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月2日 星期三
天氣:-6/-19℃ 晴
明日:-6/-17℃ 晴
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呼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季節,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風險加大,全國多地也接連報告本地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並引發公眾關切。對此,牡丹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呼籲廣大市民克服麻痺思想,務必一如既往地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除了堅持佩戴口罩外,回家後一定要洗手,即使碰到如下情況也要保持手衛生。
一、出門好像沒碰過什麼東西,不用洗手了吧?
在擁擠的公共場所,難免會觸碰到衣服、包。乘坐公共運輸時,也有可能無意中觸碰到公共部位。如果遇到急剎車,更是難以避免觸碰扶手。所以保持手部衛生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鏽鋼和塑料上的新冠病毒存活時間更長。公共場所的樓梯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鈕、水龍頭等部位大多是採用不鏽鋼材質,另外,商品外包裝、交通工具拉手等部位塑料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即便是其他材質的物體表面,一般來說病毒汙染後也會存活一定時間。
正確做法:去過公共場所後馬上洗手,或者隨身攜帶免洗抑菌洗手液。
二、一直呆在自己家裡,飯前還要再洗手?
實際上,在家裡也不能保證絕對安全乾淨,因為你在外面穿過的外套、背過的包、帶回家的購物袋、各種票據、卡片、帳單等物品都有可能沾染病原微生物。
正確做法:在家飯前便後洗手,做好室內衛生打掃以及日常消毒。
三、摸過錢幣後,如果不是馬上要吃東西,沒必要洗手?
錢幣上存在大量致病微生物,會汙染你的手。即使不馬上進食,但你可能無意中碰到自己眼、耳、口、鼻等黏膜部位,也有可能造成感染。
正確做法:接觸錢幣後應馬上洗手!
四、用免洗洗手液、酒精類手消毒劑來替代洗手?
免洗洗手液、酒精類手消劑的去汙效果並不好,其作用主要是消毒。只有在流動水下洗手才能徹底除掉手上的汙漬和致病微生物。
正確做法:當手部沒有肉眼可見的汙染,且不方便洗手時,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劑(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進行手部清潔,否則請使用流動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當手部有肉眼可見的汙染時,應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洗手。
五、僅用流動的清水洗手就可以了?
用清水洗手的效果遠低於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因為新冠病毒有脂質包膜,難以被水破壞,因此清水洗手不能徹底清除手上的致病微生物,而肥皂和洗手液中含有一些破壞致病菌和油脂的成分,可以瓦解病毒。
正確做法:儘可能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洗手,持續搓揉20秒,再用流動水衝洗15秒以上,整個洗手過程保持40~60秒。
遇到以下這些情況時,則必須要洗手:
一、到往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並與陌生人肢體接觸後。
二、超市或商場購物、採買食品物品後以及戶外運動、玩耍後。
三、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汙染後(比如接觸過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後,咳嗽打噴嚏用手遮擋後)。
四、接觸過扶手、門柄、電梯按鈕、運動器械等公共設施、外出回家後。
五、前往醫院、看護病人後,尤其是照顧發熱、或有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或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的病人後。
六、準備食物前、用餐前;給孩子衝奶粉前、換尿布後。
七、處理被汙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後。
八、揉眼睛前,摘戴眼鏡前;戴口罩前、摘口罩後。
九、接觸過錢幣、快遞物品後。
十、接觸、清理垃圾以及如廁後。
十一、觸碰、處理過冷凍、生鮮食品後。
來 源:牡丹江市疾控中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如有異議請與我們聯繫)
原標題:《【疾控科普】疫情防控常態化 怎麼洗手很重要》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