子一起來參加,小林也不例外。因為不放心兒子自己一個人在家,她就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這個聚會了。小林的兒子在家裡是作威作福的混世魔王,而這樣的糟糕性格,讓小林的同學聚會變得一團糟。
  • 寶媽帶7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卻發現,自己被「移出群聊」
    01寶媽帶孩子參加同學聚會在自家7歲兒子放假的期間,寶媽小林收到高中同學發出的聚會邀請,希望以前高中一個班級的同學一起出來聚個會吃個飯,交流一下感情不少同學都帶著自家孩子一起來參加,小林也不例外。因為不放心兒子自己一個人在家,她就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這個聚會了。小林的兒子在家裡是作威作福的混世魔王,而這樣的糟糕性格,讓小林的同學聚會變得一團糟。
  • 女子帶7歲兒子參加聚會,回到家想看聚會照片,發現已被移出群聊
    女子帶7歲兒子參加聚會瀟瀟是一名7歲的小男孩回家後想看照片,發現被移出群聊瀟瀟媽媽想著想著,想到了自己還沒有看聚會照片,於是找到群聊想看看同學聚會的照片,但打開之後,她發現自己已經被移出群聊了。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後,瀟瀟媽媽也比較難過,因為兒子一晚上的表現,自己失去了多年的同學友誼,真的值得嗎?瀟瀟媽媽的心裡覺得有些不值,但已經無法挽回。
  • 媽媽帶6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想看照片,卻已被移出群聊
    作者/VV編輯/英英現代家長帶孩子,全職媽媽的數量在不斷上升,有些女性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都會辭掉工作一心一意的在家帶小孩。孩子跟著自己久了,有時候聚會都會把孩子帶在身邊。有一次,軒軒的媽媽班級裡組織同學聚會,軒軒媽媽想著自己好久沒有見到這些老同學了,就欣然應允,但是考慮到孩子在家裡沒有人帶,把孩子放在家裡一個人她又不放心,於是媽媽就帶6歲兒子一起參加同學聚會。
  • 寶媽帶7歲兒子參加同學聚餐,回家後想看照片,發現已被移出群聊
    文/涵媽(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如果沒有灌輸良好的家庭教育,那麼小孩就會變成一個沒有素質,讓人討厭的熊孩子。張女士有一個7歲的兒子,因為雙方老人年紀都比較大了,因此一直都是張女士親自帶娃。有一次張女士的高中同學組織了同學聚會,目的是為了聯絡一下老同學的感情。
  • 寶媽帶娃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被移出群聊:沒教養的孩子遭人厭
    寶媽帶娃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被移出群聊李女士自從有了寶寶以後,考慮到孩子現在還太小,需要家長更多的關心和陪伴,在和愛人商量以後,做出了辭職做幾年全職媽媽的決定。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兒子就已經6歲了。這天李女士原本打算讓老公帶兒子一天,自己去參加了很久沒見的大學同學們的聚會。
  • 帶兒子參加「聚會」後,寶媽回家卻發現「意外」:您已被移出群聊
    案例張女士(化名)的兒子今年七歲了這一天,媽媽收到了同學聚會的邀請,要是想聯絡一下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因為爸爸在外面上班,沒有人幫助自己帶孩子,所以張女士就帶著七歲的兒子一起去了。就這樣,這場不愉快的聚會結束了,回到家之後,媽媽想看看群裡面有沒有發大家聚會的照片
  • 媽媽帶8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想看照片,發現已被移出群聊
    然而張女士卻沒有理解到這點,就在不久前,這個媽媽帶著8歲的兒子參加同學的聚會,回家後想看照片,因為想給回到家的丈夫看看聚會的時候照片,然而剛點開群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被移出群聊。憤憤不平的張女士就把這件事發到了網上讓網友評論,然而在網友的詢問下,張女士逐漸把自己帶孩子在同學家的細節都"抖露"出來,而在見識到張女士的兒子的家教以後,紛紛表示:要我我也把你拉出群!
  • 媽媽帶8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想看照片,發現已被移出群聊
    然而張女士卻沒有理解到這點,就在不久前,這個媽媽帶著8歲的兒子參加同學的聚會,回家後想看照片,因為想給回到家的丈夫看看聚會的時候照片,然而剛點開群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被移出群聊。憤憤不平的張女士就把這件事發到了網上讓網友評論,然而在網友的詢問下,張女士逐漸把自己帶孩子在同學家的細節都"抖露"出來,而在見識到張女士的兒子的家教以後,紛紛表示:要我我也把你拉出群!
