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為什麼這麼難實現?

2020-08-28 澎湃的洱海

一年一度的高考到來了,辛苦備考的考生們準備迎接挑戰了。當年恢復高考讓多少青年欣喜若狂,很多人因為考上大學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命運。高考作為高校選拔人才的途徑是必要的,可是現在高等教育的各種不公平現象也引起了不少人關注。

比如,各省之間的錄取分數線差距非常大,上了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寢室的同學互相問高考成績,卻發現相差非常大,頓時覺得太不公平。都是同一個國家的人啊,為什麼區別這麼大?

全國並不是統一的試卷,據說是要照顧邊疆地區教育落後地區的考生。可是北京上海的考卷也並沒有最難啊,反而是河南湖北這些並不是最發達地區的試卷非常難,就因為這些省份考生多,競爭大,需要刷掉一批人?

太多人想出生在北京上海了,有了北京上海的戶口,真的是高人一等啊,連高考都沒有別的地方那麼大壓力,而且從小學到大學都是最好的教育資源。

太多家長想買學區房來讓孩子讀公辦學校,導致又小又破的一個房子要掏空一個家庭的積蓄。這還是有錢人家才能做到的。

沒錢的人家,農村的貧困家庭,有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了,面對高昂的學費只能不去讀,出去打工。

大學擴招這麼多年,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教育產業化怎麼還沒有解決上學難的問題呢?學費為什麼一年比一年貴呢?

