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成大學生畢業後至少跳槽2次 近半專業不對口

2020-12-18 中國網

最新《大學生職業適應狀況報告》發布,調查顯示,57%的大學生畢業後變動工作兩次以上。

北京市教委「大學生職業適應力拓展」項目組負責人任佔忠表示,開展此調查主要因為當前的大學生無論在就業、創業及職業發展上,普遍存在不適應問題,不適應的根源在於培養與需要的脫節和錯位。未來將會把項目成果運用於實踐。據悉,項目組正在研發「大學生職業適應力測試系統」。

近六成畢業後至少跳槽兩次

調查顯示,大學生不適應職業體現在工作喜歡度、工作開心度、工作跳槽頻率、實習就業率、畢業生創業率等方面。其中超六成職場新人表示不喜歡目前的工作,57%的人畢業後變動工作兩次以上。

其中,雖然27%的職場新人認為自己能高度適應目前的工作,不適應的只佔6%,但說到現在的工作,超六成的人表示不喜歡。

對於跳槽的頻率,職場新人表示,畢業後變動工作兩次以上的佔57%,原因有適應不了等多種因素。從實習就業率看,91%的人有實習經歷,但僅有7.63%的人通過實習轉正進入單位,這也是大學生不適應職業的體現。

從創業率看不適應情況,很明顯2009年和2011年畢業生創業不適應率高。其中,2009年金融危機,導致創業困難,所以不適應率高。

45%所學專業和工作不對口

從大學生所學專業與工作對口的情況看,對口的佔55%,不對口的佔45%。報告顯示,入學專業滿意度方面,24.75%對入學時的專業滿意,17.53%不滿意剛入學時的專業。這也是畢業後工作與專業不對口的原因。

報告顯示,現在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課堂學到的只佔19%。專家分析,大學生畢業後,對於職場不適應的原因包括有沒有很好解決學生不喜歡專業問題;產銷脫節,教學知識陳舊;供需錯位,校企關注點不一等。

