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中這一句話,讀懂的人,學佛路上不會迷路!

2020-12-25 悟空說禪

楞嚴經中這一句話,讀懂的人,學佛路上不會迷路!

很多人學佛,學到半途,經常會迷失方向,尤其是學佛學得越久,或者看的佛經越多的人,越容易犯這個錯誤。

這個錯誤就是,突然發現,很多佛經,所說的內容,好像互相矛盾。從而導致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取捨,到底哪一句話,說的才是真理。

我們都知道,佛陀當年說了很多法,其中互相矛盾之處,太多了,基本上,每一個佛教宗派,都會與其他宗派的思想,有所差異,比如淨土法門以持阿彌陀佛名號念佛為主,最終達到往生西方的目的,而禪宗卻說:東方人造罪,念佛往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往生何國?

像這樣的矛盾之處,太多了,其實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說法,這些矛盾,其實並不矛盾,用楞嚴經中的一句話,便可以解釋,那就是: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這句話,對於學佛者太重要了,學佛一定要先了解,佛為什麼說了眾多法門,且看似互相矛盾。這種矛盾在金剛經中,最為明顯,比如:所謂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我們一定要知道,佛為什麼說了法,又不承認自己說了法。

其實佛說的,都是方便之法,所謂方便,即非方便,是名方便。方便可以舉例來說:佛告訴北方的人,天冷了要多添些衣服,又告訴南方的人,天熱了,要減些衣服。因為眾生根基不同,習慣不同,對佛法的理解也不同,所以佛說了很多方便的法。

這些方便的法,都是為了引導我們,去見到那個,不二的法性。楞嚴經這句話,告訴所有學佛人,其實無論我們選擇走哪一條路,最終要到達的地方,都是相同的,大家不能執著於腳下的路,路有千萬條,但歸元性無二。

學佛一定要了解無二才行,這世間,本就不存二,智者見一切,都是一,愚痴的人,見一切都是二,所以,佛是佛,我們是我們。若見二為一,也就達到了佛說證悟的境界。

六祖壇經告訴我們,煩惱即菩提,也就是在告訴所有學佛者,其實任何相對的兩個事物,都是統一的,而不是分開的,比如心經中提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通過不二,我們可以舉一反三,對世間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一雙慧眼去看,不要分開,比如法性即無明,無常即有常,無我亦有我。

