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這些做法,正在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2020-08-29 敏同學的幸福說

好奇心是孩子的本能,孩子的天性,是孩子不斷學習,探索和前進的動力。孩子在0-3歲,是好奇心特別強烈的階段,他們對周圍大部分事情都很感興趣,總是提出很多問題「為什麼星星會閃?為什麼汽車會跑?為什麼天是藍的?」這些好奇寶寶的問題很多,有些問題讓父母都無法回答,有些父母不屑於回答這些問題,或者覺得很煩,覺得在孩子面前沒有面子,於是就不耐煩的叫孩子不要問那麼多。孩子們總是充滿探索精神和嘗試的勇氣,他們不知道哪些是安全,哪些是危險的。家長們很怕孩子受到傷害,於是就警告孩子們,這個不能碰,那個也不能摸,殊不知這樣做壓制孩子的好奇心。孩子雖然是安全了,但對他們以後的發展埋下了不良的種子。

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好奇心是孩子發展的本能,是推動一個人學習的強大動力,是一種原始的本能心理需要。同時,好奇心可以讓孩子在探索的時候產生積極情緒,產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幸福感。著名科學家都可以說是具有好奇心的人。牛頓對一個蘋果產生好奇,於是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愛因斯坦從小比較孤僻喜歡玩羅盤有很強的好奇心。伽利略也是看吊燈搖晃而好奇發現了單擺。許多高產的著名作家的作品眾多,是因為他們一直對生活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壓制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好奇心的火苗在家長的壓制下被熄滅了,孩子長大以後要再點燃好奇的火苗就很難了。被壓制好奇心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動形成一套壓制好奇心的防禦機制,每當有好奇心和創新的想法,總會自己先把這個想法自動壓制下去。缺乏好奇心的人成年以後,缺乏對生活的熱情,缺乏對工作的發現和創新。

所以保護孩子好奇心的火苗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老師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要做好孩子好奇心的保護工作。要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呢?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面做到。對於孩子提出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要積極回應,不要嫌棄孩子煩;鼓勵孩子多問為什麼,鼓勵孩子多思考,並且鼓勵孩子多探索和學習,引導孩子學習的熱情;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思考問題和找答案。引導孩子把問題寫下來,到書本上找答案;為了更好的引導孩子的學習熱情,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問題。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約翰·曼森·布朗曾說過:"感謝上帝沒有讓我的好奇心硬化,好奇心讓我渴望知道大大小小的事情,這樣的好奇心有如鐘錶的發條、發電機、噴射機的推進器,它給了我全新的生命。"是啊!好奇心可以引導你走向成功,讓你創造一個從來未有的奇蹟。讓我們共同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成人的創意,祝願人人都保有好奇心,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我是心理學工作者,把心理學應用到生活中,讓生活更幸福!

