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孩子探索等於扼殺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要保護孩子的探索欲

2020-09-09 積極家庭教育

01 阻止孩子探索,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喜歡拆看看看,想看看裡面是怎麼回事,其實這是孩子的一種探索行為,孩子意識不到自己是在搞破壞。孩子愛拆東西不是有意破壞,或是故意和我們作對,而是出於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一件事,一位母親對他抱怨說,她的兒子非常淘氣,把一塊貴重金表給拆壞了,他把兒子打了一頓,陶行知先生當即說,可惜呀,中國的愛迪生讓你給槍斃了。

父母很多時候無意識的扼殺孩子可貴的好奇心,這直接影響到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發明家,大部分的孩子都曾想要發明某種東西。只不過很多孩子探索能力和好奇心,都在成長過程中被家長的「這個不能動、那個也不能碰」的種種限制中,一點點得被消磨掉了。

有人曾說人生就是永不停息的探索,要讓孩子在不斷探索中尋找自己的天性。父母要尊重並呵護這種天性,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

02 如何保護孩子的探索欲

1,孩子探索行為,家長應該支持鼓勵。

孩子喜歡搗鼓家裡的物品,玩具,面對孩子的探索行為,家長應該理解並支持。如果家長粗暴地阻止了孩子,結果是留住了物品和玩具,但卻失去了孩子探索世界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這才是得不償失。要知道孩子的探索欲遠比拆壞的東西重要。

尹建莉曾說過女兒不小心打翻了她昂貴的化妝品,可是她並沒有生氣,她清楚這是女兒的探索行為。如果是很重要,貴重的物品,家長也可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家長可以多用鼓勵的方式保護孩子的探索思考能力,對孩子多說「你試試看吧」,少說「這個你不可以玩,那個你不許碰,放下,別動」。

2,為孩子提供探索環境,陪孩子一起探索。

孩子喜歡探索,家長可以提供探索的安全環境,孩子的安全最重要,鼓勵孩子探索時,不忘收起危險物品。

孩子喜歡拆東西,可以買一些適合拆卸組裝的玩具,並且加入孩子的戰隊,陪著孩子一起探索,會極大的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

小豬佩奇就很喜歡踩泥坑,豬爸爸和豬媽媽不會因為嫌髒而制止,反而一直都是很支持的。

下雨天,我也會讓兒子穿著雨靴,陪著他出門踩水。有一次,家裡親戚看到我這樣放任孩子踩水,弄得渾身髒兮兮的,表示出不能理解。我說應該珍惜孩子現在喜歡踩水的這段時光,再過幾年孩子大了之後,你再讓他踩這種小水坑,他都不願意了,因為已經過了做這種「幼稚」事情的年齡。

盡最大的努力去保護孩子的探索欲,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碰這碰那,接觸到髒東西容易生病。

我以前也有這種擔憂,想辦法如何既能保護孩子的探索欲又能讓孩子儘可能的不生病。所以我每次帶孩子出門玩,不管遠近,孩子的水杯裡都是裝著滿滿的水。如果他摸了什麼髒東西,讓他盡情的玩,玩完之後,立馬就用水杯裡的水給他洗手。也讓他逐漸有了玩過東西之後立即洗手的意識。

孩子的天性是最珍貴的。孩子如果提出什麼合理的想法,家長第一時間應該是想辦法去如何滿足孩子,順應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第一時間去拒絕,呵斥孩子,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孩子的玩耍小世界,也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認可。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相關焦點

