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觀察過周圍的人的性格跟他們養育出來的孩子的性格麼?
有一次,媽媽交代弟弟去辦一件事。在我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叮囑了弟弟要注意些什麼。弟弟說了一句「你現在跟咱媽越來越像了,說的話都隻字不差,連語氣都是一樣的」。
因為弟弟的這句話,我自己觀察了自己幾天,我發現很多做事方法,生活習慣,甚至思維方式都跟媽媽一樣。
雖然我知道父母作為你的人生榜樣,肯定從小就會耳濡目染,跟父母有相似的地方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我還是有點吃驚,因為仔細觀察的話,相似的地方太多了。
然後,我就開始觀察我身邊的人,我發現父母、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父母不愛說話的人,孩子也不愛說話。
父母喜歡炫耀的人,孩子也非常喜歡炫耀。
父母脾氣暴躁的人,孩子也脾氣不好。
父母有潔癖的人,孩子也有潔癖,只是太小,有時候沒那麼明顯。
父母是自來熟的人,孩子也很膽大不怯場。
父母膽小的人,孩子也會膽小。
…………
我除了觀察這些父母與小孩子的性格相似之處以外,我還觀察了一下媽媽跟姥姥的性格,相似之處非常之多,甚至有越來越像的趨勢。
細想一下,還是很可怕的。是基因的問題麼?肯定不完全是,小孩子的學習能力最強,父母怎麼去對待別人,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慣,做事情的時候是怎樣的思維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剛好我有從《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中有看到「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這種聯繫不僅親密,而且意義深遠,以至於我們無法區分出哪些性格是遺傳因素。可能原來的遺傳性格也在母親的影響下得以改變了。」
父母、孩子、社會之間都有著某種聯繫,這種聯繫是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的,都需要我們冷靜面對。如果這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比如父母過於寵愛孩子,或者父母忙於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等,這都會造成孩子長大後處理人際關係,對待人生的態度等等。
不管父親的影響還是母親的影響,或者是關係的處理對孩子的影響。如果影響的是好的方面,當然是好的,但一旦處理不好,對孩子的影響會是終生的。
想想你是否因為自身被父母影響或者從小因為關係的處理形成的人生態度存在缺陷。你有沒有因為這些而痛苦過,有沒有抱怨過父母?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更好的成長,不要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除了不要把自己的缺點過多的展現,還要更好的處理,父母,孩子,夫妻之間的關係。
孩子不能母親經常帶,也不能父親經常帶,在不同的年齡,父親母親起到的作用不一樣。這一結論在我身邊也得到了驗證。具體的什麼時間,父親母親分別需要怎麼去做。我建議還是找專業的書看,一方面是需要講的專業太多,一方面省的我講的不清不楚誤人子弟。
但有一點是不會錯的,你需要將孩子推出去,讓他多與人合作,多與其他人學習。讓他不要只局限於你的天地,他需要有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