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出國留學,英語一定要習得,而不是學得?

2021-02-19 慕義書院

有一位老師參加了一次國外留學的講座,然後在微信群裡分享,截圖如下!

這給大家很大的一個提醒:孩子出國留學,英語一定要習得,而不是學得!

為什麼要習得,而不是學得呢?

甚至很多父母會問:什麼英語的習得和學得?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接下來探討這些問題。

小朗母語式英語孩子拆書show英語

從語言學理論上來說,語言學習的方法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習得」與「學得」。很多家長對此分不清楚,實際上學會分清「習得」與「學得」,對於少兒英語啟蒙來說意義重大,它可以幫我們看清各種英語啟蒙的利弊,幫助我們為孩子選擇高效科學的英語學習之路。

那麼,什麼是「習得」?什麼是「學得」?這兩種方法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習得」學得的定義

簡單來說小孩獲得語言的能力,是在該語言環境中,一個自然而然的潛意識過程,並沒有經過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學習,這一過程就是「習得」。例如母語的習得。

與之相對的過程:刻意學教材,背單詞,學語法,是典型的「學得」。例如學校或者培訓班上課教孩子英語的學習模式。

簡單清楚的理解,母語的方式就是習得方式,學校培訓班的上課學習的方式就是學得方式。

一般來說,通過「習得」而掌握某種語言的人,能夠輕鬆流利的使用該語言進行交流。習得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看上去沒有刻意去學,只是經常用,結果就自然而然的學會了,這歸功於「內隱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學習。

6歲孩子第二年小朗英語學習,一說就一大段!

比如,在生活中,孩子聽到家長說話時,大腦會自動從中提取出基本的規律,像「奶」是「吃」的,常常裝在「瓶子」裡,「手」可以「拿」瓶子,等等,這些都是規律和聯繫,當孩子聽到類似的話語次數越多,他就越容易掌握。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只關注語言內容本身,不關心語法結構。孩子的這種「內隱學習」能力比成人強很多,久而久之,他們就能自然而然的學會一種語言。

母語式英語孩子自編自導自演英語故事

享受其中,其樂無窮

而通過「學得」掌握某種語言的人,只能了解語言的規則,當交流時往往不會說或者說得漏洞百出,無法靈活、流利的用英語表達。他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語言表達形式方面,有意識的、系統的掌握語音、詞彙、語法等,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語言的意義。這也是我們中國人比較熟悉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學習單詞、語句、語法來獲得語言技能。

很顯然,對於一種語言的學習來說,「習得」方式比「學得」顯得更為重要。「學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種記憶式學習,這是一種低效的學習方式,因為這個過程會邊學邊忘。我們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不僅不能用英語正常交流,連學齡前的幼兒動畫和兒歌也很難聽懂。

簡單總結來講,習得就是母語式的語言,母語式英語思維,生活中的語言、和認知息息相關的語言。

學得,就是學了一大堆語言學知識,字母、單詞、句子、語法等等。而且是碎片化的語言知識。

唯有母語式的自然習得的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兒童與生俱來的語言天賦能力!

唯有自然習得方式,才是合乎兒童天性、合乎語言學習自然規律的方式。

學得模式都是學校模式下,人為設計出來的語言學習方式。

人為,即偽。也可以說學校上課教英語的模式,是偽英語學習。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一般7歲前的孩子更適合習得語言的方式。而7歲後,慢慢進入學得方式。

因為7歲前,孩子英語啟蒙是極其不適合上課模式的。

一方面孩子還小,天性就坐不住,專注時間不夠長。

另一方面就是,7歲前孩子有強大的語言學習天賦能力,正是寶貴的語言敏感期。

而要充分發揮孩子語言天賦能力,合乎天性的語言學習方式,就是母語式的自然習得。

而7歲之後,一方面由於母語強勢,對外語的學習造成幹擾。另一方面語言學習天賦能力下降,自然習得能力也減弱。

這些因素都造成7歲之後更多的轉向有意識的外語學習,學得的方式。

所以要習得英語,一定要7歲之前英語啟蒙,抓住語言敏感期!

