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專業譯著引進情況整理(3.0版)

2021-02-09 學術之路
3.0版增補了2019年新出版的幾本譯著(如希爾根多夫教授三卷本的《德國大學刑法案例輔導》、傑瑞米.侯德教授的《阿什沃斯刑法原理》),同時也補充了一些之前遺漏的書目(如戴爾瑪斯-馬蒂教授的《世界法的三個挑戰》等),清單雖名為「刑法學專業譯著引進情況整理」,但實際上不僅涵蓋了大家所熟知的刑事實體法的專業譯著,也包含了一些刑法學者關於法律思維、刑罰哲學及犯罪論的譯著。當然,受制於本人的智識、閱歷等因素,這份清單未必全面精準,對此還望見諒,也歡迎各位朋友留言補充。同時,受主題所限,本文並沒有收錄關於刑事訴訟、刑事辯護、證據學及刑事司法制度等方面的譯著,如時間精力允許,上述方面的整理工作也將陸續開展,敬請期待。

(一)德國譯著

A.教科書/體系書系列

1.[德]安塞爾姆.裡特爾.馮.費爾巴哈:《德國刑法教科書(第14版)》,徐久生譯,中國方正出版社2010年版;

2.[德]弗蘭茨.馮.李斯特,施密特:《德國刑法教科書(第26版)》,徐久生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再版);

3.[德]岡特.施特拉藤韋特,洛塔爾.庫倫:《刑法總論I-犯罪論》,楊萌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德]約翰內斯.韋塞爾斯:《德國刑法總論》,李昌珂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德]漢斯-海因裡希.耶賽克,託馬斯.魏根特:《德國刑法教科書》,徐久生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年再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再版);

6.[德]克勞斯.羅克辛:《德國刑法學總論(第1卷):犯罪原理的基礎構建》,王世洲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德]克勞斯.羅克辛:《德國刑法學總論(第2卷):犯罪行為的特別表現形式》,王世洲主譯與校訂,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8.[德]烏爾斯.金德霍伊澤爾:《刑法總論教科書(第6版)》,蔡桂生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B.專著/文集系列

1.[德]J.列克沙斯,J.倫內貝格:《民主德國刑法理論的若干問題》,田彥群譯,深圳大學學報編輯部1988年版;

2.[德]弗蘭茨.馮.李斯特:《論犯罪、刑罰與刑事政策》,徐久生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3.[德]恩施特.貝林:《構成要件理論》,王安異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德]漢斯.韋爾策爾:《目的行為論導論(增補第4版)》,陳璇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5.[德]京特.雅科布斯:《行為.責任.刑法:機能性描述》,馮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6.[德]京特.雅科布斯:《規範.人格體.社會:法哲學前思》,馮軍譯,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德]克勞斯.羅克辛:《刑事政策與刑法體系(第2版)》,蔡桂生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8.[德]克勞斯.羅克辛:《德國最高法院判例:刑法總論》,何慶仁,蔡桂生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9.[德]烏爾裡希.齊白:《全球風險社會與信息社會中的刑法》,周遵友等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10.[德]米夏埃爾.帕夫利克:《人格體.主體.公民:刑罰的合法性研究》,譚淦譯,馮軍審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1.[德]米夏埃爾.帕夫利克:《目的與體系:古典哲學基礎上的德國刑法學新思考》,趙書鴻等譯,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12.[德]埃裡克.希爾根多夫:《德國刑法學:從傳統到現代》,江溯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13.[德]漢斯-約格.阿爾布萊希特:《重罪量刑:關於刑量確立與刑量闡釋的比較性理論與實證研究》,周琦,魏武,趙書鴻,周子實,嶽禮珍,潘文博譯,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14.[德]卡爾.恩吉施:《法律思維導論》,鄭永流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修訂版);

15.[德]英格伯格.普珀:《法學思維小課堂》,蔡聖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6.[德]格哈德.韋勒:《國際刑法學原理》,王世洲譯,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

17.[德]格哈德.韋勒 ,弗洛裡安.耶斯伯格:《國際刑法學原理》(上下),王世洲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

18.[德]赫爾穆特.查致格:《國際刑法與歐洲刑法》,王士帆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19.[德]國家法官學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法律適用方法:刑法案例分析方法(第2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20.[德]許廼曼:《不移不惑獻身法與正義—許迺曼教授刑事法論文選輯》,許玉秀,陳志輝編譯,(臺灣)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21.[德]埃裡克.希爾根多夫主編:《德語區刑法學的自畫像》(上下),何慶仁,王瑩,徐凌波,梁奉壯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

