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讓傳統手工藝保持生機

2020-12-16 人民網

在「提琴之鄉」克雷蒙納,一名制琴師正在製作提琴。資料圖片

在威尼斯穆拉諾島,兩位工匠正在製作具有當地特色的玻璃器具。

穆拉諾島風景。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製衣、皮具、鑄鐘、制琴……在義大利各地,人們時常能看到延續上百年的手工藝老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對傳統手工藝的存續造成挑戰。從政府到行業聯盟,從企業、學校到民間,義大利多方發力,讓傳統的「義大利製造」不斷延續發展,繼續保持了生機和活力

提供財政、勞務、商業推廣等諸多服務

在威尼斯穆拉諾島,玻璃手工藝自公元10世紀起便有記載。直到今天,島上仍保留著不少玻璃工坊。從餐具、雕像到鎮紙、燭臺,再到造型各異的飾品,穆拉諾島的玻璃製品外形精美、包羅萬象。

古老的玻璃工藝傳承至今,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威尼斯大學藝術史教授薩布麗娜·拉斯特利表示,「政府將掌握傳統玻璃工藝的工匠視為『重點保護對象』,對當地玻璃工坊進行稅費減免,盡全力保存這項手工技藝。」

義大利將手工藝視為「國粹」,1946年就成立了總部設在羅馬的手工業聯盟。該聯盟在義大利各個大區都設有分部,為60多個行業的傳統手工藝發展傳承提供服務。以中北部城市普拉託為例,當地手工業聯盟不僅協助政府部門共同商定對手工藝企業的保護政策,幫助它們維權,還為其提供財政、勞務、商業推廣等方面的服務。

義大利政府還常年聯合博物館、行業協會等機構舉辦各類手工藝品展覽,例如一年一度的佛羅倫斯全國手工藝創意作品展、米蘭國際手工藝品展銷會等。這些展會促進了該國手工藝企業對國內外市場的開拓,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義大利人工成本高昂,傳統手工藝企業大多規模較小、經濟實力有限。為支持手工藝發展,義大利為從業者制定了諸多財政保護政策。據義大利手工業聯盟副主席法比奧·貝齊介紹,該國政府為手工藝企業和工匠設立了專項補助基金,如果是國家認定的大師級工匠,在退休後還能領取國家特殊津貼。「這些舉措極大提升了手工藝從業者的自豪感,讓他們擁有進一步精進技能的經濟能力,更好面對技術創新與行業競爭等方面的挑戰。」

依據各地情況,義大利政府還對手工藝企業設置了不同標準的減稅或免稅優惠。在羅馬所在的拉齊奧大區,當地政府對手工藝企業的產品只收10%的增值稅,比一般企業產品所徵的稅費減少了11個百分點。

政府的財政支持免除了手工藝從業者經濟上的後顧之憂。義大利珠寶藝術家阿曼達·特裡西表示,「稅費減免有效鼓勵了青年人在手工藝領域的創業,手工藝的興盛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地方旅遊發展。對各級政府而言,其產生的綜合效益彌補了稅收減免造成的損失。」對此,該國玻璃雕塑領域的大師級工匠西蒙妮·塞內塞斯認為,「手工藝在義大利能夠保持生機,與政府的積極支持密不可分。」

推廣「一鎮一藝」的特色小鎮模式

在義大利中部莫利塞大區的阿尼奧內小鎮,鑄鐘手藝是一大特色。年過六旬的帕斯誇萊·馬裡內利正在為鐘體雕刻精美的花紋圖案。他驕傲地表示,「我的家族從公元1000年起就開始鑄鐘了,我是第二十六代鑄鐘人。」

阿尼奧內的鑄鐘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鎮上有很多傳承數代的工匠,至今仍沿用中世紀的鑄鐘方法。馬裡內利說,「根據時鐘直徑的大小,報時的音色各不相同。學習鑄鐘前我們要充分了解時鐘參數、通曉音律。不論在世界任何地方,我們都能立刻識別出家鄉出品的時鐘,因為它們擁有特別的聲音。」

義大利人約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規模不足20萬人口的小城鎮,這些小城鎮擁有不亞於大城市的發展活力。義大利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推廣「一鎮一藝」這一以傳統手工藝為核心標籤的特色小鎮模式。被稱為「羊毛紡織機」的桑迪利亞諾、「珠寶之城」的維琴察,以及皮具及古代鞍具製作工藝的傳承地卡斯特迪特……像阿尼奧內這樣的特色手工藝小鎮在義大利多達上千個。