了解了一切無二,學佛路上,便不會在迷路,因為每一條路,都是通往光明的路,只要走在佛為我們指明的道理上,最終大家都會到達一處。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大家如何理解,歡迎留言討論,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楞嚴經·結語|如何才能讀懂《楞嚴經》?(25)
    正因為選擇了發表,所以,行文中就更加仔細認真一些,力求儘量寫得簡潔明白,至少自己能看懂,才好意思給別人看。有讀者問如何才能讀懂《楞嚴經》?就我的體會而言,還是要採取古人的讀書方法:不看任何註解,就這樣憑著本心去解讀,不放過任何一個名相疑點,這樣經中的妙諦自然就顯現出來了。
  • 1.5《無門檻讀懂楞嚴經》為什麼適合當代人
    為了掃除筆者在1.3裡面提出了一些學佛的障礙,我就發心註解《楞嚴經》,目的是根據當代青中年人的思維習慣,讓大家能無門檻的讀懂這部經書並受益。讀者對象之所以是青中年人,而排除少年人和老年人,是因為少年人知識結構還不完善,不適宜讀此經;老年人思維能力大多鈍化,更適宜別的法門。
  • 《楞嚴經》常識:楞嚴經神咒的作用
    楞嚴經神咒是一部重要的咒,也是咒中之王,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楞嚴經神咒的作用也非常大,大家在學習楞嚴經神咒時一定要用心去學,這樣才能領悟咒中的道理。楞嚴咒破魔顯正的作用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很多人仍有疑惑而沒有去實修楞嚴咒,比如:放不下「冤親債主」,因為聽某些人說不超度冤親債主,好像修行就有障礙。要超度親眷,但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楞嚴咒有超度的作用。至心持楞嚴咒不用再去執著所謂的冤親債主了,它們不會再來障礙你了。
  • 楞嚴漫談|《楞嚴經》究竟有多難懂,難在何處?
    譬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從黃鶴樓相見、談飲、送別等一系列場景,到二人各自的心情和所處環境都有所表達,多個場景和二者之心情亦能通過這二十八個字大體地還原出來。換句話說,《楞嚴經》不但超級精煉,而且足夠凝練。要讀懂《楞嚴經》,不但要理解古文的寫作方式,還要明白詩歌的表達套路。
  • 楞嚴經解釋:楞嚴經有哪些作用
    眾所周知,楞嚴經的作用真的是數不勝數,下面末學有一些小小的總結,分享給大家,希望各位師兄師兄多多批評指導。一、楞嚴經是佛學的修行之本,有人念誦楞嚴經,就是正法依舊存在這個世界。當楞嚴經消滅的時候,佛法才會消失。
  • 佛教:《楞嚴經》四大名句,悟透福德無量!
    學佛人聽到「心」這個字,可能耳朵都要起繭子了。最初皈依佛門,我與大家有同樣的疑惑,這個「心」是究竟是什麼?市面上談佛法的書籍,對「心」的解釋五花八門,有些甚至純粹是外道的附會之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為了解開心中的疑惑,機緣巧合,我有幸遇到《楞嚴經》,並開始讀誦。
  • 宣化上人:《楞嚴咒》的感應特別靈、特別快
    心想這莫非是《楞嚴咒》的力量使然,短短的幾分鐘就把他們兩人身上的「頑皮鬼」給攆跑了不成?這是我第一次在偶然中體會到《楞嚴咒》的妙用。後來因為養成一面開車一面誦持《楞嚴咒》的習慣,無形中我也慢慢觀察到凡是坐過我車的人,平常性喜聒噪的,一上車不是變得「楞楞的」安靜許多,要不很容易就睡覺了。相信這也是《楞嚴咒》默默中感應的力量吧!
  • 學會《楞嚴咒》,這一生做人,就沒有白做(宣化上人)
    有佛化身:在這個百寶光明中,又生出千葉寶蓮;在這朵千葉寶蓮上邊,就有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化身,結跏趺坐:什麼叫跏趺坐呢?就是把兩條腿扳到上邊來,結到一起;這種跏趺坐的功德,是很大的。宣說神咒:宣說這個秘密的神咒,就是宣說〈楞嚴神咒〉。我們要注意這一點:這個〈楞嚴神咒〉,不是釋迦牟尼佛肉身──報身說的這個咒,而是由化身佛說的。只有〈楞嚴咒〉是化佛所宣說的,所以這是咒中的妙咒,咒中的靈文。
  • 來自「小飛象楞嚴團隊」成員的分享,看看她學佛收穫了什麼?
    都知道應該付出,不應該索取,不管對什麼人,大家都很隨順,家裡人不管出什麼事,感覺是我錯了。去年我們全家去祝聖寺做過幾次義工,包括我的兒子、媳婦、孫子,還有我家先生也一起過去。都非常讚嘆師父,看到師父平時那麼辛苦,那麼吃苦,確實是好感嘆。說實在的,好難碰到這麼慈祥偉大慈悲的師父。
  •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要有怎樣的擔當,才是讀懂楞嚴經的因地發心
    不同的心態可以在同一部佛經中讀到不同的境界來。是否有個正確的心態決定了能否從佛經中讀到正確的境界。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經云: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由此可見因地的發心很重要,直接決定著所修之果。同樣的道理,學習佛經也得有個正確的態度、正確的發心、正確的擔當。
  • 佛教:「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學佛必讀的五部經,你讀過嗎?