22.[德]埃裡克.希爾根多夫:《德國大學刑法案例輔導(新生卷.第3版)》,黃笑巖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23.[德]埃裡克.希爾根多夫:《德國大學刑法案例輔導(進階卷.第2版)》,黃笑巖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24.[德]埃裡克.希爾根多夫:《德國大學刑法案例輔導(司法考試備考卷.第2版)》,黃笑巖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二)法國譯著

A.教科書/體系書系列

1.[法]卡斯東.斯特法尼等:《法國刑法總論精義》,羅結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B.專著/文集系列

1.[法]雅克.博裡康:《法國二元論體系的形成和演變: 犯罪-刑事責任人》,朱琳譯,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2.[法]雅克.博裡康:《法國當代刑事政策研究及借鑑》,朱琳編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法]米海依爾.戴爾瑪斯-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體系》,盧建平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法]米海依爾.戴爾瑪斯-馬蒂:《世界法的三個挑戰》,羅結珍,鄭愛青,趙海峰譯,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法]巴丹戴爾:《為廢除死刑而戰》,羅結珍,趙海峰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法]馬克.安塞爾:《新刑法理論》,盧建平譯,(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版;

7.[法]米歇爾.福柯:《懲罰的社會》,陳雪傑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8.[法]米歇爾.福柯:《刑法理論與刑事制度》,陳雪傑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9.[法]米歇爾.福柯:《規訓與懲罰》,楊遠纓,劉北成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版(2003年再版;2012年再版;2019年再版)。

(三)義大利譯著

A.教科書/體系書系列

1.[意]杜裡奧.帕多瓦尼:《義大利刑法學原理》,陳忠林譯,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意]杜裡奧.帕多瓦尼:《義大利刑法學原理(注評版)》,陳忠林譯,中國人民法學出版社2004年版。

B.專著/文集系列

1.[意]切薩雷.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黃風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再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再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增編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再版);

2.[意]加羅法洛:《犯罪學》,耿偉,王新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

3.[意]恩利科.菲利;《實證派犯罪學》,郭建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再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再版);

4.[意]恩利科.菲利;《犯罪社會學》,郭建安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再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再版);

5.[意]切薩雷.龍勃羅梭:《犯罪人論》,黃風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再版)。

(四)俄羅斯(含蘇聯)譯著

A.統編教材系列

1.[蘇聯]蘇聯司法部全蘇法學研究所主編:《蘇聯刑法總論》(上下),彭仲文譯,大東書局1950年版(大東書局1950年再版);

2.[蘇聯]杜爾曼諾夫:《蘇聯刑法概論》,楊旭譯,新華書店1950年版;

3.[蘇聯]蓋爾採仲等:《蘇聯刑法原理》,陸鼎雄,高祁孫譯,新民編譯社1950年版;

4.[蘇聯]貝斯特洛娃:《蘇維埃刑法總論(講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4年版;

5.[蘇聯]B.M.契柯瓦則主編:《蘇維埃刑法總則》(上中下),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編譯室,中國人民大學刑法教研室譯1954年版(該書1955年還有一個版本,單行本,主編者被譯為B.M.契希克瓦節);

6.[蘇聯]齊克瓦則:《蘇聯軍事刑法》,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1955年版;

7.[蘇聯]蘇聯司法部全蘇聯法律科學研究所編:《蘇維埃刑法分則》,中國人民大學刑法教研室譯,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8.[蘇聯]庫德利雅夫採夫主編:《蘇聯法律辭典》(刑法部分),刑芳譯,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

9.[蘇聯]H.A.別利亞耶夫,M.J.科瓦廖夫主編:《蘇維埃刑法總論》,馬改秀,張廣賢譯,群眾出版社1987年版;

10.[俄]斯庫拉託夫,列別涅夫主編:《俄羅斯聯邦刑法典釋義》(上下),黃道秀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1.[俄]庫茲涅佐娃:《俄羅斯刑法學教程:總論》(上下),黃道秀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2.[俄]伊諾加莫娃.海格:《俄羅斯聯邦刑法(總論)(第2版.修訂與增補版)》,黃芳,劉陽,馮坤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B.專著/文集系列

