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過半,這些傷人的話,你有跟孩子說過麼?

2020-08-03 Sunny陽光天使
假期過半,這些傷人的話,你有跟孩子說過麼?


我們一直都知道「惡語傷人三春寒,良言一句暖三冬」,其實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些話不能對孩子說,因為有些話說出口,就像鋒利的刀子,傷害著孩子。


下面這幾句話,你曾經對孩子說過麼?


假期過半,這些傷人的話,你有跟孩子說過麼?


「說了幾遍了,你還不會,你怎麼這麼笨?」


這句話是不是經常被聽到,或許你是氣急敗壞了,但是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領導這麼說你,你心裡什麼感受?


而且,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遠低於我們成年人。


所以,當你教了幾遍孩子還是不會時,你可以換個方式跟他說:


沒關係,錯幾次沒事的,已經快接近正確答案了,我們再試一下。


假期過半,這些傷人的話,你有跟孩子說過麼?


「能不能不要哭了,哭哭哭,你就知道哭」


小時候我也是一個一遇到什麼問題的人都喜歡哭的,小孩子因為沒有豐富的經歷,在遇到一些事不知所措時很容易哭泣的。


有些父母很容易在孩子哭泣時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或者總是用「你是男子漢,不能哭」之類的話來告誡孩子。


但其實,父母可以耐心等孩子哭完後再跟他講道理,耐心的跟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出在哪裡。


但是,切記,也不要因為孩子哭就跟他妥協什麼,防止日後孩子將哭泣作為他跟你談判的殺手鐧。

假期過半,這些傷人的話,你有跟孩子說過麼?


「我對你太失望了」


其實,現在很多家長都將自己的所有的心血付諸在孩子身上,對他們有著極高的期望,但是其實這無形之間增加了孩子很多壓力。


有時候,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語氣,父母總是會表現出失望的神情。


長此以往的話,孩子會越來越不相信自己,失去自信,覺得自己很「蠢」,什麼都做不好。


父母期望越大,孩子就越讓他們失望,親子關係就這樣變得越來越緊張。


「你看看別人家,再看看你......」


無論哪一代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假期過半,這些傷人的話,你有跟孩子說過麼?


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自己優秀,但其實作為父母,你們有想過一點麼,你在拿別人家的孩子在跟自己孩子比較時,或許,孩子也正在拿你跟別人家父母做比較。


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聰明的父母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發掘孩子的潛力,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貶低孩子的能力。


「就你這樣的,你要是可以,別人就沒有不行的了」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孩子自我放棄也是沒毛病的。


因為這件事我深有體會,小時候,父親總是覺得孩子應該「打擊教育」,所以,每次我有什麼想法,有什麼目標時,他都會給我潑一盆冷水。


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務實一點,你這樣的都可以,別人為什麼不行。


假期過半,這些傷人的話,你有跟孩子說過麼?


其實,我就這樣在他的「打擊教育」中長大,就連現在的我,工作後也在對自己沒有信心。


其實,父母的否定和不看好,其實給了孩子放棄自己的理由,也是造成孩子不自信的根本源頭。


永遠不要對孩子說「你不行的」,賞識和信任才是他突破自己的動力所在。


「好的你學不來,不好的一學就會」


有些父母總是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比如,孩子考得好是應該的,學生當然就是要認真學習。再比如說,孩子幫忙做點事情是理所當然的,自己每天上班也很累。


但,孩子只要犯一點錯誤,就會被無限放大,一直抓著這個錯誤不停的說,甚至還帶有一定的諷刺意味,你知道這樣其實會一點點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麼?


與其一直在指責孩子的錯誤,不如多想想孩子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幫他改正,這次是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最佳 方式。


「就當是為了我們你好好學習可以麼?」


我見過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可以好好學習,就跟孩子打起了「親情牌」。


其實,這些反而會成為你跟孩子之間關係惡化的根源,或許一開始孩子會順從著,但是,長期這樣,孩子內心會有一種「愧疚感」,認為,就是因為他,所以父母才這麼辛苦的,長期下去,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假期過半,這些傷人的話,你有跟孩子說過麼?


最後,小編有話要說:


其實,父母跟孩子之間我們要掌握這兩點:


①父母與孩子之間保持一個舒適的距離


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只要學習好了,別的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就開始「包辦」孩子的人生。


其實這樣,即使最後孩子考上重點大學,他的人生也是失敗的,因為他缺少了最重要的「成長」!


②多傾聽,少拿長輩架子


很多人都覺得,父母就應該有父母的樣子,所以總是很嚴厲的對待孩子。


也正因為這樣,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敢跟父母講,長此以往,父母跟孩子之間就缺少了溝通,親子矛盾不可避免,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把孩子當做朋友,自己有些什麼話,可以跟孩子來傾訴,孩子也會跟你們說他們心裡話,多了交流,你們之間才會更親密。


最後,我想說的是:

別只盯著別人家的孩子,大膽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也非常優秀!


