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內向,不說話怎麼辦?你只需要做對這四件事

2020-09-05 亦粒豆子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大膽,聰明,品學兼優,可是也有不少的父母因為孩子膽小怯懦而擔憂。

孩子從小膽小,害怕面對困難挫折,慢慢長大難免會養成愛逃避責任,遇事愛打退堂鼓,不敢在人前表現自己,自卑等的性格。

其實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膽小的,他的膽小行為都是受生活環境,還有父母的影響所造成的。

那麼孩子膽小,內向,不愛說話,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去幫助孩子呢?



  • 跟孩子實話實說

有一次,

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的大兒子拉吉夫要做手術,他對於這件事感到非常的害怕,恐慌,於是醫生打算跟他說「手術並不會痛,你不用害怕」這樣善意的謊言來安慰他,但是甘地夫人阻止了醫生。

甘地夫人態度溫和,平靜的對兒子說:「可愛的小拉吉夫,手術後你有幾天會非常的痛苦,而這種痛苦是誰也不能代替你的,你必須要有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準備。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所以,你可以害怕,但是你也必須勇敢地承受。」手術後,拉吉夫不僅沒有哭泣,也沒有喊叫,他非常勇敢地忍受了這一切。


甘地夫人


這就是著名的甘地夫人法則。

甘地夫人認為,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害怕的事,不想去面對的挫折,可是這些事情這些挫折的到來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論我們是否喜歡,都將會遇到。

孩子慢慢長大,遇到的挫折會越來越多,在挫折面前,父母如果總是跟孩子說善意的謊言,讓孩子以為一切都是美好的。當謊言不經意被揭穿時,孩子的承受能力有可能會瞬間崩潰,導致日後不敢直視自己害怕的事,也不敢面對挫折,自此越來越膽小。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教育孩子鼓勵孩子直視恐懼,勇敢的去克服困難。而不是利用美麗的謊言,為孩子創造一個「美好」世界,因為這個世界會隨時崩塌。

  • 在他人面前為孩子建立信任

很多家長在其他人面前都喜歡貶低自己的孩子,來顯得自己謙虛,殊不知,就是這麼隨意的一兩句貶低的話,便會嚴重的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我記得我小時候,長得也算可愛,性格也活潑。鄰居或是親戚見到我總會跟我媽說:「瞧你家女娃,長得真可愛,又乖巧懂事,我多麼希望她是我家的。」

每當這個時候,我媽總是會說:「可愛什麼呀?哪有懂事?一天天的跟個瘋子一樣,跑來跑去,你要就送給你得了,哈哈哈哈...」

大人們的一陣陣歡笑背後是我的自卑,不愛說話的開始...

不愛說話之後,有親戚來家裡做客了,又說:「哎~你家女娃以前這麼活潑,怎麼最近都不愛說話了,害羞了,是不是長大了呀?」

我媽:「哎呀,不用管她,她就是這樣的人,像個啞巴似的...哈哈哈...」

很長一段時間,在家的話我都是不愛說話的,因為真的害怕,各種胡思亂想懷疑自己。

求我童年時的陰影面積...

如果父母總是在他人面前否定孩子,就是在直接的打擊孩子自信。過後也不以為然,時間久了,孩子必定會成為你在他人面前所說的那種人設,因為孩子覺得你已經給他定了位,從而形成不自信,內向,不愛說話的性格。



契訶夫說:

「要是沒有自信心,那實在糟糕!要是你不相信自己,或者懷疑自己,那是再糟也沒有了!」

當有人誇讚孩子的時候,家長要以肯定和認同的態度回應,並且向孩子投去溫和的目光,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回到家之後,及時與孩子溝通,告訴孩子:「你今天表現很大方,很棒,媽媽為你感到驕傲!」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非常的重要,它會讓孩子面對困難時,正面去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懷疑自己,害怕自己做不到;它還決定著孩子日後面對他人的否定,誇讚,肯定,嘲諷等,會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思考。

  • 對孩子不說威脅的話,不玩消失。

有人曾說:許多成年人的拘謹都可以追溯到孩童時代。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經歷過這些事:

「你是不是不聽話?信不信我把你送人了!」

「不吃飯是不是,不吃飯我就叫街上的乞丐來把你帶走,讓你天天跟著他去乞討。」

「你還不睡覺是不是,外面那麼黑,你再不睡覺就會有怪物來吃你。」

「你再不好好寫作業,我叫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啦!」

....

這些話,你又是否跟自己的孩子說過呢?