1.[蘇聯]瓦.瓦.葉夫根尼耶夫:《蘇聯關於保護社會主義財產的刑事立法簡史》,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2.[蘇聯]基裡欽科:《蘇維埃刑法中錯誤的意義》,蔡樞衡譯,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3.[蘇聯]A.A.蓋爾青仲:《蘇維埃刑法中的犯罪概念》,甘雨沛譯,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

4.[蘇聯]C.A.多馬欣:《蘇維埃刑法中的緊急避難》,張保成譯,法律出版社1957年版;

5.[蘇聯]特拉伊寧:《犯罪構成的一般學說》,王作富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8年版;

6.[蘇聯]阿鮑薩哈洛夫:《論蘇聯的犯罪人和犯罪原因》,陳漢章譯,法律出版社1964年版;

7.[蘇聯]A.A.皮特昂科夫斯基等編:《蘇聯刑法科學史》,曹子丹等譯,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8.[蘇聯]Л.В.巴格裡-沙赫馬託夫:《刑事責任與刑罰》,韋政強,關文學,王愛儒譯,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9.[蘇聯]斯皮裡多諾夫:《刑法社會學》,陳明華等譯,群眾出版社1989年版;

10.[蘇聯]B.H.庫德裡亞夫採夫:《定罪通論》,李益前譯,中國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11.[俄]B.B.盧涅耶夫:《二十世紀的犯罪》,黃道秀,崔熳,叢鳳玲,李國強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五)日本譯著

A.教科書/體系書系列

1.[日]大塚仁:《刑法概說(總論)(第3版)》,馮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日]大塚仁:《刑法概說(各論)(第3版)》,馮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日]大谷實:《刑法總論》,黎宏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2版);

4.[日]大谷實:《刑法各論》 ,黎宏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2版);

5.[日]山口厚:《刑法總論(第2版)》,付立慶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2018年第3版);

6.[日]山口厚:《刑法各論(第2版)》,王昭武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7.[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總論》,王昭武,劉明祥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2版);

8.[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論》,王昭武,劉明詳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版;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6版);

9.[日]野村稔:《刑法總論》,全理其,何力譯,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日]松宮孝明:《刑法總論講義(第4版補正版)》,錢葉六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11.[日]松宮孝明:《刑法各論講義(第4版)》,王昭武,張小寧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12.[日]前田雅英:《日本刑法總論(第6版)》,曾文科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13.[日]前田雅英:《日本刑法各論》,董璠興譯,(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版。

B.專著/文集系列

1.[日]福田平,大塚仁:《日本刑法總論精義》,李喬,文石,周世錚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日]中山研一:《刑法的基本思想》,姜偉,畢英達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3.[日]木村龜二:《刑法學詞典》,顧肖榮譯,上海翻譯出版公司1991年版;

4.[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叢選功,徐遂禮,孟靜宜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5.[日]森下忠:《犯罪者處遇》,白綠鉉等譯,中國紡織出版社1994年版;

6.[日]瀧川幸辰:《犯罪論序說》,王泰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通義》,陳承澤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8.[日]牧野英一:《法治國思想的展開》,柴裕紅譯,商務印書館2019年版;

9.[日]小野清一郎:《犯罪構成要件理論》,王泰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0.[日]小野清一郎:《法律思想史概說》,劉正杰譯,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1.[日]莊子邦雄:《近代刑法思想史序說:費爾巴哈和刑法思想史的近代化》,李希同譯,中國檢察出版社2010年版;

12.[日]宗岡嗣郎:《犯罪論與法哲學》,陳勁陽,吳麗君譯,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3.[日]西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形成與特色》,李海東等譯,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4.[日]西原春夫:《日本刑事法的重要問題》,金光旭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5.[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與哲學》,顧肖榮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增補版);

16.[日]西原春夫:《犯罪實行行為論》,戴波,江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版2006年版(2019年再版);

17.[日]西原春夫:《刑法.儒學與亞洲和平》,於改之譯,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8.[日]西原春夫:《日本的前途與亞洲的未來》,宋建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19.[日]西原春夫:《我的刑法研究》,曹菲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20.[日]平野龍一:《刑法的基礎》,黎宏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21.[日]大塚仁:《犯罪論的基本問題》,馮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22.[日]大谷實:《刑事政策學》,黎宏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版);

