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女廁裡面設男便池的嗎?
前不久,就有網友反映在山東淄博的某商場在女衛生間內設置男童便池,侵犯了女性的隱私安全。
對此,商場做出了正面回應,說在女廁設置男童便池是為了方便帶孩子出門的寶媽。一時間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的網友說商場這樣做法很貼心,媽媽們獨自帶孩子逛商場也不怕了,也有網友說如此做法侵犯了其他女性的隱私,並且容易混淆孩子的性別意識。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場合媽媽帶孩子上女廁的情況還是比較多見的。媽媽們單獨帶孩子逛商場,中途孩子要上廁所,媽媽帶孩子上男廁不合適,隨地大小便不文明,也不放心孩子獨自上廁所不安全,往往只能帶年齡尚小的孩子一起進女廁。
遇到這種情況,其他使用廁所的女性雖然可能會覺得有點不適,但是出於對媽媽帶孩子辛苦的體諒一般也不會阻止。而且對於媽媽帶男孩子上廁所法律上並沒有什麼明文規範,也沒有什麼可詢的標準。日常生活中只能完全依靠媽媽們的自覺,以及其他同時使用廁所的女性是否接受。
對於商場在女廁安裝男童便池,表面上看是給帶孩子的媽媽提供了便利,解決問題。但是仔細一想,這是把之前不得已的事搬到了檯面上,本質上還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媽媽們還是要帶著兒子進女廁,對其他女性造成的困擾依舊沒有改變,甚至孩子還要在陌生的女性視野中方便。這真的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嗎?
大量的研究表明,孩子從三歲左右就已經開始有性別意識。父母帶孩子進異性廁所,雖然是事出無奈,不得已而為之,生活中大家遇到了一般也多會給予諒解。但是這樣的行為其實可能會影響孩子對性別的認知,容易導致孩子性別意識的混亂。
類似這樣的尷尬行為,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對孩子性別意識的培養影響很大。所以家長們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是應該儘量避免,那麼日常生活中具體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孩子太小的時候出於安全考慮,也方便父母照顧不適宜和父母分床睡。但是到孩子3歲左右,開始學會表達不需要父母隨時看護,就可以開始分床睡了,5-6歲孩子可以慢慢和父母分房睡。
如果家裡不止一個孩子還有兄弟姐妹,那麼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間也應該注意,異性的孩子儘量分開睡。因為孩子到3歲左右就開始有性別意識和羞恥感了,對於異性一方的父母或者哥哥姐姐看自己洗澡會覺得害羞。所以家長們在日常的小事上也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有些父母在家裡出於方便,覺得家裡也沒有外人孩子還小上廁所小便就懶得關門,忽略了孩子從小在家有樣學樣。因此爸爸媽媽們在家即使沒有外人也應該注意,避免把不好的習慣教給了孩子,要讓孩子知道不能和異性一起上廁所。
尤其是在公眾場合帶孩子上廁所時,更應該注意不要帶孩子進異性廁所,現在不少的商場景區都設有第三衛生間,方便帶孩子的父母,行動不便的老人使用。
很多家長有個認知誤區,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因此很多事都當孩子的面不避諱,在家裡當著孩子面換衣服,忽視了對孩子性別認知的影響。
特別是對於異性的親子之間,家長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會讓孩子以為在異性面前暴露身體的行為是正常的,不利於孩子養成保護自身身體安全的意識,讓孩子置於危險的境地。此外,還有可能導致孩子過分早熟,使得孩子在小小的年紀過早的產生對異性器官的好奇。進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禁忌,早戀,偷嘗禁果。
孩子在小時候還沒有自理能力需要父母幫著洗澡,但是隨著孩子的年齡漸漸長大,特別是孩子4-6歲後,家長們應該避免媽媽幫兒子洗澡,或者是爸爸給女兒洗澡了。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開始逐漸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鍛鍊孩子自己獨立洗澡,尊重孩子隱私的同時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幫助孩子的性別認知形成。
我是你的藥師朋友洪姨,寫文不易,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讚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關注後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健康生活方式##雨滴醫生說育兒##我們一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