我們現在已為人父母,當然對這些話已經免疫了,在我們看來只是嚇唬一下孩子。可是孩子不一樣,孩子會當真,在他腦子裡會想像這些可怕的現象,由此會變得非常膽小。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孩子小的時候會比較黏媽媽,媽媽要出門了一般會哭鬧。很多媽媽為了避免孩子大哭,就悄悄的離開。等孩子反應過來發現媽媽不在了,很快就會覺得很失落,沒有安全感。時間久了,孩子不會哭鬧了,媽媽便認為孩子變得習慣了,乖巧了,卻忽略了孩子因此而變得敏感和膽小。

因此,父母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總是以威脅的方式進行溝通,也不要悄悄的玩消失。其實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懂事很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許剛開始孩子無法接受,所以我們需要有耐心的去跟孩子解釋,早點睡覺會長高高;有什麼話就要好好說,你哭的話,媽媽不懂你要什麼;好好學習,這樣就可以交很多朋友,去很多地方...

  • 適當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件事。

很多父母喜歡一手包辦,包括我自己也是,可能是因為我們做父母的一時很難接受孩子的成長吧~



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孩子還小的時候,看到孩子吃飯慢,就忍不住去餵他;看到孩子上完廁所,穿褲子很困難的樣子,就趕緊去幫忙.;知道教育孩子自己的玩具不玩了要收好,可是看到孩子收玩具的時候拖拖拉拉,看不過去,又趕緊去幫忙。

朋友家孩子現在8歲了,吃飯還是要喂,上廁所要父母陪伴,睡覺要跟著媽媽睡...一切的緣由竟是害怕。

孩子曾經坦言說過,我就是害怕,我覺得我自己無法做這些事情,我習慣了有媽媽幫助我。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也會缺乏自信。一旦離開了父母,遇到事情時就會容易慌張,不知所措,心生恐懼。

龍應臺說: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要學會把孩子當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適當的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當孩子向我們求助的時候,不要馬上就幫助他解決好問題,要蹲下來看著他,鼓勵他,你是可以的。

告訴孩子,有些事情,你必須自己一個人完成,媽媽不可能永遠幫助你。



羅斯福曾經說過:「唯一值得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孩子之所以會感覺到恐懼,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的去面對恐懼本身,每次有困難的時候,父母都會伸出援手,所以孩子總是會認為恐懼的事物有父母的幫助,是自己根本無需去克服的。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告訴孩子,恐懼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去戰勝它,它就會一直在那裡。只有當我們戰勝了恐懼,我們才會發現,原來恐懼只是心理作用。