在助力保護各類手工藝的同時,「一鎮一藝」鼓勵小鎮將旅遊業和當地特色手工藝相結合。在「提琴之鄉」克雷蒙納,幾百年來,鎮上幾個代表家族的制琴師代代相傳,嚴格按照古法手工製作小提琴。鎮上開設了數家博物館,通過展示不同年代的提琴藏品,向遊客介紹小鎮制琴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工藝。一些博物館開闢虛擬音樂廳,運用電子模擬設備,為遊客和制琴師提供不同年代、不同種類提琴音色的試聽體驗。

近年來,克雷蒙納還發起了有「提琴製作界奧運會」之稱的斯特拉底瓦裡國際提琴製作比賽。比賽以該鎮三大制琴家族之一——斯特拉底瓦裡的名字命名,每3年舉行一次,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提供手工提琴作品的展示機會。此外,小鎮每年秋季還舉辦制琴節、手工市集、手工藝品展銷會等活動,吸引了各國遊客,讓克雷蒙納「提琴之鄉」的形象深入人心。

「一鎮一藝」促進了同類型手工藝小鎮形成集群化效應。目前,義大利各地形成了紡織品、家具、皮鞋與皮革製品、首飾與金屬製品等各式各樣的手工業集群地。義大利手工業聯盟主席丹尼爾·瓦卡裡諾認為,「『一鎮一藝』模式的發展,讓各小鎮的手工藝特色優勢得以強化。」

開辦學校培育人才保持競爭優勢

「襯衫口袋只有通過手工縫製才能實現完全平順,一個完美的口袋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縫好……」在那不勒斯基頓服裝工廠附屬的裁縫學校,塞巴斯蒂奧·伯萊裡正在把自己長期積累的技藝傳授給年輕學生。

基頓是那不勒斯的高檔男裝品牌,一直堅持手工縫製。自2000年起,該品牌開設裁縫學校。學校堅持「小而精」的原則,起初每年只招收約10名學生,現在每年招收的學生也不到30名。學生從縫紉基本功開始,了解不同服裝板型,進行成衣結構搭建。學成後,很多學生都被分配到基頓在世界各地的分店。

隨著時代變化,手工藝強國義大利也面臨工匠數量逐年「縮水」的困境。據統計,僅服裝產業,全國高級裁縫數量就從上世紀50年代的400萬名減少到如今不足70萬名。其中,編織、刺繡等品類的手工藝更被列入「瀕危」名單。這一變化讓伯萊裡深感遺憾,「我從十幾歲起就開始了裁縫生涯。幾十年來,我對這一職業充滿感情,不希望後繼無人。」

為了「挽救」該國引以為傲的手工藝,不少企業紛紛開辦學校培育工匠。1985年,男裝奢侈品牌布裡奧尼開設了裁縫學校。「學校採取4年學制,每周有40個小時的課程。3年的課堂學習結束後,最後一年學生還要進行裁縫實踐。」安吉洛·彼得魯奇是學校的首批學生。如今,他已成為該品牌的首席裁縫大師。幾十年來,該校為義大利男裝市場培養了大量裁縫人才。

與此同時,一些職業學校與企業或經驗豐富的手工藝工匠合作,採取學徒制的二元制教育體系。為吸引更多年輕人,有的職業學校還將高等教育學位引入學徒制。以克雷蒙納提琴製作學校為例,該學校採取理論知識與制琴工藝相結合的課程設計,為畢業學生頒發學士至博士的學位。學校發揮特色優勢,聘請當地國寶級大師傳授制琴技藝,過半學生畢業後都留在小鎮從事制琴行業。

「從家族傳承到學校教育,工匠傳承體系為義大利守住了大批手工藝人才。這是我們保持手工藝競爭優勢的關鍵。」瓦卡裡諾表示,「未來,義大利還將繼續致力於各項手工藝的傳播和復興,不斷弘揚其文化藝術內涵。」

(本報羅馬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1日 18 版)