23.[日]曾根威彥:《刑法學基礎》,黎宏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4.[日]山口厚:《從新判例看刑法(第2版)》,付立慶,劉雋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2019年第3版);

25.[日]西田典之:《共犯理論的展開》,江溯,李世陽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26.[日]高橋則夫:《共犯體系和共犯理論》,馮軍,毛乃純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7.[日]高橋則夫:《規範論和刑法解釋論》,戴波,李世陽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8.[日]伊東研佑:《法益概念史研究》,秦一禾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29.[日]日高義博:《不作為犯的理論》,王樹平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30.[日]日高義博:《違法性的基礎理論》,張光雲譯,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31.[日]川端博:《刑法總論二十五講》,餘振華譯,甘添貴監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2.[日]松原芳博:《刑法總論重要問題》,王昭武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3.[日]佐伯仁志:《刑法總論思之道.樂之道》,於佳佳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34.[日]佐伯仁志,道垣內弘人:《刑法與民法的對話》,於改之,張小寧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35.[日]佐伯仁志:《制裁論》,丁勝明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36.[日]甲斐克則:《責任原理與過失犯論》,謝佳君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7.[日]甲斐克則:《醫療事故與刑法》,謝佳君譯,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38.[日]芝原邦爾:《經濟刑法》,金光旭譯,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9.[日]川出敏裕,金光旭:《刑事政策》,錢葉六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40.[日]森本益之,上田寬:《刑事政策學》,戴波,江溯,丁婕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1.[日]上田寬:《犯罪學》,戴波,李世陽譯,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42.[日]城下裕二:《量刑理論的現代課題(增補版)》,黎其武,趙姍姍譯,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43.[日]只木誠:《罪數論之研究(增補版)》,餘振華,蔡孟兼譯,(臺灣)新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版。

(六)韓國譯著

A.教科書/體系書系列

1.[韓]李在祥:《韓國刑法總論》,[韓]韓相敦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韓]金日秀,徐輔鶴:《韓國刑法總論(第11版)》,鄭軍男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B.專著/文集系列

1.[韓]吳昌植編譯:《韓國侵犯財產罪判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七)英國譯著

A.教科書/體系書系列

1.[英]魯珀特.克羅斯:《英國刑法導論》,趙秉志,陳興良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2.[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國刑法》,陳興良,李桂方,馬清升等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英]傑瑞米.侯德:《阿什沃斯刑法原理(第8版)》,時延安,史蔚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

B.專著/文集系列

1.[英]J.W.塞西爾.特納:《肯尼刑法原理》,王國慶,李啟家等譯,華夏出版社1989年版;

2.[英]吉米.邊沁:《立法理論——刑法典原理》,李貴方等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再版);

3.[英]凱倫.法林頓:《刑罰的歷史》,陳麗紅,李臻譯,希望出版社2003年版;

4.[英]馬修.黑爾:《國王的訴訟》,王雨田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英]艾倫.諾裡:《刑罰、責任與正義》,楊丹譯,馮軍審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英]維克託.塔德洛斯:《刑事責任論》,譚淦譯,馮軍審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7.[英]威廉姆.威爾遜:《刑法理論的核心問題》,謝望原,羅燦,王波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8.[英]安德魯.阿什沃斯:《刑法的積極義務》,姜敏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八)美國譯著

A.教科書/體系書系列

1.[美]約書亞.德雷斯勒:《美國刑法精解(第4版)》,王秀梅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美]約書亞.德雷斯勒:《美國刑法綱要》,姜敏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

B.專著/文集系列

1.[美] 理察.霍金斯,傑弗裡.P.阿爾珀特:《美國監獄制度——刑罰與正義》,孫曉靂等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2.[美]道格拉斯.胡薩克:《刑法哲學》,謝望原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3.[美]安德魯.馮.赫希:《已然之罪還是未然之罪》,邱興隆,胡云騰譯,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版;

