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科學院,設立「哲學研究所」,讓科學家與哲學家聯盟

2021-02-19 齊魯博士論壇

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暨科學與哲學前沿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孫昌璞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王穎,國科大校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王豔芬,副校長牛曉莉、董紀昌以及科學界、哲學界的六十餘名嘉賓代表出席揭牌儀式。

揭牌儀式由李樹深院士主持。李樹深首先介紹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建設情況。在中國科學院建立哲學研究所,從哲學的高度把握科技進步的大方向,提升中國的科技原創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賦予中國哲學界的新使命。組建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白春禮院長在2019年6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學位委員會上首次提議的,此後經過反覆討論、諮詢和修改,形成了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籌建方案。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中科院哲學所的組建工作現已取得了顯著進展。按照現代新型研究所的治理模式,中科院哲學所設立戰略諮詢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所務委員會。戰略諮詢委員會名譽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擔任,主任委員由李樹深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由量子物理學家孫昌璞院士擔任,副主任委員由國科大哲學系胡志強教授擔任。中科院哲學所下設5個研究中心,包括:邏輯學與數學哲學中心、物質科學哲學中心、生命科學哲學中心、智能與認知科學哲學中心,以及科學與價值研究中心。目前,中科院哲學所正在凝聚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相關力量,搭建科學家與哲學家的協作對話平臺。中科院哲學所將以哲學家和科學家共同關切的重大問題為研究導向,致力於探討現代科學的哲學基礎和當代科技前沿中的哲學問題,以及與科技發展密切關聯的價值、文化和制度問題。

白春禮就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目標和未來發展做了重要指示。他指出,在中科院建立哲學所,是中科院黨組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做出的重要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也圓滿完成。我們正積極對未來的發展布局進行謀劃。在剛剛舉行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要求科技工作者樹立敢於創造的雄心壯志,敢於提出新理論、開闢新領域、探索新路徑,在獨創原創上下功夫。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白春禮強調,迄今為止的現代化進程表明,產業革命、技術革命從根本上來源於科學革命。要有別人卡不了脖子的關鍵技術,需要有獨創的、敢為人先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理論。為此,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反思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規律,因而需要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白春禮言簡意賅地論述了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他說,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哲學是科學之源。哲學培養形成的對思想窮根究底的辯駁和拷問,對邏輯與理想的推崇和讚賞,為現代科學傳統注入了最深層的精神內核。從科學發展的動力來看,哲學往往是革命性科學思想的助產士。科學研究不只是觀察現象、進行實驗、做出計算,而且還需要一整套概念和思想的支撐。而科學概念和思想的變革,有賴於科學家完成思維上的自我超越,這時候必然會涉及到哲學上的爭論,必然會在哲學思想中尋求靈感。哲學家通過對基本問題的持續關注而發展出的豐富的概念和瑰麗的思想,常常是科學家獲得理論突破的靈感之源。從人類的知識系統來說,科學和哲學是緊密關聯的。任何科學理論的內核,都帶有某些哲學預設。科學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哲學觀念上的變化,而哲學思想的變革也會為科學的洞見提供廣闊的思想空間。

面對當代科學的發展正醞釀著巨大的突破的前景,白春禮說,當代科學中的物質之謎、宇宙之謎、生命之謎和意識之謎都直接關聯著眾多重大哲學問題。這些問題的澄清和解決,都需要科學與哲學聯手推進。哲學與自然科學的交叉與融合研究,是當今世界學術領域的新動向和新趨勢。白春禮指出,中國的科學發展要實現階段性跨越,就必須緊扣科學前沿中的基本問題進行開拓和創新,而不能只是在已建立的概念體系和研究路徑上跟蹤國際上的工作。為此,科學家必須提升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其中哲學的學習和哲學思維的訓練非常重要。在中科院成立哲學所,正是為了聚焦於科技發展和科技前沿中的基本哲學問題,以及與哲學緊密相關的科技問題,從哲學角度助力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的跨越式發展,乃至未來的科學革命,尋求更為堅實、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礎。這對於提升科技原創能力、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搶抓科技革命機遇,無疑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意義。

最後,白春禮表示中科院黨組對哲學所的發展以及它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充滿期待,並且對哲學所的建設提出幾點希望。首先,要精準定位,密切圍繞當代科學的前沿和基礎問題開展研究。其次,要吸收人類科學與哲學的優秀成果,發揮中國傳統的科學和哲學思想的獨特優勢;第三、要完善內部治理機制,借鑑國外同類研究機構的有益做法,參考科學院新建研究所的成功經驗,儘早建設成為一個新型高水平研究機構;第四,開放合作,加強科學界與哲學界的聯繫、加強與國內外同類研究機構的聯繫。總之,當前在國際環境包括科研環境處在激烈變動的時候,需要沉下心來,凝神定力,抓源頭、抓基礎,建立科學家與哲學家的聯盟,發揮科學與哲學的相互促進作用,矢志不渝、久久為功,形成一個新理論、新思想、新方法不斷湧現的科研環境,服務於國家和人民,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

