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彈吉他的醫生不是好義工:醫生唱雪絨花喚醒沉睡的他

2020-12-19 閩南網

­  醫生找到「開關」 吉他彈唱英語歌

­  2月7日,黃柒金請來同院的普通外科副主任厲周、兒科腦康復專家方素珍來會診。「大腦角是所有感覺通路通過的地方,丘腦是所有感覺的『中轉站』,所以,小葉的腫瘤位置影響了他情感的表達。」方素珍向記者解釋。她給小葉帶了一個專業感統刷子和醫用振動棒,教家長如何擦刷小葉的皮膚和振動其四肢、背部、口唇周圍,輸入皮膚觸覺和關節肌肉感覺。在了解到小葉一向喜歡聽英語歌后,她用手機放起了電影《鐵達尼號》主題曲,小葉「馬上像突然覺醒了一樣。」曲畢她問小葉:「這是什麼歌?」沒想到小葉開口說出「泰坦尼克」。方素珍評估,小葉手術後的各條神經通路都是通的,但是開口說話、情感表達還需要激活訓練,否則時間長了就容易退化。而他對音樂表現得尤其敏感,英文歌可能是他康復治療的「開關」。

­  當天中午,素有音樂特長的厲周就回家取來了一把吉他,在小葉病床旁,彈唱起一首《雪絨花》。厲周解釋,之所以選擇這首歌,是因為它經典,傳唱度高,相信小葉會有共鳴。果然,音樂響起,小葉淡漠的表情馬上鬆弛了,手術後一直上翻、不與人對視的眼睛也有了神採,嘴角慢慢有了微笑,突然就開口跟著哼唱了起來。之後,在大家的鼓勵之下,爺爺、媽媽、姑姑……小葉把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都叫了出來。家人喜出望外,高興極了。「真是難以置信!真是太感謝幾位教授了!」小葉的姑姑說道。

