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在孩子上學後,因為作業、成績問題,寶爸寶媽們著急上火,有甚者心臟病發。可謂是「平時賢妻良母,寫作業時變雷公電母」
很多父母提問: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孩子寫作業拖拉怎麼辦?
為了孩子能考個好成績,想盡千方百計想幫孩子解決問題。
有一句話,所有的父母都應深入思考:
其實,在每個生命之初都是富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不知疲倦地成長自己。
從家裡的角角落落,到路邊的小洞洞,小石子,高山大河,孩子都充滿好奇。
可是,有多少家長會保護孩子的求知慾,會呵護孩子成長呢?
不信?
想想,
1. 當孩子還拿不穩勺子,但想練習自己吃飯時,你是否能忍受孩子把飯弄得到處都是,吃得滿臉滿身都是飯粒?
2. 當孩子對細小事務感興趣時,你是否能忍受孩子捏著路邊的小石子玩兒?
3. 當孩子看到父母掃地,自己也想試一試時,你能否忍受孩子把垃圾掃的滿屋子都是?
4. 當孩子寫作業時,你有沒有在旁邊指手畫腳,甚至撕掉孩子的作業?
5.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你是理解孩子幫助孩子尋找原因,還是怒斥一頓?
6. 當孩子小有成就,跟你「炫耀」時,你是跟孩子一起慶祝,還是寥寥一句「知道了」,或者怕孩子驕傲,潑了一盆冷水?
......
孩子上學後,父母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跟孩子聊的只剩下作業。
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現都無法獲得孩子的關注,
於是,孩子便想其他方式獲取父母的關注
有的孩子會逃學,有的會打架,有的學習成績下降。
歸屬感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價值感來自父母的感謝
很多父母不以為然地說:「我愛孩子就是沒有條件啊?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啊」
可是你有沒有「引誘」孩子:如果考個好成績就送你一輛自行車,
有沒有「引誘」孩子:如果表現好就獎勵你一朵小紅花
有沒有「威脅」孩子:如果不聽話,就不買好吃的
有沒有「威脅」孩子:如果考不了前幾名,就不帶你旅遊。
你不斷地告訴孩子,你愛他是有條件的!
孩子也慢慢學會了「講條件」
我們總是倡導孩子要感恩父母,可是我們如何教會孩子感恩呢?
你會在生活中因為孩子和你一起做家務而感謝孩子嗎?
你會因為孩子安靜地自己一個人玩,等你加班而感謝孩子嗎?
你在生活中感謝孩子的頻率高嗎?
我們羞於表達感謝,感恩,卻期待孩子長大了就自然而然學會感恩
我們習慣了把問題的責任推給別人,因為我們就是這麼被教育大的。
可是,
時代進步了,
科技發展了,
我們的育兒知識是不是也需要更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