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SMRT公司中國籍巴士司機的非法罷工事件,讓外來勞工的待遇成為議論話題。記者走訪聘用不少外國勞工的建築業及船廠公司,了解僱傭外國勞工所牽涉的考慮。
SMRT中國籍巴士司機的非法罷工事件,讓人們議論起外籍工人是否存在著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在新加坡聘用很多外國勞工的一個行業——建築業,中國籍的建築工人所賺取的薪金是比其他外國工人要高的。
記者走訪建築行業的一些業界人士,據受訪的工程師透露,中國建築工人每天的工資大概是42元到45元左右,泰國工人每日工資大約27元到35元之間,而孟加拉或印度籍工人的每天工資是在21元到25元之間。
建築業對中國工人需求較高
今年28歲的陸義昌來自中國,在新加坡居住已11年,是新加坡永久居民。陸義昌目前從事建築設計行業,他指出,不同工資的背後原因,或許跟市場的需求和供應有關,一方面是市場對中國建築工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中國市場的工資越來越高,如果新加坡所給的工資比中國市場低的話,就難以聘請到中國工人。中國工人若要來新加坡工作,也需要繳付較高的中介費,每人大約是25000元到3萬元人民幣左右(約4800新元至5800新元)。
他說,業內的普遍認知是,中國建築工人的技術比較熟練,效率比較高,可能比較有經驗。建築公司想要以更高效率完成項目,自然對中國建築工人的需求較高。
此外,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揚,新加坡建築業給予這些工人的工資,其實並不比中國市場所給的高出很多。不過,由於來這裡工作的勞工住宿和每日三餐都由僱主提供,他們基本上沒有什麼花費,在這裡工作因此可以省到不少錢。這是吸引他們來新加坡工作的原因。
另一名在建築行業擔任工地工程師(site engineer)的張世斌指出,或許是因為新加坡大部分的建築公司都是華人公司或中國公司,聘請中國勞工在溝通和管理方面比較容易,少了一層語言障礙,這些公司因此聘請更多中國工人。
張世斌補充說,除了工資,不同來源地的外籍勞工在住宿、飲食方面的條件都是一樣的。張世斌來自上海,從事建築行業已三年。
不公開討論薪金
陸義昌指出,這些勞工其實也知道彼此的工錢是不一樣的,不過大家沒因此而表示不滿,可能是因為沒有公開討論這件事情。要是員工真的有不滿的話,正常途逕自然應該是和自己的小隊隊長說,再反映給老闆知道。
張世斌也說,其實公司一般是不會公布員工各自賺多少錢的,不過工人私底下還是會知道。可能因為語言不通,不同國籍的建築勞工之間其實沒太多溝通,他們主要還是和自己團隊的人呆在一起。
他指出,在建築業,工人的工資其實是根據小時計算的,每天工作完畢後由負責的工長籤工時,再根據工時發工資。如果工人當天的工作較辛苦,或表現比較好,工長或許就多籤一個工時,工人心裡就會比較平衡,不會吵架。
對於非法罷工的SMRT巴士司機,陸義昌表示非常惋惜。他認為,這些司機確實是犯法了,但是背後所反映的卻有幾個問題,包括公司的體制問題。
他相信這些巴士司機是因為不懂法律才會進行罷工,但是大家需要先問一問的是,他們有沒有被通知有其他可以表達不滿的渠道呢?畢竟這些司機都不屬於工會成員,他們不一定知道有什麼渠道去反映自己的不滿情緒,而這些情緒到底有沒有正確地得到疏導呢?這些都是大家需要去反思的課題。
陸義昌指出,有關公司在選擇改變司機薪金制度時,僅是張貼告示通知大家要改變制度,從上班五天制改成六天制,這麼說改就改,沒有讓司機參與討論或選擇的權利,員工自然會覺得不受尊重,這不是正確的做法。公司在通告中使用的「中國籍司機除外」字眼,更不恰當,中國籍司機自然會想自己為什麼不能和馬來西亞司機同工同酬呢?
