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捉迷藏?危險係數很高,父母需多注意,謹防孩子「消失」

2020-09-18 鵬爸育兒經

文/鵬爸育兒經

捉迷藏是流傳最廣的遊戲之一,這個遊戲不需要寬闊的場地,不需要複雜的道具,更沒有難懂的規則,只要有兩個人就能夠玩,玩法還頗為有趣。因此捉迷藏受到了許多孩子的喜愛。

捉迷藏可以說是承包了一代人的回憶,在那個經濟不發達,物資貧瘠的年代之中,孩子們都是玩著捉迷藏長大的。現在這些成了父母的孩子,也樂於把這項遊戲教給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捉迷藏是個危險性很高的遊戲。

3歲孩子家中玩捉迷藏,突然「消失」嚇壞爸爸

小李是個年輕的90後爸爸,和大多數隻知道上班賺錢的爸爸不同,小李平時只要在家,孩子基本上就是由他來照顧的。孩子很喜歡和爸爸玩耍,媽媽也樂於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這天小李正在家裡和3歲的孩子玩捉迷藏,孩子平時很是喜歡這個遊戲,小李也會經常陪著孩子玩。他們家的情況對於捉迷藏來說幾乎算得上是「得天獨厚」,他家面積雖然不大,但是是個小複式,為了增加儲物空間,到處都是柜子和縫隙,孩子身體小,想要躲起來非常方便。

等孩子躲好了之後小李開始尋找,但他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孩子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小李翻遍了家裡的柜子仍然沒有找到,小李有些擔心,就說自己認輸了,但是孩子依舊沒有出來。

小李連忙去找家人,讓他們一起幫忙尋找孩子,最後小李在自家的洗衣機裡面發現了孩子的身影,孩子躲在裡面已經睡著了小李非常後怕,因為孩子如果待久了,很容易發生窒息的情況。

捉迷藏的潛在危險

1.密閉空間

捉迷藏的過程中最危險的就是各類密閉空間,孩子們對於危險是沒有判斷能力的,更不知道密閉的空間對於他們來說代表著什麼。孩子在捉迷藏時很容易跑到密閉的空間之中,比如洗衣機、保險柜、狹窄的櫥櫃等等,這些地方隱蔽且密閉,很容易造成孩子窒息。

2.狹窄縫隙

另外一個深受孩子喜愛的地方就是各個狹窄的縫隙,比如牆縫、沙發縫、床下等等。這些地方成年人是進不去的,平時並不會多加留意。但是孩子身體瘦小,很容易就能夠爬進去。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有時候孩子順利地鑽進去之後,再想出來就不是那麼方便了,很容易讓孩子被卡住。

3.其他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方都是比較危險的,比如孩子往高處爬的時候可能會跌下來,雜物堆積過多的地方可能會塌方壓到孩子。另外就是在戶外,除了交通工具帶來的危險以外,孩子總能找到頗有想像力的藏身之處,給自己帶來各種各樣的潛在風險。

玩捉迷藏的注意事項

1.限制地點

父母在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限定好遊戲的場地,不要讓孩子跑到太遠的地方去。儘量在白天或是燈光較亮的地方玩,不要在晚上燈光昏暗的情況下和孩子玩捉迷藏。

