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劉莊教授近期部分研究成果!

2021-03-02 納米人

 

 

劉莊 ,教授,博士生導師,2004年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2008年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獲得化學博士學位;2008年至2009年在史丹福大學化學系以及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年6月加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被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果和貢獻

        近年來在生物材料與腫瘤納米技術領域從事研究,圍繞腫瘤診療中的若干挑戰性問題,發展了一系列新型納米探針用於體外生物檢測與活體分子影像,並探索了多種基於納米技術和生物材料的腫瘤光學治療、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新策略。共發表學術論文270餘篇,論文總引用超過44,000次,SCI H-index = 105,89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2014年起連續入圍Elsevier出版社發布的「中國高被引用學者榜單」(材料科學類);2015年起連續入選美國美國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集團)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Highly Cited Researchers)(化學、材料、2018年新增物理)。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的資助。

以下,奇物論編輯部劉莊教授近期的部分研究成果進行整理,供大家學習和交流!

1. Angew:對紅細胞上定位的配體進行DNA編輯以優化T細胞過繼性免疫治療

表面錨定有T細胞活化配體的人工抗原呈遞細胞(APCs)在過繼性免疫治療領域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如何通過傳統的生物偶聯化學來精確控制這些平臺上的配體定位仍然是一個很大的研究挑戰。蘇州大學劉莊教授利用DNA輔助的自底向上的自組裝過錯,實現了對T細胞激活配體在紅細胞(RBC)上的橫向和縱向分布的精確控制。

 

本文要點:

(1)研究發現,當RBC上的抗原肽-MHC分子複合物(pMHC)和細胞膜之間具有較短的垂直距離時更有利於實現有效的T細胞活化,這是由於它們可以更好地模擬了天然的APCs所導致的。

(2)這種優化的基於RBC的人工APCs可以通過過繼性免疫治療在體內刺激T細胞增殖,進而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因此,這一研究表明DNA技術可以精確地設計細胞膜界面和調整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有望在包括免疫治療在內的更多領域實現廣泛應用。

Lele Sun. et al. DNA-Edited Ligand Positioningon Red Blood Cells to Enable Optimized T Cell Activation for AdoptiveImmunotherap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Edition. 2020

DOI: 10.1002/anie.202003367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03367

 

2. AFM:可生物降解的納米級配位聚合物用於靶向性腫瘤聯合治療和氧化應激放大


如今,已設計出多種基於金屬離子的類Fenton催化活性而產生高反應性羥基自由基(·OH)的無機納米顆粒,用於化學動力學治療。然而,癌細胞中高水平的適應性抗氧化劑[穀胱甘肽(GSH)]可以有效地消耗·OH,從而降低這些無機納米顆粒的治療效率和生物安全性,這是化學動力學治療中普遍關注的問題。於此,新加坡國立大學劉斌教授聯合蘇州大學劉莊教授等人通過逆微乳液法整合順鉑前藥(DSCP)和鐵(III)離子,開發了一種新的可生物降解的納米級配位聚合物(NCP)。

 

本文要點:

1NCP中的DSCP可與GSH反應釋放游離順鉑,而鐵(III)離子可被GSH還原為鐵(II)以使Fenton反應,隨後導致細胞內氧化應激擴增。

2經過聚乙二醇(PEG)和環[Arg-Gly-Asp-D-Phe-Lys(mpa)]肽(cRGD)的表面修飾後,Fe-DSCP-PEG-cRGD對過表達αvβ3整合素的腫瘤表現出出色的靶向作用細胞。

3此外,與相對單一療法相比,Fe-DSCP-PEG-cRGD可以實現顯著的化學和化學動力學治療,並顯著提高治療效率。重要的是,Fe-DSCP-PEG-cRGD可以在注射後7天通過糞便和尿液有效清除。在這項工作中提出的NCP簡單且經濟,顯示出巨大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可用於潛在的臨床轉化。

 

Liu, J., et al., BiodegradableNanoscale Coordination Polymers forTargeted Tumor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Oxidative Stress Amplification. Adv.Funct. Mater. 2020, 30, 1908865.