相關焦點

  • 醫生床邊唱《雪絨花》 「喚醒」沉默兩周的他
    慢版的《雪絨花》從病床邊傳來。一名醫生輕撥吉他弦,低聲吟唱,鼓勵的目光望向一旁的小夥子。小夥子已兩周沒說話了,但此時,他淡漠的臉上亮了起來,嘴唇微翕斷續跟唱,眼睛裡也有了神採。  這兩三天以來,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病房裡,都會出現「醫生為病人彈唱」的動人一幕。22歲的大學生小葉接受切除腦內腫瘤後,情感表達功能受到影響。
  • 廣州醫生用彈唱「喚醒」腦瘤術後「無語」患者
    廣州醫生用彈唱「喚醒」腦瘤術後「無語」患者 2017-02-099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專家在神經外科病房裡為患者彈唱《雪絨花》,病床上的小夥子跟著哼唱起來,這讓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胡瓊珍 攝  據該院神經外科黃柒金教授介紹,該腫瘤約有大半個網球大小,位於三腦室並累及中腦,處於大腦中央深在部位,手術風險很大。因腫瘤累及丘腦、中腦錐體束,患者情感表達術前已出現障礙。
  • 小夥腦腫瘤手術後不說話 醫生彈唱英文歌喚醒他
    小夥腦腫瘤手術後不說話 醫生彈唱英文歌喚醒他 2017-02-09雪絨花,每天早晨你問候我……)2月9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神經外科病房內,一位醫生彈著吉他,輕輕唱著《雪絨花》。
  • 給病人彈吉他的佛山醫生歸來,他再次彈唱……
    千裡馳援歸來,這個曾為病人彈過吉他的小清新醫生,仍如少年一般。除了彈吉他,休整期間,張興欽還秀了一把鋼琴演奏。據介紹,回到廣東的醫療隊員統一做了核酸檢測,所有隊員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所以大家都逐漸活動起來。張興欽告訴記者,這並非組織的活動,休整期間,大家就在能力範圍內放鬆一下,散步、跑步、打球、唱歌等成為了醫療隊員們的放鬆活動。對於自小喜愛音樂的張興欽來說,音樂是他的放鬆方式。
  • 西安醫生自編《心電圖診斷歌》 彈吉他講課爆紅
    「心電圖的十七步,是分析心電的基礎,掌握這些知識點,你也可以變得很酷……」輕快的旋律,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秒變好記又好玩兒的歌詞,心電圖診斷,這門枯燥的臨床實踐課被詮釋的輕鬆而文藝。這首歌出自西安交大二附院的心內科醫生,範博淵。
  • 英文啟蒙兒歌唱跳|Edelweiss 雪絨花
    《雪絨花》(Edelweiss)是美國電影和音樂劇《音樂之聲》中的著名歌曲。被稱為奧地利的非正式國歌。在影片中,《雪絨花》的旋律多次響起。當拒絕為納粹服務的上校準備冒險帶全家離去時,他為家鄉的父老鄉親獻上的,還是那首他最喜愛的《雪絨花》。
  • 「法官」敗人品導致洋基慘敗,鐵爺:喚醒沉睡的巨人
    洋基在美聯分區戰遭世仇紅襪淘汰,在「鐵爺」塔克薛拉(Mark Teixeira)眼中,釀成失敗的關鍵就在「法官」喬志(Aaron Judge)「敗人品」,他在G2賽後離開芬威球場時用擴音器大放辛納屈(Frank Sinatra)的《New York, New York》,塔克薛拉表示,「此舉喚醒沉睡的巨人。」
  • 張帥:我與雪絨花
    我與雪絨花謹以此文慶祝雪絨花原創文學平臺成立三周年文/張帥一直以來,都想寫寫我和雪絨花的故事,卻又總覺得無從下筆,不是無話可說,而是內心積攢了太多對它的複雜情感,有感激和感恩那就從我第一次認識雪絨花,第一次給雪絨花投稿開始吧。至今仍記得那是去年三月初的一天,一個親戚在朋友圈裡發了個動態,是她父親寫的一篇散文,我點開連結,在文章最後看到了雪絨花平臺介紹以及投稿郵箱。心裡驀的一動,似乎是暗夜裡的一豆星火,又似乎是平靜水面划過的一絲漣漪,攪亂了我的心。
  • 喚醒心中沉睡的巨人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很多人一輩子也沒發揮出其真正潛能的千分之一,即使是創造了輝煌成就的巨人,像愛因斯坦,在他的一生中,利用自己大腦的潛能也不到10%。人生猶如一個漫無目標的漫步,當他把生命的黃金撒落時,他自己並不在意。童年的天真可能被糊塗的父母奪取了,少年的夢想可能被別人驚醒了,青年的追求可能被現實衝破了。當一個人生命之旅就要結束的時候,才會覺得生命之重要,時間之重要,自由與健康之重要。
  • 童謠:雪絨花
    >童謠:雪絨花2015-04-29 11:07: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雪絨花》(Edelweiss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之後哽咽地唱不下去了,瑪利亞和孩子們走上去與他一起唱,他們的深情感動了在場的奧地利觀眾,在上校 的示意下奧地利觀眾都激動地與他們合唱了起來。  還有一次出現是上校彈著吉他為孩子們唱的,上校唱了一段,大女兒也唱了一段。