相關焦點

  • 義大利館展珍貴珠寶 詮釋古今手工藝精粹
    ,向大家展示了義大利古往今來的手工藝精粹。此次展覽是義大利悠久手工藝傳統的生動寫照,正是它使義大利數百年來永葆珠寶設計領域的傑出地位。今天,義大利繼續演繹著歐洲珠寶行業的動力源泉的身份,繼續徜徉於古典與現代風格之間,書寫著時尚藝術的歷史。
  • 傳統手工藝+新潮創意 讓文創產品「活」在市場
    原標題:傳統手工藝+新潮創意讓文創產品「活」在市場麻繩編織作品在展覽中得到青睞。惟妙惟肖的紙藝作品彩虹羊,精緻的麻編作品,純手工打造的皮包、鞋子……皮藝、麻編、紙藝這些傳統手工藝,結合別出心裁的設計創意,如今已經在市場上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同時,也讓銀川市的不少村民發揮巧手專長,有了一份可觀的收入。
  • 北京畫室傳統手工藝設計:傳承中華之美
    北京畫室全體系教學,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北京畫室傳統手工藝設計乾貨,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文化瑰寶,感受中華之美。主題:中國傳統手工藝——一本剪紙集(2019年央美設計設計基礎單科第一,馮欣然的作品)手工藝與裝飾藝術是大眾日常生活和審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科學技術和意識形態的必要組成部分。他與科學技術保持聯繫,但卻獨立於技術文明之外。它不是人類物質需求的結果,而是審美需求的結果,並不伴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而隨之發生改變。
  • 傳統手工藝欣賞——布藝
    蠟染 說起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 今天我們去探索技藝最開始的地方,或傳承或凋亡。始終不會被遺忘的貴州蠟染之鄉——黔東南。
  • 刷爆B站,飆升9.9,傳統手工藝該如何「出圈」?
    因為在他「粗糙」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傳統手工藝最真實的生存狀態。生死一線間都已經2020了,AI無人駕駛都上路了,為什麼還會有人堅持做「傳統手工藝」?傳統手工藝並沒有因為一部在網上熱議的紀錄片得到改善,反而暴露了傳統手工藝的生存現狀:傳統手工藝,正在逐漸的消亡。這是一部紀錄片無力改變的事實。
  • 編造野餐節呈現傳統手工藝魅力
    2020年「中國傳統手工藝互助計劃」以「線下·編造野餐節」進行新態呈現,通過「生活場景化」的方式向大眾展現全國各地竹編藤編手藝、文化以及情感的傳承。 此次活動,主辦方通過「野餐+竹編、藤編」這種混搭模式,觸發當下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傳統手藝的關注熱情,將藝術展覽、藝術沙龍、編織體驗、爵士演奏融為一體,邀請手工藝老師在現場進行編織技法普及和教學。
  • 通訊: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手工藝——探訪敘利亞「東方之家」
    新華社大馬士革12月19日電通訊:搶救瀕臨失傳的傳統手工藝——探訪敘利亞「東方之家」新華社記者鄭一晗 汪健大馬士革米丹區一處古色古香的庭院裡,綠樹環繞,果子掛滿枝頭,陽光打在紅綠相間的窗戶上,屋內不時傳出機器
  • 傳統手工藝之現狀
    儘管這種民間手工藝飽含民族的智慧,散發著濃鬱的民間文化之芳香,承載著不同地區的民間故事,但面對當今時代的變化,難免使諸多民間手工藝藝人顯現出有喜有憂的狀況。以下是筆者對幾個較為典型的民間手工藝進行調研的簡述。
  • 「衣以載道,禮傳古今」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展走進義大利
    核心提示:由北京市政協主辦、北京服裝學院參與承辦的「衣以載道,禮傳古今」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展,於義大利當地時間11月26日下午在米蘭但丁街14號舉行開幕儀式。 由北京市政協主辦、北京服裝學院參與承辦的「衣以載道,禮傳古今」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展,於義大利當地時間11月26日下午在米蘭但丁街14號舉行開幕儀式。北京市政協代表團和義大利米蘭政府官員、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當地華人華僑、文化界人士、媒體界朋友出席開幕儀式。
  • 河南大學生返鄉尋覓傳統文化,見證家庭手工藝
    中國青年網商丘7月28日電(通訊員 林錦秋 張志峰 高希希 慕志軒)民間手工藝本身就是文化的瑰寶,它身上賦予的經典不會因思想原則、輿論的變遷而過時,更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們所遺忘,為了解鄉村手工藝文化,增強大學生對紅色經典文化的理解,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內涵。
  • 中國人不可丟棄的十大傳統手工藝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手工藝可想而知有多少,個個都能堪稱極品,每一種老手藝都值得我們去保護與傳承。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不可丟棄的傳統手工藝。中國漆器還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福州的脫胎漆器是中國傳統工藝的「三寶」之一。竹編竹編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最開始是為了用來存放食物,到了明清時期,竹編工藝得到了全面發展。到現在竹編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富有很強的觀賞性。剪紙剪紙在唐代最為盛行,南宋時期發展成為一種職業,它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
