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為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很多的著作,評價說這些作品既可以代表我們古人在文化上面的優越感,也可以象徵當時國力的雄厚,以及百姓生活的美好,所以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能夠代表歷史的痕跡,但是除了文學之外,其實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報效朝廷的人,畢竟他認為自己在政治方面也有一定的才華,但是他這一生在入仕之後的幾年裡,卻一直表現得平淡無奇,並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在幾年後便選擇了出仕。
滿腔熱血,卻報國無門
其實古人學習的最終目的,應該都是能夠成功地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廷之中,在政治這條道路上發揮自己的才能,而李白也是這樣的。只不過,他在文學方面真的有很高的素養,但是在仕途方面卻並不太會做人。雖然他在文學上面的成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甚至是皇帝也十分喜歡他,請他入宮,給了他官職。可是他卻認為自己不應該屈居如此,反而在各種場面上不尊敬皇帝,在那個皇權至上的年代,他這一點行為無疑惹惱了皇上,最終只落得了被趕出宮的結果。
入仕失敗,只得浪跡天涯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雖然在政治方面,他並沒有很高的覺悟,但是在文學方面,他的作品甚至可以擔當唐朝一半的古詩總和,如果說在入仕之前,他還充滿著對於未來的嚮往,以及期待的話,那麼那個時候,他的作品無疑都是非常陽光向上的,但是在出仕之後,他卻因為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反而生出了很多對於過去和自己的懷疑,於是他的作品之中便開始出現了其他的因素,也讓我們再次看到了古人的文化之美。
總結: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一定要按照其他人的規劃,來完成自己的一生,比如說像李白,對於那個時候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學習知識,然後進入到官場中,他這樣做了,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失敗,在出仕之後,他選擇繼續去遊歷祖國的大好風光,於是在這些經歷之中,才能夠為我們後人留下了許多完美的著作,其實這樣的路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結局,畢竟在文學方面,他的成就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比擬的。
參考文獻:《新唐書》、《唐會要》、《通典》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