DOI: 10.1002/adfm.201908865

https://doi.org/10.1002/adfm.201908865

 

3. Chem:通過腫瘤氧化應激增強聲動力學治療


多功能刺激響應性納米醫學的發展吸引了有效的癌症治療。於此,蘇州大學劉莊和馮良珠等人利用生物相容性CaCO3納米顆粒作為模板來指導pH分解的空心配位納米結構的形成,其中聲敏劑內消旋-四-(4-羧基苯基)卟啉(TCPP)作為有機橋連分子和三價鐵離子充當金屬中心。

 

本文要點:

1L-丁硫氨酸亞碸亞胺(BSO)是穀胱甘肽(GSH)生物合成的抑制劑,可以在製備TCPP-Fe@CaCO3期間同時加載,獲得具有pH響應性解離的BSO-TCPP-Fe@CaCO3,以賦予Ca2+和BSO在酸性腫瘤微環境下快速釋放

2這種BSO-TCPP-Fe@CaCO3通過細胞內Ca2+過載誘導的線粒體損傷,BSO介導的GSH消耗和TCPP介導的聲動力療法(SDT)賦予協同氧化應激擴增作用,導致顯著的細胞死亡。用BSO-TCPP-Fe@CaCO3處理以及隨後的超聲暴露後的小鼠的腫瘤得以有效抑制。

因此,該工作突出了一種簡便的策略來製備可pH分離的納米藥物,可通過三重放大腫瘤氧化應激以有效地進行SDT治療腫瘤。

Dong Z, et al. SynthesisofCaCO3-Based Nanomedicine for Enhanced SonodynamicTherapy via AmplificationofTumor Oxidative Stress. Chem. 2020.

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0.02.020

 

4. Science Advances:局部雞尾酒化學免疫療法以觸發強大的全身性抗腫瘤免疫反應


當前,迫切需要開發具有降低的全身毒性和有效功效以對抗具有擴散轉移的晚期癌症的化學免疫療法。於此,蘇州大學劉莊等人報導了幾種「雞尾酒」治療配方,即通過混合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誘導的化學療法和免疫佐劑以及藻酸鹽(ALG)進行局部化學免疫治療。

 

本文要點:

1) 免疫檢查點阻斷(ICB)抗體可以包含在該雞尾酒中以進行局部注射,也可以通過常規靜脈注射使用。

2) 將這種混合物注入實體瘤後,ALG的原位凝膠化將導致局部滯留和藥物的持續釋放,從而降低全身毒性。

3) 化學療法誘導的ICD在免疫佐劑的幫助下會觸發腫瘤特異性免疫反應,ICB會進一步放大該免疫反應,從而在破壞局部腫瘤、消除轉移並抑制癌症復發方面引發有效的全身性抗腫瘤免疫反應。研究人員結合臨床上用於腫瘤局部化雞尾酒化學免疫療法的藥物的策略具有巨大的臨床轉化潛力。

Chao Y, et al. Localized cocktailchemoimmunotherapy after in situ gelation to trigger robust systemic antitumorimmune responses. Science Advances. 2020;6(10):eaaz4204.

DOI: 10.1126/sciadv.aaz4204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0/eaaz4204

 

5. ACS Nano:氟化殼聚糖促進超聲敏化劑結合過氧化氫酶跨黏膜遞送以實現聲動力治療膀胱癌


聲動力療法(SDT)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超聲觸發治療策略,用於深度穿透性腫瘤的定位治療。目前,用於膀胱灌注後SDT治療膀胱癌(BCa)的納米聲敏劑的設計尚未見報導。在此,蘇州大學劉莊、深圳大學吳松等人開發了一種跨黏膜自產氧SDT納米平臺,以實現高效的SDT抗BCa。

 

本文要點:

