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導致孩子經常吃手,背後的原因需要家長進行反思

2020-11-08 雨田育兒

近期有一位家長和我傾訴說他家寶寶經常吃手,怎麼說都不聽,給他拔出來,他立即又塞進嘴巴裡,還嘿嘿的笑,有一次實在受不了就打了寶寶兩下,結果哭過之後吃的更厲害了,想想都覺得頭疼。



幾乎每個寶寶都會有過那麼一段經常吃手的經歷,那麼作為父母你是怎麼做的呢?是讓吃還是不讓吃,可能每個家長都苦惱過。現在就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孩子吃手的三大原因

  • 和孩子的心裡發展規律有關,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這個都是正常的,不需要擔心。
  • 和孩子的情緒反應有關,這個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和孩子出現吃手現象時家長的反應有關。


正常發展規律引起的吃手現象如何處理

0-1歲屬於孩子的口手敏感期,每個小寶寶在這個階段都會有吃手的現象,對於小寶寶來說這就是他開始探索這個世界的開端,並且也通過口、齒、唇的運動鍛鍊了自己的咀嚼能力,還可以為後來的語言能力打下基礎。

有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孩子吃手會把細菌帶到身體裡,所以在這個階段就強制禁止孩子進行這種口和手的行為探索,甚至給孩子戴上了手套,這是非常不科學的一種做法。

一旦孩子的這種成長規律性現象被無情剝奪,那麼後期將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並以孩子在較大年齡喜歡咬手指、咬人、愛吃零食、吐口水等等形式表現出來,那個時候再給他進行行為矯正就難上加難。

所以對於1歲以內的小寶寶,家長們可以給小寶寶把手洗乾淨,儘管讓孩子吃手,他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滿足,從而順利的進入下一個更高的心理發展階段,放棄吃手。

情緒異常導致的吃手現象還如何解決

孩子一歲後絕大多數寶寶都不常有吃手現象的發生,當時給個孩子的教養環境是不同的,所以如果這個時候孩子還是經常性的吃手,家長們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 孩子無事可做,家長忽視,自己感覺無聊
  • 當父母忽略孩子的時候,那麼他們或者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又或者是一種情感的慰藉,吃手這一現象就可以滿足了,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注意多增加些親子活動,讓孩子能有事可做,才能慢慢改掉這種現象。



  • 生活中遇到比較大的變故,情緒焦慮,無處宣洩
    1. 比如家裡面比較親近的爺爺奶奶突然回老家了,或者搬家、入園等等這些在大人看來無所謂的小事,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那就是對他們的安全感產生了破壞,自己生存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這讓他小小的內心接受起來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就可能會出現行為倒退等現象, 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們就要仔細觀察,讓寶寶儘可能的感受到你們對他的關愛,從而緩解他這種不好的情緒。
    2. 還有一種就是家中添了小妹妹或者小弟弟,大寶為了爭寵,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在他的世界裡,突然多了這麼個小傢伙分走自己的關愛,他心裡肯定是難受的,在看到小傢伙在吃手的時候,他可能會想如果我也做這種事,爸爸媽媽是不是就會像關心小傢伙一樣關心我了。所以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單獨陪伴大寶,和他多做一些親子活動,這樣讓寶寶感受到父母還是像之前那樣愛我,就不會出現行為倒退的情況了。


    家長過於激烈的反應和不當的教育方法

    有些家長情緒比較暴躁,又或者反應比較快,在看到孩子吃手的,尤其是這個時候寶寶手還比較髒,就會情緒激動,一把把他的手給拽出來,甚至會給孩子一巴掌並大聲呵斥,這個時候聰明的寶寶就發現原來自己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引起了父母這麼大的反應,所以家長過激的反應反而強化了孩子的這種不當的行為。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就需要淡化自己的處理方式,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勤給孩子洗手。並對孩子的吃手行為進行冷處理,視為不見,讓孩子體驗不到這種行為的力量。另外多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親子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多互動,增加孩子安全感,讓孩子不必通過吃手就可以獲得情感上的滿足。

    其實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會出現問題,出現問題說明孩子在成長,家長們不用焦慮,這都是正常現象,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即可。