4.[美]羅吉爾.胡德:《死刑的全球考察》,劉仁文,周振傑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美]路易絲.謝利:《犯罪與現代化:工業化與城市化對犯罪的影響》,何秉松譯,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6.[美]約翰.列維斯.齊林:《犯罪學與刑罰學》,查良鑑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7.[美]歐內斯特.範.登.哈格:《死刑論辯》,方鵬,呂亞萍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8.[美]桑普森,勞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轉折點》,汪明亮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9.[美]哈伯特.帕克:《刑事制裁的界限》,梁根林等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美]羅吉爾.胡德,卡羅琳.霍伊爾:《死刑的全球考察(第4版)》,曾彥,李坤,李佔洲,郭玉川譯,莫洪憲審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1.[美]琳達.E.卡特:《美國死刑法精解》,王秀梅,邱陵,曾塞剛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2.[美]麥可.戈特弗裡,特拉維斯.赫希:《犯罪的一般理論》,吳宗憲,蘇明月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3.[美]詹姆斯.B.雅格布,吉姆伯利.波特:《仇恨犯罪:刑法與身份政治》,王秀梅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4.[美]史蒂芬.E.巴坎:《犯罪學:社會學的理解》,秦晨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5.[美]保羅.H.羅賓遜:《刑法的結構與功能》,何秉松,王桂萍譯,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6.[美]保羅.H.羅賓遜:《刑法的分配原則》,沙麗金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7.[美]保羅.H.羅賓遜:《歸咎的刑事責任》,王志遠、陳琦譯,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6年版;

18.[美]保羅.H.羅賓遜,邁克.卡希爾:《失義的刑法》,謝杰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9.[美]保羅.H.羅賓遜:《正義的直覺》,謝杰,金翼翔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20.[美]保羅.H.羅賓遜,莎拉.羅賓遜:《海盜、囚徒與麻風病人:關於正義的十二堂課》,李立豐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21.[美]喬治.P.弗萊徹:《刑法的基本概念》,王世洲主譯,蔡愛惠,陳巧燕,江溯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2.[美]喬治.P.弗萊徹:《地鐵裡的槍聲——正當防衛還是持槍殺人?》,陳緒綱、範文潔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3.[美]喬治.P.弗萊徹:《反思刑法》,鄧子濱譯,華夏出版社2008年版;

24.[美]喬爾.範伯格:《刑法的道德界限》(共四卷),方泉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

25.[美]道格拉斯.胡薩克:《刑法哲學》,姜敏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26.[美]道格拉斯.胡薩克:《過罪化及刑法的限制》,姜敏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27.[美]史蒂芬諾斯.畢貝斯:《刑事司法機器》,姜敏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28.[美]巴西奧尼:《國際刑法的淵源與內涵:理論體系》,王秀梅譯,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9.[美]巴西奧尼:《國際刑法導論》,趙秉志等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0.[美]戴維.亞瑟.瓊斯:《犯罪學的歷史》,郭建安,宋金瑩譯,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九)其他譯著

1.[挪威]約翰尼斯.安德聶斯:《刑罰與預防犯罪》,鍾大能譯,曹智安校,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2.[瑞典]漢斯.舍格倫,約翰.斯科格:《經濟犯罪的新視角》,陳曉芳,廖志敏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加拿大]西莉亞.布朗奇菲爾德:《刑罰的故事》,郭建安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斯洛維尼亞]卜思天.М.儒攀基奇:《刑法理念的批判》,丁後盾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5.[亞塞拜然]И.М.拉基莫夫:《犯罪與刑罰哲學》,王志華,叢鳳玲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6. [匈牙利]珀爾特.彼得主編:《匈牙利新《刑法典》述評(第1-2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年版;

7. [匈牙利]珀爾特.彼得主編:《匈牙利新《刑法典》述評(第3-4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版;

8. [匈牙利]珀爾特.彼得主編:《匈牙利新《刑法典》述評(第5-6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7年版;

9.李本燦等編譯:《合規與刑法:全球視野的考察》,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10.毛乃純,何天翔編譯:《中國刑法:在祛魅中前行的中國刑事法律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8年版。

下編:刑法學專業譯著引進補充

補充說明:域外刑法學專業的譯著,除教科書/體系書與專著外,另有大量的期刊論文與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被譯介至國內,由於期刊論文數量龐雜,更新較快。本人能力不足,精力有限,僅以學術交流出版物的譯著引進情況進行補充,以饗讀者。輯刊出版物,包括但不限於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現為江溯主編)、《刑事法判解》(車浩任執行主編);趙秉志主編:《刑法論叢》、《刑法評論》;陳澤憲主編:《刑事法前沿》;方小敏主編:《中德法學評論》。其中,《刑事法評論(第27卷)》、《刑法論叢(第22卷)》為紀念漢斯-海因裡希.耶塞克教授特刊;《中德法學評論(第14輯.下)》為紀念克努特.阿梅隆教授特刊,另有其他刑事法專刊、專欄,不再贅述。