  • 如何保護孩子的求知心和探索欲?導致孩子膽小的2個家庭原因
    拆壞的東西遠遠沒有孩子探索的心理更寶貴有的並不是害怕孩子的時候,而是內心的佔有欲作祟,導致的孩子要這要那。而是為了逃避現實而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下面就來說一下導致孩子膽小的2個原因,看看家長平時有沒有傳遞這些信息,如果有的話可以及時改正。1.
  • 孩子的好奇心是寶藏,家長們要切記,不要輕易制止孩子的探索欲
    對於奇奇來說,只要是勾起了他好奇心的東西,他就一定會飽含興趣地,對家長或老師持著一種 "問到底"的勁頭,直到問出讓自己滿意的答案。有著極強的探索欲、求知慾。家長如果因為怕麻煩、怕孩子受傷、怕家具損壞等一系列原因,而對孩子的好奇心進行制止,那麼其做法不亞於是對孩子發展天賦的一種扼殺,當孩子成為一個標準的"乖寶寶"時,家長恐怕也會埋怨孩子不夠機靈、聰明。面對孩子的好奇心,家長應該怎麼做?
  • 孩子「淘氣」是好事!請別阻止,讓他們盡情探索世界
    當媽那些事兒孩子「淘氣」是好事!請別阻止,讓他們盡情探索世界~當孩子長到2-3歲的時候,不少父母開始頭疼不已,聰明可愛的寶寶,突然變得「叛逆」了,像被誰不小心按到了「搗蛋模式」的開關,總是喜歡搗亂和搞破壞。
  • 這3種行為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慾,通向成功的鑰匙,需要好好保護
    很多寶寶從兩三歲開始就進入了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的年齡段,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是件好事,這說明他們願意學習和了解世間萬物。 但是並不是每個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求知慾時都能有很好的表現,其中部分家長甚至還會錯誤應對孩子的求知慾,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
  • 孩子對陌生事物充滿好奇,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激發孩子「探索欲」
    一味重視學業好壞,不利於孩子求知慾的開發培養;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容易陷入學業成績論好壞的誤區,一味的要求孩子掌握既定的知識理論,考取好成績。當孩子對外界的事物發出好奇心和疑問聲時,很多父母甚至會以耽誤學習為由,將孩子的求知慾果斷扼殺。
  • 錢學森:能成為學霸的孩子,都得有足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父親錢均夫因經常外出工作,所以家中教育孩子的重擔就放在了母親章蘭娟的身上。章蘭娟對孩子的教育十分盡責,所涉獵的內容也較廣泛。但是錢學森的好奇心促使他盯上了父親的書櫥,對厚厚的大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母親也被孩子的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所震撼。
  • 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他的探索能力
    其實,當孩子產生這種看似「天馬行空」問題的時候,建議父母不要用一眼一板的答案去回答孩子或是乾脆不回答孩子,而是要讓孩子主動的去尋找答案。弗朗西斯·培根說過:「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從愛迪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好奇心的,會想要探索和提問,如果父母能給予這些探索、提問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 孩子愛搞破壞?父母試用「保護性撞牆」,給予孩子探索未知的機會
    因為孩子好奇心旺盛,在家裡翻箱倒櫃、到處搞破壞,把家裡搞得一團糟。父母不得不看緊孩子,不讓他闖禍,害怕他受傷,但孩子也常常把父母搞得很崩潰。父母要教導孩子的不要去觸摸危險的東西,平時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鍛鍊手部動作的玩具。
  • 面對孩子的好奇心,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
    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分享這份好奇,一起體驗這個鮮活世界的快樂、激情和神奇。那麼,作為智慧的父母,如何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留住孩子對世界的探索欲呢?這樣不僅能發展幼兒的求知慾、探索精神,還能培養他愛惜玩具、愛勞動的品質。
  • 探索能力可以改變世界,別讓「主動探索」成為中國孩子的稀缺能力
    首先要搞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觸發了孩子這些帶有「破壞性」的舉動。1、好奇是探索的第一步「拆家」是孩子探索事物的黃金時期。拆卸玩具、塗改白牆等行為說明孩子開始對身邊的事物表示出了好奇心理,對一些未知的顏色、構造、原理充滿求知慾。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好奇心,就是對自已看到、聽到、聞到、碰到等各種感覺器官接到的信息覺得奇怪,而去探索的心裡歷程。
