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寶媽有這樣的困擾:每次讓孩子學習兒童繪本或者看一些兒童書籍,都坐立難安,總是喜歡到處亂塗亂畫,到處亂蹦亂跳,或者到處翻東西進行「大破壞」。很多時候家長見狀,都會及時制止,其實這樣可能就扼殺了孩子的天賦。
最近看到,杭州一中學初一學生的暑假作業是畫出《西遊記》的取經故事,盛澤琪昀同學把唐僧師徒經歷的81難製作成了取經通關圖,畫風簡潔可愛,非常有趣。小盛同學說,爸媽都是繪畫工作者,從小受爸媽影響愛畫畫,評論中網友們也紛紛羨慕這樣的家庭素質和教育。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另外一種教育方式:「除了學習,其他都是不務正業」,那個寫了54本小說的女孩子,因為文理偏科,被自己的爸爸全部撕掉。有著這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長可能還有很多,但是能有多少孩子會像「李尖尖」那樣幸福呢?擁有繪畫和雕刻天賦卻學習不好的尖尖,並沒有受到李爸的指責和強迫,而是讓她跟隨自己的天性和天賦成長,成為了一名專業的木雕師。
面對現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很多家長會說「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啊」,但是不僅僅只有學習才能贏在起跑線,很多時候你正在扼殺寶寶贏在起跑線的機會。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學習」時,先不要慌,也不要馬上制止。因為你制止的很多是事情,可能就是在扼殺孩子的天賦。
早期塗鴉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不會寫字的時候,就已經會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通常這個時期的繪畫,家長會認為是亂塗亂畫,但在專業繪畫領域,我們稱之為「塗鴉期」。
每個寶寶從1歲半到三四歲都會經歷塗鴉敏感期,塗塗畫畫是他們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一種本能的方法。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放手」讓寶寶發揮自己的想像,盡情探索這個世界的色彩。
多數的孩子在1歲多一點已經可以自由跑動和跳躍了。這個時間點他們已經有一定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也有一定的速度和力量。如果不再做感官刺激,能力也僅限於此。此階段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請允許他們的活蹦亂跳,不妨提供些安全係數高的兒童用三輪腳踏車 小滑板車 電池驅動的小汽車等。可以讓身體的運動協調力和靈敏性再上一個臺階,為後期的運動智能培養打好基礎,或許未來你的寶寶可以成為專業的運動員。
如果你的孩子愛說愛鬧,可能是具有語言天賦和創造力。3歲的孩子已經具備基本的語言溝通和交流能力,當孩子愛說愛鬧,不要覺得煩,可以固定每天的一個時間點給孩子講故事書。孩子這個階段對感興趣的故事會反覆要求家長講述,家長一定要保持耐心,這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的重要方式,反覆的聽講會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也可以要求孩子給大人講聽過的故事,鍛鍊語言的口頭表達力,同時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突然對某一項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時,家長不要急著定義這個事物好不好、適不適合他。可以先試著同孩子一起去觀察、學習和研究這個事物,並積極鼓勵孩子放手去嘗試。
當孩子把這件作品完成得很完整或根據觀察說出了自己理解的想法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分享思考的過程,並積極地給予正向鼓勵,告訴他:「結果可以有很多種,但你自主分析並能得出結論,做得很棒!」
而當孩子思考陷入困境時,家長們也不要急於告訴他結論和答案。要學著引導他發散性思考,並試著多提供幾種思考的方向,告訴他當一個方向想不通的時候,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嘗試思考,也許就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