醫療和教育是最基礎的社會資源,想讓老百姓滿意,先做好這兩樣吧。

相關焦點

  • 「全民搖號」,教育就能實現公平了嗎?
    本質上是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有限,壓力無法向外擴散只能在內部傳導。教育資源為什麼會短缺呢?雖然從全國範圍來看,在2015年放開二胎政策之前,出生人口是下滑的,從1995年到2006年下降了將近500萬。而按照正常入學年齡來計算的話,2006年出生的孩子正好在2018年面臨小升初,也就是說,同齡人少了,競爭理應趨緩才是。
  • 童世駿:實現教育公平我們責無旁貸
    但畢竟,對公平的內涵是什麼,公平作為一個價值與其他價值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公平這種價值得以實現的條件是什麼,多年來我們是有一個認識變化過程的。更不用說,就像對任何美好價值一樣,我們還要研究公平的具體內涵和衡量標準、公平的落實條件和實現過程,等等。 令人感慨的是,如今已經成為社會關鍵詞的「教育公平」一詞,據楊小微老師說,正式出現於官方政策文本,還不過十年。在2005年頒布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中,提出了教育資源的均等配置的要求。
  • 【關注】湯敏:慕課能實現教育公平嗎?
    歡迎點擊上方藍色字體中國教育新聞網關注我們如今,擇校熱、學區房等問題成為教育中的頑症,而主要原因就是不同學校之間的教學質量存在差異。父母背井離鄉,學子漂洋過海,都是為了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其實,就是在發達國家也不可能達到教育質量上的公平。然而,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卻說,慕課就有可能做到。慕課如何促進教育公平記者:您曾經說過慕課有可能促進教育公平,為什麼?湯敏:我們的實驗證明,慕課之下的教育公平是有希望實現的。
  • 你認為現在的教育資源分配公平嗎?實現教育公平尚需全社會的努力
    最近看到有人引用了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第九任校長劉彭芝的一句話來談教育:「教育公平是機會公平,而不是讓所有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給天賦秉異的孩子提供一樣的教育,是形式上的公平、實質上的不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是讓每一個孩子都接受適合其發展的教育。」
  • 評高考加分制度改革:以改革實現教育公平
    評高考加分制度改革:以改革實現教育公平 2014-12-18 09:18:43和以往只是圍繞考試科目變化的「小打小鬧」不同,這一次的改革深刻地回答了為什麼改、改什麼和怎麼改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既有宏觀上的理念創新,又有微觀上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這是恢復高考以來國家在教育領域實施的最全面最系統的頂層設計。
  • 實現教育公平的辦法有哪些?
    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範或原則。這裡所說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會整體的發展和穩定,符合社會成員的個體發展和需要,並從兩者的辨證關係出發來統一配置教育資源。在兩千年前中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無類的樸素教育民主思想。所謂的有教無類,意思是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教育公平分為三個方面:1、確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2、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3、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
  • 教學創新為什麼這麼難
    教學創新為什麼這麼難來源:光明日報 2016-9-9 於歆傑  教學需要創新,尤其是在當下的移動互聯時代,但我們的教學創新做得並不好。  為什麼會這樣?我認為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絕大多數教師不認為自己需要進行教學創新。為什麼呢?我覺得從教師自身定位角度來說,就存在著偏差。雖然美國學者博耶(Boyer)早在1990年就提出教學學術的概念,但是20多年過去了,在我國,絕大多數老師依然認為學術就是科研學術,而教學則更多屬於手藝的範疇。創新是學術的生命線,而手藝則只需要足夠熟練就可以了。
  • 影子教育有礙公平目標實現
    在現代社會,教育是個人實現向上社會流動的重要手段,也是既有的社會等級結構再生產的重要機制。然而,教育社會再生產功能的強弱以及表現形式會受到宏觀社會制度、社會分層體系、教育發展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呈現重要差異。
  • 周衛軍:「抽籤」不是破解教育公平的萬能鑰匙
    (9月5日新華網)   為了解決教育公平的難題,實現教育均衡,各級政府、教育部門可謂是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小學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初中就近入學、搖號錄取,現在又為了解決「擇班」、「擇班主任」,破解重點班「頑疾」,不得不採取「抽籤分班」的方法來應對社會、家長的質疑。   然而,「抽籤」、「搖號」是否就代表了絕對的教育公平?是否就能堵住悠悠眾口,獲得眾人的理解、認可?
  • 媽媽,為什麼這麼不公平?——教師節與女兒的對話
    我問他,還蠻不講理,還說『就記你名,怎麼了』,找老師,老師說『這點小事不要來煩我』……為什麼,為什麼媽媽?」……我將她擁入懷中「她這麼做,確實是不對!你想過,她為什麼要單單記你的名字嗎?」「因為,我不是他那一『邊』的(小小年級,學校裡竟也分班派,女兒不在XXX同學的幫派中)」我說:「既然你認為自己沒有做錯,那就不要去在意了,扣分了長個記性,下次快點記,不要讓別人抓住把柄就好了!做好自己,讓別人無懈可擊!」「可是,媽媽,為什麼這麼不公平?
  • 素質教育推進為什麼這麼難
    本報北京2月26日電(記者蔣昕捷 謝湘)「我把教育實驗放在幼兒園和小學比較現實,至少能把12歲以下的孩子保護下來。」在2月25日召開的「素質教育的實踐探索」研討會上,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院士坦言,應試競爭的壓力使得她進行「做中學」科學教育實驗時不敢涉及初中教育。
  • 考研為什麼這麼難?造成考研難的原因有哪些?快來了解
    文/琪琪說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善於激勵、喚醒和鼓舞2021年考研還有不到20天就要開始了,各位考生們已經處在了考研最後的衝刺階段。雖然每年考研人數非常多,但是上岸的卻很少,為什麼考研這麼難呢?考研難度大的原因:成功調劑難度大。首先,考研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普通院校出身,他們希望通過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但是,對於一些普通院校的學生來說在調劑方面機會比較小的,一些重點院校的學生在調劑方面機會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嗎,相對於一些普通院校的學生來說,加劇了考研的難度。
  • 鷹視教育:依託線上學習,促進實現教育公平
    隨著我國網絡基礎建設的日益完善、經濟水平飛速提升,我國已實現對98%的行政村進行4G和光線網絡覆蓋,網際網路覆蓋率走在世界前列。這樣的網際網路覆蓋率,已達到全球前五水平。  這進一步促進在線教育下沉到全國各地,助力教育公平。
  • 教育市場化改革有利於實現教育公平嗎?
  • 教育公平政策頻出,為什麼解不了家長們的教育焦慮?
    「寒門出貴子」的故事之所以讓人動容,正是因為在群體意識中,常常認為寒門難出貴子。每到高考期間,都會引發人們關於教育公平的熱烈討論。曾有文章分析認為,國家的教育制度必須要考慮到普羅大眾的教育公平;需要打壓中產階級精英的搶跑能力,才能讓窮人家的孩子有出頭之日。
  • 實現高考改革形式公平與實質公平的統一
    原標題:實現高考改革形式公平與實質公平的統一 實質公平是第二維度的公平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人們開始對高考招生「分數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產生困惑與質疑。尤其是在「優先發展」思想的帶動下,一些在優質資源上佔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學和城市高中實現了迅速、超常規發展,造成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教育差距不斷擴大。
  • 歐洲教育:寧願窮在一起,也要公平(人傻錢多的德式教育公平)
    」的德國教育——這是一個藏富於民的國家,為了「公平」二字,政府可是背負了大堆赤字,不過不怕,因為:這都是為了保證「絕對教育公平」:無論來自哪個階層,高等教育之門都是同樣敞開的。德國大學最大的問題是需要學生的自律精神。沒有老師會告訴你什麼時候必須畢業,一部分學生一來就開始「放羊」,高校生活被切割成四塊:打工(德國人基本18歲就要經濟自立,家長最多給點補貼),派對,旅遊,最後才是上學,自制力差一點都很難畢業。一般5年完成的本碩,8,9年完成很正常。
  • 2021上海市考申論範文:推進精準教育扶貧 實現教育公平(國培)
    扶貧必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目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收官階段,落實精準教育扶貧是有效防止返貧的重要途徑,為此,要堅定不移推動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和教育公平。 一要均衡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
  • 實現高考公平到底有多難
    另一條是據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和某網近日聯合舉辦的一項網絡民意調查顯示,高達四分之三的網友認為現有的高校招生政策對全國各地的考生不公平,同樣比例的網友認為部屬高校按省份投放招生名額的做法不公平。   為此,筆者查了一下去年全國各地的高考錄取率,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真被嚇一跳。
  • 國外研究教育市場化改革有利於實現教育公平嗎?
    duersi教育市場化改革有利於實現教育公平嗎?在現行的教育系統中政府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對教育具有壟斷權。因此對教育進行市場化改革,引入市場機制和規則,讓教育系統更具活力和競爭力,並且通過擇校行為促進學校間的競爭,的確可能會有利於社會公平。但是對教育進行市場化改革真的能打破公立教育的壟斷實現教育公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