  • 這波操作背後的醫生太牛了……
    醫生連忙拿出準備好的幾張圖畫卡片,問吳女士,「蘋果」、「梨」、「5+3=8」,清醒後的吳女士全部對答如流。  「動動你的手指」,「再動動你的腳趾」,接到王華民的一系列指令後,吳女士多次配合醫生完成了動作。
  • 英國醫生手術中喚醒病人拉小提琴以防喪失技能,醫生也是鋼琴家
    英國一名患者的高能經歷就非常令人不可思議,在醫生的配合下,竟然在手術過程中拉了一段小提琴,而她接受的還是腦瘤切除手術。據美聯社報導,近日,倫敦國王學院醫院的外科醫生成功為一名女性患者摘除了腦瘤,而為了保證大腦關鍵區域未受手術影響,在醫生的同意下,這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就開始了她的演奏。
  • 杭州這群小朋友,用愛接力喚醒沉睡中的小夥伴!
    醫生說,兩個月是子熠的「喚醒關鍵期」。為了幫助子熠儘快甦醒,老師和孩子們成立了一個「愛心呼喚小隊」,利用每周二的「快樂假」時間,輪流接力去醫院愛心陪護。 醫生說,子熠是他治療過的長期昏迷病人中第一個甦醒的,這離不開孩子自身的恢復能力,還有父母、老師、同學長期堅持喚醒。
  • 童謠:《雪絨花》創作背景
    >童謠:《雪絨花》創作背景2015-01-27 10:54:4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雪絨花音樂會上,上校彈起吉他,唱起了這首奧地利民歌,之後哽咽地唱不下去了,瑪利亞和孩子們走上去與他一起唱,他們的深情感動了在場的奧地利觀眾,在上校 的示意下奧地利觀眾都激動地與他們合唱了起來。  還有一次出現是上校彈著吉他為孩子們唱的,上校唱了一段,大女兒也唱了一段。
  • 閆銀:遇見雪絨花
    2003年8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兼著名作家的馮驥才老師來蔚縣參加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項工作會議,他來的時候,縣裡正在著手開發空中草原旅遊項目。熱情好客的東道主邀請馮在會後上空中草原轉一轉,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馮老師之前去過歐洲,那兒的人民贈送過他雪絨花禮物。他怎麼會不認識雪絨花呢?當一種野花出現在他眼前時,馮老師驚訝地說出「這就是雪絨花!」
  • 「術中喚醒」切除腦腫瘤:小夥手術中說外語
    經過檢查,醫生在小周的腦袋裡找到了一個腫瘤,正是這個腫瘤影響到了他的語言功能。  為小周主刀的是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江濤。「小周的首發症狀是癲癇性的混合性失語,不僅是德語、英語,他所有的語言似乎都受到了影響。」江濤介紹,「近年來的科學研究發現,大腦中漢語和英語、法語等語言的『激活區』是不一樣的。
  • 喚醒沉睡基因或可治療「天使症候群」
    新華網倫敦12月21日電(記者黃堃)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1日發布研究報告說,對於基因缺陷引起的「天使症候群」,大多數患者體內其實存在一個能幫助治療此病的基因,只是它通常不發揮作用,使用一種現有藥物就可喚醒這個沉睡的基因。
  • 被重新定義「網紅」:不會聊天的醫生不是好主播
    被重新定義「網紅」:不會聊天的醫生不是好主播 2020-03-10 11:30:45 我住院5個星期,瘦了15斤,大粗腿變細了很多……」快手直播間裡,@餘昌平醫生(ID:1744803478) 正笑著跟連線的@醫路向前巍子(ID:yiluxiangqianweizi)以及網友們分享自己生病治療的經歷。  @餘昌平醫生 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他成了科室裡第一個感染新冠肺炎的醫生,曾一度因呼吸困難無法下床。
  • 初中音樂說課稿:《雪絨花》
    《雪絨花》說課稿一、說內容人教版教材七年級《雪絨花》,主要教學內容是唱《雪絨花》,欣賞《Do-Re-Mi》、《孤獨的牧羊人》二、說教材歌曲介紹:《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隨著電影的播放而傳遍全球,成為全世界人民喜愛的歌曲之一。
  • 不會放血的理髮師不是好醫生,你還在被放血療法洗腦?當心喪命!
    腦洞大開的歐洲中世紀醫術絕對可以閃瞎你的雙眼,理髮師竟然當醫生,放血還能治百病?事情要從著名的「體液學說」講起,該學說認為:「複雜的人體是由血液、黏液、黃膽、黑膽等四種體液組成的,人因這四種體液的不平衡導致生病。某種液體過量時,只需排出它,即可恢復健康。」作為西方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了這一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