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魯莽,也許是焦慮作祟,這三招可以讓孩子不再焦慮

2020-10-10 小熊育兒日記

文/小熊育兒日記

其實在做事的時候最好要穩當一些,這樣的話才能夠完美無缺。但是有的時候有些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魯莽的,他們做事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顯得特別莽撞,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辦法。
最近李先生的家裡來了幾個客人,李先生也想讓孩子在客人的面前好好表現一下,於是李先生讓孩子去拿幾個杯子和一些水分給這些客人。

其實這本身就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可孩子還是做錯了。只見孩子非常魯莽地拿著杯子向客廳裡走,結果一不小心杯子打落在了地上,全部都摔碎了。看到孩子毛手毛腳的一面,李先生實在是特別生氣,於是就狠狠地給了孩子一個耳光,孩子也瞬間嚎啕大哭。

雖然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李先生也很後悔,但是他還是不理解,為什麼孩子做事這麼魯莽?

其實生活中關於這樣的事情也是比較多的,有很多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很魯莽的。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好奇,為什麼孩子做事的時候很魯莽呢?其實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

孩子為什麼做事魯莽?

1.焦慮作祟

孩子之所以在做事的時候顯得魯莽,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焦慮的內心。

有很多孩子在平時的表現當中就是比較焦慮的,以至於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總會顯得特別頹唐,而且毛手毛腳。這些孩子身上存在著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做事的時候是很容易失敗的,因為不可控制的局面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實在是太多了。

2.害怕失敗

還有一類孩子之所以做事魯莽,就是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害怕失敗了。而且越是計較輸贏的孩子,在做事的過程當中就越是顯得魯莽,雖然他們也想要讓自己平和下來去做每一件事情,可是他們卻做不到。

所以在外人看來,這些孩子的處境是非常被動的,畢竟連這麼點的小事都做不好。

3.被父母催促慣了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父母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特別喜歡催促孩子,而孩子如果習慣了父母的催促的話,那麼他們在接下來的生活當中,做事也會變得魯莽。

而且這類孩子身上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特徵,那就是不論你在做什麼事,事情都會顯得特別焦急,生怕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切給做完,畢竟他們總會覺得父母過於嚴厲,會因為自己做不好事情而辱罵自己。

所以說每個做事魯莽的孩子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當然這也不是一個較小的問題,如果孩子一直保持著魯莽的做事態度,那麼是很容易展現出一定的壞處的。

孩子做事魯莽有什麼壞處?

1.做事效率差

如果說還能一直在做事的時候,都保持著魯莽的樣子,那麼最容易所帶來的問題就是做事的效率變得特別差。

因為魯莽做事的孩子是很難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這件事情當中的,因為他們更在意的是做這件事情的後果。

魯莽的孩子都非常害怕做事出現失利的樣子,可越是擔心這一點,就越是容易導致事情敗露。所以這類孩子所展現出來的樣子必然是悲催的,雖然很讓人憐憫,但孩子的習慣是沒有辦法改正的。

2.不被人重視

如果說孩子總是魯莽做事的話,還容易引起的一個問題,就是很容易不被人重視。

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去讓我們的孩子在做事的時候變得穩當一些,而且做事穩當的孩子也很容易被提醒,會受到重用。而那些連自己的事情做不好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會讓別人喜歡呢?所以這類孩子不論是在身邊人的眼裡,還是在職場工作上,都不會讓其他的人更加喜歡。

所以說一個孩子做事的時候比較魯莽,這帶來的負面因素也是非常多的。但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疑惑,該怎樣才能夠讓孩子做事的時候不再焦慮呢?其實方式也是非常簡單的。

如何讓孩子做事不再焦慮?

1.讓孩子淡然接受失敗

如果想要讓孩子做事的時候變得穩當一些,那麼就應該淡然地讓他們接受失敗。

孩子面臨失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一輩子都保持著成功。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孩子以一種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只有孩子不重視結果的時候,他們才會變得不再魯莽,而且做事的時候才會看起來更加穩當。

所以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可以失敗的,越是這麼想就越是容易促造孩子的失敗。

2.別催促孩子

有很多父母在平日的生活當中都特別喜歡催促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魯莽。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並且不去選擇催促孩子。

讓孩子在有力的情況下去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在自己的控局下去做一件事情,這樣的話他們才會把每一件事情全部都做好。如果孩子總是展現出一副焦急的樣子,那麼他們做事的結果肯定會變得非常差。

3.讓孩子有紮實的基本功

還有一種方式也可以使得孩子在做事的時候不再變得焦慮,那就是讓孩子苦練基本功。一般來說正是因為孩子的基本功不紮實,才導致他們在做事的時候變得特別頹廢。

如果說能夠讓孩子的基本功變得紮實,並且非常認真地去做每一件事情的話,那麼他們失敗的概率其實是非常小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擁有著過硬的資本,因為這樣的做法肯定要比孩子誤打誤撞會顯得更加成功。而且在讓孩子苦練基本功的時候,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讓他們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下,將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做好,那麼這樣的話是可以成就孩子的。

