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連續幾天的忙碌,筆記更新得慢。
人的本能,遇到任何困難和麻煩,無論大小,都容易陷入一種茫然慌亂和不知所措的精神狀態。
人一旦陷入負面情緒的泥沼,「我」的主觀意識就在思維世界裡佔據主導地位,客觀世界被置於思想意識的邊緣地帶,智商就會直線下降,喪失其原有的理性和邏輯思維能力,面對問題一籌莫展,抱怨成為主要的宣洩口,反過來又加劇了情緒的惡化。
實際上,大部分麻煩事兒的困難程度,遠不如我們自己在腦海裡和想像中為自己設置的障礙大。一旦人能夠平心靜氣鬆弛下來,就會發現,除了生死,絕大部分的所謂難題都有解決之道。
負面的情緒會在團隊成員裡快速傳染,使團隊喪失目標和方向。
翻了翻歷史文章,翻到一篇《烏合之眾,難免淪為情緒的炮灰》,看到裡面引用的一句話,醍醐灌頂。
「烏合之眾以解決情緒為中心,一切都以處理情緒為導向」。
最好的情緒管理,就是不管情緒。
團隊是以處理事務為中心,解決問題才是王道。
把注意力放到問題本身上面,問題解決了,所獲得的成就感就會讓正面情緒激發,讓負面情緒消散。
同理,股市裡的韭菜,大部分都是被或焦躁、或麻木的情緒卷進收割機的。
找不到穩定盈利的解決方案,這種不良的情緒就會一直如影隨形纏繞著你。
周二案例:
E模型,拉卡拉,兩天小幅整理,周五7個點漲幅,小盈3個點。
D模型,西部建設,兩天小幅整理,周五3個點漲幅,平盤
I模型,柯利達,反彈,周五5.6個點時拋出(未現空頭信號),小盈6個點。
周四案例:
D模型:合縱科技,周五小漲,表現一般,大盤被大金融搶去風頭,不知下周是否有板塊輪動。
周五案例:D模型,同有科技、科泰電源。
今天的案例出現了新類型,反彈類買點I模型。
I模型的邏輯:股價經過長期的下跌調整,下跌能量逐步消耗殆盡,價格重新具有窪地價值,吸引資金流入,並給出反彈信號。
I模型比較適合大資金低吸建倉,反彈高度不明,走勢容易反覆。反彈類模型我更喜歡H模型。為了儘快把買點模型介紹完,選了個I模型買點做示例。
如果在I模型的位置出現A、B模型,則是安全性較高的買點,可以積極參與。
今日之果,源於昨日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