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孩子的本能,孩子的天性,是孩子不斷學習,探索和前進的動力。孩子在0-3歲,是好奇心特別強烈的階段,他們對周圍大部分事情都很感興趣,總是提出很多問題「為什麼星星會閃?為什麼汽車會跑?為什麼天是藍的?」這些好奇寶寶的問題很多,有些問題讓父母都無法回答,有些父母不屑於回答這些問題,或者覺得很煩,覺得在孩子面前沒有面子,於是就不耐煩的叫孩子不要問那麼多。孩子們總是充滿探索精神和嘗試的勇氣,他們不知道哪些是安全,哪些是危險的。家長們很怕孩子受到傷害,於是就警告孩子們,這個不能碰,那個也不能摸,殊不知這樣做壓制孩子的好奇心。孩子雖然是安全了,但對他們以後的發展埋下了不良的種子。
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好奇心是孩子發展的本能,是推動一個人學習的強大動力,是一種原始的本能心理需要。同時,好奇心可以讓孩子在探索的時候產生積極情緒,產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幸福感。著名科學家都可以說是具有好奇心的人。牛頓對一個蘋果產生好奇,於是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愛因斯坦從小比較孤僻喜歡玩羅盤有很強的好奇心。伽利略也是看吊燈搖晃而好奇發現了單擺。許多高產的著名作家的作品眾多,是因為他們一直對生活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壓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好奇心的火苗在家長的壓制下被熄滅了,孩子長大以後要再點燃好奇的火苗就很難了。被壓制好奇心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動形成一套壓制好奇心的防禦機制,每當有好奇心和創新的想法,總會自己先把這個想法自動壓制下去。缺乏好奇心的人成年以後,缺乏對生活的熱情,缺乏對工作的發現和創新。
所以保護孩子好奇心的火苗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老師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好孩子好奇心的保護工作。要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呢?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面做到。對於孩子提出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要積極回應,不要嫌棄孩子煩;鼓勵孩子多問為什麼,鼓勵孩子多思考,並且鼓勵孩子多探索和學習,引導孩子學習的熱情;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思考問題和找答案。引導孩子把問題寫下來,到書本上找答案;為了更好的引導孩子的學習熱情,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問題。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約翰·曼森·布朗曾說過:"感謝上帝沒有讓我的好奇心硬化,好奇心讓我渴望知道大大小小的事情,這樣的好奇心有如鐘錶的發條、發電機、噴射機的推進器,它給了我全新的生命。"是啊!好奇心可以引導你走向成功,讓你創造一個從來未有的奇蹟。讓我們共同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成人的創意,祝願人人都保有好奇心,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我是心理學工作者,把心理學應用到生活中,讓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