所以說想讓孩子在做事的時候變得更加成功,而且不出現頹唐的樣子,我們必須要用更好的方式來引導他們。

你覺得還有怎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不再魯莽呢?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美國兒童心理專家霍夫曼曾說過,父母如果總欺騙孩子,那你一定也會收穫一個對你不誠實的孩子。這兩種方法雖然很「有效」,可以讓孩子停止哭鬧,父母也會感到心安,覺得自己終於可以順利出門了,但是卻忽略了對孩子造成的危害。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美國兒童心理專家霍夫曼曾說過,父母如果總欺騙孩子,那你一定也會收穫一個對你不誠實的孩子。這兩種方法雖然很「有效」,可以讓孩子停止哭鬧,父母也會感到心安,覺得自己終於可以順利出門了,但是卻忽略了對孩子造成的危害。
  • 孩子哭鬧、整天找媽媽?這是「分離焦慮」,教你三招正確應對
    1.孩子自身性格的影響孩子會整天找媽媽這正是「分離焦慮」的表現,很受孩子本身性格的影響。雖然「分離焦慮」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但是父母們一定不能小覷,父母要正確對待,不能發脾氣,幫助孩子緩解這一焦慮現象。
  • 孩子不想上幼兒園,喜歡黏著家長不分開,可能是分離焦慮在作祟
    但還是有家長很苦惱關於孩子上幼兒園或者上學這個問題,孩子不願意去上學,除了不喜歡學校,很有可能就是分離焦慮在作祟 我的侄女就是那樣,侄女只有三四歲的年紀,由於姐姐姐夫比較忙碌,就打算提前把孩子送去幼兒園。最開始跟孩子交流溝通的時候,孩子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反而是開心的接受了。等到真正去上學的時候,卻發生了意外。 孩子到幼兒園的時候大哭大鬧,死活不願意和爸爸媽媽們。姐姐姐夫一狠心一跺腳,把孩子留在了學校。
  • 父母的焦慮,孩子的焦慮
    ,明明可以很開心的事情,卻往往有焦慮為伴,焦慮不再是一種偶爾的情緒,而是生活的伴生品。(二)成人的世界有自己的規則,是屬於成年人可以而且應該接受的,焦慮本身對成人來說也是有益處的,它可以讓人時刻保持向上的動力
  • 《讓孩子遠離焦慮》讓孩子走出焦慮,唯有父母引導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讓孩子遠離焦慮》作者塔瑪·瓊斯基,美國著名焦慮問題治療專家,致力於幫助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讓心靈成為更安全的地方」。在這本書裡,作者分析了焦慮信息,教會家長如何更好地鼓勵和引導孩子克服焦慮。下面我將從「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及療法,具體的焦慮問題及措施,家長怎麼做減少焦慮對孩子的影響」三個方面闡述家長引導孩子面對焦慮,直面人生。
  •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會哭鬧?這是分離焦慮在作祟,提前了解有好處
    好在這種狀況經歷了一周左右就好了,可是孩子小班裡的寶寶們,有的哭鬧了一個多月。其實孩子上幼兒園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哭鬧情緒,就是因為分離焦慮在作祟,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親人或者依戀對象分離後,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映」。
  • 孩子上幼兒園有分離焦慮怎麼辦?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鬧,甚至會撒潑打滾。每年開學季的時候,都是幼兒園前最熱鬧的時候,有的人甚至戲謔的稱,幼兒園前「聽取哇聲一片」。為什麼孩子會這麼恐懼上幼兒園?父母需要做哪些事讓孩子不再害怕上幼兒園呢?其實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原因非常簡單,只是分離焦慮在作祟罷了。只要緩解了孩子的分離焦慮,在上幼兒園時就不必頭疼了。
  • 孩子玩手機家長很焦慮,3招輕鬆讓孩子放下手機
    周末和表姐逛街,她抱怨,這學期開學後女兒晴晴成績下降的厲害,一有時間就玩手機,學習完全沒有自覺性,做作業需要大人不停的催促,以致家裡經常爆發家庭戰爭,母女兩人關係很緊張,她為此非常焦慮。今年受疫情影響,孩子們放了史上最長的一個寒假。部分學校上網課,孩子們也都是很放鬆的狀態,用大量時間玩手機的相信不在少數,表姐的焦慮也是很多父母共同的焦慮。焦慮是一種正常的狀態。
  • 孩子分離焦慮,不要媽媽上班,新手爸媽可以試試這幾招
    小小的人兒,大大的分離焦慮分離焦慮,這個像是很專業的心理學詞語,是不是不該用在1~3歲寶寶身上?其實,分離焦慮在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因為這是生存本能,是寶寶失去保護後的正常反應。尤其是在孩子身體虛弱、處在陌生環境、到了晚上等情況下表現得更明顯,媽媽一定要正常看待這種反應。
  • 孩子一去幼兒園就哭?「分離焦慮」導致孩子情緒崩潰,父母需重視