    我是雨田,一名專注幼兒教育的寶媽,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乾貨[玫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對「吃手指」情有獨鍾,萌萌噠的背後家長需要這樣引導
      鄰居家的小西今年一歲半了,非常可愛招人喜歡,然而孩子卻有一個讓爸爸媽媽都深感憂慮的小習慣,喜歡吃手。在孩子高興,生氣,煩悶的時候,她都會拿出自己的小手指放在嘴裡吮吸,得意的時候吃的「吧吧」響。雖然這不是什麼大的問題,但是家長如果制止孩子「吃手」,孩子就會生氣,甚至故意和家長作對。
    • 孩子吃手,咬指甲,見外人害怕,家長要重視起來
      是什麼導致了孩子會有這些行為?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辦法才能有效幫助孩子改正這樣的怪癖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就要先探究孩子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2、孩子口欲期,家長嫌髒,不讓孩子吃手孩子在幾個月大的時候是會出現口欲期的,這個時期的孩子沒有乾淨與髒的概念,基本孩子拿著什麼都會放嘴巴裡面嘗一嘗,不管是手機,勺子,鞋子還是媽媽的頭髮,孩子只要手能夠到的東西,下一秒都會放進嘴巴裡。這時就會有些家長進行幹涉,孩子抓什麼,就把什麼給孩子奪走,不讓孩子放進嘴巴裡。
    • 孩子總說「我不會」,家長需要反思三件事
      其實啊,排除小部分孩子可能「真的不會」的狀況,大部分時候,孩子是沒經過大腦就說出來的,這背後需要家長反思三件事情。第一、是否給了孩子太大壓力?一個朋友告訴我,她給女兒輔導作業時,常常懷疑她女兒的智力有問題,因為她說什麼,孩子都說「我不會」。我問她是不是經常吼孩子,她說是。其實朋友的女兒並不是不聰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朋友給的壓力太大了,總是各種斥責,讓孩子覺得亞歷山大,為了保護自己,只好用簡單的「我不會」來應付,省得說錯了還要挨媽媽的罵。
    • 孩子愛吃手、啃指甲,多半背後隱藏著心理問題,家長要細心引導
      現在有些孩子經常有一些小動作,像啃指甲、咬手、咬鉛筆蓋等行為,這些這行為是孩子養成的一種無意識習慣,當家長提醒時,孩子才知道自己的正做的行為。孩子不良小動作背後多半是源於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不能忽視。當時也給孩子的父母反映過這樣的一個小動作,父母說其在家也是這樣,有時候把指甲啃的流血,從來都沒給他剪過指甲,都是他自己的啃。其實在我一旁觀者來看孩子的小動作與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有著很大關係,家長要尋找小動作背後的原因,多數是因為這三個原因。一、孩子出現吃手、啃指甲的原因。
    • 孩子總發脾氣,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可能是與家長有關
      其實孩子總發脾氣,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與家長有關。3.家長的影響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脾氣大,卻沒有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孩子面前經常有情緒失控的表現家長的脾氣不好,孩子跟著家長受到影響,也不要指望孩子的脾氣會好到哪裡去。4.觸碰到孩子底線尊重需求也是人內心最渴望的一種需求,所以家長們不能只認為孩子只需要吃得飽,穿的暖就可以了,吃得飽穿得暖僅僅解決了生理需求,尊重需求也必須要得到解決。
    • 為何孩子總是愛「吃手」?可能不是因為餓了,背後原因家長要注意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為了自身的身體發育,總是會保持很長時間的睡眠,所以一天除去睡覺和喝奶進食的時間所剩無幾,但在這短短的清醒時間裡,孩子總會用各種各樣的小動作來填補空白,比如把手放在空中晃來晃去,或者用腳亂蹬用臉去蹭大人的手等,但有些孩子可能會把自己的手往嘴裡塞,感覺像在「吃手」,家長往往會認為是餓了的表現
    • 小孩子經常「吃手」怎麼辦
      我們的生活之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在和小朋友們玩耍的過程中,咬自己的手,其實這種現在在我們的嬰兒時期是常見的,不過那個時候是由於一些神經放射的緣故,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如果這個現象還是持續那就有問題了,小編有一個朋友7歲多了還吃自己的手指,而且手還很髒,這種情況會出現的結果其實一個就是會使得外界大家細菌進入體內
    • 孩子愛頂嘴不服管教,背後的原因值得每位家長深思
      吃不吃蔬菜,能不能出去玩,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玩遊戲……你說一句,他總有十句回應,明明是孩子犯了錯,你好心給他指出來,希望他能吸取教訓,結果每一件小事都容易引起一次親子戰爭。一方面,我們希望孩子可以虛心地接受批評,這樣他才有進步的可能。而另一方面,我們越是給孩子指出錯誤,他就越是牴觸、生氣,甚至頂嘴,真是一句話都說不得。孩子愛頂嘴不服管教,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得先了解下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 寶寶三歲半了還喜歡吃手,你可千萬要注意,背後的原因必須要知道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也會聽到七大姑八大姨這麼說——「這麼大了還吃手?我家孩子在這個年齡早就不吃了!」吃手現象是「退行性」自我安撫的行為,需要家長找到背後的根本原因退行,從心理學來說,是指人雖然成長到一定年齡,但是會忽然表現出一些「幼稚」的行為。