A.中德學術交流

1.梁根林,[德]埃裡克.希爾根多夫主編:《中德刑法學者的對話1: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梁根林,[德]埃裡克.希爾根多夫主編:《中德刑法學者的對話2:刑法體系與客觀歸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趙秉志,宋英輝,[德]米夏埃爾.帕夫利克主編:《當代德國刑事法研究(第1卷)》,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4.趙秉志,宋英輝,[德]米夏埃爾.帕夫利克主編:《當代德國刑事法研究(第2卷)》,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5.趙秉志,宋英輝,[德]米夏埃爾.帕夫利克主編:《當代德國刑事法研究(第3卷)》,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說明:《中德刑法學者的對話》一書,是中德刑法學者聯合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該研討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在中國和德國交替舉行,是中德兩國刑法學者學術對話的重要平臺。第1屆、第2屆研討會參會論文已集結出版,第3屆研討會已於2015年於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召開,第4屆研討會已於2017年於浙江大學召開,第5屆研討會已於2019年於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召開,以上文集目前尚未出版。

B.中日學術交流

1.高銘暄,趙秉志主編:《過失犯罪的基礎理論》(21世紀第1次(總第7次)中日刑事法學術研討會文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馬克昌,莫洪憲主編:《中日共同犯罪比較研究》(21世紀第2次(總第8次)中日刑事法學術研討會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高銘暄,趙秉志主編:《中日經濟犯罪比較研究》(21世紀第3次(總第9次)中日刑事法學術研討會文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何鵬,李潔主編:《危險犯與危險概念》(21世紀第4次(總第10次)中日刑事法學術研討會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馮軍,[日]高橋則夫主編:《中日刑法比較研究》(高銘暄教授榮獲早稻田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祝賀文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

說明:根據本鄉三好先生在《我與中日刑事法學術交流——以相逢為中心》(載於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33卷)》)一文所述,中日刑事法學術討論會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總計第1屆至第6屆,1988年至1999年),該階段討論會論文由西原春夫集結成冊,出版《日本刑事法的形成與特色》、《日本刑事法的重要問題》兩書。第二階段(總計第7屆至第10屆,2001年至2005年),該階段四屆研討會分別形成論文集,詳見前述列表。第三階段(總計第11屆-17屆,又稱中日刑事法研討會第1屆至第7屆,2007年至2019年),該階段目前共七屆研討會,其中第1屆討論會論文已收錄馮軍主編:《比較刑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5屆討論會論文已收錄[日]山口厚,甲斐克則主編《日中刑事法の基礎理論と先端問題》(日文版)成文堂2016年版;第6屆討論會論文已收錄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第40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其他研討會文集情況不詳。

C.中韓學術交流

1.趙秉志主編:《中韓刑法基本問題研討》(首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趙秉志主編:《中韓刑事制裁的新動向》(第2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3.趙秉志主編:《中韓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及相關犯罪研究》(第3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趙秉志,張軍主編:《中韓經濟刑法比較研究》(第4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趙秉志主編:《中韓死刑制度比較研究》(第5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文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趙秉志主編:《中韓恐怖主義犯罪的懲治與防範》(第13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文集),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說明:「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 創立於2003年,是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與韓國比較刑事法學會共同主辦的年度學術會議,每年在中韓交替舉辦,截止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17屆。

其中,第1屆至第5屆、第13屆研討會論文已由趙秉志主編併集結出版,第6屆至第12屆研討會文集情況不詳。

第14屆研討會已於2016年於韓國濟州島召開,第15屆研討會已於2017年於山西省太原市召開,第16屆研討會已於2018年於韓國延世大學召開。第17屆研討會已於2019年於吉林大學召開,以上文集目前尚未出版。

D.中越學術交流

夏勇主編:《中越刑法立法比較研究(中越文本)》,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說明:本書是中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越南河內法律大學在刑法學領域的學術交流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文集收錄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與河內法律大學之間開展的兩次研討活動中的全部論文。