並且父母應該尋找自己和孩子都熟悉的場地,比如家裡或是附近常去的公園等危險性較小的地方。孩子陌生的地方更容易給孩子帶來危險。

2.適當認輸

有的父母勝負欲比孩子還要強烈,就算找不到孩子的時候,自己也不會主動認輸。最後找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可能已經出現意外了。為了防止孩子出事,父母如果真的找不到孩子,一定要及時認輸,讓孩子自己走出來。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喜歡玩捉迷藏嗎?在下方評論留言分享出你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媽帶女兒捉迷藏,結果孩子再也沒出來,戶外捉迷藏安全要注意
    相信幾乎所有的大人、小孩從小都玩過捉迷藏的遊戲。雖然這個遊戲的規則很簡單,但它會給孩子們、甚至大人都帶來無窮的樂趣,但父母千萬不要疏忽了,即使這樣一個看似安全的遊戲,也可能會給孩子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險。
  • 孩子都愛玩的捉迷藏遊戲,它的諸多安全隱患,媽媽注意到了沒
    捉迷藏是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玩的遊戲。據觀察,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在捉迷藏的遊戲中去扮演閉著眼睛數數,然後去找同伴的這個角色。其實,這也和孩子的年齡發展階段有著非常大的關係,2-6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正處於發展階段,所以孩子會對這一類遊戲,都非常的感興趣。
  • 為什麼孩子對捉迷藏情有獨鍾?內心動機很有趣,父母可順勢做引導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很多小孩子都非常喜歡玩捉迷藏,這是家長們都發現的一個特點。小孩子總是喜歡躲起來讓爸爸媽媽來找自己,而且總是樂此不疲。那麼小孩子們為什麼那麼喜歡捉迷藏這個遊戲呢?家長們可以思考一下背後的原因。
  • 「寶貝,不要鬧了,快點出來,媽媽認輸了」孩子卻永遠的消失了
    導讀:「寶貝,不要鬧了,快點出來,媽媽認輸了」孩子卻永遠的消失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貝,不要鬧了,快點出來,媽媽認輸了」孩子卻永遠的消失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喜歡將被子當帳篷,是在發送危險信號,家長們需對此提高警惕
    孩子有的時候會喜歡躲在被子裡,或者是躲在一些比較狹小的空間中玩耍。 其實孩子這樣的舉動,可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玩鬧,更是一道發給父母的訊號,家長們對此都需提高自己的警惕。 孩子的行為代表著什麼?
  • 「寶貝你贏了,快出來」,寶媽與女兒捉迷藏,卻再也找不到孩子了
    ,不過捉迷藏雖好,危險性卻是不小的,如果父母不細心,很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但危險性也是極大的,在玩捉迷藏遊戲時,父母要注意這幾點一,不要獨自帶孩子到室外去玩捉迷藏不管室內屋子有多小,父母都不能獨自帶孩子去室外玩遊戲,室外空間太大,孩子還不明白事,很容易就會亂跑,以孩子的速度和身形,父母十秒鐘看不到都沒影了。
  • 「三山實驗」告訴你,為何孩子捉迷藏只遮頭,多少家長錯怪了孩子
    一、能幫助孩子認識「物體的永恆性」0-6個月的時候,躲貓貓遊戲會讓孩子對媽媽消失的臉再度出現感到有趣,當媽媽表現出不同的表情時,會讓寶寶產生「新興敏感性」,對於關注到不同的、新鮮的地方感到興奮,從而發笑;而當媽媽總是露出相同表情時,則會讓寶寶感受到安全感,他們同樣喜歡。
  • 為啥寶寶捉迷藏喜歡「暴露自己」,只擋小腦袋,背後隱情並不簡單
    相信很多家長都這麼覺得,雖然孩子傻乎乎的很可愛,但是捉迷藏的時候,為啥這麼喜歡暴露自己呢,捉迷藏時還喜歡只擋小腦袋,這些行為會慢慢的消失,所以家長不用擔心,好好珍惜孩子的童趣心理吧。如果孩子已經超過6歲,開始上小學了,還具有這種情況,可能是孩子的認知出現了問題,家長要注意了,讓孩子長時間停留在「自我中心」的階段,並不是好事。
  • 3歲孩子在家憑空消失,警察地毯式搜索,孩子:我在玩捉迷藏
    ,這個遊戲能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所以他們都很喜歡,但就這樣一個被大眾所普及的遊戲,卻也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3歲孩子在家憑空消失,警察地毯式搜索,孩子:我在玩捉迷藏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報導,在河南洛陽,一個3歲的小男孩在家裡與媽媽玩捉迷藏,媽媽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呼喊孩子卻也得不到回應。
  • 幾種暗藏危險的遊樂設施,孩子很喜歡可也常出意外,父母可要管住
    但其實它也有潛藏的危險,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或者父母看管不嚴,小孩隨時可能出現摔落、被器材纏住等危險。很多小朋友喜歡在噴泉工作的時候,伸手觸碰流動的水,或者在一旁踩水玩。但是一些噴泉卻有漏電的風險,不幸觸電的孩子,輕者心臟受到影響,重者有生命危險。家長帶孩子觀看噴泉時,最好不要讓孩子去觸碰水。