  • 賦能非遺 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帶你體驗傳統手工藝
    12月7日至9日,2018第四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下稱「手造博覽會」)將於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帷幕,這是一場屬於手工藝愛好者的饕餮盛宴。國際手造品牌中國首秀今年的主題是「降落手造星球,暢玩精彩非遺,遇見生活中的小確幸」。
  • 「媽媽製造x 原始代碼」中國傳統手工藝體驗專場在京舉辦
    2019年7月17-18日,「媽媽製造 x 原始代碼」中國傳統手工藝體驗專場活動在北京潮流地標——三裡屯通盈中心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媽媽製造項目攜手原始代碼喜馬拉雅秘境沉浸式數字藝術展共同開展,公眾在體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通過數字模擬的山海變幻感受喜馬拉雅山脈的變遷。
  • 傳統手工藝:機器永遠都無法代替的手藝!
    什麼是傳統工藝?中國的傳統工藝是指世代相傳,具有百年以上歷史以及完整工藝流程,採用天然材料製作,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藝品種和技藝。那黃金首飾工藝算不算是傳統工藝呢,答案是肯定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現代機器也不可代替的傳統工藝「壓光」。壓光工藝流程不需太多的繁瑣的工具,有鎢鋼壓光筆(大中小扁),瑪瑙筆,洗潔精,水盆,毛巾,手套即可。一件首飾進入壓光前的原始模樣是一件經過拋光噴砂表面是一層金黃色的效果。而壓光就是做最後的表面效果處理,用我的話來說就是給準備出嫁的姑娘化妝,穿衣打扮,經過精心製作,最後以光彩鮮豔,美麗的姿態面向觀眾!
  • 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行亮相英國倫敦
    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行亮相英國倫敦 2017-12-08 16:47責任編輯:於曉   中新網12月8日電 倫敦時間12月7日,由依文•中國手工坊、B&H中國文化創意中心共同承辦的「第五次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英國行
  • 日本傳統手工藝合集
    本篇匯總了若谷設計平臺編輯的關於日本の傳統手工藝解析、日本の傳統手工藝品介紹的一些文章。與爾一同回顧和學習。
  • 中國十大民間傳統手工藝,看完這些,讓人驚嘆不已!
    中國十大民間傳統手工藝,看完這些,讓人驚嘆不已!中國是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千年以來的綿延曆史,民間所產生的手工藝可謂是門類繁多,並且個個都是光彩奪目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我國十大民間傳統手工藝。扎紙花扎紙花這種傳統手工藝文化己在我們寧紹平原上流傳很久,這古老手工藝在紹興每個角落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每當人們做壽、喜宴、嫁娶時在紹興傳統糕點上如,饅頭、壽麵、印糕等都插著一朵朵彩紙手扎的禮花。手扎紙花能扎出各式各樣花卉如牡丹、月季、海棠等等,形態各異,五顏六色,層次分明。甚至連每種花的花蕊都扎的別具一格,插上手工紙花使各種傳統糕點賦予了一種靈動和喜慶。
  • 潘魯生:手工藝文化發展的亞洲範式
    從亞洲國家手工藝文化發展的基本經驗來看,主要有兩種基本範式,一是原生態、聚落化傳承和發展的「手藝農村」範式,二是凝鍊傳統文化元素和精神的「設計產業」範式。,拓展具有特色的文化產業空間,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實現文化富民;而且有助於促進手工藝的生產性保護,為傳統文化傳承提供物質保障,促進民族文化傳統的弘揚和發展。
  • 「中國禮物」主題展區亮相第24屆米蘭國際手工藝博覽會
    「中國禮物」主題展區故宮博物院展品前人流如織當地時間11月30日,第24屆米蘭國際手工藝博覽會在義大利米蘭RHO國際會展中心開幕。12月1日,米蘭國際手工藝博覽會組委會為本屆博覽會中國館舉行了開幕式。中國駐義大利使館文化參讚許蓉,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商務參贊舒駱玫,米蘭國際手工藝博覽會主辦方、義大利GE.FI.SPA集團主席安東尼奧·因提利耶塔,GE.FI.SPA集團亞洲區經理羅倫佐·西格尼尼,故宮博物院文創事業部主任馮輝,中傳創展(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覃婷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 古代傳統工藝的代表,手工藝草編與竹編,民間工藝丹寨苗族蠟染
    在古代,由於生產與生活需要,傳統手工藝很發達,很多日常用品都需要這些傳統手工完成,所以手工技藝也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一、傳統手工藝草編大名草編手工藝是傳統家庭手工藝製品,多以麥稈製作草帽提籃等物品。近年來,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上草編手工藝品製作費時、費力,沒有可觀的經濟價值,銷路渠道少,從事此項手工藝的人員越來越少。二、傳統手工藝竹編竹編是我國的傳統手工藝,用竹絲篾片的挑壓交織編織出各種形態的工藝品。挑竹、片竹、編竹等手工藝品,在匠人手中成就一件件精美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