    古德云:「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相信幾乎每位學佛人,都聽過這兩句佛偈,乃至有的善男信女初學佛時,發心勇猛,誓願通讀三藏。然而,三藏十二分教,可謂浩如煙海,加之佛經翻譯多在唐宋及兩朝之前,現代人讀古文,著實不容易理解。那麼,是不是說今人就與三藏無緣了呢?其實不然。
  • 《楞嚴經》常識:楞嚴經有幾個譯本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楞嚴經的版本數量是非常多的,比如說我們常見的大師版本和寺院誦讀版本等等,還有梵文版本的楞嚴經,所以說我們修行的時候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多的困惑,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個版本的楞嚴經。其實這種問題並不容易解決,因為每一種版本的楞嚴經都是有人去修行和誦讀的,所以說我們也不能夠全部了解,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其實每一個版本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和講解,其實不論哪一個來說,我們都是去修行,只要我們在修行的時候能夠將自己的心態放正,那麼我們選的任何一個版本都是可以的。
  • 楞嚴經釋疑:女人佩戴楞嚴經作用
    楞嚴經是一本非常受歡迎的經書,有些師兄不僅僅會念楞嚴經,也會佩戴楞嚴經,那麼有些師兄就是想要知道女人佩戴楞嚴經作用是什麼,對自己有什麼好處,針對這個問題,接下來,我就簡單的為師兄去講解一下吧!女人佩戴楞嚴經的作用:1、假若有女人,久婚不孕,沒有生男育女,如欲求孕,只要用至誠懇切的心來持誦這楞嚴咒咒,或者書寫佩戴,便能生育具有福德智慧的男女。
  • 『南懷瑾』佛說一個大秘密的《楞嚴經》,這兩句話特別注意!
    1、有時候發起狠來拜佛、念佛,馬上看到那個西方就在面前啊,等於我們普通講,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來越遠了,那為什麼呢?2、心理周期的變化,這樣看來這個生命是唯物的囉,不是唯心的囉,為什麼你佛家、道家、儒家又講這個生命是唯心的呢?
  • 《楞嚴經》的重點,只有一句話!智慧全在其中,你懂嗎?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麼地方,對你會有很大的影響;你住在五陰再來調伏五陰,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你就很難修行了。你看有些人修行了幾十年,沒什麼進步,方法錯誤!所以這個根本問題,你一旦錯了,正如《楞嚴經》說的:你住在一個五陰的假相來修行,你是虛妄性的;就好像你用沙去煮,它一輩子不可能煮成飯。五陰身心是生滅性的、是輪迴性的;輪迴性的東西,你能夠修出菩提性出來嗎?不可能嘛!
  • 楞嚴經解釋:念楞嚴咒的作用
    所以凡是誦持《楞嚴咒》的人,不要有一種詭譎的心,不要有一種盡造罪業的行為。任何時候都要正大光明,只知利他,不知利己,存菩薩心腸,存菩薩行門。我們能誦《楞嚴咒》的人,都是在無量劫以來培植大善根的人,才能把《楞嚴咒》讀得熟,背出來,永遠也不忘記,這就是善根的表現。若你沒有善根,不但不能念,就連《楞嚴咒》的名字也遇不著;就算遇著了也不懂,不會念。
  • 《楞嚴經》:楞嚴經哪個版本翻譯好
    楞嚴經哪個版本的翻譯都是非常好的,因為每個人對楞嚴經的體會都是不同的,所以翻譯也是不一樣的,師兄在修行楞嚴經的過程中,最好是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含義,這樣我們修行楞嚴經的效果才會更加的好,而且我們對楞嚴經的體會也會更加的好。
  • 楞嚴經賞析:智海長老講楞嚴經
    《楞嚴經》,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為了實踐真修行路,阿難即請佛重說大咒、開示如何建壇、結界、莊嚴道場、及修楞嚴大定之法。本經的法門(楞嚴法門)之精髓,即在首楞嚴神咒,因為如來救度阿難免遭墮落,乃至十方一切如來破魔、證三藐三菩提、於十方世界度脫無量有情,都是依楞嚴咒威神之力,這是佛在經中所開示的。關於楞嚴咒其它種種功德之力,請詳見本經經文,茲不贅述。
  • 佛教:這三種道友對您學佛有害無益,最好遠離
    學佛也不例外,雖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但是如果能有名師益友的話也是一種極大的助力,所以很多師兄在修行中也喜歡尋找「善知識」來做道友,在修行路上相互監督和幫助。只不過有下面三種類型的「道友」,對您的學佛不僅沒有幫助,反而還有妨礙,如果您身邊有的話請一定小心遠離,否則對您的修行絕對是有害無益。
  • 心理學秘籍:楞嚴經隱藏大秘密,證悟萬法清淨,將體驗解脫大自在
    心理學秘籍:楞嚴經佛「棄」因緣和合開示實相,萬法歸一又名:楞嚴經隱藏大秘密,證悟萬法清淨,將體驗到大解脫大自在學佛修行者大都知道,若能證悟不生不滅的真心自性,那麼此心不論在任何處境下,皆能隨處而安,哪怕身毀在即,當下也能自在入定,思想出入全然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