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業界看勞工僱傭糾紛:與外國勞工溝通不暢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SMRT公司中國籍巴士司機的非法罷工事件,讓外來勞工的待遇成為議論話題。記者走訪聘用不少外國勞工的建築業及船廠公司,了解僱傭外國勞工所牽涉的考慮。

  SMRT中國籍巴士司機的非法罷工事件,讓人們議論起外籍工人是否存在著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在新加坡聘用很多外國勞工的一個行業——建築業,中國籍的建築工人所賺取的薪金是比其他外國工人要高的。

  記者走訪建築行業的一些業界人士,據受訪的工程師透露,中國建築工人每天的工資大概是42元到45元左右,泰國工人每日工資大約27元到35元之間,而孟加拉或印度籍工人的每天工資是在21元到25元之間。

  建築業對中國工人需求較高

  今年28歲的陸義昌來自中國,在新加坡居住已11年,是新加坡永久居民。陸義昌目前從事建築設計行業,他指出,不同工資的背後原因,或許跟市場的需求和供應有關,一方面是市場對中國建築工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中國市場的工資越來越高,如果新加坡所給的工資比中國市場低的話,就難以聘請到中國工人。中國工人若要來新加坡工作,也需要繳付較高的中介費,每人大約是25000元到3萬元人民幣左右(約4800新元至5800新元)。

  他說,業內的普遍認知是,中國建築工人的技術比較熟練,效率比較高,可能比較有經驗。建築公司想要以更高效率完成項目,自然對中國建築工人的需求較高。

  此外,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揚,新加坡建築業給予這些工人的工資,其實並不比中國市場所給的高出很多。不過,由於來這裡工作的勞工住宿和每日三餐都由僱主提供,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花費,在這裡工作因此可以省到不少錢。這是吸引他們來新加坡工作的原因。

  另一名在建築行業擔任工地工程師(site engineer)的張世斌指出,或許是因為新加坡大部分的建築公司都是華人公司或中國公司,聘請中國勞工在溝通和管理方面比較容易,少了一層語言障礙,這些公司因此聘請更多中國工人。

  張世斌補充說,除了工資,不同來源地的外籍勞工在住宿、飲食方面的條件都是一樣的。張世斌來自上海,從事建築行業已三年。

  不公開討論薪金

  陸義昌指出,這些勞工其實也知道彼此的工錢是不一樣的,不過大家沒因此而表示不滿,可能是因為沒有公開討論這件事情。要是員工真的有不滿的話,正常途逕自然應該是和自己的小隊隊長說,再反映給老闆知道。

  張世斌也說,其實公司一般是不會公布員工各自賺多少錢的,不過工人私底下還是會知道。可能因為語言不通,不同國籍的建築勞工之間其實沒太多溝通,他們主要還是和自己團隊的人呆在一起。

  他指出,在建築業,工人的工資其實是根據小時計算的,每天工作完畢後由負責的工長籤工時,再根據工時發工資。如果工人當天的工作較辛苦,或表現比較好,工長或許就多籤一個工時,工人心裡就會比較平衡,不會吵架。

  對於非法罷工的SMRT巴士司機,陸義昌表示非常惋惜。他認為,這些司機確實是犯法了,但是背後所反映的卻有幾個問題,包括公司的體制問題。

  他相信這些巴士司機是因為不懂法律才會進行罷工,但是大家需要先問一問的是,他們有沒有被通知有其他可以表達不滿的渠道呢?畢竟這些司機都不屬於工會成員,他們不一定知道有什麼渠道去反映自己的不滿情緒,而這些情緒到底有沒有正確地得到疏導呢?這些都是大家需要去反思的課題。

  陸義昌指出,有關公司在選擇改變司機薪金制度時,僅是張貼告示通知大家要改變制度,從上班五天制改成六天制,這麼說改就改,沒有讓司機參與討論或選擇的權利,員工自然會覺得不受尊重,這不是正確的做法。公司在通告中使用的「中國籍司機除外」字眼,更不恰當,中國籍司機自然會想自己為什麼不能和馬來西亞司機同工同酬呢?

  外國勞工多通過中介招聘

  譚顏怡是一家船廠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她透露,船廠聘請的外國客工大多數是孟加拉或印度工人,主要工作是燒焊。這些外國勞工都是一批批通過中介招聘的,他們的待遇和薪金大致是一樣的,包括他們的住宿、交通方面都會安排妥當。

  她說,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待遇是一樣的,宿舍的住宿條件都是根據政府定下的條例和標準,因此這方面都不是問題。

  公司招聘外國勞工的方式一般是由中介在印度負責找,然後召集有興趣過來工作的工人,公司代表會過去對他們的能力進行基本測試,主要要確保他們擁有基本的燒焊能力,懂得一些淺白英語,能夠溝通,那就夠了。通過這些測試的工人才會被錄用,之後安排過來新加坡工作。