父母平時要多在孩子面前表現大膽的行為,比如看到蟑螂,老鼠,不要大喊大叫,哪怕真的很害怕,也要鼓起勇氣平靜的向孩子介紹他們叫什麼名字。

爸爸媽媽們,跟著孩子一起面對恐懼,直視困難,一起成長吧~

我是豆子,專注育兒知識。歡迎你關注我,跟我一起探討如何科學地養育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內向怎麼辦?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所以,要想培養自信勇敢的孩子,以下四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哦~懂得放手,不束縛孩子自由生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家庭中,對孩子溺愛的家長越來越多。
  • 孩子性格膽小、內向,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助力他們更好的成長
    相對比熊孩子來說,家長更希望孩子是個「慫娃」。但你可知道,其實不是孩子本身就膽小,而是家長的某些行為,限制了他們的自由成長嗎?想培育出勇敢,獨立自信的孩子,家長可以從下面4個方面入手。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孩子膽小又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些事
    是啊,看見陌生人一句話不敢說在遊樂園人家都爬上爬下打成一片,他不敢說話就一個人玩海洋球,怪心疼的……這是我們在家長們準備接孩子時,最常聽到的「吐槽」。不排除有些寶寶天不怕地不怕,但更多的是害羞、靦腆、膽小的寶寶們。孩子以後「闖不出去」可咋辦?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
    ,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兒童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不是病!),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缺乏自信心。如果家長們任它這樣發展下去而不及時加以引導,那麼日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寶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又膽小,怎麼辦?
    時間長了,樂樂也就漸漸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也不敢太放肆,害怕惹媽媽不高興。也怪自己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太過嚴格,才讓兒子變得內向、膽小、也不愛說話了。每次想到這些,小梅就陷入深深的自責和後悔中。然而後悔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該如何改善孩子內向、膽小、不愛說話的這種現象呢?
  •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這會形成孤僻,甚至會有語言的障礙,表達是一種宣洩內心的情感方式,如果孩子沒有宣洩的出口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小孩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呢?
  • 孩子膽小、怕髒、不愛主動打招呼,怎麼辦?
    一、孩子敏感、膽小、怕髒三四歲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會敏感、膽小、怕髒,其實是他在三四歲這個階段大部分孩子都會有的表現。回想果果在三四歲的時候,對於膽小,他表現得非常明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對於我來講其實是不太理解的,但是爸爸就特別的理解。因為爸爸在小的時候也和孩子是一樣的感受,所以他特別能夠理解孩子這樣的表現。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儘管外人的評價並不一定準確,但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擅長交流等。
  •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圓圓上小學後,成績一直處於中等,在學校裡老師說圓圓上課回答問題時,聲音像蚊子一樣小;學校組織活動要求學生積極參加,圓圓從來不敢報名;上體育課小朋友們在一起跳皮筋,圓圓只站在一旁看,從不參與;下課時同學們玩得不亦樂乎,圓圓一個人坐在位子上。面對像圓圓這樣的孩子,性子急的家長會很著急,他們擔心因為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將來難以融入社會。
  • 孩子不敢開口、膽小不自信怎麼辦?這3招解答你的疑慮「親子」
    「我家寶寶特別不自信,當眾說話就緊張,上次上臺表演緊張得說不出話,這可怎麼辦呀?」「我家孩子太乖了,別人讓幹嘛就幹嘛,一點自我都沒有。」一、孩子的膽小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爸爸媽媽中某個人很內向,不愛說話,那麼孩子也會有一些遺傳的基因在裡面。性格上可能就不容易改正了。後天可以給他提供更多的溝通、交流、闡述的機會。
  • 孩子內向怎麼辦?逼孩子和調皮搗蛋的孩子玩?不,父母需要這樣做
    孩子性格就兩種,內向和外向。外向的孩子能說會道,一般都很受身邊人的喜愛,而內向的孩子,不愛說話、不敢跟人打招呼,甚至在公共場合需要服務人員服務時都不敢叫,默默等服務人員路過自己身邊,可能路過自己好幾次才鼓起勇氣叫住服務人員,如果服務人員一直不路過自己這裡,他能一直等。
  • 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想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家長要用對方法
    我們都喜歡活潑開朗的一點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內向時,我們也會要求他們大膽一點,和別人打招呼。但是這種方式往往不管用,就算一時間可以讓孩子大膽打招呼,但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膽小害羞的問題。01 孩子內向怎麼辦?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孩子膽小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幾件事!哎呀我們家孩子膽子太小了怎麼辦啊?是啊,看見陌生人一句話不敢說。在遊樂園人家都爬上爬下打成一片,他不敢說話就一個人玩海洋球,怪心疼的……這是在媽媽群裡最常聽到的「吐槽」。不排除有些寶寶天不怕地不怕,但更多的是害羞、靦腆、膽小的寶寶們。孩子膽小內向,為什麼?內向和膽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千萬不能混淆。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一定要知道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所以,要想培養自信勇敢的孩子,以下四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哦~他第一次萌生探索大自然的念頭時,你以危險、不乾淨為理由勸阻了;當他想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你總怕打擊孩子自信心,然後幫他完成......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二個
    所以,要想培養自信勇敢的孩子,以下四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哦~以至於家長几乎包辦了孩子的一切,導致孩子根本沒有成長的空間。他第一次萌生探索大自然的念頭時,你以危險、不乾淨為理由勸阻了;當他想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你總怕打擊孩子自信心,然後幫他完成......
  • 兒子四歲,性格比較內向,膽小怎麼辦?
    我兒子四歲,性格比較內向,膽小。幼兒園裡面老師反饋,比較喜歡自己玩,不主動參與遊戲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老師帶著,就會參加。最近兩個多月,每天都會問明天上不上幼兒園,不願意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偶爾想媽媽會哭,希望我能每天都接他,或者陪他。我試圖給他解釋上班和上幼兒園的事情,他不能接受,而且會哭。這怎麼處理呢?
  • 孩子性格內向,就不要強迫他做這幾件事了
    在這裡,小編要為那些不擅社交、不愛說話的內向型孩子正個名。比如,內向的孩子內心世界更豐富,也更熱愛學習,因為他們會把精力分給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比如,內向的孩子天生會獨處,無需你為他安排活動,他也有事可做,能做到有事心不慌,無事心不空;比如,內向的孩子更懂得遵守規則,因為他們不想去做那個破壞規則而被眾人關注的人。
  • 孩子上幼兒園,性格內向、膽小,怎麼辦?
    兒子四歲,性格比較內向,膽小。幼兒園裡面老師反饋,比較喜歡自己玩,不主動參與遊戲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老師帶著,就會參加。最近兩個多月,每天都會問明天上不上幼兒園,不願意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偶爾想媽媽會哭,希望我能每天都接他,或者陪他。我試圖給他解釋上班和上幼兒園的事情,他不能接受,而且會哭。這怎麼處理呢?
  • 你不能這樣做,危險!孩子膽小,竟然和你的說話方式有關
    ,一點都不合群,出門見到陌生人只會躲在我身後,這可怎麼辦啊!拉扯了半天,陽陽奶奶失去了耐心,大聲訓斥陽陽:「你這孩子,真沒出息,在家不是活蹦亂跳的,一到外面怎麼就變啞巴了?一個男孩子那麼膽小,丟不丟人?」
  • 寶寶膽小怎麼辦?別做這4件事就可以了
    寶寶膽小怎麼辦?別做這4件事就可以了一項研究表明:90%以上寶寶有不同程度的膽小表現,怎麼讓寶寶膽子大起來呢?其實,只要父母別做下面的事情就可以了。別經常嚇寶寶有的父母在寶寶不聽話時嚇唬寶寶,比如說:「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