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三令五申一直限制在編老師假期私自開輔導班的問題,可是就像開了水的閘一樣,怎麼堵也堵不上,老師和家長到底怎麼啦?為什麼非得頂風作案?好賴就聽不進去呢?難道說家長都被老師忽悠啦?難道說老師都急著掙學生的錢,不掙這些錢就揭不開鍋啦?答案是否定的,其實不然,沒有人逼著騙著忽悠著拉學生進輔導班兒,也沒有一個老師窮的揭不開鍋就去,原因有一下幾點,我來跟大家分析一下。
暑假非常漫長,家長因為工作沒有時間去親自管教孩子,又怕他們玩一個暑假無所事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輔導班。這樣子孩子的學習吃飯問題就都解決了,不得不說,作為現在的家長也實在是沒有多好的辦法。
第二,在編老師放假時間和學生一樣,整天在家也沒有什麼事,感到很無聊,而他們的本職工作又是教學,暑假幾個老師一商量,偷偷找個地方辦個班,神不知鬼不覺,一個暑假就過去啦。一開始那些個老實聽話的老師還在家呆著,後來看別的老師都有事幹,也有人請他們去講課,多少又能掙點錢,於是就跟著去啦。
第三,學生自己有的也想去輔導班,特別是家裡的大人都去上班啦,自己一個人在家特別無聊,到輔導班後能找到人玩,大部分學生暑假會去輔導班,辦班的老師一般不會給學上多大的壓力,作業也很少,考試也很少。
針對以上三點原因,家長想省心,老師想做事,學生找人玩,本來這事三廂情願無可厚非,但是為什麼國家不提倡,反而限制呢?這是有原因的,國家是出於社會的責任,暑假就是為了讓孩子得到休養生息的,玩一玩,避避暑。我們這一代70後,包括80後都是在沒有輔導班的年代裡長大的,整天玩的不亦樂乎。說實話,真比現在的孩子自由多啦,那時候的我們競爭意識不強,考上大學的都是自覺性又好又聰明的學生,一個班考不上幾個人,大家認為大部分都考不上大學,能上到高中有文化就不錯啦,現在的家長都是那時候過來的。都真正意識到了知識能改變命運這個不爭的事實真理,所以不希望孩子一個假期一個假期的玩,這樣就在無形之中形成了競爭,孩子的假期就被無情的剝奪啦。
原因找到啦,那我們的家長老師和孩子到底該怎麼做才對呢?我想這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因材施教吧,如果孩子很自覺,就讓他們自己在家學,安靜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效率會好些,如果孩子自制力差,那就找個班或者找個家教管著他們,幫助他們學暑假天太熱,辦班要注意防暑,空調風扇別省著,停電了就放學回家,安全是第一位的。另外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這樣就能給孩子很大幫助啦。最後祝家長能有個好心情,老師能過得很充實,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交到了朋友,又放鬆了心情,只要大家開心就好!