  遵循合約配套

  這些外國勞工所持的是工作準證,一般期限是兩年;準證到期後也可以更新,籤署新合同。

  基本上這些燒焊工人的工資都是以小時計算,這些安排在所有外國勞工之間是統一的。

  譚顏怡說:「假設工人有什麼不滿,或是想要表達自己不開心的情緒,正確的渠道就是向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說,說明他們到底有什麼不滿,公司也會斟酌考量,若可以妥協的話就儘量妥協,公司也不是不講理的。」

  外國勞工在跟中介公司籤約時,都是按照配套,他們在這裡的工資、工作性質、住宿安排都註明在內,因此一般上只要雙方遵循合約條款的話,不會出什麼問題。否則,員工也可以選擇不做,但是這麼一來,他們的工作準證就會被取消,他們也必須自己負責回國的費用,因此這種情況還是較少發生的。

  譚顏怡來自馬來西亞,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對於最近SMRT中國籍巴士司機的罷工事件,她從人力資源部門的角度出發,覺得問題可能出在公司沒有很好地照顧員工的福利。

  她說,公司在員工的基本住宿環境、基本條件方面要照顧好。如果公司不照顧員工的這些方面,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住宿環境很差的話,會引發不滿的情緒。

  她相信,這次中國籍司機通過罷工表示不滿,應該不是突發的,可能是本來就有一些小小的不滿,這些負面情緒在長時間累積下變成大的不滿,工資問題僅是觸發點,像是個引爆器一樣。

  薪金是敏感話題

  譚顏怡說:「其實比較中國籍司機和馬來西亞籍司機,公司並沒有為後者提供住宿和前往工作的交通,扣除這方面的費用,兩者的待遇是差不多的。不過,由於SMRT把工資調整的制度貼出來,讓大家都看到,這樣一比,大家只看到別人怎麼賺得比我多,而不會想到其他方面的東西。」

  此外,由於在這個情況下,中國籍司機是屬於合同員工,而馬來西亞籍與新加坡籍司機是屬於永久員工,他們在待遇和安排上必然是有所不同的,這也是私人企業一般的做法。比方說,永久員工會享有花紅和第13個月的薪水津貼,而合同員工往往都不會有,這是很自然的,公司所提供的福利可能也會有所不同。

  但由於這是比較敏感的問題,她說,如果他們公司想給部分員工加薪的話,會在工作表現評估時一起通知員工,並交代員工不要對外張揚,薪金畢竟是一個比較私人的課題,不合適太明顯的宣布,必須考慮其他員工的感受。

  SMRT由於早前更改了計算工資的方式,並把巴士司機的工作日從五天改到六天,導致司機對新制度表示不滿。那麼這種做法到底有沒有違反僱傭合同,譚顏怡表示這很難確定,自己不清楚他們僱傭合同上的條款。不過,如果僱員大多數是新加坡人的話,公司想要改變僱傭合同或是薪酬計算方式,員工可能就會通過工會反映他們的不滿,公司也不是單方面說要改就可以改的。

  由於這次罷工的司機無法通過工會表達他們的意願,譚顏怡的建議是,他們或許可以選擇集體籤名寫信,呈交給公司人力資源部或管理層,如果是合理要求,想必公司也會儘量考慮的。

  應照顧員工的情緒

  另一名受訪的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認為,這次罷工事件中,雙方都有不對。從事金融業的黃志廷(26歲)說,我們需要問的問題是,公司在推出新的薪金制度時,難道沒有想過員工的情緒問題嗎?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去處理和安撫員工的不滿情緒嗎?如果有更好的處理方案,就不會演變到現在的局面。

  政府選擇控告五名司機,並遣返29名司機,他表示可以理解這樣的處理方式,因為需要依法行事,以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不過,除了這做法,是不是還有別的可能?

  黃志廷說,司機選擇以罷工來表達不滿,確實是犯法,這種行為是不應容許的。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有別的選擇,相信也不會走這條路。

  黃志廷認為,外國司機都應該享有同等待遇,不過,在薪金方面,他認為中國籍司機所得到的薪酬比馬來西亞司機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籍司機的住宿由公司安排,而馬來西亞籍司機需要自己租房子。然而,在加薪宣布中,「中國籍司機除外」這樣的字眼,是太刺眼了些,他認為這些問題公司其實應該事先有所考慮,不應該等到事件爆發之後才去反思。(趙愷健)