1在該系統中,合成了氟化殼聚糖作為一種高效、無毒的跨黏膜遞送載體,然後與中-四(4-羧基苯基)卟吩結合的過氧化氫酶(CAT-TCPP)組裝。

2經膀胱灌注後形成的CAT-TCPP/FCS納米粒子具有良好的跨黏膜和瘤內穿透能力,可通過過氧化氫酶催化腫瘤內源性H2O2產生O2,有效地緩解腫瘤組織中的缺氧,從而進一步提高SDT在超聲作用下消融原位膀胱腫瘤的療效。

該工作提出了一種含有FCS的納米超聲增敏劑配方,以增強跨黏膜傳遞和瘤內擴散,並以CAT改善腫瘤的氧合,有望以滴注為基礎的SDT治療膀胱腫瘤,而不考慮全身毒性。

Guangzhi Li, et al. Fluorinated Chitosan ToEnhance Transmucosal Delivery of Sonosensitizer-Conjugated Catalase for SonodynamicBladder Cancer Treatment Post-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ACS Nano, 2020.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9b06689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相關焦點

  • 湖南長沙一中傑出校友劉莊教授獨佔兩項殊榮!2019年唯一青年學者
    劉 莊湖南省長沙一中傑出校友劉莊教授,因在化學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日前獲得兩項殊榮:「第七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和「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青年科學獎」。2000年,劉莊教授以優異成績進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求學,本科畢業後被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系錄取,師從傑出華人化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同為我校傑出校友的戴宏傑院士。受戴宏傑導師言傳身教影響,劉莊教授在納米研究領域刻苦專研,先後獲得史丹福大學研究生獎、美國材料學學會銀獎,並在高水平雜誌上發表20餘篇文章,申請3項美國發明專利。
  • 長沙市一中校友劉莊榮獲兩項化學大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日訊(記者 餘蓉)長沙市一中校友劉莊,因在化學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日前獲得兩項殊榮,即「第七屆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和「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青年科學獎」。
  • 史丹福大學鮑哲南教授團隊近期研究成果集錦
    鮑哲南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功能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有機電子器件的設計與製造、有機電子器件的應用開發等。
  • 2019江蘇蘇州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劉耀波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後研究...
    2019全國事業單位輔導課程蘇州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劉耀波教授課題組因工作需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1名,現將招聘有關事宜公告如下:一、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1.按照蘇州大學的博士後相關福利待遇規定執行,根據博士畢業院校所的世界排名,工資20-30萬/年(含個人及單位繳納的各類社會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部分),另安排博士後公寓或租房補貼1000元/月;為鼓勵博士後積極開展科研工作,蘇州大學提供科研啟動經費2萬元。2. 可申請租住公寓,工會入會、體檢等與在職職工享受同等待遇。3.
  • 近期,山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6次登上國際重要期刊!
    近期,蘇志偉教授及團隊成員王凱華博士等青年學者,以青島大學經濟學院為第一單位和第一通訊單位,在&34;等國防經濟領域SSCI期刊連續發表6篇系列文章。團隊系列研究成果對我國國防經濟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也使得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成為國內有關國防經濟研究領域方面的重要機構。
  • 諾貝爾獎得主麥可•科斯特利茨教授受聘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新華網南京5月23日電(記者凌軍輝)5月21日,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麥可•科斯特利茨教授從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手中接過聘書,並佩戴上蘇州大學校徽,成為蘇州大學首位講席教授。    麥可•科斯特利茨教授出生於1943年,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布朗大學物理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物理拓撲相和冷凝聚態。
  • 蘇州大學10位教授
    本報訊 10月26日下午,常州一院舉行兼職教授聘任籤約活動,來自蘇州大學醫學部的龍亞秋、李楨、李斌、朱一蓓、張進平、沈月平、蘇雄、邵常順、鄭慧、曹聰10位教授被聘為常州一院兼職教授。 這10位教授都是行業內的資深專家,學術成果豐碩,教書育人經驗豐富。
  • 蘇州大學陳大亮教授來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做學術講座
    蘇州大學陳大亮教授來魯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做學術講座 2020-12-06 18:04:50