註:本篇文章圖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

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感情中最傷人的一句話,你曾跟對方說過嗎?
    兩個人在一起,你有沒有做過什麼傷害別人的事情呢?小編可以坦然的告訴你,我做過,我們經常說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感情也是需要經營的,需要兩個人相互付出的,前段時間,經常性的吵架,起因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可是最後,往往因為我們的爭吵,就變得越來越變本加厲!
  • 伴侶對你說過的最讓你寒心的話是什麼?網友的經歷扎心了
    她一想起那天吵架時老公說的那句話心就頓時涼了:媽只有一個,媳婦沒了可以再找,孩子沒了可以再生。當時,身懷六甲的她立馬就感覺天旋地轉,情緒崩潰了。雖然自己平時對婆婆有一些意見,不過也不影響他們正常相處,只是偶爾鬧矛盾時會順嘴提上那麼一下。結婚這一年多來,還從來沒有跟婆婆有過什麼衝突呢。
  • 前任說過什麼最傷人的話,你還記得麼
    至於男孩子有沒有找女護士,女孩子就不知道了。也沒有必要知道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感情也會面對攀比,看見比你更好的,比你更優秀的,對方依然會變異思遷。(二)和你在一起,我才知道我們不合適2018年的聖誕夜小森對小玲說:「和你在一起快三年了,我發現我們並不合適,謝謝你這些年的陪伴。」
  • 「你怎麼這麼笨?」我們常跟孩子說的這句話,其實很傷人
    「你最好聽話,否則 ……」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上面這些話?說實話,我有說過。我們經常會被眼前的情緒所困擾——早上急著想讓孩子收拾整齊,快點出門去上學,再不出發就要遲到了;或者,想要孩子快點吃飯,以便我們能快點收拾碗筷——於是,我們經常會發現自己所說的話並不是我們最終想要說的話,有時候只是因為我們急切的心情而脫口而出,根本沒有考慮到這些話語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你們的父母跟說過最狠的話是什麼?這也太扎心了吧!」哈哈哈……
    「你們的父母跟說過最狠的話是什麼?這也太扎心了吧!」哈哈哈……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話題:#父母說過最狠話是什麼#網友們的評論太真實了你們一起來感受下:▼仔細想想好像還挺有道理▼圖圖!俺是你牛爺爺▼公交卡得坐多少次車啊▼可能我在你隔壁垃圾桶▼加油你一定可以考上的▼這話太傷人心了吧▼有時候健忘也挺好不開心的事過了就忘了▼中國式家長永遠是對的▼狗:沒我的事別帶上我
  • 男人想跟你分手了,才會對你說這些話,說過一句就夠失望了!
    根據我的觀察發現:男人想跟你分手了,才會對你說這些話,說過一句就夠失望了!02.一、你別煩我了什麼叫煩呢?你們是情侶關係,對你的關心問候在你眼裡是煩?難道要兩個人互不打擾,各過各的才是你想要的清靜嗎?這樣的話,兩個人還有在一起的必要嗎?寵愛你的男人,是永遠都不會覺得你煩的,就算他現在很忙,也不會跟你說「煩」這個字,女人的內心都是非常敏感的,你哪怕是一個字說錯了,她也會覺得沮喪委屈。
  • 語言無形傷人不輕,這些自帶殺傷力的話,儘量不要跟孩子說
    身為父母,我們有責任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成長。可是由於現實生活的種種壓力和父母情緒管理能力的缺失,很多父母常常會不自覺地對孩子說出一些帶有殺傷力的言語,殊不知,這些話傷人不利己!
  • 「中國式爸媽」傷娃的話Top5,句句扎孩子的心,你說過幾句?
    「中國式爸媽」傷娃的話Top5,句句扎孩子的心,你說過幾句?但是孩子經歷的事情少,他們的世界自然與大人的世界有差別,也會存在信息的不對等,其實孩子只是不理解父母為什麼不同意,孩子在溝通上就會與父母產生隔閡。
  • 中秋國慶,假期過半,你的假期是怎樣度過的?
    10月5日,中秋國慶假期正式過半。源於9月30日到10月1日的大堵車,讓出門旅遊的人們心有餘悸。為避免返程再遭遇堵車,10月4日開始已經有人開始返程了。度假的感覺永遠都是美景雖好,韶光易逝。故宮博物院大西北旅遊今年是很火爆的,不同於內地的景觀,加上多年來武俠作家們營造的黃沙漫天、英雄策馬的悲壯情懷。
  • 剛適應小學生活就迎來了假期,十一長假過半,如何幫孩子收心?
    盼望著的假期已經過去一半了!今天十一小長假已經過半!十一假期就在我們的辛苦忙碌中來到了,帶著一份欣喜,一份期盼,你想讓自己那緊繃著的弦兒放鬆一下,讓孩子緊繃著的弦兒放鬆一下。十一長假後,孩子能適應小學生活嗎?
  • 「我不要當你兒子!「當孩子說出傷人的話,父母如何處理?
    無意中看到了肖戰的一段採訪視頻,他說他曾說過的最傷害媽媽的話,是:「我不要當你兒子。」不知道你們聽完這句話,心裡是什麼感受?反正,我感覺到平衡了,治癒了。一個現在被國內外幾千萬人捧在手心裡喜歡的少年,曾經也與媽媽有過這樣激烈的對話。即使如此,也沒有影響他和媽媽繼續保持和諧的親子關係,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個如此優秀的演員。
  • 教師節,老師總結的九句最傷孩子的話,很多父母都說過,很傷人!