相關焦點

  • 新加坡3家公司被判犯僱傭外籍勞工法 870名中國員工工作證被吊銷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呂清):新加坡3家公司的870名中國員工的工作證近日被新加坡當局吊銷,理由是當局懷疑這三家公司觸犯了該國的僱傭外籍勞工法。  新加坡人力部23日發表的文告稱,該部自今年3月底就已對何金福建築私人有限公司、萊佛士建築私人有限公司和內奧建築私人有限公司展開調查。由於這3家公司在調查中無法出示公積金繳納文件以及工程確切地點等相關文件,人力部懷疑這3家公司觸犯了該國的僱傭外籍勞工法,因此這3家公司所聘用的全部外國員工的工作證在本月13日被人力部吊銷。
  • 中國勞工新加坡生死劫-虎嗅網
    圖源:ROSLAN RAHMAN / AFP中國勞工群體中,也有不少感染者。據全現在從多個信息源確認,今年五月以來,已有三位在新加坡務工的中國勞工,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但是,包括陳雷剛在內大多數中國勞工,不得不跟感染的患者混居在一起。他們整日無所事事,只能呆在宿舍裡,「幹不了活,回不了家,看不到盡頭。」
  • 美國H1B籤證出新規 勞工需「專業對口」審核更嚴格
    中國僑網10月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勞工部6日聯合發布消息,大幅度提高外國技術工種非移民工作籤證(H1B)僱傭薪資要求,並要求企業僱用外國技術勞工需「專業對口」,新規於10月8日開始執行,引起移民社區震動。
  • 以色列遏制外國勞力令中國勞工困頓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 (Channel News Asia)報導,梅(Mai,譯音)和鍾(Chung,音譯)已經把一個兒子送回中國,現在又擔憂五歲的二兒子若軒(Ruohsuan))不久也將步其後塵。因為以色列政府說,若軒雖然在以色列出生,又會說流利的希伯萊語,但由於梅和鍾是非法移民,若軒亦屬非法移民,必須遣返。
  • 在美僱傭非法勞工遭嚴查 華人財產被抄面臨10年監禁
    中國僑網10月12日電日前,美國佛州聖約翰鎮中心一家日料餐館的華裔業主在鐵證面前,不得不因窩藏非法勞工向聯邦法院認罪。被告分別是35歲的林敏和46歲的邱賀英,兩人系夫妻關係,共同經營當地餐館「壽司屋」(Sushi House),同屬該餐館業主。
  • 日本探討放寬對外國勞工的赴日工作限制
    《產經新聞》訊,日本政府近期確定了放寬外國勞工赴日工作的相關限制方針。目前,日本的外國人技能實習制度以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為接收對象,允許其在日本的製造業以及建築等行業最長從事3年工作。其中建築業的技能實習生主要從中國、越南等亞洲各國中招聘,每年新招聘約5千人赴日工作。包括送舊迎新,每年約1.5萬人在建築行業工作。
  • 日薪86元還被拖欠工資,新加坡海外勞工討薪難
    這樣的情形,在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卻屢見不鮮。據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5日報導,雖然新加坡擁有著良好的勞工環境,來自孟加拉國、印度、緬甸和中國的海外勞工卻在為討薪而掙扎著。新加坡非政府機構「客工亦重」(TWC2)的工作人員塔瑪拉·菲林格爾表示,只有當勞工真正意識到「僱主並不會兌現諾言」的時候,他們才會放棄,進而向有關部門尋求幫助。 根據新加坡人力資源部的統計,該國人口共560萬,外國勞工人數接近137.5萬人,其中大多數為低技能勞工,佔到近98萬人。 此外,像薩達爾一樣的建築工人約30萬人。
  • 移民時代丨海外中國勞工保護:赤裸的生命,沉默的安全
    2016年8月,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在2015年被調查的5173家僱傭外國研修生的日本僱主中,70%違反勞動基準法或勞動安全衛生法等法律。 2013年,在首爾附近漢江段水管鋪設作業事故中因安全漏洞導致3名中國工人失蹤,找到時已經全部遇難。
  • 勞工檢查的新重點
    勞工檢查要結合新的勞工市場的形勢和問題進行調整。通過這樣的勞工檢查,把大量地臨時合同改成永久合同。  提起勞工檢查,在西班牙開店的華商都不陌生,一個頭疼的問題。今天我在這裡要告訴您的是,今後勞工檢查會更嚴格和更頻繁。望多加注意!  上周,西班牙勞工部通過決定,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擴大勞工檢查人員隊伍,其目的,當然是增加全國範圍的勞工檢查的頻率。
  • 川普集團「僱傭非法勞工」,美媒質問:執法部門為何不搜查?
    有媒體就此質問執法官員:川普集團也僱傭非法勞工啊,為什麼你們不搜查川普集團? 看來在突擊搜查問題上雙方各有觀點,但是媒體發現還有個問題:既然搜查非法移民非法務工,那麼僱傭這些人的老闆和公司呢? NBC的主持人和CNN的主持人對麥克裡南和摩根都提出了這個問題。言下之意,執法部門不敢得罪美國的公司和老闆,卻專門針對弱勢的非法移民。