來源: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設立哲學研究所
    李樹深首先介紹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建設情況。在中國科學院建立哲學研究所,從哲學的高度把握科技進步的大方向,提升中國的科技原創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賦予中國哲學界的新使命。組建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白春禮院長在2019年6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學位委員會上首次提議的,此後經過反覆討論、諮詢和修改,形成了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籌建方案。
  • 哲學是科學之源:中國科學院設立哲學研究所
    李樹深首先介紹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建設情況。在中國科學院建立哲學研究所,從哲學的高度把握科技進步的大方向,提升中國的科技原創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賦予中國哲學界的新使命。組建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白春禮院長在2019年6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學位委員會上首次提議的,此後經過反覆討論、諮詢和修改,形成了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籌建方案。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今日揭牌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孫昌璞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王穎,國科大校黨委副書記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今日揭牌成立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孫昌璞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王穎,國科大校黨委副書記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國科大舉行
    李樹深首先介紹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建設情況。在中國科學院建立哲學研究所,從哲學的高度把握科技進步的大方向,提升中國的科技原創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賦予中國哲學界的新使命。組建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白春禮院長在2019年6月24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學位委員會上首次提議的,此後經過反覆討論、諮詢和修改,形成了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籌建方案。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
    9月24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哲學所)揭牌儀式暨科學與哲學前沿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舉行。
  • 中科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
    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揭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研究員給自己的研究生出了一個題目,驗證一個學術假說。這位研究生進行了兩組嚴謹的實驗,卻沒有得到假說預測的結果。他和他的導師都有點沮喪,認為結果是失敗的。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科院為什麼成立哲學研究所?缺乏哲學的科學是盲目的
    編者按9月24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哲學所)在京揭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各位來賓:今天(9月24日,編者注)正值北京的金秋時節,天高雲淡,風清氣爽,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匯聚一堂,共同見證中科院哲學所正式成立。在中科院建立哲學所,是中科院黨組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做出的重要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也圓滿完成。
  • 白春禮院長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上的致辭
    各位來賓:  今天正值北京的金秋時節,天高雲淡,風清氣爽,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匯聚一堂,共同見證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正式成立。已有的科學概念和思想,既是一段時期內科學進步的探照燈,又構成了對這一時期科學家的約束和限制。按照許多科學史家的看法,科學的發展是常規科學和科學革命交替的過程。在常規科學階段,科學家主要是在既有的範式下解決各種問題,他們的工作似乎與哲學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在科學革命階段,科學共同體需要建立新的範式,需要用新的概念之網來重新整理科學事實。
  • 中科院院長談中科院成立哲學研究所:哲學是科學之源
    澎湃新聞記者9月24日從中國科學院方面獲悉,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暨科學與哲學前沿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孫昌璞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王穎
  • 中科院院長在哲學研究所成立時的致辭:哲學是科學之源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在講話中做了詳細的介紹。白春禮在致辭中指出,「在中科院建立哲學所,是中科院黨組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做出的重要決策……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也圓滿完成。我們正積極對未來的發展布局進行謀劃。」白春禮在致辭中坦言:「中國的科學家有自己的美德和優勢,但也存在原創性普遍不足的問題。
  • 每經19點丨中國科學院成立哲學研究所,聚焦科技發展中的基本哲學...
    每經編輯:周宇翔 1丨中國科學院成立哲學研究所,聚焦科技發展中的基本哲學問題 據新華社,24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揭牌,將以哲學家和科學家共同關切的重大問題為研究導向,搭建科學與哲學的協作對話平臺。
  • 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成立大會曁一屆一次理事會議召開---讓科學...
    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第一屆理事合影。2月3日,在中國科協第340次青年科學家論壇暨首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論壇的基礎上,由數百名從事科學研究、科學普及、科學教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單位及個人共同發起的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以下簡稱:青科聯)正式成立,成立大會曁一屆一次理事會議在西安召開。
  • 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數學院舉行
    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論壇——創新驅動發展(第3期)」在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行。數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師生共70餘人參加了本次論壇。講座過程中,他還指出培養哲學思維有利於大家更好地理解數學,希望在場學子們認真學習哲學。   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王立軍作了題為《雷射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報告,他指出雷射科學在基礎科學、國民經濟等諸多領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並且已經成為學科滲透廣、應用領域寬、支撐作用大的綜合性高新技術。
  • 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發明有何區別?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出生地有何不同
    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發明有什麼區別?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出生地方有什麼不同?要回答以上兩個問題,還必須追根溯源,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哲學,什麼是哲學家;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家。什麼是哲學家?百度百科:從科學學與科學史的意義上來說,哲學家是指擁有自己的哲學範式、有原創的哲學基礎理論與哲學體系的哲學學人。 哲學學者是以哲學為研究對象、對哲學有很高造詣的哲學學人。 有沒有自己的哲學範式和原創的哲學基礎理論,是哲學家與一般的哲學學者的根本區別。
  • 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在西安成立—新聞—科學網
    為團結國內外青年科學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2月3日,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成立大會曁一屆一次理事會在西安召開
  • 白春禮: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編者按  9月24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哲學所)在京揭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各位來賓:  今天(9月24日,編者注)正值北京的金秋時節,天高雲淡,風清氣爽,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匯聚一堂,共同見證中科院哲學所正式成立。  在中科院建立哲學所,是中科院黨組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做出的重要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也圓滿完成。
  • 中國科學院與德國馬普在滬籌建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與德國馬普學會共同組織的招聘專家委員會對來自美、德、法等國的10多位應聘實驗室主任的候選人進行了面試。這標誌著中國科學院與德國馬普學會合作創立的計算生物學研究所的籌建工作已實質性啟動。該所將是我國首個計算生物學研究所,並將成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新成員。
  • 院士說丨白春禮: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編者按:9月24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哲學所)在京揭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9月24日,編者注)正值北京的金秋時節,天高雲淡,風清氣爽,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家和哲學家匯聚一堂,共同見證中科院哲學所正式成立。在中科院建立哲學所,是中科院黨組在關鍵的歷史節點做出的重要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任務也圓滿完成。我們正積極對未來的發展布局進行謀劃。
  • 彭恆武: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194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人物簡介 彭恆武,1915年10月出生於吉林長春,祖籍湖北麻城。1937年6月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