    開學了,又到了陪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又到了陪孩子上輔導班的時間,如果孩子讓您生氣了,您選擇發洩?漠視?責罵?「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些口不擇言的傷人話,真的不該說出口,特別是出自父母,那會給孩子帶來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 語言暴力的危害比你想像的還要大,你對孩子說過這些話嗎?
    生活中父母總是用打擊、嘲諷、威脅甚至是罵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想著為孩子好,可是你在進行語言暴力的時候,卻不曾想過這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據統計,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負面評論,而正面的評論卻少得可憐,只有30多條。你也對孩子說過這些嗎?我數到三。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
  • 假期過半,國慶長假另一種打開方式
    國慶假期已過半,雖然疫情防護常態化,今年假期依然堵,堵,堵!你是否遭遇了一年一度的「國慶看人節」。 人潮人海中,又看到你。 剩餘假期,你還愁著去哪看人的時候,有那麼一小部分傑出人物,他們還在學習,還在工作。
  • 《不隨便說傷人的話》關於言語傷害,不怕被嘲笑也不言語傷害他人
    本書幫助孩子進一步認識微歧視,了解它們產生的原因、經常發生的地方以及應對方法,從而引導孩子共同創造一種友好的氛圍,杜絕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的言語傷害。面對嘲笑、歧視和孤立,孩子常常會不知所措。本書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向孩子展示了常見的一些言語傷害,並告訴孩子一些應對方法。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這篇繪本《不隨便說傷人的話》吧!
  • 父母大概不知道自己的話有多傷人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想知道父母是怎樣的人,看看孩子就知道了。如果孩子溫和有禮心地善良,那麼父母看起來再不好接觸,實際上也是好人;如果孩子自私無禮,那麼哪怕父母看起來再彬彬有禮,他們也不是表現出來的人畜無害。這句話簡直充分的表現出來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什麼樣子,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子。
  • 聰明的父母都是這樣跟孩子說話的,看看這些話你有說過嗎?
    大人如此,小孩子更加是這樣,小孩子不僅僅很在意同齡人說的話,也會在意自己的父母說的話,而父母在很多時候可能都會說一些無釐頭的話,對她們自己來說可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對孩子來說很有可能會對他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很多家長對這些都不怎麼在意,可是當孩子真的傷心的時候,家長們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已經遲了。
  • 假期過半,孩子作業還剩很多——《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怎麼說
    假期已過半,看著孩子還剩下的一大堆暑假作業,我這腦袋真是「嗡嗡」的。究其原因,無論是貪玩還是拖拉,大多是因為遇到稍難一點的題不會就乾脆不做,結果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於是就出現了這種局面,估計假期的後半程為了作業我們都免不了大動肝火了。
  • 打擊式教育有多傷人?孩子自卑、叛逆,可能源於父母常說的這些話
    「打擊式」教育在中國家庭裡十分常見,你是否曾聽過/說過類似的話,「這點兒進步有啥高興的,你看看別人……」、「就你還想……,也不看看自己啥德行」、「算了吧,你不行」、「你連這都做不好,將來能有啥出息……」一句接一句的惡語,正如一根一根利箭不斷刺傷孩子的脆弱又敏感的心。
  • 你聽過最傷人的話是什麼?「我只是開個玩笑而已,你至於嗎?」
    尤其是那些披著玩笑話外衣的「惡語」,有時候真的很傷人。、1.海明威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用兩年學說話,但要用一生的時間學會如何閉嘴。很多時候,這世上傷人最深的,就是是看似「漫不經心」的話語。而且家長好像絲毫感受不到你的尷尬,還要一邊搖頭一邊點評一句「小孩子自己買衣服就是買不好,還是得要家長操心」。如果你稍有反駁,一旁的親戚還會「打圓場」——你媽媽就是和你開個玩笑。也許家長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們平時最擅長的就是從各個角度「打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