相關焦點

  • 刑法學專業譯著引進情況整理(4.0版)
    寫在前面:白駒過隙,距離這份清單的1.0版已經過去了四年。四年間,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接收信息的途徑日漸豐富,越發多元,尤其是隨著一些權威學者、高校教授推薦的刑法書單被相繼轉發、傳閱,並奉為圭臬,多多少少讓我有些猶豫,繼續更新這份譯著引進清單的意義何在。
  • 2019考研專業:刑法學專業
    這些與考研專業相關的詳盡信息將有助於考研人深入了解專業,預祝大家2019考研金榜題名!本文為大家介紹刑法學專業。  3、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0)法語或(241)德語 (643)刑法學 (886)法學綜合卷  (註:以上以北京大學為例,各院校在考試科目中也有所不同
  • 刑法學高銘暄第9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才聰學習網
    高銘暄《刑法學》(第9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本書是高銘暄《刑法學》(第9版)的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本書遵循該教材第9版的章目編排,共分為31章(含緒言),每章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複習筆記(含知識框架),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為考研真題詳解,精選詳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
  • 南京大學20年刑法學專業考研經驗分享
    (後悔也沒用了,成年人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2.專業方向。對於學碩來說,專業方向的選擇建議從興趣出發,畢竟有了興趣,學習的時候不至於太過枯燥。3.本人參考情況:本科畢業於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專業刑法學方向,在一開始選擇學校的時候,在廈大和南大之間猶豫過,最後考慮到本科是在上海,而南大位於南京,綜合考慮了一下,認為還是南京更適合一些,畢竟上海南京離得比較近。專業方向選擇:說來搞笑,我一開始想報考的是經濟法方向,後來零零散散看了兩個月的書,實在是頂不住了,想想還是刑法有意思,於是改變了選擇。
  • 付立慶 | 一本規模適中、難易有度的刑法學教材
    著有《積極主義刑法觀及其展開》(2020)、《犯罪構成理論:比較研究與路徑選擇》(2010)、《主觀違法要素理論:以目的犯為中心的展開》(2008),譯著《刑法總論》(山口厚著,2018年中文第3版)等。現為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雲南大學、魯東大學等學校兼職教授。
  • ​【譯著介紹015】:肺部高解析度CT(第2版)(趙紹宏、聶永康 主譯)
    原著介紹+試讀(001):ExpertDDx: Abdomen and Pelvis 2nd Edition【譯著介紹014】:《放射學非官方指南:100例骨科X線片實踐》:文匯師者精通,圖聚醫者百華【譯著介紹013】:《體部CT診斷精要》(中文翻譯第4版)出版【譯著介紹012】:《肌骨影像病例解析 (中文翻譯版 ,原書第3版)
  • 2020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專業考博經驗複習指導
    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專業考博上岸經驗分析 一、擇校和報錄取   對於刑法學專業考博來說,北京地區的高校主要有清華大學2020年的博士招考由於疫情原因,北大、人大、北師大和法大的時間都在5月和6月,但一般來說這些學校都在3月和4月進行,這是值得注意的。   之所以選擇人大,主要在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刑法學實力最強,而且博士招考人數較多,2020年錄取了10人,而且考試相對公平。而且,並不會在報考時就填報意嚮導師,而是在確定錄取名單之後,再填報導師。
  • 2021年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專業考博上岸經驗分析
    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專業考博上岸經驗分析一、擇校和報錄取對於刑法學專業考博來說,北京地區的高校主要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這五所學校2020年的博士招考由於疫情原因,北大、人大、北師大和法大的時間都在5月和6月,但一般來說這些學校都在3月和4月進行,這是值得注意的。之所以選擇人大,主要在於中國人民大學的刑法學實力最強,而且博士招考人數較多,2020年錄取了10人,而且考試相對公平。而且,並不會在報考時就填報意嚮導師,而是在確定錄取名單之後,再填報導師。
  •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專業考博上岸詳細經驗分享
    一、擇校和報錄取對於刑法學專業考博來說,北京地區的高校主要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這五所學校。清華大學考博時間最早,往往是在入學的前一年9月份就進行複試錄取了,而其它學校往往是在入學年的上半年進行的。
  • 勞東燕:刑法學研究生推薦書單