外國勞工多通過中介招聘
譚顏怡是一家船廠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她透露,船廠聘請的外國客工大多數是孟加拉或印度工人,主要工作是燒焊。這些外國勞工都是一批批通過中介招聘的,他們的待遇和薪金大致是一樣的,包括他們的住宿、交通方面都會安排妥當。
她說,大家都知道彼此的待遇是一樣的,宿舍的住宿條件都是根據政府定下的條例和標準,因此這方面都不是問題。
公司招聘外國勞工的方式一般是由中介在印度負責找,然後召集有興趣過來工作的工人,公司代表會過去對他們的能力進行基本測試,主要要確保他們擁有基本的燒焊能力,懂得一些淺白英語,能夠溝通,那就夠了。通過這些測試的工人才會被錄用,之後安排過來新加坡工作。
遵循合約配套
這些外國勞工所持的是工作準證,一般期限是兩年;準證到期後也可以更新,籤署新合同。
基本上這些燒焊工人的工資都是以小時計算,這些安排在所有外國勞工之間是統一的。
譚顏怡說:「假設工人有什麼不滿,或是想要表達自己不開心的情緒,正確的渠道就是向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說,說明他們到底有什麼不滿,公司也會斟酌考量,若可以妥協的話就儘量妥協,公司也不是不講理的。」
外國勞工在跟中介公司籤約時,都是按照配套,他們在這裡的工資、工作性質、住宿安排都註明在內,因此一般上只要雙方遵循合約條款的話,不會出什麼問題。否則,員工也可以選擇不做,但是這麼一來,他們的工作準證就會被取消,他們也必須自己負責回國的費用,因此這種情況還是較少發生的。
譚顏怡來自馬來西亞,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對於最近SMRT中國籍巴士司機的罷工事件,她從人力資源部門的角度出發,覺得問題可能出在公司沒有很好地照顧員工的福利。
她說,公司在員工的基本住宿環境、基本條件方面要照顧好。如果公司不照顧員工的這些方面,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住宿環境很差的話,會引發不滿的情緒。
她相信,這次中國籍司機通過罷工表示不滿,應該不是突發的,可能是本來就有一些小小的不滿,這些負面情緒在長時間累積下變成大的不滿,工資問題僅是觸發點,像是個引爆器一樣。
薪金是敏感話題
譚顏怡說:「其實比較中國籍司機和馬來西亞籍司機,公司並沒有為後者提供住宿和前往工作的交通,扣除這方面的費用,兩者的待遇是差不多的。不過,由於SMRT把工資調整的制度貼出來,讓大家都看到,這樣一比,大家只看到別人怎麼賺得比我多,而不會想到其他方面的東西。」
此外,由於在這個情況下,中國籍司機是屬於合同員工,而馬來西亞籍與新加坡籍司機是屬於永久員工,他們在待遇和安排上必然是有所不同的,這也是私人企業一般的做法。比方說,永久員工會享有花紅和第13個月的薪水津貼,而合同員工往往都不會有,這是很自然的,公司所提供的福利可能也會有所不同。
但由於這是比較敏感的問題,她說,如果他們公司想給部分員工加薪的話,會在工作表現評估時一起通知員工,並交代員工不要對外張揚,薪金畢竟是一個比較私人的課題,不合適太明顯的宣布,必須考慮其他員工的感受。
SMRT由於早前更改了計算工資的方式,並把巴士司機的工作日從五天改到六天,導致司機對新制度表示不滿。那麼這種做法到底有沒有違反僱傭合同,譚顏怡表示這很難確定,自己不清楚他們僱傭合同上的條款。不過,如果僱員大多數是新加坡人的話,公司想要改變僱傭合同或是薪酬計算方式,員工可能就會通過工會反映他們的不滿,公司也不是單方面說要改就可以改的。
由於這次罷工的司機無法通過工會表達他們的意願,譚顏怡的建議是,他們或許可以選擇集體籤名寫信,呈交給公司人力資源部或管理層,如果是合理要求,想必公司也會儘量考慮的。
應照顧員工的情緒
另一名受訪的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認為,這次罷工事件中,雙方都有不對。從事金融業的黃志廷(26歲)說,我們需要問的問題是,公司在推出新的薪金制度時,難道沒有想過員工的情緒問題嗎?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去處理和安撫員工的不滿情緒嗎?如果有更好的處理方案,就不會演變到現在的局面。
政府選擇控告五名司機,並遣返29名司機,他表示可以理解這樣的處理方式,因為需要依法行事,以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不過,除了這做法,是不是還有別的可能?
黃志廷說,司機選擇以罷工來表達不滿,確實是犯法,這種行為是不應容許的。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有別的選擇,相信也不會走這條路。
黃志廷認為,外國司機都應該享有同等待遇,不過,在薪金方面,他認為中國籍司機所得到的薪酬比馬來西亞司機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國籍司機的住宿由公司安排,而馬來西亞籍司機需要自己租房子。然而,在加薪宣布中,「中國籍司機除外」這樣的字眼,是太刺眼了些,他認為這些問題公司其實應該事先有所考慮,不應該等到事件爆發之後才去反思。(趙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