首先,留學國外,在英語環境中生活,需要真正生活中可以運用的語言。習得的模式,一開始就是在語言環境中,真實生活中的語言自然習得。

所以,習得的模式,一開始就是要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這樣,到國外後,完全是熟悉的語言環境。並不存在太多語言生疏。

而學得的方式,是通過理性,翻譯成母語來理解,記憶了許多字母單詞句子語法等知識。並沒有形成英語思維。

例如我們一再分享的哈佛中國研究生的案例。

哈佛研究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智力自然是沒得說。可是為什麼課堂上這麼尷尬,支支吾吾連簡單的話都不會說呢?

因為中國學生基本上都是學得英語,聾啞英語,在國外根本用不上。


想想絕大部分中國學生學出來的英語,英語的聽說閱讀,都要先翻譯成漢語才能理解。

這樣一個翻譯式的英語,效率太低了,完全無法和母語的速度相比。這種低效率的翻譯英語,是無法在國外有效運用的。

所以,如此去國外留學,與人對話溝通交流,腦子裡忙亂的翻譯,搜腸刮肚的找詞和句子,緊張的一頭大汗,十分尷尬。

這樣的尷尬場景,許多中國大學畢業的人,英語六級的人,面對老外對話,都深有體會。

而習得的方式呢,並不需要翻譯,直接英語思維,英語思考,和母語一樣。

小朗英語的孩子們學習幾個月,英語張口就來,從來沒有哈佛中國研究生的尷尬。

自然習得英語,才是真正的英語學習。

既然自然習得如此重要,那麼如何習得英語呢?

簡單講,就是創造像母語一樣的英語環境。

全英文的學習環境

孩子習得語言對外部環境的要求很高,孩子只有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才能真正的習得語言。孩子和外部語言環境是一個動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孩子是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輸入

有了全英文的學習環境還不夠,還必須為孩子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輸入,這是孩子英語習得的關鍵。

氛圍要輕鬆,孩子在「玩」中「

語言學家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認為,語言輸入除了要求「可理解」之外,還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被孩子吸收,也就是孩子在學習時的學習動機、情緒、焦慮感等,這些因素對語言輸入有著過濾作用,從而決定接收輸入信息的多少。

所以,在兒童英語習得的過程中,氛圍儘可能放輕鬆,讓孩子在「玩」中「學」,越自然越好,甚至就像母語一樣的無意識吸收和學習,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這樣學習效率也會大幅提高,並能很好的應用到生活實踐中。

小朗母語式英語孩子快樂手影故事

而如果孩子在情感上是排斥的,對抗的,不接受的,那麼是很難主動吸收這些信息的,學習效果就不會很理想。所以在學習素材和學習方式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孩子的興趣。

自然習得方式,簡單輕鬆有趣。相反學得方式,壓力大,效率低,成本高,沒有趣味。上課教英語的方式都是學得方式。

中國學生基本上都是上課模式學得英語,在學校、或者培訓班、或者外教課,或者線上課程。

學得,而沒有習得英語,這正是中國學生聾啞英語的關鍵所在。許許多多父母們還在學得英語的誤區中,期望透過昂貴的英語培訓班或外教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

這是虛空的虛空,沒有用的。

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孩子的學習熱情,浪費孩子寶貴的語言敏感期。

最後聾啞英語,去了國外根本用不上。甚至可能還厭惡英語!

父母們一定要醒悟過來,一方面要拋棄英語培訓班外教課這種學得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千萬別錯過7歲前的語言敏感期!

留學國外,學得英語根本沒有用,一定要習得英語,這都是許許多多海外中國留學生代價昂貴極其慘痛的教訓。

要習得英語,那麼就一定要母語式英語,而且最好7歲之前就開始!