  • 如何培養孩子對萬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如何培養孩子對萬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萬物由來的秘密」全新四冊科普圖書,是一套打開科學世界的優質啟蒙讀物。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林佑昇老師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如何守護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如何對科學產生興趣與好奇心,一起探索這新奇的世界。
  • 育兒探索: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他好奇心特別強,我也是為了保護他的好奇心嘛,不想打壓。垚的好奇心比一般孩子特別強。我想,好奇心強,他的探索欲望就強,遇到沒見過的東西總想動一動、摸一摸,自己體驗一下。這應該是保護的,以後他學習時就會集中注意力。比如,在外邊玩時,碰到小朋友有一種新玩具,他比任何人表現都積極、有興趣,而且不吝嗇自己的詞彙來誇獎。
  •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運動教育開始
    早上不到7點鐘,睡在小床上的孩子就爬出了被窩,壓在媽媽的肚子上,抓著爸爸的頭髮哼哼唧唧,還順便把故事機調到了最大檔的音量。你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孩子在客廳同樣也不停歇。一會兒把餐桌上的紙巾抽得到處都是,一會兒又把昨天剛理好的玩具一股腦兒都倒了出來。
  •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利用「狼性法則」,讓孩子在探索中進步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利用「狼性法則」,讓孩子在探索中進步相信每位寶媽都領略過孩子的好奇心,他們就像一個提問機器一樣,無時無刻都能發問,直至父母產生厭煩。認識好奇的生物,而孩子還未經過社會的雕琢,好奇心就會更重,以致於我們覺得毫無價值的問題,他們都會覺得有趣。
  • 智慧教育策略——積極應對孩子好奇心,讓興趣成為學習的源動力!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孩子興趣來源的前提與基礎就是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家長一味地束縛與扼殺他們的好奇心,他們那來的興趣。沒有興趣感的孩子又怎麼會聽話呢?為了孩子能適應這個變化萬千的花花世界,家長千萬不能扼殺孩子的好奇心,不然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成為一句空話。
  • 你的這些做法,正在扼殺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的本能,孩子的天性,是孩子不斷學習,探索和前進的動力。孩子在0-3歲,是好奇心特別強烈的階段,他們對周圍大部分事情都很感興趣,總是提出很多問題「為什麼星星會閃?為什麼汽車會跑?為什麼天是藍的?」這些好奇寶寶的問題很多,有些問題讓父母都無法回答,有些父母不屑於回答這些問題,或者覺得很煩,覺得在孩子面前沒有面子,於是就不耐煩的叫孩子不要問那麼多。
  • 是誰扼殺了孩子的求知慾?
    孩子寫作業拖拉怎麼辦?為了孩子能考個好成績,想盡千方百計想幫孩子解決問題。有一句話,所有的父母都應深入思考:孩子的問題在父母,父母的問題在童年。其實,在每個生命之初都是富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不知疲倦地成長自己。
  • 嬰幼兒時期如何滿足孩子的探索欲
    要知道孩子愛破壞原因,滿足孩子探索欲。,對各種事物的好奇心很強,還有其他原因,具體分析如下:1、覺得好玩就像是,把牆上掛的日曆撕下來疊飛機;家裡的植物上的葉子一片一片掰下來;用刀、筆在牆上、桌上按照自己的想法亂畫;把娃娃身上漂亮的裙子給脫了之類的。
  • 孩子的好奇心,擁有著創造世界的力量
    父母不一定能夠完全解答,也不要隨意給出答案,更不能敷衍孩子。而是要耐心細緻的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分析和思考,可以提供各類工具如圖書、網絡等方式,讓孩子可以自己去尋求答案,引發孩子進一步探索的好奇心。還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討和研究。孩子由於好奇心提出問題,當問題得到解答時,不但能獲得知識,在精神上也會得到滿足。這種強烈的精神愉悅感促使他會更進一步去探求相關的其他問題。
  •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大石街「家長學堂」給家長們支招
    ,孩子自己也成為了扼殺自己好奇心的第二罪犯了。、喜新厭舊等幾大特點,那面對孩子這麼特別的好奇心,家長們該如何去保護呢?嘉賓們主要介紹了這些方法: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要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要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要用欣賞的眼光鼓勵他們探索;家長也要保持好奇心,做好孩子的榜樣等等,同時更需要我們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