    周光權:《刑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3版。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4版(2016年第5版即出)。陳興良主編:《刑法總論精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第3版。陳興良主編:《刑法各論精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版。陳興良:《刑法哲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5版。張明楷:《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上、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版。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法學2020考研複試分數線及報錄比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是刑法學熱門考研院校之一,每年報考人數非常多,文都考研整理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法學2020考研相關報考信息,希望對2021考研有意報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法學的考研人有所幫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法學2020考研分數線總分357分 2020考研法學國家線325分 高出國家線32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法學2020考研報錄比報考人數:524人 錄取人數(含推免)70人 推免
  • 刑法學研究的悠閒之道—評林東茂《刑法綜覽》
    對於其他手段,林教授又巧妙運用了《西遊記》第七十二回中一段,即盤絲洞多名女妖精脫光衣服在河中洗澡,孫悟空變作一隻老鷹將衣服叼走,女妖精們動不得身,出不得水。這就屬於以其他手段實施妨害行動自由罪。[10]相信讀者讀到此處,都會會心一笑。有絕望之章稱號的共同犯罪理論,在林教授的筆下,竟然如此輕鬆,在這裡,刑法學研究少了一分的嚴肅、呆板,多了一分輕鬆、幽默。
  • 德語翻譯家朱雁冰逝世,政治哲學類譯著對國內影響深遠
    撰文丨吳俊燊據華夏出版社,2020年3月2日下午,翻譯家朱雁冰先生逝世,享年87歲。1933年二月,朱雁冰出生於山東茌平,196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語系,攻讀德語語言文學專業,師承張威廉教授和陳銓教授,畢業後任教於四川外國語學院(今「四川外國語大學」)。改革開放後,朱雁冰成為德語專業首任教師之一,曾任德語系系主任,培養了諸多德語教學人才。
  • 2014政法幹警專業綜合I 刑法學——劫持航空器罪的處罰
    2014政法幹警專業綜合I 刑法學——劫持航空器罪的處罰 2014公職考試QQ交流群:點擊加入對於劫持航空器的犯罪分子,設置了2個量刑檔次,即分別情節一般和情節特別嚴重不同情況予以分別處罰:其一,情節一般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其二,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或者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
  • 解析考研法律碩士(非法學)院校專業選擇情況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是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培養方式引進而來,是我國唯一一個在全國範圍內明令不準本專業報考的研究生專業。法律碩士可歸為既是精神滿足型又是物質實現型的專業,可以得到豐厚的物質回報,對於廣大有志於法律事業而非法律專業的考生來說,考取法律碩士是直接從事法律工作或進一步深造的最佳選擇。
  • 刑法學研究的悠閒之道 ——評林東茂《刑法綜覽》
    (第五版 大陸版)壹    《刑法綜覽》作為教科書式的刑法教義學著作,其體系架構與眾不同,在第一章導論中簡介刑法的概念後,接著就是第二章「刑罰論」刑法學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學派之爭的焦點都在於刑罰問題,引人注目至今仍對刑法理論影響深遠的學派之爭的焦點和導火線就在於刑罰觀的不同,即報應刑和目的刑論的對立。可以說,整個刑法學發展的歷史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就是一部刑罰進化演變史。刑法學作為一種社會科學,其研究對象是犯罪與刑罰,而研究的目的和歸宿是要實現刑罰的預防犯罪的目的。
  • 濟南網易有道詞典筆3專業版 加強版熱銷-網易有道 詞典筆3.0_濟南...
    (中關村在線 濟南行情)近日,網易有道詞典筆3.0專業版 加強版在中關村在線經銷商「濟南鴻興隆信息有限公司」有售,聯繫電話:0531-82396978 / 15966635199 / 13290247666。
  • 刑法學講義
    羅翔讓本來枯燥專業的刑法課變得「津津有味」,讀者直呼上頭,「根本停不下來」。刑法常識結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與人文的力量。本書為讀者提供了相對完整的刑法學習體系,涵蓋刑法演變、犯罪論、刑罰論,以及具體罪名的定罪量刑。全書通過分析真實刑法案件、張三的犯罪行為,激發讀者用獨立、睿智的法學思維去看待生活,提高法律感知能力。*後,每一位讀者都能帶著法學思維回歸到工作、生活中去。
  • 面向歷史與未來的刑法學研究
    2018年也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與法治的發展,結合我國當前的犯罪形勢及社會狀況,關於新型網絡犯罪的司法認定、人工智慧時代的刑法應對等專題研究登上舞臺,佔據了刑法學研究的主要場域。兼具延續性和開創性的刑法學研究,促進了理論與實務的積極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