  • 捉迷藏促進孩子心智發育 益處無窮
    捉迷藏是孩子們都愛玩的一個小遊戲,找到目標的時候,孩子會開心的笑起來。研究發現,捉迷藏對孩子身心的發育都有極大的好處,可以鍛鍊孩子的探索能力,可以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那麼我們該如何跟小寶寶玩捉迷藏呢?
  • 孩子身邊潛在的危險,你了解嗎?
    ,在拐賣中佔據了很高的比例,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防範意識差,沒有任何自保能力,且極易號出手。但是依然每年都有很多兒童被拐賣,消失與父母的生活中,從此緣分殆盡。警方也加大力度的找尋被拐賣兒童,但是能找回的少之又少。一個兒童被拐賣,導致整個家庭都會散掉。請讓你的孩子不要脫離的視線,放下你手中的手機,多多的進行陪伴,不要掉以輕心,壞人永遠在黑暗的角落裡,伺機而動。
  • 為什麼孩子捉迷藏找人都喜歡找一個地方,這蘊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所以,孩子在玩捉迷藏找人的過程中往往只喜歡找一個點,這是孩子身心發展在前運算階段的一個重要體現,背後蘊藏著孩子成長成長的動機和秘密,值得我們父母學習和重視!03 玩捉迷藏應該注意的問題1,注意安全問題在和孩子玩捉迷藏時,大部分的父母都會選擇在家裡進行,不管孩子就是找人還是藏起來,都應該要格外注意安全問題。
  • 孩子捉迷藏的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世界上大概沒有孩子不愛玩捉迷藏的遊戲。在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英國心理學家Casper Addyman對超過300對父母與寶寶進行了調查實驗。,小寶寶們都特別喜歡。>孩子2歲了,特喜歡捉迷藏,可他總是藏了頭不藏腳,大人也教過,但他還是不會把自己完整的藏起來,這孩子是不是有點「缺心眼」啊?
  • 孩子喜歡出風頭父母別高興太早,謹防「自戀型人格」,早知早糾正
    導讀:孩子喜歡出風頭父母別高興太早,謹防「自戀型人格」,早知早糾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喜歡出風頭父母別高興太早,謹防「自戀型人格」,早知早糾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何孩子對「捉迷藏」情有獨鍾
    為何孩子對「捉迷藏」情有獨鍾簡介:父母要以「研究」的精神狀態投入親子遊戲中,讓每一個遊戲都上升到「藝術」的水平,用高超的藝術引領孩子遊戲,在遊戲中調動幼兒的腦細胞、活躍幼兒的思維,激發幼兒的潛能,使幼兒專注的、愉悅的投入到遊戲中。親子「捉迷藏」的藝術有:一是環境創設的藝術:足夠的活動空間、迷宮式的遊戲場地、可隱蔽的物件等。二是成人的語言引領作用與孩子的互動。
  • 「寶寶,快出來吧,你贏了,媽媽認輸了」,可孩子卻再也回不來
    文/小語談育兒要說童年時候大家最喜歡玩的遊戲是什麼,很多人肯定會說捉迷藏,的確我們很多人小時候都是和小夥伴玩捉迷藏長大的,在八零後和九零後的童年裡,還沒有那麼多的高樓大廈,基本上都是一幫孩子在田間野地或是山頭上玩捉迷藏。大家玩的不亦樂乎,甚至玩半天都意猶未盡。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但是如今的小朋友也是很愛玩捉迷藏這個遊戲的。
  • 孩子捉迷藏的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而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就會主動要求玩捉迷藏。這種遊戲就是孩子藏起來,讓父母去找。當父母找到孩子之後,孩子會特別開心,其實無論從小到大,雖然捉迷藏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結果都是一樣,一方找,一方藏。,這也是寶寶為什麼看到突然消失的東西,而感到好奇的緣故。
  • 6歲孩子被熱水袋炸傷,這些取暖設備存在危險,給寶寶使用需謹慎
    現在每一位父母都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穿得多了,怕孩子熱,穿得少了怕孩子生病。冬天寶寶的保暖措施讓人糾結,穿得太多容易讓孩子患上捂熱病,穿的太少孩子容易著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不讓寶寶著涼?家長要注意,這些取暖設備存在一定的危險,給寶寶使用時需謹慎。暖寶寶人們最常用的是便宜又好用的暖寶寶,但卻不知暖寶寶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暖寶寶是利用鐵在空氣發生氧化作用而放熱,是將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從而達到暖的效果。
  • 為什麼孩子總是纏著父母玩捉迷藏?原來躲貓貓還隱藏這些客體認知
    1、在捉迷藏裡可以享受到被專注的陪伴在養娃的操心、生存的忙碌裡,越來越多的親子關係成為了索取和被索取的關係,孩子在無界限地索取、家長累得趴下也要想辦法去滿足孩子,在這樣索取和被索取關係裡,越來越多的孩子渴望缺失陪伴,再加上身在智能時代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他們的壓力、煩惱都習慣性地依賴上一部智慧型手機,在距離遙遠下缺少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