相關焦點

  • 【英語理念】語言「學得」與「習得」區別很大!英語啟蒙一定要知道
    這無疑給各位家長一個很大的警示:一定要讓孩子習得英語,而不是學得!為什麼要習得,而不是學得呢?甚至很多父母會問:什麼英語的習得和學得?有什麼不一樣?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這些問題。簡單來說小孩獲得語言的能力,是在該語言環境中,一個自然而然的潛意識過程,並沒有經過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學習,這一過程就是「習得」。
  • 語言「學得」與「習得」區別很大!英語啟蒙一定要知道
    希希媽媽想給3歲的希希做英語啟蒙,家人都不支持:孩子還小,為什麼要這麼早學英語,給孩子增加負擔呢?
  • 英語理念||語言「學得」與「習得」區別很大!英語啟蒙一定要知道
    希希媽媽想給2歲的希希做英語啟蒙,家人都不支持:孩子還小,為什麼要這麼早學英語,給孩子增加負擔呢?
  • iEnglish:用「習得」代替「學得」,破解英語「老大難」
    多半是未形成「英語學習閉環」很多孩子在英語學習上一直很努力,但不是不會說,就是不會寫,要麼看不懂,讓家長十分苦惱。然而,一位名叫肖博文的平凡男孩的英語學習經歷引起了英語教學界的廣泛關注。零基礎的他經過4年時間在12歲時累計創作完成了20萬字的英語小說。他沒有用教材、背單詞、學語法,卻做到了多年學習英語的學生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 要想孩子英語學得好,這個理論家長必須要知道!
    我家孩子不喜歡學英語怎麼辦?我給孩子報了每年上萬塊錢的輔導班,英語為什麼還是學不好?孩子學了很長時間的英語,進步卻不明顯,怎麼回事?......習得和學得 接下來安然老師再給點大家介紹兩個專有詞彙: 「習得」和「學得」。說到「習得」,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概念「學得」。我們經常習慣說的學習,看起來似乎是一件事情。
  • 孩子學英語不是「學得」是「習得」,這主要取決於家庭環境
    現在家長對孩子英語越來越重視啟蒙,無論是自然拼字啟蒙還是分級閱讀圖畫書都是好方法。父母逐漸明白學英語應該是「二語習得」,習得是Thenaturalway自然規律。如果一個孩子在五歲之前學習,第二語言就會轉過來,母語就儲存在大腦的同一區域。在一個11歲或12歲才學會一門外語的人,大腦中負責說話的語言區域將這兩種語言分開。我們知道這樣一個理論,但要讓孩子在五歲之前變成習得第二語言,最重要就要看父母了,父母應該做好這些工作。
  • 為什麼讓孩子出國留學?出國留學有什麼意義?
    基本上對於所有的學生來說,出國留學都可以成為他們的第二選擇,那麼對於成績好的和成績不好的,要不要選擇出國呢?這也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為什麼留學?我再次重申我之前的觀點,是不是出國留學,歸根結底就是一條十字路口的選擇,沒有絕對完美的答案,有得也有失,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遇到這麼關於出國留學的兩類聲音:第一種是『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國外的教育一定比國內好』、『最先進的教育一定是在國外』;第二種是『學習不好的學生才出國』、『留學投資不划算』、『某國家的學校很水,去不了世界前100就別出國了』、『留學回來還不是一樣打工
  • 一個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路線圖:學得,更要習得
    兒子壯壯出生後,作者積極探索兒童英語啟蒙及後續學習的各種作法。檁子之前讀過她的著作《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她說:我記錄兒子的學習,一開始是作為媽媽的私人行為,後來由於個人興趣還有大家的鼓勵,越來越想達到一個專業的探討二語習得路線圖及其做法的高度,歡迎各位家長參與探討。關於英語學習,蓋兆泉提醒大家一定要區分學得和習得這兩個概念。
  • 走自然習得路線的孩子,英語考試能拿高分嗎?
    孩子為什麼要學英語? 學語言,應考並不是目的,掌握語言,能用起來才是目的。考試不過是檢驗語言水平的一種方式,而且,並不是所有考試的檢驗標準都很科學。 即使是以掌握語言為目的,也有不同的目標。比如,有的家長帶孩子啟蒙英語,是想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學得容易一些,同時上小學後騰出時間給其它科目。如果是這樣,孩子只需要在學齡前後達到能聽懂初章書,以及有一定認讀水平,就完全可以了。這樣的孩子,應對學校的英語教學和考試,也都很輕鬆。
  • 「我又不出國,為什麼要學英語」?