相關焦點

  • 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大家想過沒有,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表現的特別聰明,而且成績也不錯,可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階段還有很多孩子,他們到了高年級,父母苦於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用什麼方法來激勵他們都不會滿足,爸爸媽媽們逼急了,就問他們:你到底想怎麼樣?「我想讓你離我遠一點。」當我們與孩子溝通出現障礙時,我們只是在想,是他們的青春期在搞鬼,我們說什麼也想不到,孩子在小的時候,我們做了很多扼殺他們學習能力的事情。導致他們長大以後,對學習不感興趣,在學習中,無法克服一個個的障礙,無法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 如何通過12個簡單的步驟,扼殺學習者的好奇心?
    每個孩子,都具備天生的好奇心與學習成長系統。好奇心之於人類,猶如呼吸之於生命,在推動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發展中,好奇心佔著很大比重。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是發現的眼睛。心理學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
  • 「媽媽,我不想學習」:這些做法你可能正在扼殺孩子的天賦
    可能有很多寶媽有這樣的困擾:每次讓孩子學習兒童繪本或者看一些兒童書籍,都坐立難安,總是喜歡到處亂塗亂畫,到處亂蹦亂跳,或者到處翻東西進行「大破壞」。很多時候家長見狀,都會及時制止,其實這樣可能就扼殺了孩子的天賦。最近看到,杭州一中學初一學生的暑假作業是畫出《西遊記》的取經故事,盛澤琪昀同學把唐僧師徒經歷的81難製作成了取經通關圖,畫風簡潔可愛,非常有趣。
  • 好奇心不是孩子「犯錯」的藉口,尊重孩子的好奇心,你做對了嗎?
    對於孩子來說,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那麼新鮮有趣,他們迫切的想要自己嘗試著去接觸去了解。然而很多家長對此煩不勝煩,由此做出了一些錯誤行為,扼殺了孩子寶貴的好奇心。王先生家的女兒今年3歲了,正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年齡。上個禮拜父女二人一起看動畫片的時候,節目裡的小豬媽媽一下子生了8個豬寶寶,女兒因此發出疑問:「為什麼媽媽不能生下8個我呢?」
  • 孩子的好奇心你別輕易扼殺,好好培養,未來可能是個「小天才」
    可是最近妹妹卻為有這樣的一個女兒感到頭疼,因為她家孩子現在已經活脫脫化身成為了一個的「小話癆」。整天一張口就會問問題: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天上為什麼會下雨?媽媽我們是不是住在地球裡面?……而這些問題中,有些題妹妹還能解釋的出來,但是有些問題還真的是解釋不清楚。
  • 阻止孩子探索等於扼殺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要保護孩子的探索欲
    01 阻止孩子探索,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喜歡拆看看看,想看看裡面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是孩子的一種探索行為,孩子意識不到自己是在搞破壞。孩子愛拆東西不是有意破壞,或是故意和我們作對,而是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孩子,你不要…」:你愛孩子的捷徑,是否正在扼殺孩子的未來?
    為了孩子,父母經常會叮囑他們:現在壞人可多了,放學後你不要到處亂跑!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太多了,你不要一個人過馬路!一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和學習差的孩子交朋友……不要吃冷食!不要爬高……為了孩子,我們喋喋不休地重複著「不要…不要…」。
  • 聰明的父母,不會太早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這又不是帽子,這是正在消化蟒蛇的大象。」大人們往往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後,會讓孩子失生活的目標,隨意的批評和打擊,澆滅了孩子想像力的大門和創造美好生活的動力。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寶貴的,一旦錯過了,可能就再也遇不上。好奇心沒有所謂的等以後再說,以後就再也找不回當初那顆好奇的心了。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怪癖」,父母要細細觀察,別傻傻扼殺了「天才」。有下面這幾種「怪癖」孩子,被研究認為是最可能具有高智商的。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個特點,一定要好好培養哦,不要埋沒了他們的天分哦!還有一些孩子不僅愛玩遊戲,甚至愛惡作劇。比如,把家裡的醬油、汽水、芥末、風油精攪拌一起倒在醬油瓶,吃飯時看著大人的怪異表情而幸災樂禍……假如你的孩子也愛「調皮搗蛋」,在面對這些在可容忍範圍內的惡作劇時,其實無需過多責備。
  • 智慧教育策略——積極應對孩子好奇心,讓興趣成為學習的源動力!
    在我們家長的眼裡,為了培養出一個自認為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就總是無視孩子的好奇心,就在有意或者無意中不斷地扼殺或者束縛孩子的好奇心,結果是事半功倍,得不償失。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孩子興趣來源的前提與基礎就是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家長一味地束縛與扼殺他們的好奇心,他們那來的興趣。沒有興趣感的孩子又怎麼會聽話呢?為了孩子能適應這個變化萬千的花花世界,家長千萬不能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不然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成為一句空話。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
    孩子都是帶著無數的問題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對一切東西都充滿了好奇,都想一探究竟。對他們來說,世界是以一個個的問題呈現在他們面前的,因此他們會有很多的問題,可是,許多家長卻粗暴蠻橫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不要煩我!」「哪有那麼多為什麼,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小孩子管好自己的事,學習搞好就行了!」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每個孩子在不同領域會具有不同的發展潛力,有的孩子可能更有人際敏感度,有的孩子可能更有數字敏感度,有的可能在樂感方面更加擅長。還有一些孩子異於常人的高智商,他們日常的表現也往往異於常人。許多科學家、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怪癖」行為,常常難以被人理解。比如愛因斯坦,小時候竟然常常被人說是「笨小孩」,因為他記性太差,總是記不住別人說的話。
  • 萌娃寫「雨」字寫成天氣預報:小心你的反應正在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沒有為什麼;孩子畫了一輛輪子是正方形的公交車,家長說,你畫得不對,車輪應該是圓的;孩子想要親手做一個小豬佩奇的包子,家長說,不行,你會受傷的……父母的這幾種行為,最容易扼殺孩子的想像力:1、阻止探索當孩子剛剛學會一種能力時,他會表現出超強的好奇心
  • 清華教授: 為什麼老師和學生越努力, 好奇心和想像力就被扼殺得越徹底?
    但是,好奇心和想像力與受教育年限的關係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非常取決於教育環境和方法。在我們國家的應試教育制度下,情況更糟,當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好成績,教師教書的目標是傳授標準答案,那麼教育越投入,教師和學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像力被扼殺得越系統化、徹底化。
  • 孩子的好奇心是寶藏,家長們要切記,不要輕易制止孩子的探索欲
    因為這些事物,曾在奇奇產生好奇心時,就已通過奇奇不懈的提問、求知、探索,得到了答案。所以好奇心對於孩子來說是如此的重要。那麼,在生活中面對著孩子的好奇心時,我們正確的做法與錯誤的做法有哪些呢?為什麼說孩子的好奇心是寶藏呢?一起來看看吧。
  •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哪些行為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
    每個孩子都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只不過在不同家長的引導教育下,有些孩子始終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有些孩子的想像力,則可能在無意中被家長扼殺了,沒有想像力,何來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家長的某些做法,可能是在扼殺孩子的智力發展。
  • 這3種行為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慾,通向成功的鑰匙,需要好好保護
    因此,有求知慾的孩子都是有學習天賦的孩子,如果父母們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慾也是扼殺了他的學習天賦。 倘若家長好好培養孩子的求知慾,讓他把求知慾轉化為學習的行動,那麼將來他也很有可能成為成績好的孩子。
  • 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不要以成人的思維約束孩子由於孩子年齡小,他的認知有限,可能會有奇怪、超出成人邏輯的設想,這個時候父母切忌以成人的思維方式來束縛孩子的想像力。父母在這時候需要耐心的引導,不要否定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在成人看來孩子的有些想法太過不可理喻,但對孩子自身來說就是合理的,父母這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導,傳輸一些基本知識,這樣孩子也更能接受。
  • 「等你長大就懂了」,面對孩子的好奇心,家長還在避而不談?
    導讀:「等你長大就懂了」,面對孩子的好奇心,家長還在避而不談?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等你長大就懂了」,面對孩子的好奇心,家長還在避而不談?!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