    • 家裡來客人,為什麼孩子會大聲尖叫?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反思
      導讀:家裡來客人,為什麼孩子會大聲尖叫?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裡來客人,為什麼孩子會大聲尖叫?背後的原因值得家長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吃手吃腳撕紙敏感期,家長學會引導,讓孩子更聰明
      家長制止孩子吃手吃腳撕紙,主要有這些原因家長因為各種原因,阻止孩子吃手吃腳和撕紙,其實是在妨礙孩子的大腦發育撕紙的時候需要兩邊的手指相互協調,跟紙張進行對抗。孩子到了一歲左右就對吃手和吃腳就沒有興趣了,家長不用擔心會影響孩子的口腔發育。
    • 小寶寶愛吃手,需要制止嗎?頻繁吃手到底有什麼壞處
      在生活中,很多寶媽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喜歡吃手,媽媽們一般比較焦慮,一方面害怕吃手會吃進去細菌,導致肚子不舒服,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牙齒發育,所以會反應過激,有些媽媽就會訓斥孩子,打手來讓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 為啥你家娃總是吃手?搞清背後的原因很重要,有需要的家長快收藏
      寶寶喜歡吃手,是因為寶寶大腦在發育的過程中告訴寶寶嘴巴的用處,並不是寶寶餓了,而是寶寶想通過嘴巴最了解、感知這個世界。寶寶吃手,是因為他發現了自己的小手,就想用嘴巴去感受它。其實,這個階段寶寶吃手沒有壞處只有好處。吃手的過程鍛鍊了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了他的自我認知能力還有運動能力。
    • 孩子經常「挖鼻孔」,是手太閒還是身體不適?家長別不當回事
      如果孩子經常做挖鼻孔的動作,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會在什麼情況下,做出這個動作,如果每次都是去陌生的環境,或者心情很差的時候,那麼基本上就是因為孩子內心感覺壓力很大導致的。而孩子經常用手去挖鼻孔,就會導致鼻子裡進入病毒,有些病毒會直接破壞人體的腸道系統,金黃色葡萄球菌就是其中之一。這樣孩子就會經常因為胃腸道原因生病,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
    • 寶寶吃手就是口欲期?錯,還可能和三個原因有關,家長別不重視
      原來,寶寶經常吃手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口欲期,而是因為寶寶的乳牙萌生,產生了不適感,而寶寶為了緩解這種感覺,就喜歡用手指來刺激牙齒的萌生位。因此對待孩子一定要注意,認真地判斷其異常情況的真實原因,不要疏忽對孩子的發育狀態的了解。那麼寶寶吃手的行為,除了口欲期,究竟都有哪些原因也會導致呢?
    • 發現孩子學會撒謊?家長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很關鍵
      有研究發現兩歲的孩子有30%的孩子都學會了說謊,而在三歲的孩子當中,會撒謊去騙人的孩子達到了一半以上,到孩子4歲的時候,幾乎每個孩子都學會了撒謊,因此我們可以看來孩子學會撒謊的現象和孩子的道德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真正的了解清楚為什麼孩子會說謊,這樣作為家長的我們才能夠糾正出孩子的錯誤。
    • 孩子手上出現倒刺,難道是孩子缺鈣的表現?這些原因需要家長知道
      而且孩子好像還撕過,導致手指有不少傷口,之前她聽說長倒刺是缺維生素的原因,所以便立馬到藥店買了些維生素鈣片給孩子吃。吃完兩個星期後,讓她生氣的是孩子手上的倒刺變得更多了,於是她帶著孩子去諮詢醫生,醫生表示這不是缺不缺鈣的問題,而是習慣的問題。
    • 明明是姥姥帶大的孩子,卻跟奶奶親,孩子道出原因,家長需反思
      導讀:明明是姥姥帶大的孩子,卻跟奶奶親,孩子道出原因,家長需反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明明是姥姥帶大的孩子,卻跟奶奶親,孩子道出原因,家長需反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戒安撫奶嘴太困難?家長要了解孩子「戀物」背後的原因
      戀物"情結很正常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家長就想著要幫孩子把安撫奶嘴給戒了,看著孩子每天拿著安撫奶嘴流口水的樣子,就十分不美觀。但是家長試了很多方法:限制使用時間、塗辣椒油、藏起來、和孩子說明等等,有時候我們狠下心不什麼辦法都用了,但孩子就是每天哭鬧著要安撫奶嘴。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選擇輕生?背後的原因,家長都該反思
      孩子自己吃飯也心疼,急吼吼地去喂。也有見到過孩子要看動畫片,爺爺就這麼舉著手機、ipad,看多久就舉多久,手酸了就換另一隻,就是捨不得寶貝看得不舒服。這就導致現在的老師教育學生時都畏手畏腳、擔驚受怕的,還要徵求家長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