    「我又不出國,為什麼要學英語」?「 我不喜歡聽英文歌,不喜歡看英文電影,幹嘛要學英語」?「現在外國人都在學漢語了,漢語是世界上通用的語言之一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學英語」?在我當老師的這些年,經常會遇到同學們以上那些來自靈魂的發問:「我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
  • 為什麼要出國留學?因為不甘平庸!一定要出國的幾個理由,哪一個打動...
    因為疫情,很多計劃今年出國留學的同學都不得不放慢腳步,暫緩計劃。對於有些同學而言,疫情沒有阻止大家想要出國深造的心;而對於有些同學而言,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出國留學成了一件需要斟酌的事。那為什麼一定要出國留學呢,看看這些理由,或許能為正在迷茫不知方向的你找到些許答案。學會獨立來到國外之後,作為身處異鄉的留學生,你將會學會很多生活技能。
  • 英語學習路線圖:學得,更要習得
    昨晚我和emma在群裡給大家帶來了首次英文繪本公開課,雖然有各種技術和細節上的小問題,但大家玩兒得很high,也給了我們很多支持和鼓勵,我和Emma
  • 三個理由,一定要趁早給孩子做英語啟蒙
    我家花生才十一個月,我為什麼要給我家寶寶做英語啟蒙呢?有人說孩子開心就好,連孩子奶奶也說寶寶這麼小就承受這麼多壓力,以後上學大把時間學習;也有人說,孩子太小接觸英語,漢語還沒學利索,會混淆。我最開始的目的其實也很功利,就是想讓孩子早早接觸英語,有一定的英語語感,幫助他上學後學習英語不那麼吃力。
  • 【出國留學】出國留學英語要達到什麼水平?
    留學是人生中的大事,進行出國英語培訓可以幫助我們順利通過留學考試。關於出國英語培訓,除了費用問題,大家還有一個最關心的就是:出國英語培訓要多久?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出國英語培訓的多方面分析,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下面來看看小編對於出國留學英語培訓要多久的分析吧。一、出國英語培訓要多久?
  • 為什麼要出國留學,留學的意義是什麼?
    近年來,出國留學可謂愈發普遍的現象,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很多工薪階層的家長也能承擔起留學費用,讓自己的孩子出國留學。相信懷有留學夢的人應該是在默默耕耘著各種GPA、雅思託福、GMAT、GRE等分數,但大家是否有認真想過為什麼要出國留學,留學的意義是什麼?
  • 了解「學得和習得」理念,讓英語學習更高效
    ,都有不少的困惑,不知道要遵循怎樣的學習方法,能夠讓孩子的英語學習高效。勵步雲學習APP上的Book Room中的繪本都帶有音頻和圖片,可以幫助孩子理解繪本的內容,幫助孩子創設有效的「書面語言環境」。但是,孩子的英語學習,光靠「習得」是不夠的,因為已經有文獻證實二語習得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隨著年齡的增加,認知能力的增長,孩子的學得能力逐漸得到發展,「學得」逐漸成為英語學習中重要的方法。
  • 英語理念||孩子學英語有優勢嗎?
    艾萊克英語一直致力於孩子的英語啟蒙,倡導英語要趁早學習,如果4-12歲是以最接近母語習得的方式學習外語的黃金期,那麼這一時期到底有哪些「黃金」?第一是聽,孩子的聽覺特別發達和敏感,所以他們抓音快,而且準,他們不僅善於捕捉單個因素,也能很好地把握整個句子的韻律和節奏。
  • 「我口語發音不準,如何帶娃學英語?」二語習得助力孩子學好英語
    其實呀,那麼多英語口語一般甚至完全不會英語的學生在國外能學好英語,就在於他們對語言並不落腳於「學得」本身,而是「習得」。他們的語言天賦未必很高,可卻在環境浸潤之下不知不覺的搞定了英語,沒有陷入「照本宣科」的單詞記憶和語法學習之中。這種環境也塑造了他們的語音語調以及語言習慣。這就是「二語習得」的精華所在。
  • 為什麼要選擇去英國留學?
    1.教育質量高,學制短 英國教育素以高質量和嚴要求而聞名於世,其出 色的教育水準在世界上首 屈一指,且英國大學本科學制三年,研究生學制一年,綜合計算與美、加、澳等國相比並不存在學費昂貴的問題,獲取學位的時間比絕大多數國家都要短
  • 英語不是一定要學的,如果它不是生活必需工具
    下面說重點了其實,你為什麼要學英語?你的生活裡有多少機會需要用到英語?這個問題和很多人問的」如何學習雅思?」是一樣的。我們首先要知道你學來幹嘛,比如雅思是去大英國協國家留學的語言考試,它是根據不同學校和專業來要求你的分數,而你需要的分數是可以通過科學的學習去達到的,如果要求你是6.5分的,那就用6.5的標準去學習,如果你一定要按照8分的標準去學習,那導致的結果是灰心喪氣,因為這1.5分之間的差距不是幾個月可以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