  • 《兩天一夜》必看「外國勞工特輯」篇
    這幾天一直在看羅PD的書《反正競賽那麼長》,在了解他的過往、冰島旅程的同時,也了解到了他成為製作人的初衷,也明白了他做《兩天一夜》的初心。在《兩天一夜》當中,收視率一度攀升,成為了綜藝節目的翹楚,當初鍾民突然退出去參軍,羅PD對他說如果兩年之後節目還在,那就直接回來做節目。
  • 日本準備引入50萬外國勞工 但並不想稱他們為移民
    面對由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向來不愛談移民的東京,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為了應對不斷縮水的勞動力市場,東京不得不打破移民的禁忌,引入50萬低技能的外國勞工。6月15日,日本經濟和財政政策委員會決定推出針對非專業外國勞工的新籤證類別。
  • 美國放寬「移民限制令」 部分外國勞工返美有望
    不過,當地時間8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布了一份公告,表示某些外國勞工可以被排除在「限制令」之外,具體包括:H-1B申請者· 公共衛生或醫療保健領域專業人士、從事與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的人員,或正在進行與公共衛生有關醫學研究的人員。
  • 【IDT】趙文杰等:中國在非投資企業勞工權益保護現狀——基於辛巴威的實地調查
    本次調查對31家受訪企業過去5年中遇到勞工糾紛的情況進行統計發現,有16家企業在過去5年中發生過勞工糾紛,佔總數的51.6%。而發生糾紛的原因中,因解僱員工而出現糾紛的佔51.6%,因工資待遇出現糾紛的佔16.1%,因工作時間安排出現糾紛的佔9.7%,其它原因佔22.6%,這些原因一方面反映出中國企業對當地法律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說明部分企業未能很好地達到當地勞工權益保護標準。
  • 赴新加坡從事服務業的中國勞工須掌握基本英語
    中新網12月3日電 在前線服務的新加坡外籍工人往後都須掌握基本英語能力,以提高新加坡的服務水平,避免與顧客溝通時出現雞同鴨講情況。從明年第三季起,新加坡服務業的工作準證(Work Permit)持有者須懂得簡單英語,並通過基本英語測試後才能成為熟練工人。目前,他們只須持有相關行業證書,便已符合熟練工人資格。
  • 歐羅巴的異鄉人:一戰西線上的中國勞工
    有些歷史不應該被遺忘。今年恰逢一戰結束100周年,當年中國試圖通過「以工代兵」的方式參與國際事務、提升國際地位的願望,雖然在巴黎和會上被無情打破,但這段過往依然值得我們銘記,它既是中國不甘淪為列強玩物,為改變自身命運所做的努力,也是為中西文明之溝通搭建起的一座橋梁。
  • 東京電力計劃為外國勞工發工作籤,清理福島核洩漏電站
    本周五(19日),東電發言人確認了這一消息,並強調被派往輻射區域作業的外籍勞工必須攜帶輻射劑量計,且需要掌握足夠的日語能力,以充分理解核輻射的危險。該公司表示,已從法務省獲得確認,外籍勞工可以參與福島核電站相關的建築、工程機械與汽車維護等工作,也可以涉足清潔、餐飲行業。
  • 以色列政府擬引進高技術外國勞工
    據以色列《環球報》2月24日報導,以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擬發布一項引進高技術外國勞工的計劃,以解決本國高技術勞工,尤其是軟體工程師短缺問題。計劃的第一階段,以色列經濟和工業部將為外國專家發放數百個勞務籤證。此後,該計劃將進一步拓展,為海外軟體工程師和其他高技術專家發放數千工作籤證。
  • 澳邊防局突襲昆州、西澳農場 打擊僱用非法勞工
    澳邊防局突襲昆州、西澳農場 打擊僱用非法勞工 2017-12-07澳大利亞邊防局日前開展突襲行動,打擊昆州和西澳的農場主僱傭非法勞工的行為。  文章摘編如下:  澳大利亞邊防局(Australian Border Force)本周突擊檢查了昆州和西澳的農場,以打擊僱主僱傭非法勞工的行為。在此次行動中,澳移民部官員還拘留了一些從事農業相關工作和在農場工作的勞工,這些勞工很可能違反籤證的工作規定。
  • 新加坡封鎖持續 非營利組織為外籍勞工提供食物
    塞繆爾·吉夫·史蒂芬給外籍勞工送飯國際在線專稿:據路透社報導,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新加坡停工停產,許多外籍勞工只能擠在工人宿舍,而其中不乏吃不上飯的工人。近日,非營利組織客工外展聯盟(Alliance of Guest Workers Outreach)開始為外籍勞工提供食物,試圖改變現狀。據新加坡政府官方信息網站當地時間4月23日公布的消息,該國境內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11178例,死亡病例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