  • 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馮博教授、賴福軍教授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審結果,蘇州大學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項,共計15項。獲獎總數、一等獎獲獎數、二等獎獲獎數均創蘇州大學歷史最好成績。獲獎總數在全國排名第26位,一等獎獲獎數在全國排名第11位。
  • 前沿| 東南大學近期科研成果掃描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黃維,韓國釜山科技大學Rodney Ruoff教授,歐洲伊比利亞納米中心Lars Montelius總理事,東南大學孫正明、孫立濤、倪振華和南京大學王欣然等專家學者擔任會議指導委員。會議由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陶立教授和美國密西根大學梁曉甘教授分別擔任大會主席和大會程序主席。
  •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2020-01-1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北大學蔣忠中教授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期刊錄用
    近日,工商管理學院蔣忠中教授作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Making the Most of Regret: Workers』 Relocation Decisions in On-Demand Platforms》被管理類國際頂級期刊Manufacturing &
  • 蘇州大學教授被舉報剽竊學生論文
    明健飛/CFP  2014年5月10日深夜,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博士生戈鋆在人人網上發布了一篇日誌,直指本科畢業論文遭其指導老師、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以下簡稱「蘇大數院」)惲自求教授剽竊。惲自求教授的指導並不是沒有意義,他畢竟給出了一個方案,雖然是不現實的。而我的想法是,我只要適當地移掉山的一小部分就能達到目的了。」  惲自求承認此事確實存在欠缺之處,「即使不把你列為作者,畢竟多少應用了你畢業論文中你自己作出貢獻的部分,至少應該與你打個招呼,我卻沒有這樣做,這裡我對你道歉。」
  • 西安石油大學教授研究成果被國際科技機構報導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近日,西安石油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劉科滿教授的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科技機構「工程進展(Advances in Engineering,簡稱AIE)」以「井場噪聲評估技術提升EM-MWD性能」為題進行專題報導。
  • 湘潭大學劉平樂教授團隊連續在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該成果通過雜原子改性得到碳納米管非金屬催化劑,因不含金屬組分但卻擁有媲美金屬的加氫催化性能,具有極大的研究意義和環保價值。該研究成果與現有催化劑相比,在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和避免使用鹼性添加劑的條件下,實現了高效的製備肉桂醇,符合綠色催化的原則。
  • 南京大學研究成果在《Nature Photonics》發表
    相關成果近期以「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lithium niobate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為題,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doi: 10.1038/s41566-018-0240-2)上。
  • 蘇州大學屠迎鋒教授課題組發現具有厚度可調二維晶體的富勒烯超分子液晶
    近日,蘇州大學屠迎鋒教授課題組將烷基鏈取代的偶氮苯基團與富勒烯分子通過柔性間隔基相連,得到了類似於四嵌段共聚物的富勒烯衍生物,發現其可形成含有富勒烯二維晶體的超分子液晶,並且富勒烯在二維晶體中的層數(厚度)可通過烷基尾鏈長度和溫度進行調節,從而實現了對分子排列結構的精確控制
  • 2020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沈景華教授課題組)
    2020江蘇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沈景華教授課題組)已公布,計劃招聘2-3人。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7月20日。報名方式:電子郵件。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江蘇蘇州大學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公告(沈景華教授課題組)   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築學院沈景華教授課題組因工作需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科研助理2-3名,現將招聘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崗位職責
  • 復旦大學4月-5月部分科研成果: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小型基因編輯...
    復旦大學科研團隊近期又取得了數項成果和突破。小編為你整理了2020年4月-5月部分科研成果,快一起來看看吧!  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研究揭示增加社會距離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影響 成果登《科學》主刊
  • 高水平研究成果又來啦!這一次,是太陽能電池!
    近期,湘潭大學化學學院沈平教授課題組基於新型小分子受體材料的高效三元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材料化學C》(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7.059),題目為「小分子/富勒烯受體合金:一種提高三元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效率和熱穩定性的有效策略」(Small-molecule/fullerene acceptor alloy: a powerful tool to enhance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