  • 「帶娃參加同學聚會,回家後我就被移出了群聊」,寶媽心酸又無奈
    珂珂是一個6歲小男孩的媽媽,跟我說了她前幾天的經歷。珂珂為了照顧兒子,她已經好幾年沒有上班了,社交圈子也越來越窄了。前段時間,他們高中同學組織了一個聚會,而珂珂就希望通過這個機會,重新和當年的老同學聯繫起來,建立一個圈子,但問題是當天6歲的兒子沒有人帶,無奈之下,珂珂只得帶著孩子一塊去參加聚會。到了聚會的地方,珂珂就讓孩子自己去玩了,她和老同學們聊了聊近況,本來一直都好好的,卻沒想到吃飯的時候兒子會讓她這麼難堪。
  • 寶媽帶孩子參加同學會,回家後發現被移出群聊,原因太真實了
    導讀:寶媽帶孩子參加同學會,回家後發現被移出群聊,原因太真實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帶孩子參加同學會,回家後發現被移出群聊,原因太真實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媽帶7歲兒子參加同學會,飯後被移出群聊,知曉原因後悔不迭
    寶媽帶7歲兒子去參加同學會,但孩子的表現卻令人尷尬成為母親以後,天天媽就少了很多自己的時間,由於她跟天天爸是雙職工,所以平時都由老人幫著帶孩子,但為了能讓老人獲得多些休息的時間,周末的時候都是由天天媽在親自帶娃。
  • 6歲兒子與媽媽一起參加聚會,想看聚會照片時,已被移除群聊
    6歲兒子與媽媽一起參加聚會,想看聚會照片時,已被移除群聊小李有一個6歲的兒子,最近小李的同學在同學群內張羅著同學聚會的事,小李積極響應群裡的號召,畢竟同學們這麼多年沒見面了,所以會比較想在一起聊聊天,原計劃所有人必須都帶家屬去,小李也跟丈夫商量了,丈夫也答應跟著小李一起去參加同學聚會,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小李的丈夫趕上聚會的那天加班,只能是小李獨自帶著兒子陌陌去了。
  • 帶孩子去參加同學聚餐,回家後卻被移出群聊,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我們經常會根據一個孩子的言行,去判斷孩子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如果孩子特別不懂事,那麼他們的父母在社交的時候還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帶兒子參加聚會被移出群聊,網友卻表示不冤枉王女士就因為孩子的一些行為,導致自己的社交受到了影響;在幾天前的一次同學聚會中,大家約定好帶著孩子一起出席,王女士也沒有多想,就帶著孩子一起去了,但是沒想到卻因為發生了一些意外。
  • 帶6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回到家想看相片,媽媽發現已被移出群聊
    黃莉的兒子已經6歲了,幼兒園剛畢業一個學生的家長就組織同學們開個同學會,相當於對幼兒分園生活的一個告別,當時直接在幼兒園的群裡通知了,想去的小朋友都可以讓家長帶著孩子參加。周末的時候黃莉就帶著6歲的兒子去參加了,聚會時孩子們在一邊自己玩,而黃莉和一群家長也在一邊聊天。
  • 帶兒子參加聚會後,寶媽剛要看合影,卻發現自己已被「移出群聊」
    ,平時就很淘氣,喜歡闖禍,因為張女士一個人帶孩子,對孩子也非常寵溺,經常捨不得讓孩子做事情,不讓孩子受委屈,孩子經常闖禍,雖然讓媽媽感到非常煩惱,但是也覺得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沒有必要深管,這一次同學聚會之後,讓媽媽徹底改變了這個想法。
  • 爸爸帶5歲兒子參加同學聚會,想看聚會照片時,發現已被踢出群聊
    老同學們想著自畢業後就再沒有見過面,於是,想組織一場同學會聚一聚。小張也積極響應班級聚會的事情,準備帶老婆孩子一起去,但是,那天小張的老婆有事去不了,只好自己帶著女兒去了。小張帶女兒參加聚會,看到其他同學也帶了自己的孩子。
  • 帶7歲兒子參加聚會,寶媽回家後想看照片,發現自己被移出群聊
    為了能熟悉一下,她就報名了近期同學組織的聚會。到了聚會那天,小玲的老公要忙工作,她又不放心自己把兒子放在家裡,於是就直接帶著兒子去了。平時在家裡的時候,兒子表現得還算乖巧。沒想到把他帶出來之後,他就像變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