    這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祟,只要父母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就不會讓孩子抗拒上幼兒園了。專家聽完媛媛媽媽的描述後,表示媛媛這種情況是因為「分離焦慮」導致的。因為無法忍受自己離開媽媽的身邊,所以孩子每次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哭。聽完專家的分析後媛媛媽媽恍然大悟,趕緊詢問朋友如何才能夠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讓孩子不再抗拒去幼兒園。
  • 孩子一去幼兒園就哭?「分離焦慮」導致孩子情緒崩潰,父母需重視
    不少父母在這個九月,都開始把在家裡養了好幾年的孩子送進了幼兒園,讓他接受人生中成長的第一步。可是,還有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和爸爸媽媽分別之後,就崩潰大哭,讓站在校門口偷偷看孩子的父母紅了眼睛。這其實是「分離焦慮」在作祟,只要父母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就不會讓孩子抗拒上幼兒園了。
  • 考試焦慮應對攻略:3招搞定孩子們的考試焦慮
    這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印象:我很努力的學習了,但是考試的結果還是這麼差,這會造成巨大的挫敗感,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掌握應試策略技巧的程度越高,考試焦慮越低。這是很多孩子在人際關係中肯定會有的一種想法。所以,TA們就會經常過高的估計考試的難度,造成自己的焦慮。那麼,作為家長,怎樣幫助我們的孩子呢?
  • 開學了孩子焦慮怎麼辦?心理專家來支招
    家長 因為開學心情不好 同學互訴不願上學吳女士的女兒是三年級的學生,在暑假快結束之前,她就發現女兒的心情似乎與之前相比低落了許多。在詳細詢問之下女兒才說,她心情不好是因為馬上就要開學了,每天都要早起上課,不能再睡懶覺,還得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能再想玩就玩了。吳女士說,不管怎麼勸說,女兒的心情始終好不起來,這讓她也變得很焦慮。
  • 過度焦慮不止讓人頭疼,還會影響孩子成長?父母不妨試試這三招
    文/英子育兒日記,本文為作者個人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焦慮這個詞不再局限於成年人的世界。現在孩子成長環境不比以前,住在城市的高樓裡,每天陪伴他們的是虛擬世界。在現在強者生存的社會,父母的焦慮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他們過高的要求,更是讓孩子變得脆弱、不堪一擊。
  • 別把你的焦慮傳染給孩子!
    是我的焦慮改變了我的言行。看完那篇文章後,我深以為然。我希望孩子比自己過得好,希望孩子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還有經驗告訴我,想要向更高層次發展,讀書上學是一條出路。而我的孩子,並不懂得這一點,她還在悠哉悠哉地寫作業,還要歇一會兒,她可真不知道我的心焦,不懂我的著急啊。如果現在不努力,將來會怎麼樣呢?
  • 孩子感覺越來越不快樂:孩子,你在焦慮什麼?
    在這些情況下,才可以把焦慮視為病態。不過,更為準確的說法是,這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試圖用這種辦法解決問題的行為是病態的。」 而我們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什麼產生焦慮呢?大人是想威脅孩子,讓孩子順從,而這一招往往會暫時制止孩子的某些行為,但是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嚴重的,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孩子最大的恐懼是他不再被愛,不被父母接受使孩子處於害怕的狀態……隨著不被父母接受的感覺而來的是憤怒,隨著憤怒而至的是某種報復性的犯罪……」所以永遠不要威脅說要拋棄孩子。
  • 孩子產生焦慮,問題出在哪裡?
    現在老一輩還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是家中有兩個女兒,最小的是個兒子,更是把兒子寵上了天,深怕他受到一點點傷害,時刻都在盯著孩子財財的媽媽告訴我,家中有三個孩子,老大老二都是女兒,老三財財是兒子,是家中第三代的獨子,父母特怕孩子受傷,做什麼事,都在旁邊一直在提醒,甚至他跑一兩步,父母馬上讓他趕快停止,現所當然的更不讓他攀爬高處
  • 吼孩子,會損害孩子的智商?別讓你的焦慮情緒,影響孩子智力
    美國杜克大學有研究表明:孩子如果在1歲的時候,經常聽到父母的吼叫聲,他們的智力發展會變慢,並且,孩子長大後會容易出現好鬥的行為特徵。這說明,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的焦慮情緒,會影響到孩子智力的正常發展,各位家長要注意了。
  • 孩子的期末考試,你焦慮了嗎
    而焦慮,也不知道何時悄悄的伴隨著家長和孩子,來迎接這階段性的檢測。 這是社會的進步嗎?物質生活豐富之後的又一精神的升華?焦慮這個詞,指的是尚未發生事情,就開始想最糟狀況,心情、情緒和狀態影響了能力的發揮,影響了事情的結果。關於考試焦慮,我們先從一個故事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