同時,不同群體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關注度不一樣。從專業知識、外語水平、學習能力等18項關注點比較看,畢業生更注重學習能力、專業知識、人際關係、專業技能等。而用人單位除重點關注學習能力、專業知識技能外,則更重視責任意識和抗挫能力。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就業專業對口調查:不對口比例理高於文
    本調查旨在研究近年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程度,從地區、高校層次、學歷層次、專業、個人意向等方面對專業對口的情況進行分析,從已經就業人員的就業情況(近5年)和即將就業的應屆生的就業意向兩方面綜合調查,並分析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對口對職業發展可能存在的影響。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大學生擔心就業前景,半數畢業後考研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趙壯傑 孫宇雙 楊晴)又是一年畢業季,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34萬人。那麼,面對如此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如何?對就業前景持什麼態度?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目標薪資是多少?當找到不稱心的工作時,又會如何選擇?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擔心就業前景 半數畢業後考研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81所高校大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調查顯示:近9成大學生對就業前景擔憂,超5成學生畢業後選擇考研,超7成學生畢業後選擇優先考慮去一二線城市工作,超8成學生期望薪資在5000元以上,超4成學生就業時優先考慮「個人發展前景」,當工作不稱心時超8成學生選擇邊就業邊擇業。
  • 大學生就業不再追求「鐵飯碗」 半數畢業後直接就業近九成選擇第三...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對天津市12所高校(含高職)的738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展就業意向專項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半數大學生畢業後準備直接就業,穩定且自由度高的工作對大學生吸引力較強,選擇學校科研院所及國有企業就業的大學生居多
  • 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近5成暴飲暴食 近8成飯後不運動
    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近5成曾暴飲暴食 近8成飯後不運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 李華錫 通訊員 蔣宇駿) 晚自習下課後,長沙醫學院學生王萌收到了媽媽發來的微信,囑咐她要按時吃飯,少吃涼的東西,多注意身體,避免腸胃病復發。
  • 大學生飲食習慣調查:近5成曾暴飲暴食,近8成飯後不運動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069名大學生圍繞飲食習慣話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大學生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飯,近半數學生有過暴飲暴食,超4成學生有偏食挑食習慣,超3成學生飲食觀念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近8成學生飯後不運動,近4成學生因為飲食習慣曾患腸胃病。圖為大學生吃早飯情況比例。
  • 「專業不對口」「沒經驗」成大學生就業攔路虎
    「專業不對口」「沒經驗」成大學生就業攔路虎專家:高考填志願要務實,不報高的只報對的又是一年畢業季。高考後的志願怎麼填?近日,中人社傳媒記者走訪了多名應屆高校畢業生,希望通過他們的求職故事和觀點,讓即將填報志願的「後浪」有所借鑑。「專業不對口」「沒經驗」攔住大學生就業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大學生就業成為「最難」的一屆。劉程程是長沙一所高校的文科畢業生。
  • 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天玩網遊約2小時 近四成關注網紅
    對全國18所高校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近六成的大學生都觀看過網絡直播,其中14.4%的大學生表示基本每天都看,至少每周都看1次直播的人數也超過樣本總數的五分之一。調研發現,男生觀看直播的頻率顯著高於女生,有一半左右的的女生看過直播,而有七成的男生都表示看過直播,基本每天都看直播男生比例明顯高於女生。「有近四成的大學生關注網紅。
  • 大學生畢業半年離職率38% 職場新人為啥愛跳槽
    □晚報記者 張騫 見習記者 朱蒙雪 報導當不少應屆生感嘆「找不到工作」時,不少往屆生正「動不動就跳槽」,這一「怪局」令人費解。當前大學生面臨的就業矛盾究竟是企業提供的崗位數量不夠,還是大學生本身要求太高?
  • 90後大學畢業生頻繁跳槽 一年換三份工作
    但近日,記者在人才市場卻發現,有的畢業生又重新回到人才市場求職,而記者了解到,這類大學生不在少數,而且還有一個新的名詞來形容他們——「閃辭族」。錢太少、工作無聊、氣氛差、沒前途成了閃辭的主要原因。專家表示,現在「90後」的大學生個性張揚、積極創新,但同時太理想化,如此頻繁的辭職,並不利於他們以後的發展。
  • 碩士畢業3月已換3城市3單位 專家:頻跳槽礙發展
    國家發改委的報告顯示,20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413萬人,其中有六成(約250萬)未找到工作,找到工作的大學生中由於各種原因有近70%(約117萬)會在一年內有一次以上的工作變動。這群人在求職市場中已經佔到三分之一強,甚至催生了大學生「求職旅館」。  畢業後3年轉換工作的「合理跳槽期」,正被大量的「三月之癢」所替代。
  • 農村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理想是美好的,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很多大學生如願順利畢業,而理想的工作卻很難找,造成了大批大學生畢業之日就是失業之時。那麼,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怎麼辦?1、所學的專業不適合當前工作需要。由於大學課程設置有問題,有些冷門專業找不到對口專業,或者條件異常艱苦,大學生不願意去那些地方就業。如果是這樣,你只有捨棄原來的專業,重新擇業。
  • 近三成廣州中職生畢業後升讀大學
    由於目前通過報讀中職學校升大專甚至本科院校的途徑非常多,如果小孩對學習某些專業早就有興趣,可以支持其大膽填報中職學校的三二分段專業志願,5年即可獲得全日制大專畢業證書。另一方面,近幾年廣州市中職學生的就業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中職生的出路都越來越廣。
  • 近8成大學生基本不使用教材
    □據河南商報報導在學校官網上選購了一大堆教材後,韓曉(化名)卻被老師告知:這些教材很多已經過時了,基本用不上。有這樣遭遇的不在少數。記者調查發現,有近八成的大學生在課堂上不使用教材或很少使用教材。更有教師指出,現有的教材已經落伍了10年。
  • 為什麼我國近6成大學生經常熬夜?其實無非就是這4個原因!
    為什麼我國近6成大學生經常熬夜?其實無非就是這4個原因!一進入大學,很多同學都有一個很深的感觸,那就是大學的學習氛圍相較於高中輕鬆了許多。在這樣輕鬆的生活環境下,喜歡晚睡熬夜的同學也越發多了起來,據統計,我國有將近6成的大學生都經常熬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無非就是這4個原因,我們一起來看一下。1、學習有不少同學在大學裡感覺身邊的人都非常優秀,自己也比較要強,所以會利用一些晚上的自由時間來提升自己。
  • 韓國近兩成大學生計劃秋季學期休學 理由是
    參考消息網8月26日報導韓媒稱,韓國近兩成大學生計劃下學期休學。據韓聯社8月22日報導,就業門戶網站JOBKOREA於當地時間8月22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韓國每5名大學生中有1人計劃下學期休學。圖/視覺中國據悉,JOBKOREA近日攜手招聘網站Albamon針對4076名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9%的受訪者表示計劃秋季學期休學,其中大四學生最多,佔比高達27.9%。
  • 報告:大學生就業有多難?6月仍有近三成應屆生沒工作
    新冠疫情爆發後的2~6月,智聯招聘平臺新發布大學生崗位數同比下降15.5%,而在智聯招聘平臺投遞簡歷的應屆大學生同比上升62.7%,供需對比更加明顯。雖然隨著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新增大學生崗位需求數在3~5月的同比降幅收窄,但崗位需求增速仍然明顯低於因「考研失敗效應」而提高的大學生求職者增速,供需增速的差距從2月份開始急劇擴大,直到近兩月份才有所收窄(見圖1)。
  • 當就業成「選擇題」 近六成受訪大學生可接受過渡性工作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微調查近六成受訪大學生可以接受過渡性工作因為與期待中的求職方向相匹配的工作崗位較少,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求職卻沒有結果,2020屆畢業生趙一迪決定降低預期,調轉方向,入職杭州的一家創業公司從事運營策劃工作
  • 調查顯示近四成大學生經常熬夜 超兩成天天熬夜
    原標題:大學生熬夜現象調查:近四成經常熬夜,玩手機、上網等系主因  組織社團協會活動、參加BIM畢業設計大賽、做施工組織課程設計……細數這個學期的學習、生活與工作,湖南農業大學學生盧文敏嘆息「不容易」,為了兼顧學習和工作,每天熬夜至凌晨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 因入職未滿三年就跳槽而被批,年輕人到底該不該頻繁跳槽?
    畢竟,有個性的95後們因為平均7個月就離職,而獲得"隱形退休人口"稱號的時候,還歷歷在目。根據《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數據,2017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率高達33%。而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也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70後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職時間超4年,80後為3年半,90後驟減至19個月,而95後則只有7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